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甲妇幼保健院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特点与随访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梁子东 郑光军 +1 位作者 郭小铭 邹明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36-1242,共7页
目的研究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特点、应急处置、随访情况及防控费用,为医院职业暴露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及分析某三甲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上报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事件,对... 目的研究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特点、应急处置、随访情况及防控费用,为医院职业暴露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及分析某三甲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上报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事件,对未完成全程检验追踪的暴露者进行电话回访。结果共收集149例次职业暴露,保洁员发生密度最高(0.036例次/人年),其次为护士(0.031例次/人年),高于医生(0.018例次/人年)和医技人员(0.005例次/人年)(P<0.001);初级及以下职称医务人员发生密度高于中、高级职称者(P<0.001)。手术室(25.50%)是最高发地点,锐器伤是最主要的暴露方式(85.23%),关联操作以发生于处理锐器时最多(34.90%),暴露病原体中以乙型肝炎病毒最多(20.81%),10~12点是一天中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峰时刻(28.86%),暴露部位以手部(82.55%)最多,暴露发生于非利手(46.98%)较利手(35.57%)多见,食指是手部最常见的受伤部位(42.28%)。发生原因居前三位者依次为自己操作不慎(48.99%)、意外或紧急情况(20.80%)、他人锐器处理不当(15.44%)。6.04%的暴露者存在局部应急处置不规范,20.13%的案例存在迟报,职业暴露后全程追踪落实率为41.89%。未落实全程追踪居前三位原因依次为:遗忘、未足够重视和错误认知。职业暴露后防控总费用20926.10元,平均每例140.44元,暴露源不明者平均费用最高(273.70元/例)。结论应针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发人群、地点、环节、时间和部位等特点,以及存在的迟报率高、全程追踪落实率低等问题,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降低暴露后感染风险,保障医院工作人员职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暴露 工作人员 追踪 防控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儿童哮喘病因调查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单玉君 刘建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东莞市儿童哮喘发病及起病原因。[方法]对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380例哮喘病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对患儿过敏背景,吸入性变应原,呼吸道感染情况,特殊气体和食物进行询问调查。[结果]发病及起病诱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和过敏... [目的]探讨东莞市儿童哮喘发病及起病原因。[方法]对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380例哮喘病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对患儿过敏背景,吸入性变应原,呼吸道感染情况,特殊气体和食物进行询问调查。[结果]发病及起病诱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和过敏原接触。[结论]控制呼吸道感染及减少过敏原接触机会,可以降低哮喘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1419例婴幼儿听力损失的诊断结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钟梅芳 李楚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4-608,共5页
目的分析东莞市1419例婴幼儿听力损失的诊断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初次诊断为听力异常的1419例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声导抗等听力测试结果,以及高分辨颞骨CT或... 目的分析东莞市1419例婴幼儿听力损失的诊断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初次诊断为听力异常的1419例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声导抗等听力测试结果,以及高分辨颞骨CT或内耳MRI检查结果,明确听力损失检出率、程度、性质及可能的病因。结果1419例(2838耳)婴幼儿中,ABR反应阈正常1125耳(其中DPOAE异常314例468耳),异常1713耳(60.36%,1713/2838),其中轻度听力损失995耳,中度听力损失257耳,重度听力损失146耳,极重度听力损失315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113耳(64.97%,1113/1713),传导性听力损失或混合性听力损失600耳(35.03%,600/1713)。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390例(512耳),先天性小耳畸形77例(87耳),婴幼儿听神经病46例(85耳),大前庭水管综合征16例(32耳),蜗神经发育不良27例(36耳)。结论本组婴幼儿确诊听力损失1713耳(60.36%),且以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居多;对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需结合多种听力检测结果和其他医学检查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听力损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对生殖道激光微创治疗的认知现状与治疗决策意向的关系
