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莞地区白掌穴盘苗和小盆栽苗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3
1
作者 伍绍健 陈春满 范俊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107,118,共4页
盆栽白掌是室内重要的观叶植物之一,因其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广泛的应用性而深受人们喜爱。简要描述了白掌穴盘苗和小盆栽苗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如组培苗的出圃炼苗、种植、水肥管理、光温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包装等,为盆栽白掌标准化... 盆栽白掌是室内重要的观叶植物之一,因其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广泛的应用性而深受人们喜爱。简要描述了白掌穴盘苗和小盆栽苗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如组培苗的出圃炼苗、种植、水肥管理、光温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包装等,为盆栽白掌标准化生产提供借鉴参考。白掌栽培技术规程作为地方标准由东莞市质监局发布(DB441900/T 31-2013),它规定了东莞地区白掌穴盘苗和小盆栽苗生产栽培技术措施、产品质量标准和出货包装等。适用于华南地区白掌穴盘苗和小盆栽苗的保护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掌 穴盘苗 小盆栽苗 生产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线莲菌根结构显微观察及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江绮晴 方祥 郑贵朝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83-185,199,F0004,共5页
采用徒手切片对金线莲组培苗及共生苗底部茎端进行显微观察,可见金线莲组培苗茎端皮层细胞中无菌丝团,而共生苗皮层细胞中可见大量刚形成或已被消解的菌丝团,表明共生真菌与金线莲组培苗已成功建立共生关系。采用电镜对金线莲共生苗作... 采用徒手切片对金线莲组培苗及共生苗底部茎端进行显微观察,可见金线莲组培苗茎端皮层细胞中无菌丝团,而共生苗皮层细胞中可见大量刚形成或已被消解的菌丝团,表明共生真菌与金线莲组培苗已成功建立共生关系。采用电镜对金线莲共生苗作进一步观察,可见植物细胞中菌丝周围分布较多被分解的淀粉粒及溶解酶,表明共生菌株初期利用了植物的碳源物质,但最终被溶解酶消解,为植物提供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菌根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叶铁线蕨的离体快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范俊强 郑贵朝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2期2255-2258,共4页
利用密叶铁线蕨(Adiantum raddianum Fritz-Luethii)孢子叶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研究。结果表明,密叶铁线蕨的成熟孢子在附加GA 3 mg/L的1/2 MS培养基上培养,其萌发率可达95.6%,产生的原叶体在不含激素的1/2 MS培养基上继代,繁殖倍数达... 利用密叶铁线蕨(Adiantum raddianum Fritz-Luethii)孢子叶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研究。结果表明,密叶铁线蕨的成熟孢子在附加GA 3 mg/L的1/2 MS培养基上培养,其萌发率可达95.6%,产生的原叶体在不含激素的1/2 MS培养基上继代,繁殖倍数达4倍以上,但孢子体难以在组培过程中直接获得;将组培过程产生的原叶体从培养瓶内取出后与1/2 MS改良盐溶液混合搅碎,播于基质上,在温室大棚中培养,每团原叶体可产生孢子体超过1 00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叶铁线蕨 孢子 原叶体 孢子体 离体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型洛巴伊口蘑的菌种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郑贵朝 张善信 胡事君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18,共3页
高温型洛巴伊口蘑出发菌株经间断低温处理之后,筛选获得耐低温保存的驯化菌株;菌丝在以麦芽糖为碳源的复合PDA培养基上培养12~15d可长满试管;培养料经发酵后、添加玉米粉和蔗糖均能提高原种和生产种菌丝的生长速度;以棉子壳为主料,添... 高温型洛巴伊口蘑出发菌株经间断低温处理之后,筛选获得耐低温保存的驯化菌株;菌丝在以麦芽糖为碳源的复合PDA培养基上培养12~15d可长满试管;培养料经发酵后、添加玉米粉和蔗糖均能提高原种和生产种菌丝的生长速度;以棉子壳为主料,添加甘蔗渣、牛粪粉、玉米粉等混合发酵后袋式栽培,生物学效率达6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巴伊口蘑 高温型 栽培技术 菌种选育 PDA培养基 生物学效率 低温处理 低温保存 生长速度 袋式栽培 混合发酵 玉米粉 麦芽糖 培养料 生产种 棉子壳 甘蔗渣 菌株 菌丝 添加 试管 原种 牛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菌种与培养方法相互筛选技术和应用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胡事君 张善信 郑贵朝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19,共2页
