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颜杰文 黎巧 +2 位作者 钟晓燕 陈晓燕 吴秋菊 《安徽医学》 2016年第6期725-727,共3页
目的分析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孕前BMI,400例单胎足月孕妇分为正常组(n=200)和高标准组(n=200)。高标准组孕妇,根据孕期BMI增幅分为甲组(△BMI<4)、乙组(4≤△BMI≤6)、丙组(△BMI>6),比... 目的分析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孕前BMI,400例单胎足月孕妇分为正常组(n=200)和高标准组(n=200)。高标准组孕妇,根据孕期BMI增幅分为甲组(△BMI<4)、乙组(4≤△BMI≤6)、丙组(△BMI>6),比较各组妊娠结局。结果正常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高标准组孕妇(P<0.05)。高标准组孕妇,丙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甲组更高,巨大儿发生率高于甲组和乙组,甲组患者剖宫产率均低于乙组和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结局具有较大的关系,孕前超重、肥胖或孕期增重过多可增加妊娠并发症和剖宫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 孕期 体质量指数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黎巧 王瑞姣 韩汝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4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130例行剖宫产的高危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130例行剖宫产的高危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2 h和术后24 h总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联合其他止血措施治疗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2 h和术后24 h总出血量分别为(355.1±76.4)、(40.7±11.5)、(463.5±95.4)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63.5±97.2)、(64.6±13.8)、(579.6±106.9)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1.5%、联合其他止血措施治疗率4.6%均低于对照组的12.3%、1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9%与对照组的2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行剖宫产术,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减少术中与术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高危孕妇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全流产行宫腔镜下清宫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黎巧 王瑞姣 +1 位作者 颜杰文 韩汝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5期4-6,共3页
目的探究对不全流产行宫腔镜下清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30例不全流产拟行清宫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常规清宫术,观察组行宫腔镜下清宫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3周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恢复... 目的探究对不全流产行宫腔镜下清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30例不全流产拟行清宫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常规清宫术,观察组行宫腔镜下清宫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3周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恢复时间、月经量减少及宫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成功率为98.46%,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5.30±2.04)ml少于对照组的(28.80±4.97)ml,月经恢复时间(36.02±5.21)d短于对照组的(44.58±6.29)d, 3周后子宫内膜厚度(10.00±2.18)mm高于对照组的(7.53±1.05)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量减少及宫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全流产患者行宫腔镜下清宫术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对子宫内膜损伤较小,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 不全流产 清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儿产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合理选择分娩方式 被引量:9
4
作者 詹兵煌 尹丽群 +1 位作者 叶玉娥 梁颖仪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6期80-82,157,共4页
目的探讨巨大儿产生相关危险因素及不良妊娠结局和分娩方式选择。方法选取2016年2~11月我院住院分娩足月单胎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将产妇分为巨大儿组(体重≥4000g)和非巨大儿组(体重<4000g),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 目的探讨巨大儿产生相关危险因素及不良妊娠结局和分娩方式选择。方法选取2016年2~11月我院住院分娩足月单胎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将产妇分为巨大儿组(体重≥4000g)和非巨大儿组(体重<4000g),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巨大儿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分娩方式不同妊娠结局。结果 80例孕妇分娩后,32例新生儿体重≥4000g,占40.00%。单因素分析得出,巨大儿组患者孕周>40周、孕前及产前超重、文化程度低、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占有比例显著高于非巨大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孕周>40周、孕前超重、文化程度低、妊娠糖尿病为影响巨大儿产生相关危险因素。剖宫产分娩组中,巨大儿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非巨大儿组(P<0.05);两组患者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及羊水粪染不良妊娠结局发生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组中,巨大儿组产后出血、难产、会阴裂伤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非巨大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期产、妊娠糖尿病、孕前超重、文化程度低均为巨大儿产生危险因素,临床中针对合并有相关危险因素孕妇应加强教育和干预,以降低巨大儿产生率,同时对合并有巨大儿产妇应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理分娩方式,以确保分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儿 危险因素 分娩方式 不良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门诊妊娠期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叶玉娥 陈晓燕 尹雪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门诊妊娠期合并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效果。方法62例门诊妊娠期合并ID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多维铁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门诊妊娠期合并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效果。方法62例门诊妊娠期合并ID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多维铁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生化指标、不良分娩结局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中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中HCT、RBC、Hb、SF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HCT、RBC、Hb、SF分别为(0.32±0.04)、(3.58±0.25)×1012/L、(111.27±6.36)g/L、(21.24±5.94)μg/ml,高于对照组的(0.30±0.03)、(3.44±0.24)×1012/L、(107.28±8.13)g/L、(16.51±4.21)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糖铁复合物胶囊与多维铁口服溶液均能改善门诊妊娠期合并IDA患者的贫血状态,减少不良分娩结局,但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吸收更好,改善贫血状态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多糖铁复合物胶囊 妊娠期 多维铁口服溶液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联合耳穴压豆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尹敏如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6期112-114,118,共4页
目的探究艾灸联合耳穴压豆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7月在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医院行人工流产术的12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其中对照组(n=40)予以常规护理,耳穴组(n=40)予以常规护理... 目的探究艾灸联合耳穴压豆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7月在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医院行人工流产术的12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其中对照组(n=40)予以常规护理,耳穴组(n=40)予以常规护理+耳穴压豆,联合组(n=40)予以常规护理+耳穴压豆+艾灸。观察三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腹部疼痛评分、术后2 h阴道流血情况以及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耳穴组、联合组人工流产术后30 min、术后1 h的疼痛评分(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联合组的VAS分值低于耳穴组(P<0.05)。联合组术后2 h阴道流血量、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显著短于耳穴组、对照组(P<0.05)。联合组、耳穴组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耳穴压豆能够显著减轻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疼痛感,减少阴道出血量,并有助于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耳穴压豆 艾灸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急性发作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甲硝唑片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婷婷 林发妙 黎巧 《北方药学》 2021年第5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急性发作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为60例,随机分成两组,将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甲硝唑片的治疗作为研究组(例数:30),将... 目的:探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急性发作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为60例,随机分成两组,将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甲硝唑片的治疗作为研究组(例数:30),将采用单一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的作为对照组(例数:30)。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炎症因子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甲硝唑片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急性发作中效果突出,起效速度快,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 盐酸左氧氟沙星 甲硝唑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吸宫在疤痕子宫流产中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林发妙 陈晓燕 李婷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5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在疤痕子宫流产中应用可视吸宫术的效果。方法 20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疤痕子宫患者,依据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人工流产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可视吸宫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 目的观察在疤痕子宫流产中应用可视吸宫术的效果。方法 20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疤痕子宫患者,依据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人工流产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可视吸宫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8.8±0.7)ml少于对照组的(18.2±1.6)ml,手术用时(6.7±0.5)min短于对照组的(10.6±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2.1±0.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疤痕子宫流产患者采用可视吸宫术治疗,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确切、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吸宫术 疤痕子宫 人工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ley导尿管结合垂体后叶素用于Ⅰ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清宫术中价值研究
9
作者 黄小美 黎巧 +1 位作者 李婷婷 王瑞姣 《北方药学》 2021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究Foley导尿管结合垂体后叶素用于Ⅰ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清宫术中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Ⅰ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均给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随后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 目的:探究Foley导尿管结合垂体后叶素用于Ⅰ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清宫术中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Ⅰ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均给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随后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及口服米索前列醇片治疗,实验组术后给予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及宫腔下段放置Foley导尿管压迫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感染率以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出血量远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ley导尿管结合垂体后叶素用于Ⅰ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清宫术中临床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LEY导尿管 垂体后叶素 Ⅰ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