4
作者 张双好 陶杰 +4 位作者 蔡泽华 冉雪荣 韦思似 潘金凤 翟巾帼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3,共8页
目的调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对生殖道激光微创治疗的认知,并分析其决策意向的影响因素,为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治疗及生殖健康管理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盆底康复中心... 目的调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对生殖道激光微创治疗的认知,并分析其决策意向的影响因素,为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治疗及生殖健康管理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盆底康复中心就诊的164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及家庭支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应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患者进行生殖道激光微创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164例女性患者中共143例(87.2%)有治疗意向,对生殖道激光微创治疗相对了解者占2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职业对患者治疗意向有影响(P<0.05),与医务人员相比,从事教师(OR=10.81,95%CI:1.04~112.21)、个体户(OR=20.34,95%CI:3.46~119.43)及其他职业(OR=16.26,95%CI:4.05~65.29)的患者治疗意向更高;低尿失禁生活质量得分是患者治疗意向的促进因素(OR=0.96,95%CI:0.93~0.99)。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对于接受生殖道激光微创治疗的意向较高,但对该治疗技术的整体认知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生殖道激光微创治疗 认知 治疗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定量检测巨细胞病毒抗体诊断宫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邱佩绵 梁雪雁 +2 位作者 温瑛梦 李雪梅 刘彦慧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抗体动态定量检测在评估胎儿CMV感染风险中的意义。方法: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2年3月171例孕妇CMV IgM抗体ELISA法筛查结果为阳性/弱阳性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IgM和IgG...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抗体动态定量检测在评估胎儿CMV感染风险中的意义。方法: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2年3月171例孕妇CMV IgM抗体ELISA法筛查结果为阳性/弱阳性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IgM和IgG水平,并在2~4周后复查;同时采用实时PCR荧光探针法进行CMV核酸检测,并跟踪随访胎儿结局。结果:171例病例中,CMV IgM抗体ELISA(+)/ECLIA(-)标本有135例,IgG抗体均为阳性,且2~4周后水平稳定,其中1例因胎儿诊断为重型β地中海贫血于19+5周引产,其余所产胎儿状况良好。IgM抗体ELISA(+)/ECLIA(+)标本有36例,1例为IgG抗体阴性;2~4周后复查IgM抗体仍为阳性、有35例IgG抗体水平稳定,所产胎儿状况良好;1例IgM抗体水平下降而IgG抗体水平明显升高,尿CMV DNA水平逐渐下降,胎儿引产病理诊断为播散性先天性CMV感染。结论:ELISA法检测CMV IgM抗体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ECLIA法,动态定量检测可有效排除干扰。CMV IgM、IgG抗体和尿DNA水平变化明显的孕产妇宫内感染风险高,胎儿先天性CMV感染的概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动态定量检测 孕期筛查 宫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幼虫肠道体液免疫通路相关基因及其剪接异构体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坤泽 杜丽婷 +8 位作者 王梦怡 胡艳雯 吴函雨 邱剑丰 严提珍 卢兆辉 陈大福 骆庆明 郭睿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1-281,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鉴定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幼虫肠道中体液免疫通路相关基因及其剪接异构体,为持续开展中华蜜蜂体液免疫通路相关基因和剪接异构体的分子克隆与功能研究提供资源和基础。