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6
1
作者 彭福江 张天晓 袁美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85-488,492,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保肝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保肝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TBIL均显著降低,ALB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分别为(29.53±9.44)U/L、(32.36±10.93)U/L、(10.12±3.22)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LB水平为(43.57±12.42)g/L,显著高于对照组ALB水平(P<0.05)。治疗前,两组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IV-C)以及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A、LN、IV-C、PCⅢ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A、LN、IV-C、PCⅢ水平分别为(97.33±31.75)μg/L、(77.52±23.72)μg/L、(82.92±24.55)μg/L、(15.33±5.11)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IL-2均显著升高,IL-6、TNF-α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IL-2水平为(131.48±30.63)U/mL,高于对照组IL-2水平,观察组IL-6、TNF-α水平分别为(45.23±16.45)μg/L、(41.75±17.53)ng/L,低于对照组IL-6、TNF-α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有效减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及炎症反应,进而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 肝纤维化指标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强的松联合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唐锦程 廖纪华 朱礼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624-626,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小剂量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哮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强的松5mg,qd+茶碱缓释片100mg,bid,对照组给予强的松10mg,qd+茶碱缓释片100mg,bid,比较两组治... 目的:探讨口服小剂量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哮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强的松5mg,qd+茶碱缓释片100mg,bid,对照组给予强的松10mg,qd+茶碱缓释片100mg,bi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功能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HPAA)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及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数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浆皮质醇基础浓度及ACTH激发血浆皮质醇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小剂量强的松联合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支气管哮喘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