阐述东莞生物技术研究所开展蛹虫草人工培养技术研究过程中,采用的菌种与培养方法相互筛选的技术方案,即收集大量的菌株,在菌种繁殖和发酵培养技术研究、菌丝有效活性成分检测、子实体栽培试验和子实体有效成分检测等各个技术环节中,分... 阐述东莞生物技术研究所开展蛹虫草人工培养技术研究过程中,采用的菌种与培养方法相互筛选的技术方案,即收集大量的菌株,在菌种繁殖和发酵培养技术研究、菌丝有效活性成分检测、子实体栽培试验和子实体有效成分检测等各个技术环节中,分别对各备选菌种和培养方法进行相互筛选。介绍该技术方案在每个环节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菌种 培养方法 相互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糖文心兰的开花促控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胡事君 叶一枝 +1 位作者 陈春满 张善信 《中国热带农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文心 技术 春节期间 调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川香根草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郑贵朝 胡事君 张善信 《中国热带农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9-40,共2页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吴川香根草茎节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BA2.0mg/L最适合丛芽的诱导和不定芽的分化,小丛芽在含BA1.0mg/L和NAA0.2mg/L培养基上每月可增值5.4倍,在添加NAA0.2mg/L和IBA0.5mg/L生根培养基中,获得比较理想的生根效果,丛...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吴川香根草茎节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BA2.0mg/L最适合丛芽的诱导和不定芽的分化,小丛芽在含BA1.0mg/L和NAA0.2mg/L培养基上每月可增值5.4倍,在添加NAA0.2mg/L和IBA0.5mg/L生根培养基中,获得比较理想的生根效果,丛生苗假植成活率达98%以上,假植50天后可分成2~3株进行移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离体培养 快速繁殖 培养基 繁殖技术 NAA 可增值 成活率 BA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兰试管苗移栽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春满 郑贵朝 +1 位作者 张善信 胡事君 《中国热带农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文心 试管 技术 移栽 生产规模 工厂化 成活率 花色 花形 切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杂交兰组培快繁各个阶段主要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范俊强 张善信 郑贵朝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3期28-29,共2页
该试验以3个杂交兰品种为试验对象,对影响杂交兰组培快繁各个阶段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杂交兰组培快繁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激素组合。通过研究影响杂交兰组培快繁的因素,为杂交兰育种和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杂交兰 组培快繁 阶段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花秸秆对土壤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活性和毒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苏兰 刘芳 易润华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3-36,共4页
用转Bt基因抗虫棉秸秆和非转基因棉花秸秆分别处理同种土壤,在不同时期分析土壤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活性及土壤毒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个棉花秸秆处理之间及其与对照之间的土壤多酚氧化酶没有差异;两个棉花处理均可明显提高土壤纤维... 用转Bt基因抗虫棉秸秆和非转基因棉花秸秆分别处理同种土壤,在不同时期分析土壤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活性及土壤毒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个棉花秸秆处理之间及其与对照之间的土壤多酚氧化酶没有差异;两个棉花处理均可明显提高土壤纤维素酶活性,而以非转基因棉花秸秆处理的酶活性略高一些,但两者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以非转基因棉花秸秆处理的土壤毒素略强一些,而转Bt基因抗虫棉秸秆处理与对照相差不大,说明转Bt基因抗虫棉秸秆不会增加土壤的毒素。因此,转Bt基因抗虫棉残留物对土壤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活性及毒素没有明显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评价转Bt基因抗虫棉的安全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毒蛋白 转BT基因抗虫棉 多酚氧化酶 纤维素酶 毒素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封开的一种野生可食红菇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善信 王青云 +2 位作者 刘松森 胡事君 石木标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5,共1页
