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污染:来源、分布及风险 被引量:8
1
作者 高园园 温志良 +1 位作者 孔露露 王璋磊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5-880,共6页
总结了海洋微塑料的来源以及部分海域海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粒径等特征,重点从光合作用、生物附着、生物摄食、生物排泄及生殖发育等5个方面讨论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建议未来应加强中国土壤和江河湖海介质微塑料污染现状和... 总结了海洋微塑料的来源以及部分海域海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粒径等特征,重点从光合作用、生物附着、生物摄食、生物排泄及生殖发育等5个方面讨论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建议未来应加强中国土壤和江河湖海介质微塑料污染现状和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开展微塑料的低浓度暴露长期试验,强化污水处理厂微塑料的深度处理,以及加强研发快速降解塑料,逐渐禁止或者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从源头、使用、降解等过程阻控微塑料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海洋环境 来源 生态效应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法定量生态物种基因组DNA低甲基化 被引量:1
2
作者 胡俊杰 吴毅聪 +5 位作者 陈桂连 高圆圆 赵桐 余广 兰善红 吕小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385-3391,共7页
为了定量生态相关物种基因组中低丰度的5-甲基-2-脱氧胞苷(5-mdC),建立了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无标记方法.全基因组DNA甲基化计算公式5-mdC(mole)/(5-mdC(mole)+dC(mole)可以转化为1/(1+dC(mole)/5-mdC(mole)),... 为了定量生态相关物种基因组中低丰度的5-甲基-2-脱氧胞苷(5-mdC),建立了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无标记方法.全基因组DNA甲基化计算公式5-mdC(mole)/(5-mdC(mole)+dC(mole)可以转化为1/(1+dC(mole)/5-mdC(mole)),然后通过HPLC-MS/MS得到DNA样品中5-mdC和dC的物质的量比(dC(mole)/5-mdC(mole))即可得到基因组DNA甲基化值.此外,还对HPLC条件进行了优化使正常核苷和修饰核苷基线分离,消除分析物的交叉干扰.本方法避免了使用昂贵的稳定同位素标记内标,在等度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实现了正常和修饰核苷基线分离,5-mdC和dC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50和3.06min.5-mdC和dC的定量限分别为14.2和19.1pg/mL.日内和日间偏差和准确性(相对误差)都≤10%.该方法测定的小牛胸腺DNA和大型蚤及秀丽线虫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值分别为(6.44±0.25)%,(0.097±0.010)%和(0.025±0.002)%.采用HPLC-MS/MS技术建立并验证了一种快速、高精密度和灵敏度的DNA样品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测定方法,适用于评估环境污染物对生态学相关物种的潜在表观遗传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DNA甲基化 无标记 电喷雾质谱 表观遗传效应 生态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强化石油烃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孔露露 王新友 +3 位作者 谷明旭 高园园 王佳 张旭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5,共8页
文章采用不同温度下(300℃和500℃)制备的木屑和麦秆生物炭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运用正交试验分析了生物炭热解温度、原料、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易分解有机质(葡萄糖)对土壤石油烃(烷烃和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的影响,结合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文章采用不同温度下(300℃和500℃)制备的木屑和麦秆生物炭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运用正交试验分析了生物炭热解温度、原料、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易分解有机质(葡萄糖)对土壤石油烃(烷烃和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的影响,结合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初步探讨了最显著影响因素——土壤含水量对生物炭强化石油烃降解的作用机理。通过正交试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获得了石油烃各组分的最佳降解条件。土壤含水量(50%~100%)对烷烃(nC8~C40)和多环芳烃降解率影响最为显著,二者均随土壤含水量升高而发生下降。此外,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果发现,增加土壤含水量导致石油烃降解菌丰度下降。原因在于,土壤含水量将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及其与污染物接触的机会,进而影响石油烃的生物降解。因此,调节土壤水分含量对生物炭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生物炭 正交试验 土壤含水量 生物降解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吲哚乙酸对花卉植物生长和修复重金属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园园 孔露露 温志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7期65-71,共7页
【目的】研究3-吲哚乙酸(IAA)对花卉植物生长和修复重金属效果的影响,为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凤仙花、万寿菊和波斯菊3种花卉为供试植物,以广东省东莞市温塘某农田为试验场地,考察IAA对3种花卉株高、干重和... 【目的】研究3-吲哚乙酸(IAA)对花卉植物生长和修复重金属效果的影响,为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凤仙花、万寿菊和波斯菊3种花卉为供试植物,以广东省东莞市温塘某农田为试验场地,考察IAA对3种花卉株高、干重和鲜重以及对Cd、Pb和Hg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100μmol/L IAA对凤仙花、万寿菊和波斯菊的生长起促进作用,株高、鲜重和干重都有所增加,其中茎部增重显著,凤仙花茎部鲜重270.04 g、比对照高66.6%,万寿菊茎部鲜重63.73 g、比对照高70.1%,波斯菊茎部鲜重20.05 g、比对照高99.1%,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凤仙花茎部干重14.99 g、比对照高26.7%,万寿菊茎部干重11.96 g、比对照高69.9%,波斯菊茎部干重3.20 g、比对照高29.6%,差异亦均达显著水平。IAA可促进3种花卉对Cd的吸收,提高万寿菊对Cd的转移系数,降低凤仙花和波斯菊对Cd的转移系数;促进凤仙花对Pb的吸收,抑制万寿菊和波斯菊对Pb的吸收,对Hg的吸收无显著影响。【结论】IAA对3种花卉的生长起促进作用,提高对Cd的富集效果,降低万寿菊和波斯菊对Pb的富集效果,对Hg吸收和转运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吲哚乙酸 花卉 调节生长 重金属 植物修复 农田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