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延伸服务在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美福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4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在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0例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延伸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出院...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在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0例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延伸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院后2个月,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分别为(87.86±8.57)、(78.86±6.34)、(91.32±7.03)、(84.44±6.5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7±6.33)、(69.79±5.18)、(85.85±4.68)、(72.26±5.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后2个月内,研究组患者肾功能不全、输尿管穿孔、膀胱黏膜损伤、膀胱刺激征、尿路感染、尿失禁、血尿发生率分别为4.44%、4.44%、0、6.67%、0、2.22%、2.2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17.78%、13.33%、22.22%、15.56%、17.78%、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延伸服务可有效提高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尿路结石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还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护理延伸服务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9
2
作者 徐晓龙 方友强 +2 位作者 史向民 苏雁峰 袁浩锋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泌尿外科临床收治的120例肾结石病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行... 目的:观察并分析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泌尿外科临床收治的120例肾结石病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结石除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与观察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结石手术治疗方案中,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值得推广应用,但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亦有可取之处.临床在严格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结合患者个人情况合理确定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手术取石 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碎石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留置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欧丽梅 陈嘉雯 +1 位作者 陈嘉敏 黄美福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3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留置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留置尿管2000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品管圈分为两组,2016年1~12月为对照组,此期间990例患者未实施品管圈,2017年1~12月为观察组,此期间1...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留置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留置尿管2000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品管圈分为两组,2016年1~12月为对照组,此期间990例患者未实施品管圈,2017年1~12月为观察组,此期间1010例患者实施品管圈。观察两组患者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导尿管使用率、导尿管平均留置天数、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知识掌握评分、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导尿管使用率、导尿管平均留置天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知识掌握评分、健康教育执行评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评分、留置导尿管操作、留取尿培养标本、拔管操作、护理巡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品管圈在留置尿管患者中应用,可以降低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知识掌握评分和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留置尿管 泌尿系感染 护理工作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软镜联合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1例 被引量:4
4
作者 袁道彰 徐晓龙 +5 位作者 王丽艳 都兴华 李靖 郑舜升 杨建安 王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54-756,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软镜联合腹膜外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采用膀胱软镜联合腹膜外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cystectomy,LPC... 目的探讨膀胱软镜联合腹膜外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采用膀胱软镜联合腹膜外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cystectomy,LPC)治疗11例MIBC,术中膀胱软镜检查,行腹膜外LPC和腹腔镜下膀胱切口缝合术。结果 11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5 min(125~19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0 ml(20~150 ml),术后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0 h(20~56 h),术后平均住院8 d(5~11 d)。无尿漏、肠粘连和肠梗阻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pT_2N_0M_06例,pT_3N_0M_05例。11例术后随访3~16个月,平均10个月,膀胱内复发1例,远处转移1例。结论膀胱软镜联合LPC治疗MIBC可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 膀胱软镜 尿路上皮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隐睾模型的建立及胚胎干细胞原位注射的治疗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瞿虎 刘贵华 +3 位作者 袁浩锋 汪中扬 杨轶 张靖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隐睾模型的建立和胚胎干细胞睾丸内原位注射对热损伤所致的睾丸生精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Wistar大鼠20只,取右睾丸手术建立隐睾模型,于7、10、14、21及28 d后行隐睾下降固定术,下降后选取不同的时间点行附睾穿刺液及睾丸... 目的:探讨大鼠隐睾模型的建立和胚胎干细胞睾丸内原位注射对热损伤所致的睾丸生精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Wistar大鼠20只,取右睾丸手术建立隐睾模型,于7、10、14、21及28 d后行隐睾下降固定术,下降后选取不同的时间点行附睾穿刺液及睾丸病理检查;另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A组(n=10)和B组(n=10)。A组左睾丸为干细胞组(ES),右睾丸为自身空白对照(NPBS);B组左睾丸为组间对照组(JPBS)。各组在隐睾建模2周后行隐睾下降固定术并同时行睾丸内原位注射处理,2周后比较生精小管的直径(d)、精小管百分率(r)和生精小管的Johnsen评分(z)。