报道了生长在广东省封开县境内的一种野生可食红菇)—美红菇(RussulapuellarisPr .)的生境、子实体的形态特征、菌丝体的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美红菇为我国稀有红菇资源中一新型优质食用菌,其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周期短、产量高,具有广... 报道了生长在广东省封开县境内的一种野生可食红菇)—美红菇(RussulapuellarisPr .)的生境、子实体的形态特征、菌丝体的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美红菇为我国稀有红菇资源中一新型优质食用菌,其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周期短、产量高,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可食红菇 封开县 美红菇 形态特征 经济价值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基质对红掌组培苗移栽成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陈春满 郑贵朝 +2 位作者 张善信 蒋雄辉 陈文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8-30,共3页
不同栽培基质移栽红掌组培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红掌品种组培苗在不同基质中的移栽成活率不同,其中亚利桑那的根系对环境适应性相对较强、粉冠军次之、华伦天奴较差;不同基质对红掌组培苗的移栽效果不同,其中泥炭mix6+珍珠岩处理较适于... 不同栽培基质移栽红掌组培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红掌品种组培苗在不同基质中的移栽成活率不同,其中亚利桑那的根系对环境适应性相对较强、粉冠军次之、华伦天奴较差;不同基质对红掌组培苗的移栽效果不同,其中泥炭mix6+珍珠岩处理较适于红掌组培苗生长,组培苗的株高、叶片数、叶宽、根数、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鲜(干)重叶色等指标均优于或与其他处理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组培苗 无土基质 成活率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对蝴蝶兰杂交种子无菌播种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春满 张善信 +1 位作者 范俊强 罗耿周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36-41,173,共7页
通过离体无菌播种试验,研究基本培养基及添加有机附加物对蝴蝶兰杂交种子萌发、分化、壮苗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3MS为基本培养基的蝴蝶兰杂交种子萌发效果较好,萌发率高,颗粒大,长势好;壮苗阶段则以1/2MS作为基本培养基的生长效... 通过离体无菌播种试验,研究基本培养基及添加有机附加物对蝴蝶兰杂交种子萌发、分化、壮苗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3MS为基本培养基的蝴蝶兰杂交种子萌发效果较好,萌发率高,颗粒大,长势好;壮苗阶段则以1/2MS作为基本培养基的生长效果较好,苗壮,鲜重较重,叶子分化较快;以添加100 g/L马铃薯汁的培养基种子萌发效果最好;苗分化阶段,添加150 g/L马铃薯汁的培养基生长效果最好,不同杂交组合平均每瓶鲜重可达26.6 g。在壮苗阶段,以添加香蕉汁100 g/L+马铃薯汁150 g/L培养基的效果最好,表现为苗壮、根系多、鲜重增加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组织培养 无菌播种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对仙女观音莲组培苗和小盆栽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春满 何蜜丽 伍绍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51-53,共3页
多效唑对仙女观音莲组培苗和小盆栽苗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小苗多效唑的影响效果不同。对组培苗来说,0.05~0.2 mg/L的多效唑浓度有较好的矮化壮苗作用,表现为株型较矮、叶片较宽;对小盆栽苗来说,125~167 mg/L的多效唑浓度较... 多效唑对仙女观音莲组培苗和小盆栽苗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小苗多效唑的影响效果不同。对组培苗来说,0.05~0.2 mg/L的多效唑浓度有较好的矮化壮苗作用,表现为株型较矮、叶片较宽;对小盆栽苗来说,125~167 mg/L的多效唑浓度较有利于仙女观音莲的矮化壮苗和生长作用,表现为株型较矮、叶片紧凑、叶色较浓、茎干较粗。作为观叶的小型盆栽,提出了仙女观音莲理想的株高、叶幅、盆大小规格比例的理论数值,为生产推广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女观音莲 多效唑 组培苗 小盆栽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掌叶片成熟度对愈伤诱导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春满 蒋雄辉 叶燕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4-55,共2页
通过对9个不同红掌品种的叶片生长过程的观察,记录叶片生长的展叶期、转青期和青熟期、抽花蕾期等几个重要时期的所需天数,并比较不同生长时期叶片对愈伤诱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红掌品种叶片生长速度不同,不同品种叶片愈伤诱... 通过对9个不同红掌品种的叶片生长过程的观察,记录叶片生长的展叶期、转青期和青熟期、抽花蕾期等几个重要时期的所需天数,并比较不同生长时期叶片对愈伤诱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红掌品种叶片生长速度不同,不同品种叶片愈伤诱导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多数品种在叶片转青期的愈伤诱导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愈伤组织 叶片成熟度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条件对红掌组培苗生根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春满 郑健临 +1 位作者 叶燕 蒋雄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研究不同物理条件对粉冠军(Pink Champion)、华伦天奴(Valentino)、亚利桑那(Arizona)、粉爱(Pin-klove)4个红掌(Anthurium and reanum)品种组培苗生长的影响。