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莞内陆自然水域鱼类资源变动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邦杰 莫介化 +3 位作者 陈浩 黄林波 李敏 张瑞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6-65,共10页
调查东莞内陆自然水域1982-1984和2005-2010年的鱼类资源。结果显示,1982-1984年,有鱼类151种,分隶17目44科,其中洄游性鱼类8种,河口性鱼类47种。纯淡水鱼类中,鲤形目67种,鲇形目14种,组成东莞纯淡水鱼类的主体,约占84.4%;河口鱼类中,... 调查东莞内陆自然水域1982-1984和2005-2010年的鱼类资源。结果显示,1982-1984年,有鱼类151种,分隶17目44科,其中洄游性鱼类8种,河口性鱼类47种。纯淡水鱼类中,鲤形目67种,鲇形目14种,组成东莞纯淡水鱼类的主体,约占84.4%;河口鱼类中,鲈形目26种,与鲱、鲻形目组成东莞沿岸、三角洲水网咸淡水鱼类的主体,约占76.7%。鲤形目、鲈形目和鲇形目组成东莞内陆自然水域原生态鱼类的主体,约占鱼类总数的80.1%。2005-2010年的复查结果,仅存鱼类107种,分隶18目40科,其中原土著鱼类96种,隶属15目34科。近30年间,有2目10科56种土著鱼类消失,减少37.1%,生物多样性下降;外来入侵鱼类增多3目6科11种,从原先占有比例的2.6%增至14%。分析主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征以及鱼类资源变动原因,探讨鱼类资源的利用、增殖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 变动比较 内陆自然水域 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塘鳢(笋壳鱼)的生物学及养殖概况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邦杰 梁仁杰 +4 位作者 张瑞瑜 李本旺 莫介化 李春枝 黄永强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61,共4页
对尖塘鳢属 (Oxyeleotris)主要种的分类位置以及引进我国的云斑尖塘鳢 (O marmoratus)和线纹尖塘鳢 (O Lineolatus)繁养殖生物学进行了综述 ,并对其发展制约因素、前景进行报道和探析 。
关键词 线纹尖塘鳢 养殖业 笋壳鱼 引进 健康发展 中国 概况 制约因素 依据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斑尖塘鳢池塘育苗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邦杰 陆昌胜 +4 位作者 李春枝 莫介化 李本旺 张瑞瑜 黄永强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79,共4页
从商业化生产的目的出发,研究池塘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仔幼鱼的培育。育苗池经清塘、培水后,当幼小轮虫生物量达10 eggs/mL以上时,按225~375尾/m2放养刚开口的仔鱼,饲养30 d,长成全长约1.5 cm的稚鱼,开始驯食人工混合饲... 从商业化生产的目的出发,研究池塘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仔幼鱼的培育。育苗池经清塘、培水后,当幼小轮虫生物量达10 eggs/mL以上时,按225~375尾/m2放养刚开口的仔鱼,饲养30 d,长成全长约1.5 cm的稚鱼,开始驯食人工混合饲料,再池养30~35 d,育成全长2.75~3.35 cm幼鱼。2006年共放养仔鱼434万尾,育成早期幼鱼119.7万尾,成活率27.6%。在傍晚时拉网起捕,“三网率”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 池塘 商业化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纹尖塘鳢胚胎和前期仔鱼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莫介化 李本旺 +5 位作者 张邦杰 张瑞瑜 李春枝 黄永强 陆昌胜 潘雷 《南方水产》 2006年第4期31-36,共6页
连续观察了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lineolatus)自然产卵受精的胚胎和前期仔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在室温28~29℃下,线纹尖塘鳢的胚胎发育历时70h完成,仔鱼孵化出膜。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 连续观察了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lineolatus)自然产卵受精的胚胎和前期仔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在室温28~29℃下,线纹尖塘鳢的胚胎发育历时70h完成,仔鱼孵化出膜。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肌肉效应期和孵化出膜期8个连续的典型发育期。胚后发育以卵黄囊的消失为依据,划分为前期仔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纹尖塘鳢 受精卵 胚胎 前期仔鱼 形态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纹尖塘鳢仔幼鱼的生长发育与池塘育苗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邦杰 莫介化 +6 位作者 李本旺 李春枝 黄林波 张瑞瑜 陆昌胜 黄永强 梁仁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7-33,共7页
