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气道加血液净化抢救河豚中毒27例报告 被引量:6
1
作者 袁祥光 林晓峰 +1 位作者 杨云 梁惠森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5-36,共2页
人工气道加血液净化抢救河豚中毒27例报告@袁祥光@林晓峰@杨云@梁惠森¥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内科人工气道;血液净化;河豚;中毒人工气道加血液净化抢救河豚中毒27例报告袁祥光林晓峰杨云梁惠森(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内科关键词... 人工气道加血液净化抢救河豚中毒27例报告@袁祥光@林晓峰@杨云@梁惠森¥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内科人工气道;血液净化;河豚;中毒人工气道加血液净化抢救河豚中毒27例报告袁祥光林晓峰杨云梁惠森(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内科关键词:人工气道;血液净化;河豚;中毒中图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 血液净化 河豚 中毒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犬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杨云 霍志成 +4 位作者 彭健 贾满盈 黄铮 王智明 陈玉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0-581,共2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犬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6只健康家犬,分为2组:(1)对照组(n=8),阻断左前降支主干30min后恢复前降支血流30min。应用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同步记录犬在体心肌再灌注时单相动作电位及体表心电图...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犬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6只健康家犬,分为2组:(1)对照组(n=8),阻断左前降支主干30min后恢复前降支血流30min。应用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同步记录犬在体心肌再灌注时单相动作电位及体表心电图;(2)氯沙坦组(n=8):氯沙坦5mg/(kg·d)经胃管灌入,持续2周后开胸,缺血再灌注方法及观察指标同对照组。结果再灌注30min内,对照组8只犬中有5只出现了早期后除极(EAD)和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2.5%;氯沙坦组3只犬出现EAD和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37.5%,P<0.05),氯沙坦组EAD和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结论氯沙坦可抑制再灌注时EAD的发生,可能因此而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心律失常 氯沙坦 早期后除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指标的比值在预测心脑疾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中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桂见军 江东新 +6 位作者 农凤秋 伍伟光 陈玉兰 赖江明 奉伍妹 徐元杰 徐武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79-182,188,共5页
目的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与血脂(包括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年龄、性别等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和心内科住院,年龄≥40岁的83... 目的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与血脂(包括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年龄、性别等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和心内科住院,年龄≥40岁的8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采用超声测量的平均CIMT、性别、年龄、血脂水平[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以及脂质比值,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比值、载脂蛋白B(Apo-B)与载脂蛋白A-Ⅰ(ApoA-Ⅰ)的比值及总胆固醇(TC)与HDL-C的比值]、hs-CRP、空腹血糖等资料。依据患者的CIMT,分为正常组(平均CIMT<1.0 mm)172例,增厚组(平均CIMT≥1.0 mm)661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增厚组患者的年龄、空腹血糖、hs-CRP、LDL-C/HDL-C比值、TC/HDL-C比值、Apo-B/ApoA-Ⅰ比值的中位数,均高于正常组,而HDL-C、ApoA-Ⅰ的中位数低于正常组。增厚组男性例数要明显多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之间其他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1.085,95%CI:1.067~1.104)、男性(OR=1.897,95%CI:1.985~2.799)、hs-CRP(OR=1.165,95%CI:1.047~1.296)、LDL-C/HDL-C比值(OR=1.281,95%CI:1.040~1.579)是预测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DL-C/HDL-C比值增高是预测心脑疾病患者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作用可能要优于单独检测LDL-C或HD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颈动脉疾病 心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钠电流在兔心力衰竭模型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苟志平 孙玉真 +7 位作者 张存泰 全小庆 吕家高 白融 王金丽 赵俊燕 王照华 肖建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晚钠电流(INa-L)在心力衰竭模型兔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 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衰组、海葵毒素(ATX-Ⅱ)组和雷诺嗪组,每组10只。心衰组、ATX-Ⅱ和雷诺嗪组通过缩窄腹主动脉制备兔心力衰竭模型,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晚钠电流(INa-L)在心力衰竭模型兔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 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衰组、海葵毒素(ATX-Ⅱ)组和雷诺嗪组,每组10只。心衰组、ATX-Ⅱ和雷诺嗪组通过缩窄腹主动脉制备兔心力衰竭模型,假手术组开腹但不缩窄腹主动脉。心力衰竭模型建造成功后,制备兔左室楔形心肌块灌注模型,采用浮置玻璃微电极法同步记录左室楔形心肌块心内膜、心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和跨室壁心电图。假手术组和心衰组灌注正常蒂罗德液,ATX-Ⅱ组在灌注正常蒂罗德液的基础上加灌10nmol/L的ATX-Ⅱ,雷诺嗪组在灌注正常蒂罗德液的基础上加灌20μmol/L的雷诺嗪。同时记录各组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结果心衰组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60%vs.0%);INa-L增强剂ATX-Ⅱ进一步增加了心力衰竭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100%vs.60%);INa-L阻断剂雷诺嗪可显著减少心衰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10%vs.60%)。结论 INa-L在兔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阻断INa-L可减少心衰时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晚钠电流 海葵毒素 雷诺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袁祥光 曾兆雄 +1 位作者 梁惠森 阮建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562-1563,共2页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对43例轻、中度末端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氧化苦参碱+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28例)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15例),保留灌肠治疗1个...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对43例轻、中度末端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氧化苦参碱+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28例)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15例),保留灌肠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并检测结肠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变化。