通过观察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处理下各品种组培苗的根数、株高、叶宽、茎干... 研究不同物理条件对粉冠军(Pink Champion)、华伦天奴(Valentino)、亚利桑那(Arizona)、粉爱(Pin-klove)4个红掌(Anthurium and reanum)品种组培苗生长的影响。通过观察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处理下各品种组培苗的根数、株高、叶宽、茎干粗壮度、叶片数等指标找出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增强光照有利于4个品种的组培苗生长,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粉冠军和粉爱两个品种的组培苗生长,不同品种适宜的培养温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组培苗 培养条件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培养基上蛹虫草菌丝体生长情况的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郑贵朝 喻孟君 +1 位作者 张善信 胡事君 《中国食用菌》 2008年第6期46-48,共3页
采用固体培养基对多个蛹虫草菌株的菌丝体进行培养,观察菌株差别、温度高低和培养基成分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4±1)℃培养的菌丝长势比较好;菌株间的菌丝萌发时间和萌发后的菌丝浓密程度差别较大;菌丝萌发后的一段时间内... 采用固体培养基对多个蛹虫草菌株的菌丝体进行培养,观察菌株差别、温度高低和培养基成分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4±1)℃培养的菌丝长势比较好;菌株间的菌丝萌发时间和萌发后的菌丝浓密程度差别较大;菌丝萌发后的一段时间内,菌落直径增长速度呈逐步加快的趋势;培养基间、菌株间的菌丝长满培养皿所需时间差异显著;PDA培养基中添加蛋白胨等附加成分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其中添加配比为蛋白胨3.00g·L-1、鸡蛋15.00g·L-1、KH2PO41.00g·L-1、MgSO41.00g·L-1和复合维生素0.04g·L-1的培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培养基 蛹虫草 菌丝体 生长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小粒种六倍体和中小粒杂种四倍体胚乳的组织培养
18
作者 叶一枝 陈春满 凌绪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13-17,共5页
进行了利用咖啡胚乳离体培养技术培育六倍体咖啡胚乳植株及四倍体中小粒种咖啡种间杂种的研究.结果表明:将小粒种咖啡自花授粉所得六倍性胚乳及以中粒种咖啡为母本、小粒种咖啡为父本进行杂交所获得的四倍性种间杂种胚乳,分别在附加有6-... 进行了利用咖啡胚乳离体培养技术培育六倍体咖啡胚乳植株及四倍体中小粒种咖啡种间杂种的研究.结果表明:将小粒种咖啡自花授粉所得六倍性胚乳及以中粒种咖啡为母本、小粒种咖啡为父本进行杂交所获得的四倍性种间杂种胚乳,分别在附加有6-BA 1~2 mg/L和NAA 2 mg/L的改良MS培养基上培养,能诱导出有效的愈伤组织;在附加有6-BA或KT 0.5 mg/L,NAA0.1 mg/L的改良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能分化出各种类型的胚状体;在附加有NAA或IBA 0.5 mg/L及2 g/L活性炭的1/2MS培养基上,胚状体可被诱导生根而再生完整的六倍体咖啡胚乳植株和四倍体种间杂种咖啡胚乳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倍体 四倍体 胚乳 MS培养基 种间杂种 NAA 胚状体 体胚 倍性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扦插材料对猪笼草扦插苗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伍绍建 王晓宁 +1 位作者 傅海平 陈春满 《中国热带农业》 2009年第4期45-46,共2页
对扦插苗成活率和植株的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进行调查,发现猪笼草带顶芽的茎尖插条扦插成活率高、后期生长状况好,不带顶芽的节间插条扦插成活率低,后期生长状况较差。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扦插材料中,前者比较适合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猪笼草 扦插 成活率 生长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碱处理粗肋草丛生芽对其生长和诱变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范俊强 张善信 +1 位作者 王晓宁 郑贵朝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24期20-21,共2页
以粗肋草去顶丛生芽为诱导材料,采用秋水仙碱处理方法进行了粗肋草多倍体诱变。结果发现:不同处理方式、秋水仙碱浓度和处理时间,粗肋草诱变率不同。采用浸泡法诱变率比混培法诱变率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秋水仙碱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 以粗肋草去顶丛生芽为诱导材料,采用秋水仙碱处理方法进行了粗肋草多倍体诱变。结果发现:不同处理方式、秋水仙碱浓度和处理时间,粗肋草诱变率不同。采用浸泡法诱变率比混培法诱变率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秋水仙碱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粗肋草诱变率升高。用0.15%秋水仙碱浓度的液体培养基浸泡处理2d,诱变率最高,达到16.2%。变异植株明显矮化、变粗、叶片变厚、颜色变深,能耐10℃低温不受冻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肋草 丛生芽 秋水仙碱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