线纹尖塘鳢的胚后发育大致分为仔鱼、稚鱼、幼鱼和成鱼期。初孵仔鱼仅2.875mm。前期仔鱼混合营养期短,仅2~3d。后期仔鱼为器官发育、奇鳍条基本形成期,历时10d,平均全长从4.31mm增至8.97mm。稚鱼为器官分化完毕,奇偶鳍条分节、鳞被形成... 线纹尖塘鳢的胚后发育大致分为仔鱼、稚鱼、幼鱼和成鱼期。初孵仔鱼仅2.875mm。前期仔鱼混合营养期短,仅2~3d。后期仔鱼为器官发育、奇鳍条基本形成期,历时10d,平均全长从4.31mm增至8.97mm。稚鱼为器官分化完毕,奇偶鳍条分节、鳞被形成期,历时27~29d,长至平均全长27.79mm。早期幼鱼鳞被等发育完善,进入生长时期。仔鱼开口饵料为150~200μm轮虫,其摄饵大小与口宽呈正相关。15mm后稚鱼可驯饵摄食人工混合料。对仔、稚、幼鱼的生长测定结果显示,全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L=0.5289t-0.7354(r2=0.9720),体重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W=0.8236e0.1267t(r2=0.9611),全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曲线回归方程W=0.0045L3.2527,b=3.2527,属匀速生长型。采用池塘培水,添加外源饵料生物系列,稚鱼全长15mm时开始驯饵。2002-2005年共培育全长2.2~3.4cm早期幼鱼523.7万尾,仔鱼培育成15mm稚鱼的成活率为26.8%,培育成早期幼鱼的成活率为7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纹尖塘鳢 仔鱼 幼鱼 生长发育 食性 池塘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纹尖塘鳢的池养生长特性与幼成鱼饲养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邦杰 陆昌胜 +3 位作者 李春枝 莫介化 李本旺 张瑞瑜 《南方水产》 2007年第4期7-13,共7页
对人工繁殖的线纹尖塘鳢幼、成鱼进行连续29个月的池养饲养,观测其生长结果。结果表明,该鱼生长旺期在2龄鱼,年内生长呈现阶段性;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W=0·02L3·0754,属等速生长型鱼类。应用von Berta-lanffy方程,对连续饲养6... 对人工繁殖的线纹尖塘鳢幼、成鱼进行连续29个月的池养饲养,观测其生长结果。结果表明,该鱼生长旺期在2龄鱼,年内生长呈现阶段性;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W=0·02L3·0754,属等速生长型鱼类。应用von Berta-lanffy方程,对连续饲养6龄鱼求得其体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t=48·4317[1-e-6·3099(t+0·4826)],Wt=3515·5347[1-e-0·3099(t+0·4826)]3·1312,体重生长拐点于3·2龄处,属衰老拐点。全长2·7~3·2cm幼鱼经第1年的网围、池塘、越冬池等分级中间培育,养成全长15~17·5cm幼鱼,成活率43·5%~58·3%;再经第2年的养成,个体重达300~750g,成活率92%~98%,单产1~1·8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纹尖塘鳢 幼成鱼 生长 池塘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塘鳢的池塘全人工养殖 被引量:6
7
作者 黄林波 张邦杰 +2 位作者 李春枝 陆昌胜 张瑞瑜 《水产养殖》 CAS 2007年第1期18-21,共4页
本文介绍了从国外引进的线纹尖塘鳢和云斑尖塘鳢养殖生物学特性及池塘全人工养殖技术,包括人工繁殖、仔幼鱼培育、幼成鱼中间培育、幼成鱼单品种饲养等技术。
关键词 线纹尖塘鳢 云斑尖塘鳢 池塘 全人工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纹尖塘鳢池塘规模化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本旺 张邦杰 +6 位作者 陆昌胜 莫介化 李春枝 黄林波 张瑞瑜 黄永强 梁仁杰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36,共4页
线纹尖塘鳢仔鱼期历时14~15 d,初孵仔鱼个体只有2.85 mm;混合营养期短,仅2~3 d,这对仔鱼的成活极为不利。仔幼鱼的摄饵大小L(mm)与口宽D(mm)呈正相关,关系式为D=2.0349L+0.2371,开口饵料大小为150-200μm轮虫。15日龄进入稚鱼期,历... 线纹尖塘鳢仔鱼期历时14~15 d,初孵仔鱼个体只有2.85 mm;混合营养期短,仅2~3 d,这对仔鱼的成活极为不利。仔幼鱼的摄饵大小L(mm)与口宽D(mm)呈正相关,关系式为D=2.0349L+0.2371,开口饵料大小为150-200μm轮虫。15日龄进入稚鱼期,历时29-30 d;27日龄后,全长约15 mm的稚鱼可以驯食人工混合饲料。45日龄后仔鱼发育成早期幼鱼,此时全长约27.2 mm。依仔幼鱼的食性与生长发育特性,2002-2005年间进行池塘规模化育苗,由前期仔鱼育成全长22.0-34.0 mm早期幼鱼523.7万尾,成活率20.3%-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纹尖塘鳢 仔幼鱼 食性 池塘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养线纹尖塘鳢仔、稚、幼鱼的食性与生长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邦杰 李本旺 +5 位作者 莫介化 李春枝 黄林波 张瑞瑜 陆昌胜 黄永强 《海洋与渔业》 2007年第5期8-13,共6页
对池养仔、稚、幼鱼的摄食与生长作了较深入研究.仔鱼的混合营养期短,仅2~3 d,并处在开食期内,开口摄食率低.5日龄仔鱼全长4.31 mm,开口饵料主要为100~150 μm轮虫:稚鱼饵料为350~800 μm裸腹溞、枝角类幼体和桡足类无节幼体,并逐渐... 对池养仔、稚、幼鱼的摄食与生长作了较深入研究.仔鱼的混合营养期短,仅2~3 d,并处在开食期内,开口摄食率低.5日龄仔鱼全长4.31 mm,开口饵料主要为100~150 μm轮虫:稚鱼饵料为350~800 μm裸腹溞、枝角类幼体和桡足类无节幼体,并逐渐转为枝角类为主:后期稚鱼可驯化摄食人工混合饲料.仔、稚、幼鱼具明显的昼夜摄食节率,属晚间摄食为主的昏晨摄食型鱼类.体长与日龄呈直线关系,体重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其曲线回归方程为W=0.0112L3.1827,b=3.1827,接近于3,属等速生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性 生长 仔、稚、幼鱼 线纹尖塘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