【方法】通过Blast将前期基于中华蜜蜂工... 【目的】本研究旨在鉴定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幼虫肠道中体液免疫通路相关基因及其剪接异构体,为持续开展中华蜜蜂体液免疫通路相关基因和剪接异构体的分子克隆与功能研究提供资源和基础。【方法】通过Blast将前期基于中华蜜蜂工蜂幼虫肠道转录组的纳米孔(nanopore)测序数据鉴定到的所有全长转录本分别比对到KEGG和Nr数据库,筛选出体液免疫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其剪接异构体。利用GffCompare软件将鉴定到的体液免疫信号通路相关基因比对到东方蜜峰A.cerana参考基因组(版本号:ACSNU-2.0),以优化已注释基因的结构。使用Astalavista软件鉴定体液免疫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AS)事件类型,再统计不同类型的AS事件数目;采用RT-PCR验证AS事件的真实性。利用TAPIS pipeline软件预测体液免疫信号通路相关基因所含可变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APA)位点,并通过MEME软件鉴定APA位点上游50 bp的基序(motif);通过3′RACE验证APA位点的真实性。【结果】共鉴定到JNK-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的23个基因及135条剪接异构体,Toll信号通路相关的21个基因和130条剪接异构体,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12个基因和53条剪接异构体,IMD信号通路相关10个基因和46条剪接异构体。注释到东方蜜蜂参考基因组上体液免疫通路相关的18个基因的5′UTR被延长,19个基因的3′UTR被延长,8个基因的5′UTR和3′UTR同时被延长。共鉴定到体液免疫信号通路相关的16个基因的60次AS事件,其中最丰富的类型是可变5′端剪接(alternative 5′splice site,A5SS)(26次)。通过RT-PCR证实了随机选择的3个基因的AS事件的真实性。共鉴定到体液免疫信号通路相关的47个基因含有1个及以上的APA位点,其中含有1个APA位点的基因最多。在APA位点上游鉴定到3条一致性序列:ATATAWAWWTATATRWATNYD,HVVN VNNDBDNBHNDDDNWNNNNNWNNH和BSHDVWDRDBDDDKKNVWDRDKHHVKHDVNNVWDND BHWHB。3′RACE结果证实了随机选择的2个基因所含APA位点的真实性。【结论】首次鉴定到中华蜜蜂幼虫肠道体液免疫信号通路相关的66个基因和364条剪接异构体,优化了东方蜜蜂参考基因组上注释到体液免疫通路的29个基因结构,挖掘出体液免疫相关的60次AS事件和139个APA位点,并证实了体液免疫相关基因的AS事件和APA位点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纳米孔测序 体液免疫通路 基因结构优化 可变剪接 可变多聚腺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蜜蜂piR-ame-1186994的靶基因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艺琼 那志豪 +9 位作者 李琪明 王梦怡 李婧娴 代梦远 邱剑丰 张荣华 卢兆辉 陈大福 严提珍 郭睿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0-270,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piR-ame-1186994的调控功能,为进一步探究piR-ame-1186994的调控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Stem-loop RT-PCR和Sanger测序分别验证piR-ame-1186994在意大利蜜蜂6日...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piR-ame-1186994的调控功能,为进一步探究piR-ame-1186994的调控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Stem-loop RT-PCR和Sanger测序分别验证piR-ame-1186994在意大利蜜蜂6日龄工蜂成虫中肠、12日龄雄蜂成虫精巢和7日龄蜂王成虫卵巢中的表达和序列真实性。使用相关软件预测piR-ame-1186994的靶mRNA并进行GO和KEGG数据库注释,进而构建发育信号通路、能量代谢通路及细胞和体液免疫通路相关调控网络。饲喂刚出房工蜂成虫piR-ame-1186994的模拟物(mimic)和mimic-NC(阴性对照组),利用RT-qPCR检测工蜂成虫中肠中的piR-ame-1186994及其关键2个关键靶基因(YAP 1和PLD 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在意大利蜜蜂6日龄工蜂成虫中肠、12日龄雄蜂成虫精巢和7日龄蜂王成虫卵巢中均扩增出piR-ame-1186994的特异性片段。piR-ame-1186994共靶向1097条mRNA,可注释到新陈代谢过程、结合和细胞等30条GO条目以及Wnt信号通路、内吞作用和催产素信号通路等182条KEGG通路。其中,分别有36和16条靶mRNA涉及5条发育相关信号通路(mTOR,Wnt,Hippo,AMPK和Notch信号通路)和4条能量代谢相关通路(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糖酵解/糖异生及磷酸戊糖通路)。此外,分别有29和8条靶mRNA涉及4条细胞免疫通路(溶酶体、内吞作用、吞噬体和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和3条体液免疫通路(PI3K-Akt,MAPK和FoxO信号通路)。相较于阴性对照组mimic-NC,mimic-piR组中piR-ame-1186994的表达量在1,3和5日龄工蜂中肠中显著上调,在2和4日龄工蜂中肠中极显著上调;靶基因YAP 1的表达量在1,3,4和5日龄工蜂中肠中极显著下调,在2日龄工蜂中肠中显著下调;靶基因PLD 2的表达量在2,3和5日龄工蜂中肠中显著下调,在4日龄的工蜂中肠中极显著下调。【结论】piR-ame-1186994在意大利蜜蜂工蜂中肠、雄蜂精巢和蜂王卵巢中存在与表达;piR-ame-1186994通过靶向和负调控YAP 1和PLD 2的表达潜在调节工蜂中肠发育和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中肠 卵巢 精巢 P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户籍3381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60
