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蒿甲醚对K562细胞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左曙光 刘淳 +3 位作者 刘馨 周永春 伍治平 王熙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680-3682,共3页
目的:探讨蒿甲醚对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体外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简称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蒿甲醚对K56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DNA含量分析检测蒿甲醚对K562细胞周期... 目的:探讨蒿甲醚对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体外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简称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蒿甲醚对K56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DNA含量分析检测蒿甲醚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流式细胞仪TUNEL法检测蒿甲醚对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蒿甲醚可以抑制K562细胞增殖,经药物作用24、48、72h后,IC50分别为(32.27±0.15)、(27.48±0.08)、(25.00±0.37)μg/mL;流式细胞术DNA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蒿甲醚作用后,G2/M期细胞增多;流式细胞术TUNEL法显示蒿甲醚作用后K562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蒿甲醚可以抑制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影响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蒿甲醚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液表型与基因型预测肺炎克雷伯菌毒力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马明葱 李晓雨 卓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03-1007,共5页
目的评价高黏液表型、毒力基因预测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8年4月广东省4所医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通过拉丝试验判断菌株黏液表型,检测毒力基因和血清型情况,采用蜡螟模型计算菌株的半数致死率(LD... 目的评价高黏液表型、毒力基因预测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8年4月广东省4所医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通过拉丝试验判断菌株黏液表型,检测毒力基因和血清型情况,采用蜡螟模型计算菌株的半数致死率(LD_(50)),比较不同高黏液(hm)表型和毒力基因型菌株LD_(50)。结果共收集194株肺炎克雷伯菌,拉丝试验阳性菌株占40.2%(78株)。蜡螟试验结果显示,仅毒力基因iuc A、iro B、fim H阳性菌株LD_(50)低于相应的阴性菌株(P<0.05)。iuc A+iro B+fim H+hm全阳性组(n=58)、iuc A阳性+iro B阳性+fim H阳性+hm阴性组(n=23)、iuc A+iro B+fim H+hm全阴性组(n=28)3组LD_(50)分别为(5.39±0.71)、(5.44±0.62)、(5.83±0.64)log10 CFU/mL,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6),但前两组分别与第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黏液表型菌株中血清型K1、K2、K57检出率高于非高黏液表型菌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仅依据高黏液表型预测hvKp准确性较低,与高黏液表型相比,毒力基因iuc A+、iro B+、fim H+预测hvKp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力基因 拉丝试验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群链球菌及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LAMP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3
作者 王佳敏 车正平 +1 位作者 吴明雨 杨维青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20-1325,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B群链球菌(GBS)及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方法,为临床GBS检测提供新方法。方法针对GBS特异性基因cfb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mefA/E和linB设计LAMP反应的引物;建立并优化LAMP的反应...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B群链球菌(GBS)及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方法,为临床GBS检测提供新方法。方法针对GBS特异性基因cfb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mefA/E和linB设计LAMP反应的引物;建立并优化LAMP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反应结果通过DNA扩增曲线和肉眼观察反应液颜色变化判断;以携带上述基因的质粒DNA为检测标准,确定LAMP方法检测目标基因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与PCR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采用LAMP方法检测临床300份孕产妇阴道直肠拭子标本中GBS,与分离培养法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AMP方法检测80株GBS临床分离株中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并与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建立了快速可视化检测GBS及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LAMP反应体系和方法,该法在63℃、45 min内完成;该法能够特异性检测pMD-cfb、pMD-ermB、pMD-mefA/E、pMD-linB质粒DNA,其灵敏度为10-5 ng/μL,是PCR方法灵敏度的100倍;对300份孕产妇阴道直肠拭子标本进行检测,LAMP方法对GBS检出率为12.7%,分离培养检出率为11.3%,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药敏试验和LAMP方法检测80株GBS中大环内酯类耐药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3.8%和48.8%,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GBS及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LAMP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快速、结果可视等优点,对临床新生儿GBS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群链球菌 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方法 可视化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