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金沙孢子无菌萌发与原叶体生长条件的优化
1
作者 黄满霖 刘薇 +2 位作者 童家赟 詹若挺 刘赛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4-1234,共11页
【目的】对海金沙孢子无菌萌发与原叶体生长条件进行优化,为海金沙快繁体系建立及规模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金沙孢子为试验材料,设不同孢子成熟度、NaClO溶液浓度与消毒时间组合、培养基无机盐含量、培养基琼脂浓度、培养... 【目的】对海金沙孢子无菌萌发与原叶体生长条件进行优化,为海金沙快繁体系建立及规模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金沙孢子为试验材料,设不同孢子成熟度、NaClO溶液浓度与消毒时间组合、培养基无机盐含量、培养基琼脂浓度、培养基pH、接种孢子混悬液浓度、培养温度、暗处理时间、赤霉素(GA3)处理浓度,测定孢子萌发率和原叶体面积,筛选最适培养条件。【结果】同一孢子叶上的孢子成熟度不同,越早成熟散落的孢子萌发率越高,1~3 d散落的孢子培养15 d后最终萌发率达38.4%,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散落的孢子(P<0.05,下同),最佳的海金沙繁殖材料为孢子叶采收后1~3 d内自然散落的成熟孢子。不同NaClO溶液浓度与消毒时间处理的孢子在培养15 d内均未出现污染,但3%和5%的高浓度NaClO溶液消毒会抑制孢子萌发和原叶体生长,最适消毒方式为1%NaClO溶液消毒4 min。无机盐含量较低的Knop’s培养基有利于孢子萌发和原叶体生长;培养基琼脂浓度为7.5 g/L时,培养15 d后孢子最终萌发率和原叶体面积均显著高于8.5和9.5 g/L琼脂浓度;培养基为p H 5.8时孢子最终萌发率和原叶体面积均显著高于pH 5.4及pH 6.2;最适培养基配方为Knop’s培养基添加7.5 g/L琼脂和20.0 g/L蔗糖并调节pH为5.8。最佳的孢子接种步骤为采用1.0 mg/mL浓度孢子混悬液接种0.5 mL。最适培养温度为30℃恒温,培养3 d即启动萌发,培养15 d的最终萌发率可达52.5%,高于25℃恒温和20℃/30℃变温培养,原叶体面积也最大。暗处理15 d的孢子最终萌发率显著高于未经暗处理(0 d),但可能不符合大规模繁殖的效率要求。添加0.01 mg/L浓度GA3处理的孢子最终萌发率显著高于未经GA3处理(0 mg/L),但GA3浓度达100.00 mg/L时孢子最终萌发率显著低于未经GA3处理。【结论】筛选获得了海金沙孢子无菌萌发的最适培养条件,该培养条件也有利于原叶体的早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金沙 孢子萌发 原叶体生长 无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人工诱导法所得不同结香部位沉香的成分差异
2
作者 李娇 喻良文 +5 位作者 兰宝恒 李张媛 王天赐 杨洋 马蓉 吴泽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112,I0019-I0022,共10页
目的通过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和高效液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人工诱导法所得不同结香部位沉香进行鉴别、含量测定和特征图谱分析,评价不同结香部位沉香质量。方法以三氯甲烷-乙醚(10... 目的通过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和高效液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人工诱导法所得不同结香部位沉香进行鉴别、含量测定和特征图谱分析,评价不同结香部位沉香质量。方法以三氯甲烷-乙醚(10∶1)为展开剂,对该批沉香样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进行含量测定和特征图谱,色谱条件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TMRP18色谱柱(4.6×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52 nm;进样量:10μL。最后运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筛选出引起不同部位(主干和支干)差异明显的色谱峰。结果薄层色谱结果显示,沉香样品斑点与对照药材基本一致,在紫外灯254 nm下检视供试品,发现R_(f)值为0.38时,样品斑点颜色支干较主干更为明显。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结香部位沉香样品中沉香四醇含量范围在0.02%~0.58%,且支干的沉香四醇平均含量高于主干。特征图谱结果显示,沉香样品有6个共有特征峰,共有峰1沉香四醇的峰面积差异较大,除4号、9号、12号、13号之外,其余各组的支干沉香四醇含量均高于主干。沉香主干相似度值在0.842~0.999,沉香支干相似度值在0.901~0.994,支干相似度效果较好。通过化学计量学PCA,OPLS-DA分析结果表明峰4,峰6为沉香结香成分差异的标志性成分。结论本研究通过薄层色谱、含量测定及特征图谱的分析方法,对相同的人工诱导结香方法所得的沉香样品在主干与支干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有效地分析,除部分样品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外,其余沉香样品的支干部位结香效果更为显著,为后续优化结香方法及深入研究结香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 化学计量学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汤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减轻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1
3
作者 邱建国 邱一桐 +9 位作者 李国荣 张林生 郑雪 姚泳江 王熙丹 黄海阳 张凤敏 苏冀彦 郑学宝 黄晓其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72-2183,共12页
目的观察黄芩汤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5-ASA,200 mg/kg)、黄芩汤低、中、高剂量组(HQDL,2.275 g/kg;HQDM,4.55 g/kg;HQDH,9.1 g/kg),8只/... 目的观察黄芩汤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5-ASA,200 mg/kg)、黄芩汤低、中、高剂量组(HQDL,2.275 g/kg;HQDM,4.55 g/kg;HQDH,9.1 g/kg),8只/组。各组自由饮食,除正常组自由饮用无菌水外,其余各组小鼠自由饮用3%DSS溶液,持续7d以建立UC模型。取结肠组织采用HE、AB-PAS和TUNEL染色分别观察结肠损伤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和qRT-PCR法分别检测肠道化学屏障、机械屏障、内质网应激等相关指标的蛋白或基因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芩汤干预下的UC小鼠,DAI评分和宏观评分下降(P<0.01),TUNEL染色荧光强度下降(P<0.01)。