8
作者 巫静帆 李小霞 +6 位作者 谭淑娟 付有晴 杨茜 朱鹏远 马秋林 周光纪 刘彦慧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了解分析东莞地区新生儿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类型和突变携带率,并对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联合检测进行评价。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东莞辖区内出生的33810例户籍新生儿同时进行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检测,听力筛查包括耳声发射和... 目的了解分析东莞地区新生儿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类型和突变携带率,并对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联合检测进行评价。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东莞辖区内出生的33810例户籍新生儿同时进行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检测,听力筛查包括耳声发射和听性脑干反应,耳聋基因检测采用耳聋基因芯片(微阵列芯片法)对我国常见的致聋基因GJB2(c.235del C,c.299_300del AT,c.176_191del16,c.35del G)、SLC26A4(IVS7-2A>G,c.2168A>G)、线粒体12Sr RNA(m.1555A>G,m.1494C>T)和GJB3(c.538C>T)进行检测。结果 33810例新生儿共检出1145个等位基因突变,突变携带率约为3.39%。其中GJB2突变661个,突变携带率约1.96%;SLC26A4突变364个,突变携带率约1.08%;线粒体DNA12Sr RNA突变74个,突变携带率约0.22%;GJB3突变46个,突变携带率约0.14%。在6242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中,听力筛查未通过103例,未通过率1.65%。结论 c.235del C、IVS7-2A>G是东莞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突变的主要类型。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耳聋基因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本地区耳聋基因携带情况及患儿听力状况,提早发现先天性耳聋患者,高度预警药物性耳聋和迟发性耳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对降低耳聋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耳聋基因 突变携带率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地区319例耳聋高危人群耳聋基因筛查及产前诊断 被引量:4
9
作者 付有晴 娄季武 +4 位作者 赵颖 李根洪 骆玥瑜 谭淑娟 刘彦慧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20-924,共5页
目的对东莞地区耳聋高危人群进行常见耳聋基因检测,探寻可能的耳聋致病病因,并提供准确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方法对所有高危人群采集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Sanger测序技术对GJB2、SLC26A4、线粒体DNA 12Sr RNA和GJB3等4个基因43个... 目的对东莞地区耳聋高危人群进行常见耳聋基因检测,探寻可能的耳聋致病病因,并提供准确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方法对所有高危人群采集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Sanger测序技术对GJB2、SLC26A4、线粒体DNA 12Sr RNA和GJB3等4个基因43个位点进行检测分析,对于夫妇双方均为耳聋基因携带者,在知情同意下行产前诊断,测定胎儿基因型,预测胎儿听力状态。结果在319例耳聋高危人群中,发现182例携带致聋基因突变,检出率57.05%。其中GJB2基因突变109例(纯合突变和复合杂合突变24例,杂合突变85例),占59.89%;SLC26A4基因突变52例(纯合突变和复合杂合突变8例,杂合突变44例),占28.57%;线粒体DNA 12Sr RNA基因突变13例,占7.14%;GJB3基因杂合突变4例,占2.20%;GJB2/SLC26A4双杂合突变3例,占1.65%;GJB3/SLC26A4双杂合突变1例,占0.55%。共有6例孕妇进入产前诊断流程,结果提示1例胎儿为GJB2纯合突变,在知情同意下已终止妊娠;4例为GJB2杂合突变,1例为正常,随访至出生,均通过了听力筛查。结论耳聋基因检测对耳聋病因分析及产前咨询和诊断意义重大,可有效降低再生育聋儿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 基因突变 产前诊断 遗传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超未成熟儿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住院费用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繁 +51 位作者 冯周善 崔其亮 杨传忠 叶晓彤 戴怡蘅 梁伟怡 叶秀桢 莫镜 丁璐 吴本清 陈宏香 黎炽旺 张喆 荣箫 沈薇 黄为民 杨冰岩 吕峻峰 黄辉文 霍乐颖 饶红萍 严文康 任雪军 杨勇 王方方 刘东 刁诗光 刘晓燕 孟琼 王玉 王斌 张丽娟 黄宇戈 敖当 李伟中 陈洁玲 陈艳玲 李薇 陈志凤 丁月琴 李晓瑜 黄越芳 林霓阳 蔡扬帆 韩莎莎 金雅 柳国胜 万忠和 班奕 白波 李广洪 严越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新生儿科出院的超未成熟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EPI)与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住院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于2013-2017年出院的EPI与ELBW... 