结果:症状缓解率和内镜缓解率氧化苦参碱+柳氮磺胺吡啶组均为92.9%(26/28),柳氮磺胺吡啶组症状缓解率为93.3%(14/15),内镜缓解率为80.0%(12/15),两组内镜缓解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结果示氧化苦参碱与柳氮磺胺吡啶均能降低结肠组织中ICAM-1表达,但两者联合应用对ICAM-1下调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柳氮磺胺吡啶局部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CAM-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苦参碱 柳氮磺胺吡啶 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细胞免疫改变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赵一菊 陈冬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233-4234,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发病期细胞免疫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于我院就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8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重症组)、10例普通甲型H1N1流感患者(普通组),另纳入10例健...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发病期细胞免疫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于我院就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8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重症组)、10例普通甲型H1N1流感患者(普通组),另纳入1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绝对计数检测,并使用SPSS13.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症组CD8+T细胞、CD4-CD8-T细胞、CD3+T细胞均比对照组低;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和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对H1N1病毒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有提示意义,重视免疫系统的检查和监测有助预后预测和炎症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1N1亚型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与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桂见军 徐武华 +1 位作者 吴辉丽 凌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189-194,共6页
目的比较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和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使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以及高分辨率B超扫描术,纳入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92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无心脑血管疾病而且颈动脉B... 目的比较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和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使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以及高分辨率B超扫描术,纳入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92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无心脑血管疾病而且颈动脉B超检查颈动脉狭窄率<40%)的患者120例,分别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早期以及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的异同(P<0.1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二元Logistic模型里,传统的危险因素,年龄(OR值:1.101,95% CI:1.046~1.159,P<0.001)、高TC(OR值:2.236,95%CI:0.821~6.089,P=0.115)、高血压(OR值:2.623,95% CI:0.989~6.957,P=0.053)、吸烟,(OR值:7.975,95%CI:2.274~27.9651,P=0.001)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二元Logistic模型,男性(OR值:2.064,95%CI:1.137~3.748,P=0.017)、高脂蛋白(a)(OR值:2.818,95%CI:1.499~5.298,P=0.001)、低HDL-C(OR值:2.451,95%CI:1.234~4.868,P=0.010)、糖尿病(OR值:2.414,95%CI:1.232~4.731,P=0.010)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结论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所不同,糖尿病、脂蛋白(a)在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障碍 脂蛋白类 胆固醇 HDL 颈动脉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细辛脑注射液联合星洛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俐 方向阳 郑伟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08-109,共2页
目的:观察α-细辛脑注射液(双鹤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1022032)联合星洛(门冬氨酸洛美沙星冻干粉,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 目的:观察α-细辛脑注射液(双鹤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1022032)联合星洛(门冬氨酸洛美沙星冻干粉,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祛痰平喘等对症支持及星洛静滴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α-细辛脑注射液静滴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P<0.05)。治疗组的热、咳、痰、喘和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α-细辛脑注射液联合星洛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老年人 Α-细辛脑注射液 星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深静脉留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赖江明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5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闭式引流 留置导管 引流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大肠癌7例报告
10
作者 袁祥光 俞永达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3-83,88,共2页
妊娠期大肠癌7例报告袁祥光俞永达(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内科,511761,东莞,广东)关键词:大肠癌;内窥镜;妊娠期中图分类号:R735.34;R714.25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已被列入10大恶性肿... 妊娠期大肠癌7例报告袁祥光俞永达(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内科,511761,东莞,广东)关键词:大肠癌;内窥镜;妊娠期中图分类号:R735.34;R714.25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已被列入10大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大肠癌的发病年龄比欧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内窥镜 妊娠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凌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进展,为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本院2012年体检的1108例中老年人,并将其分为非肥胖(BMI<28kg/m2)无脂肪肝组(795例)、非肥胖伴脂肪肝组(136例)、肥胖(BM...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进展,为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本院2012年体检的1108例中老年人,并将其分为非肥胖(BMI<28kg/m2)无脂肪肝组(795例)、非肥胖伴脂肪肝组(136例)、肥胖(BMI≥28 kg/m2)无脂肪肝组(82例)和肥胖伴脂肪肝组(95例),结合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肥胖组脂肪肝发病率为40.7%(72/177),明显高于非肥胖组的14.2%(132/9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男性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和女性收缩压(SBP)、TG和血糖等方面比较,肥胖组均高于非肥胖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另外,脂肪肝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比较,即与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等比较,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医院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过程中,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应有针对性地对心血管疾病进行预防处理,从而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心血管疾病 相关性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延迟溶栓疗效与安全性探讨
12
作者 许健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20-221,共2页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溶栓术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