结果:隐睾建模后10、14、21、30 d及隐睾复降后2月的附睾穿刺液中均未能发现精子,睾丸复降的中后期,部分生精小管的生精细胞层数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恢复,含有生精细胞的d继续增加(P<0.05);干细胞注射后各组附睾穿刺液内均未见精子,ES组与NPBS组生精小管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的睾丸热损伤是可逆的,超过10 d则严重影响到睾丸的生精功能,原位注射胚胎干细胞在本实验中尚不能证实对睾丸损伤有修复作用,但此研究方向仍具有极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热损伤 胚胎干细胞 原位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霉素单药及联合用药对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增殖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袁浩锋 何科 +3 位作者 汪中扬 瞿虎 张靖 马波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7期27-30,44,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研究观察不同浓度盐霉素及其联合应用紫衫醇、丝裂霉素对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盐霉素(SAL)单药分别配成盐霉素0.1、0.2、0.4、0.8和1.6mg/m L培养液并分不同浓度处理组;盐霉素(SAL)联合紫杉醇(P... 目的通过体外研究观察不同浓度盐霉素及其联合应用紫衫醇、丝裂霉素对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盐霉素(SAL)单药分别配成盐霉素0.1、0.2、0.4、0.8和1.6mg/m L培养液并分不同浓度处理组;盐霉素(SAL)联合紫杉醇(PAC)联合用药处理:使用细胞培养液配成五种不同浓度,以PAC 0.5μg/m L为阳性对照组;盐霉素(SAL)联合丝裂霉素(MMC)联合用药处理五种浓度,并以MMC2.0μg/m L为阳性对照组;各组均设空白及阴性对照。分别于药物处理24h(或48h)及48h(或72h)后通过CCK8法测定吸光度,并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及相对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不同浓度盐霉素单独用药后对细胞的生长出现增殖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盐霉素联合紫杉醇对增殖活性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盐霉素联合丝裂霉素对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不同浓度盐霉素单用及联合应用紫杉醇或丝裂霉素均对T24细胞增殖活性有抑制作用,并且与浓度和时间一定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霉素 膀胱癌 T24细胞 紫杉醇 丝裂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吸引联合臭氧治疗慢性伤口效果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欧丽梅 黄美福 +1 位作者 陈嘉敏 陈嘉雯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0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究负压吸引联合臭氧治疗慢性伤口的效果。方法 36例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使用负压吸引方法处理,实验组使用负压吸引联合臭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伤口基底颜色,即伤口基底黑色、黄色与红色组织的变... 目的探究负压吸引联合臭氧治疗慢性伤口的效果。方法 36例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使用负压吸引方法处理,实验组使用负压吸引联合臭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伤口基底颜色,即伤口基底黑色、黄色与红色组织的变化,并记录红色组织在伤口基底的占比。结果对照组患者伤口基底黑色组织基本消失,黄色组织及红色组织明显增多,且治疗后红色组织占伤口基底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伤口基底黑色组织完全消失,黄色组织及红色组织逐渐明显增多,且治疗后红色组织占伤口基底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红色组织占伤口基底百分比(90.21±21.01)%明显高于对照组(62.33±2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吸引联合臭氧治疗慢性伤口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吸引 臭氧治疗 慢性伤口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性护理联合高压氧对皮瓣移植的影响效果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欧丽梅 陈嘉敏 陈嘉雯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8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规范性护理联合高压氧对皮瓣移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本院手足外科患者中40个皮瓣术后病例进行处理,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在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抗凝、改善微循环及保温等常规... 目的探讨规范性护理联合高压氧对皮瓣移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本院手足外科患者中40个皮瓣术后病例进行处理,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在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抗凝、改善微循环及保温等常规护理方案,而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应用规范性护理联合高压氧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规范性护理联合高压氧治疗方案的患者,存活14例,基本存活5例,未存活1例,存活率为95%,而在对照组患者其有9例完全存活,5例患者基本存活,而未存活6例,其存活率为70%,治疗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结果差异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的肿胀消退的时间、患者皮肤红润消失所需时间和皮瓣坏死的面积均较对照组小,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性护理联合高压氧的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手部创伤患者皮瓣移植的存活率,且明显减小肿胀消退时间、皮肤红润消失时间以及皮瓣坏死的面积,明显改善血运障碍,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性护理 高压氧 皮瓣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纵向分离法改良与传统Palomo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莫仰骐 徐晓龙 +5 位作者 张朝峰 任焕斌 苏雁峰 袁浩锋 方友强 史向民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41-43,47,共4页
目的:比较原位纵向分离法改良Palomo术与传统Palomo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与东莞常安医院收治的112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改良组(原位纵向分离法改... 目的:比较原位纵向分离法改良Palomo术与传统Palomo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与东莞常安医院收治的112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改良组(原位纵向分离法改良Palomo术,57例)和传统组(传统Palomo术,5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精液改善率、鞘膜积液和阴囊水肿发生率率、睾丸萎缩率、术后复发率等指标。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36.5±5.7)min vs(28.1±4.9)min,t=8.350,P=0.000]、术中出血量[(1.81±0.63)mL vs(1.32±0.22)mL,χ~2=5.455,P=0.000]、精液改善率(87.72%vs69.09%,χ~2=5.769,P=0.016)高于传统组;鞘膜积液和阴囊水肿发生率(3.51%vs 20.00%,χ~2=7.420,P=0.007)低于传统组。两组患者睾丸萎缩率(0 vs 0,χ~2=0.000,P=1.000)、术后复发率(3.51%vs 1.82%,χ~2=0.307,P=0.5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位纵向分离法改良Palomo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疗效确切,具有手术创伤小、较快改善精液质量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纵向分离法改良Palomo术 传统Palomo术 精索静脉曲张 睾丸萎缩 鞘膜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