目的探讨广东省新生儿科出院的超未成熟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EPI)与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住院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于2013-2017年出院的EPI与ELBWI的住院情况和住院费用,并按救治结局、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年份、出院地区和医院类型等进行分组,分别计算和比较各组的住院天数、日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结果共2392例EPI与ELBWI进入分析,整体患儿的中位住院天数为52(4,73)d,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为2060(1441,3404)元,中位住院总费用为78044(20176,134440)元。死亡/转院组(n=1117)与存活/非转院组(n=1275)比较,存活/非转院组的中位住院天数和中位住院总费用均大于死亡/转院组(Z=-35.600、-29.394,均P<0.001),但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低于死亡/转院组(Z=-24.511,P<0.001)。在存活/非转院组中,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与出院年份呈正相关(r=0.302、0.259,均P<0.001),各年的中位住院总费用分别相当于当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56、3.74、4.11、4.10和4.05倍;中位住院天数、中位住院总费用分别与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均P<0.001),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仅与出生胎龄呈负相关(P<0.001);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与出院医院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r=0.356、0.392,均P<0.001);综合性医院的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均低于专科医院(Z=-2.230、-3.373,P=0.026、P<0.001)。结论EPI与ELBWI的救治费用与救治结局、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年份、出院地区、医院类型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低出生体质量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共享决策模式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莉莉 翟巾帼 +2 位作者 陶杰 周丽花 刘轩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究决策辅助手册联合在线分娩决策支持的多元共享决策模式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女性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10月在某三甲医院产检的9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 目的探究决策辅助手册联合在线分娩决策支持的多元共享决策模式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女性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10月在某三甲医院产检的9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孕期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孕期宣教的基础上接受多元共享决策干预。分别对两组分娩决策冲突程度、分娩方式偏好、分娩后决策后悔程度和最终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接受多元共享决策干预后,决策冲突量表得分降低(P<0.001),在分娩方式偏好调查中表示“不确定”的人数减少,选择经阴道生产的人数增加;最终观察组孕妇行剖宫产者30人(68.2%),阴道分娩者14人(31.8%);观察组孕妇对本次分娩决策后悔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女性开展多元共享决策可降低其决策冲突程度、增强阴道试产意愿并帮助其做出理性科学的分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共享决策 决策辅助工具 选择性再次剖宫产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探讨 被引量:31
12
作者 张勇 彭倩 +1 位作者 詹文 祝俭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58-559,共2页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MP) 关系探讨 呼吸道感染 儿童 MP感染 治疗基础 特异性抗体 统计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系统性家庭治疗改善轻中度产后抑郁 被引量:59
13