促炎因子IL-6、TNF-α、IL-1β、IL-8表达减少(P<0.01),MUC2和TFF3的基因表达升高(P<0.05),Claudin-1、Occludin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GRP78、CHOP和Caspase-1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下降(P<0.01)、PERK、eIF2α和IRE1α的磷酸化表达降低(P<0.05),Bcl-2/Bax蛋白表达比例升高(P<0.01)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黄芩汤能够抑制UC小鼠的细胞凋亡反应并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PERK和IRE1α信号通路介导的内质网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黄芩汤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六味顺激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敏瑶 张耀敏 +7 位作者 李泽豪 周福生 郑学宝 苏子仁 黄海阳 金真 许仕杰 黄晓其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7-998,共12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六味顺激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关键靶点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六味顺激方中药物活性成分和靶点基因,与DisGeNET、Pharm和CTD数据库中获取的肠易激综合征疾病靶点相映射,并基于GEO数...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六味顺激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关键靶点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六味顺激方中药物活性成分和靶点基因,与DisGeNET、Pharm和CTD数据库中获取的肠易激综合征疾病靶点相映射,并基于GEO数据库筛选肠易激综合征与健康人差异基因,采用R语言和Cytoscape软件对关键靶点基因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于脂多糖诱导的NCM460细胞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ELISA、Western blot、RT-qPCR法对关键靶点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检索得到六味顺激方活性成分85个,药物靶点274个,肠易激综合征相关靶点416个,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82个,其中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蛋白激酶(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原癌基因(JUN)、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趋化因子8(CXCL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细胞趋化因子2(CCL2)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是六味顺激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关键靶点,细胞对脂多糖的应答和TNF信号通路可能是六味顺激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应机制。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六味顺激方在降低VEGFR表达的同时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主要下游靶点蛋白(ERK、JNK和JUN),进而减少炎症因子、趋化因子、血管生成因子和黏附因子的释放,缓解细胞凋亡同时抑制炎症反应恶性循环,从而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结论六味顺激方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靶向抑制VEGFR并抑制MAPK信号通路下游关键蛋白改善血管生成、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顺激方 肠易激综合征 血管生成 VEGFR/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寒湿疫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淑敏 宁为民 +4 位作者 董明国 欧健钊 黄海阳 侯少贞 高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68,共7页
目的为中医理论下新冠肺炎归属“寒湿疫”提供病理模型,本实验通过脂多糖诱导小鼠引发细胞因子风暴,结合寒湿刺激,旨在建立合理、实用的寒湿疫小鼠模型。方法24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两个造模组和正常组。造模组1(脂多糖组)为腹腔注射5 m... 目的为中医理论下新冠肺炎归属“寒湿疫”提供病理模型,本实验通过脂多糖诱导小鼠引发细胞因子风暴,结合寒湿刺激,旨在建立合理、实用的寒湿疫小鼠模型。方法24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两个造模组和正常组。造模组1(脂多糖组)为腹腔注射5 mg/kg脂多糖生理盐水溶液,造模组2(脂多糖+寒湿刺激组)为腹腔注射5 mg/kg脂多糖生理盐水溶液+寒湿刺激,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8 d后,评价模型小鼠在中医理论下的相关外观行为表征,以及肺指数、脾指数、胸腺指数,ELISA检测肺组织细胞因子的水平,检测环氧化酶2(COX-2)、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V1和A1(TRPV1和TRPA1)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脂多糖+寒湿刺激组小鼠的外在状态和行为表现与中医理论定义的寒湿证相一致,包括活跃程度下降、精神状态不佳。模型组的肺指数,胸腺指数,脾指数高于正常组;脂多糖+寒湿刺激组TNF-α,IFN-γ,IL-6和PGE2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及脂多糖组;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肺组织损伤明显。模型组中COX-2和TRPA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TRPV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脂多糖+寒湿刺激小鼠模型可作为构建中医理论下新冠肺炎引起的“寒湿疫”病证较为理想的方法,模型组小鼠指标变化符合文献报导的新冠肺炎造成的机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寒湿刺激模型 中医药 模型评价 病证结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