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钢板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10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苏厂尧 谢文伟 +2 位作者 姚汉刚 余占洪 李再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407-2409,共3页
目的:评价人工关节置换、DHS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手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11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48例,女62例,平均年龄76岁,95%合并内科疾病。根据手术治疗... 目的:评价人工关节置换、DHS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手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11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48例,女62例,平均年龄76岁,95%合并内科疾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两组:DHS固定组(n=65例),人工关节置换组(n=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并于术后末次随访时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关节功能及术后有无内科及内植物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平均18个月。DHS固定组,骨折均愈合,其中3例出现髋内翻畸形,无不愈合及死亡病例。人工关节组,2例出现术后早期脱位、人工假体下沉、断裂、松动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日常生活能自理,无严重疼痛、功能障碍,疗效满意。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DHS组90%,人工关节组92.3%。两组患者在术后末次随访时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关节功能、内科及内植物相关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方面人工关节组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作为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之一,但不能代替内固定治疗。对于远期疗效仍需进行观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骨折内固定术 高龄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骨折固定术式选择及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永铵 利盛成 +2 位作者 方祥 谢文伟 姚汉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的髌骨骨折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 ,结合临床分析及探讨内固定方法的选择、疗效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方法 :根据作者近 12年来对 72例髌骨骨折患者的资料分析及随访 ,对3种骨折类型的术式及治疗效果作分析对比。结果...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的髌骨骨折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 ,结合临床分析及探讨内固定方法的选择、疗效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方法 :根据作者近 12年来对 72例髌骨骨折患者的资料分析及随访 ,对3种骨折类型的术式及治疗效果作分析对比。结果 :72例患者中 65例获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1.5年。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 ,无明显移位。以术后不同时期膝关节功能和X线检查综合判断疗效。粉碎性骨折及下、上极骨折组以记忆合金髌骨爪加螺钉固定为优 ,横断骨折组以空心加压螺钉加钢丝张力带固定为优。结论 :应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内固定术式 ,以记忆合金髌骨爪加螺钉固定及中空螺钉加钢丝张力带固定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记忆合金髌骨爪 空心加压螺钉 张力带固定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性可调节式椎弓根钻孔导向器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永铵 姚汉刚 +3 位作者 李佛保 陈立言 谢文伟 吴立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28-331,共4页
目的:研制一种椎弓根钉钻孔导向器供术中使用,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成功率及置入质量。方法:根据术前CT及X线片测定的水平面椎弓根钉置入角(TSA)、矢状面椎弓根钉置入角(SSA)及进钉点间距的数据,应用该钻孔导向器引导术中椎弓根螺钉钻... 目的:研制一种椎弓根钉钻孔导向器供术中使用,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成功率及置入质量。方法:根据术前CT及X线片测定的水平面椎弓根钉置入角(TSA)、矢状面椎弓根钉置入角(SSA)及进钉点间距的数据,应用该钻孔导向器引导术中椎弓根螺钉钻孔操作。临床应用于21例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患者,置入椎弓根钉84枚。结果:术后CT及X线片显示全部椎弓根钉置入位置准确,两侧椎弓根螺钉对称,具有相同或相近的SSA及TSA。结论:该钻孔导向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可提高固定钉的安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性可调节式 椎弓根钻孔导向器 研制 临床应用 椎弓根螺钉 腰椎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中空螺钉固定治疗ⅡA型齿状突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志坤 夏虹 +3 位作者 谢文伟 李再学 张余 马立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9-464,共6页
目的:建立正常枢椎及中空螺钉固定ⅡA型齿状突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镁合金螺钉固定ⅡA型齿状突骨折的稳定性。方法:通过CT扫描1例正常成年男性志愿者颈椎获取枢椎的空间结构信息,导入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Solidworks 201... 目的:建立正常枢椎及中空螺钉固定ⅡA型齿状突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镁合金螺钉固定ⅡA型齿状突骨折的稳定性。方法:通过CT扫描1例正常成年男性志愿者颈椎获取枢椎的空间结构信息,导入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Solidworks 2010,建立正常枢椎及中空螺钉固定ⅡA型齿状突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软件Ansys 13.0中分析正常枢椎模型、ⅡA型齿状突骨折中空螺钉(镁合金螺钉、钛合金螺钉)固定模型,分别模拟颈椎后伸、前屈时受到水平载荷50N、100N、150N、200N的作用力及颈椎旋转时分别受到50N·mm、100N·mm、150N·mm、300N·mm扭矩时,测量齿状突的最大位移与最大应力、枢椎椎体的最大应力及螺钉的最大应力。钛合金螺钉弹性模量为108000MPa,屈服强度为930MPa;镁合金螺钉弹性模量为45000MPa,屈服强度为193MPa。结果:所建正常枢椎及ⅡA型齿状突骨折中空螺钉固定有限元模型外形逼真,几何相似性好。颈部前屈、后伸、旋转三种活动状态下,受到不同载荷时镁合金螺钉的最大应力均小于钛合金螺钉,两种螺钉的最大应力均小于其屈服强度;两种材料中空螺钉固定的ⅡA型齿状突骨折模型中齿状突、枢椎椎体的最大应力均小于皮质骨应力阀值(200MPa),齿状突的最大位移是正常枢椎齿状突最大位移的5~8倍,均小于1mm(有限元模型中网格大小为1mm)。结论:应用CT扫描获取枢椎空间结构信息建立的枢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用于生物力学实验,镁合金中空螺钉在固定ⅡA型齿状突骨折时足以维持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镁合金 中空螺钉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外固定支架骨结构重建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谢文伟 利盛成 +2 位作者 陈永铵 方祥 姚汉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7-238,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单侧外固定支架(外支架)结合骨结构重建治疗胫腓骨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3例胫腓骨不稳定骨折予小切口下有限内固定,植骨等方式行骨结构重建并结合外支架固定。结果:53例中有86.8%(46例)正常骨愈合,延迟愈合... 目的:总结分析单侧外固定支架(外支架)结合骨结构重建治疗胫腓骨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3例胫腓骨不稳定骨折予小切口下有限内固定,植骨等方式行骨结构重建并结合外支架固定。结果:53例中有86.8%(46例)正常骨愈合,延迟愈合5例,畸形愈合2例,占13.2%。针道感染有9.5%(5例)。踝关节背伸僵硬有5.7%(3例),无针道松动及断针。结论:(1)外支架可为骨折提供良好生物学环境,但存在抗压、抗弯性能弱的缺点;(2)通过骨折骨结构重建稳定骨界面,应用“6”针固定,增加阻力臂缩短动力臂,缩短骨架间距等措施维护及提高其生物刚度;(3)术后适时调节刚度,使高强度固定向弹性固定过渡利于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骨结构重建 胫腓骨骨折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动静脉高位结扎下肢存活1例
6
作者 熊秉刚 利盛成 方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1期1225-1225,共1页
关键词 股动脉损伤 血管穿刺 假性动脉瘤 股动脉破裂 大隐静脉硬化 股动静脉高位结扎 下肢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