作者 侯永梅 胡佩诚 +5 位作者 张咏梅 卢巧云 王丹丹 尹玲 陈耀琦 邹晓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41-747,共7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系统性家庭疗法对轻中度产后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49例产后42天的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的产后护理(对照组,n=128),一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系统性家庭治疗...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系统性家庭疗法对轻中度产后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49例产后42天的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的产后护理(对照组,n=128),一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系统性家庭治疗(心理治疗组,n=121)。在产后6、12、18和24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问卷(EP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和产后6、12、18、24个月时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共213例患者(心理治疗组104例、对照组109例)完成试验。干预结束时,心理治疗组的EPDS总分[(11.3±2.9)vs.(13.6±3.5)]、PSQI总分[(9.5±3.7)vs.(12.1±4.1)]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与干预前相比,在研究的各阶段,两组的EPDS和PSQI总分均有所下降,心理治疗组的降分率高于对照组的同期降分率(均P<0.01)。干预后,与同一阶段的对照组相比,心理治疗组的入睡时间更短(P<0.01)、睡眠时间更长(P<0.05)、夜间觉醒次数更少(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系统性家庭疗法可以减轻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系统性家庭疗法 产后抑郁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肿瘤P16、P53、Ki67、P63的表达与HPV感染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4
作者 齐朝阳 陈艳 +2 位作者 曾鸿 高宇琳 郭红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638-3640,共3页
目的:研究P16、P53、Ki67、P63在宫颈上皮内肿瘤(CIN)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16、P53、Ki67及P63在255例CIN和63例对照组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检测HPV-DNA。结果:各组CIN的HR-HPV、... 目的:研究P16、P53、Ki67、P63在宫颈上皮内肿瘤(CIN)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16、P53、Ki67及P63在255例CIN和63例对照组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检测HPV-DNA。结果:各组CIN的HR-HPV、P16、P53、Ki67和P63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INⅡ~Ⅲ的HPV、P16,P53、P63阳性率与CIN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CIN分级增加,HR-HPV阳性率、P16、P53、Ki67和P63的表达程度呈增高趋势。CINⅡ~Ⅲ的HR-HPV阳性率与LR-HPV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R-HPV组P16、Ki67、P63以强表达为主,P53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表达;LR-HPV组P16、Ki67、P63弱表达为主,P53绝大多数不表达。结论:HR-HPV、P16,P53,Ki67、P63可能对促进CIN发生发展具有协同作用;它们可能是宫颈癌的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人乳头状瘤病毒 P16 KI67 P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体位、多序列MRI非增强检查诊断产前胎盘植入的方法初探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强 王亚 +3 位作者 洪晓纯 张建飞 龚苗苗 辛小燕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74-379,共6页
目的探讨诊断胎盘植入的非增强MR的有效体位和序列。材料与方法将69例超声及临床可疑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患者纳入研究,通过3.0 T MRI两个体位、5个序列扫描,膀胱不同充盈状态成像。术前阅片观察图像质量并形成诊断,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 目的探讨诊断胎盘植入的非增强MR的有效体位和序列。材料与方法将69例超声及临床可疑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患者纳入研究,通过3.0 T MRI两个体位、5个序列扫描,膀胱不同充盈状态成像。术前阅片观察图像质量并形成诊断,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影像对比,总结成像质量的可靠性。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9例中67例成像可以满足诊断需求,与术后结果对比,多种体位及序列结合胎盘植入诊断敏感性96.7%(58/60),特异性77.8%(7/9),准确性95.7%(66/69);对穿透性胎盘植入仰卧位结合侧卧位及膀胱不同充盈像敏感性66.7%,单一仰卧位成像敏感性33.7%,二者具有较明显差异。结论 MR非增强扫描成像两个体位、5个序列成像能提供关于胎盘状态的丰富信息,膀胱不同充盈像结合体位变动能有效减少伪影及容积效应,提高成像质量;进一步客观准确的诊断出产前胎盘植入,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前置胎盘 侵入性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X3及NT-proBNP在小儿川崎病冠脉损害中的意义 被引量:17
