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房颤患者血浆ET、Hs-CRP及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宾 朱永 +2 位作者 王蓓 林映荣 蔡晓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房颤患者血浆内皮素(E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压的干预作用。方法:200例符合条件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100例)主要应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房颤患者血浆内皮素(E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压的干预作用。方法:200例符合条件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100例)主要应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治疗;普伐他汀组(100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20mg,每晚1次,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同时选择80例健康体检者作正常组对照。药物治疗前后检测血浆ET、Hs-CRP。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伴房颤患者共有178例完成药物干预试验,其中常规治疗组88例,普伐他汀组90例。(1)普伐他汀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前,ET、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普伐他汀组及常规治疗组ET、Hs-CRP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降低(P<0.01);普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2)治疗后,普伐他汀组及常规治疗组血压比同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普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房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能进一步降低ET、Hs-CRP及血压水平,改善内皮功能,抑制异常炎性激活,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 高血压 房颤 内皮素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黄草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前炎性状态标志物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少波 陈晓霞 +1 位作者 张秋莲 周建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196-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溪黄草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前炎性状态标志物的作用。【方法】选择代谢综合征血栓前状态及前炎性状态标志物异常患者100例,按区组随机法分成2组,每组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Ⅰ组和Ⅱ组每次均用溪黄草5g加凉开水60mL... 【目的】探讨溪黄草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前炎性状态标志物的作用。【方法】选择代谢综合征血栓前状态及前炎性状态标志物异常患者100例,按区组随机法分成2组,每组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Ⅰ组和Ⅱ组每次均用溪黄草5g加凉开水60mL,保持50~60℃浸泡1h后饮服,连服28d,Ⅰ组每日服1次;Ⅱ组每日服2次,上下午各1次。Ⅰ组和Ⅱ组分别于治疗前1d、治疗后29d查ET、VwF、GMP-140、DD、hs-CRP和肝肾功能,治疗后第7、14、21天查肝肾功能。对照组于入选时查ET、VwF、GMP-140、DD、hs-CRP。2个治疗组治疗前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个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比较、组间分别比较。【结果】①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治疗前的ET、VwF、GMP-140、DD及hs-CRP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②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治疗前后的ET、VwF、GMP-140、DD及hs-CRP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治疗组Ⅰ与治疗组Ⅱ治疗后组间的ET、VwF、GMP-140、DD及hs-CRP对比,有差异但无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溪黄草可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前炎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代谢综合征 血栓前状态 前炎性状态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