16
作者 蒋丰智 赵青 +4 位作者 曾俊峰 陈剑雄 王燕利 林桂蟾 黎小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PTX3及NT-proBNP作为生物标记物在评估儿童川崎病(KD)冠脉损害中的意义。方法检测64例KD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中PTX 3、NT-proBNP和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浓度,并在急性期行心脏彩超检查;同时选取同年龄仅呼吸道感... 目的探讨PTX3及NT-proBNP作为生物标记物在评估儿童川崎病(KD)冠脉损害中的意义。方法检测64例KD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中PTX 3、NT-proBNP和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浓度,并在急性期行心脏彩超检查;同时选取同年龄仅呼吸道感染患儿和健康体检儿童各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和相关性评价;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急性期PTX3和NT-proBNP对KD的诊断效能。结果各组间血清中IL-1β、IL-6、TNF-α、NT-proBNP和PTX 3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各指标均以KD组急性期为最高。KD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CAL)组与NCAL组间比较,血清PTX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X3和NT-proBNP均与IL-1β、IL-6、TNF-α成正相关(r=0.645~0.697,P<0.001)。PTX3和NT-proBNP诊断K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9(95%CI:0.862~0.957,P<0. 001)和0. 918(95%CI:0. 856~0. 981,P<0. 001)。结论 PTX 3和NT-proBNP有助于KD诊断,PTX 3与病情活动性相关,可用作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脉损害 正五聚蛋白3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后管尖发生移位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敏许 张兰 杨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508,共4页
目的早产儿在行超声引导下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UVC)后可出现管夹位移而影响疗效。文中探讨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床旁超声引导下行UVC置管术的159例患儿,统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对置管... 目的早产儿在行超声引导下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UVC)后可出现管夹位移而影响疗效。文中探讨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床旁超声引导下行UVC置管术的159例患儿,统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对置管成功患儿进行监测。根据置管后7 d管尖是否移位分为移位组和未移位组,收集2组患儿可疑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UVC管尖移位危险因素。结果 159例患儿在超声引导下行UVC置管术,一次性置管成功106例(66.67%)。106例置管成功患儿于置管7 d后行超声和X线胸腹片检查,87例(82.07%)患儿导管管尖未发生移位,19例(17.93%)患儿导管管尖发生移位,其中管尖位置上升5例(4.72%)、管尖位置下降14例(13.21%)。2组间胎龄、体重、导管外固定方式、躁动、针对导管照护时间、脱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胎龄(OR=-1.315,P=0.015)、体重(OR=-1.214,P=0.019)、导管外固定方式(OR=2.164,P=0.007)、躁动(OR=1.354,P=0.014)、针对导管照护时间(OR=1.458,P=0.012)、脱管(OR=2.016,P=0.010)为影响UVC置管术术后管尖移位发生危险因素。结论超声引导下UVC置管术后发生管尖移位影响因素众多,临床中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对降低管尖移位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 管尖移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临床特征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邹明艳 张勇 +1 位作者 李锦霞 梁韶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38-1139,共2页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疾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情况。方法:选择有上消化道症状的325例患儿行胃镜检查,分析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结果及H.pylori感染的相关情况。结果:(1)325例患儿上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为96...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疾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情况。方法:选择有上消化道症状的325例患儿行胃镜检查,分析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结果及H.pylori感染的相关情况。结果:(1)325例患儿上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为96.3%,常见疾病依次为慢性浅表性胃炎59.1%,胆汁返流性胃炎12.9%,十二指肠球炎12.6%,十二指肠球溃疡11.7%。(2)腹痛在上消化道疾病中占比例最高为88.3%。上消化道出血36例,以十二指肠球溃疡为主占61.1%。呕吐主要以胆汁返流性胃炎为主占47.6%。(3)各种上消化道疾病中H.pylori检出率以十二指肠球溃疡为最高(71.1%),上消化道出血H.pylori检出率66.7%(24/36),慢性浅表性胃炎H.pylori检出率40.1%(77/192)。(4)325例患儿中H.pylori平均感染率为42.8%,男性感染率为44.8%,女性感染率为40.4%,男女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65,P>0.05)。各年龄组H.pylori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3~6岁组30.4%(24/79),7~11岁组42.1%(48/114),12~16岁组50.8%(67/132),差异有显著性(χ2=8.13,P<0.05)。结论:上消化道症状患儿的上消化道疾病检出率较高,腹痛、呕吐以胃炎为多见。H.pylori感染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上消化道 症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孕期筛查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9
作者 林洋洋 曾秀梅 +6 位作者 王坤 梁元豪 刘宸宁 李庄 刘彦慧 隗伏冰 张秀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343-2346,共4页
目的:评估早孕期超声结构检查在胎儿神经管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及分娩的6 630例病例,孕11-13+6周进行胎儿超声结构检查,追踪早孕期胎儿神经管畸形引产病理结果,随... 目的:评估早孕期超声结构检查在胎儿神经管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及分娩的6 630例病例,孕11-13+6周进行胎儿超声结构检查,追踪早孕期胎儿神经管畸形引产病理结果,随访继续妊娠病例孕中期超声情况和临床结局。统计各畸形检出率,比较早中孕两个时期神经管畸形的检出类别差异。结果:各种神经管畸形早孕期检出率:露脑、无脑畸形100%(13/13),全前脑80%(4/5,无叶全前脑100%,4/4),脊柱裂42.9%(3/7,开放性脊柱裂50%,2/4),脑脊膜膨出100%(2/2)。需到中晚孕期检出的畸形包括:胼胝体缺失、Dandy-Walker综合征、叶状全前脑、侧脑室扩张。4例神经管畸形胎儿检测出染色体异常。结论:早孕期超声结构检查对胎儿严重开放性神经管畸形有较高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部分畸形需至中晚孕期超声检出。部分神经管畸形与染色体异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孕期 胎儿神经管畸形 超声检查 染色体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正常儿童chirp声与click声听性脑干反应特征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楚凌 罗香林 +3 位作者 尹宝珠 戴桂林 王远明 徐亚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2-584,共3页
目的比较听力正常儿童chirp声与click声听性脑干反应的特征。方法选择97例(194耳)听力正常儿童,分别采用CE-chirp和click刺激声进行ABR检测,比较两种ABR波形辨认率,波Ⅲ、V潜伏期,波V反应阈及不同刺激声强度下波V的振幅及检测时间。结果... 目的比较听力正常儿童chirp声与click声听性脑干反应的特征。方法选择97例(194耳)听力正常儿童,分别采用CE-chirp和click刺激声进行ABR检测,比较两种ABR波形辨认率,波Ⅲ、V潜伏期,波V反应阈及不同刺激声强度下波V的振幅及检测时间。结果 chirp-ABR波Ⅰ辨认率(36%)明显低于click-ABR(100%),chirp-ABR与click-ABR波V反应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刺激声强度为80dB nHL时,chirp-ABR波Ⅲ、V潜伏期比click-ABR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刺激声ABR波V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刺激声强度为50dB nHL时,chirp-ABR波V振幅较click-ABR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刺激声强度分别为80、50dB nHL时,chirp-ABR波V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rp-ABR较click-ABR检测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lick-ABR相比,chirpABR的反应幅度高,潜伏期短,检测时间短,用于儿童听力检测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 chirp刺激声 短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