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子宫大切口、分层缝合方式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谢宇
叶凤如
+4 位作者
邓红秋
单祝环
蔡小桃
白一婷
王嘉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评价子宫大切口、分层缝合方式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8月因浆膜下或肌壁间子宫肌瘤需要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选择腹腔镜手术的88例,均无高血压、哮喘、心肺功能不全及血液系统疾病,按住院日期...
目的评价子宫大切口、分层缝合方式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8月因浆膜下或肌壁间子宫肌瘤需要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选择腹腔镜手术的88例,均无高血压、哮喘、心肺功能不全及血液系统疾病,按住院日期的单双数分成2组。改良组45例为肌瘤表面大切口、瘤腔分层缝合;常规组43例采用肌瘤表面纵行切口,瘤腔一层连续缝合。2组年龄、肌瘤数目、肌瘤直径、肌瘤的位置、盆腔手术史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38℃例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常规组相比,改良组手术时间短[(67.9±5.7)min vs.(71.2±6.8)min,t=-2.471,P=0.015],术中出血量少[(56.8±10.3)ml vs.(62.1±12.6)ml,t=-2.165,P=0.033],术后体温≥38℃例数少[5例(11.1%)vs.12例(27.9%),χ2=3.980,P=0.046],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73例复查B超,发现肌瘤改良组5.6%(2/36),常规组2.7%(1/37)(χ2=0.001,P=0.98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子宫大切口、分层缝合方式技术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37含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4
2
作者
黄素娜
谢英东
+4 位作者
赖文彬
徐金洪
马君茹
梁秀颖
张俊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37(IL-37)的含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RSA患者(RSA组)、30例正常妊娠者(NP组)和10例健康对照者(HC组)的血浆IL-37含量,同时检测RSA组和NP组血浆中...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37(IL-37)的含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RSA患者(RSA组)、30例正常妊娠者(NP组)和10例健康对照者(HC组)的血浆IL-37含量,同时检测RSA组和NP组血浆中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P)的含量以及外周血免疫细胞含量。结果:①RSA组血浆IL-37含量明显高于NP和HC组(P<0.05),RSA组曲线下面积AUC值达到0.7967。②RSA患者血浆IL-37含量与血β-hCG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3858,P=0.0387),RSA患者血浆IL-37含量与P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3759,P=0.0407);NP组血浆IL-37含量与血β-hCG和P含量均无相关性(P>0.05)。③RSA患者血浆IL-37含量与外周单核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4750,P=0.0080),而NP组血浆IL-37含量与外周单核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782,P=0.0447),两组中IL-37血浆含量与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IL-37可能参与了RSA的免疫调节,具有作为诊断标志物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白细胞介素-3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子宫大切口、分层缝合方式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谢宇
叶凤如
邓红秋
单祝环
蔡小桃
白一婷
王嘉贤
机构
广东省
东莞市大朗医院妇产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22-324,共3页
文摘
目的评价子宫大切口、分层缝合方式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8月因浆膜下或肌壁间子宫肌瘤需要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选择腹腔镜手术的88例,均无高血压、哮喘、心肺功能不全及血液系统疾病,按住院日期的单双数分成2组。改良组45例为肌瘤表面大切口、瘤腔分层缝合;常规组43例采用肌瘤表面纵行切口,瘤腔一层连续缝合。2组年龄、肌瘤数目、肌瘤直径、肌瘤的位置、盆腔手术史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38℃例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常规组相比,改良组手术时间短[(67.9±5.7)min vs.(71.2±6.8)min,t=-2.471,P=0.015],术中出血量少[(56.8±10.3)ml vs.(62.1±12.6)ml,t=-2.165,P=0.033],术后体温≥38℃例数少[5例(11.1%)vs.12例(27.9%),χ2=3.980,P=0.046],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73例复查B超,发现肌瘤改良组5.6%(2/36),常规组2.7%(1/37)(χ2=0.001,P=0.98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子宫大切口、分层缝合方式技术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缝合
Keywords
Laparoscopy
Myomectomy
Suturing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37含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4
2
作者
黄素娜
谢英东
赖文彬
徐金洪
马君茹
梁秀颖
张俊爱
机构
东莞市大朗医院妇产科
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
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5-288,共4页
基金
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医疗卫生一般项目(编号:201750715040098)。
文摘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37(IL-37)的含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RSA患者(RSA组)、30例正常妊娠者(NP组)和10例健康对照者(HC组)的血浆IL-37含量,同时检测RSA组和NP组血浆中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P)的含量以及外周血免疫细胞含量。结果:①RSA组血浆IL-37含量明显高于NP和HC组(P<0.05),RSA组曲线下面积AUC值达到0.7967。②RSA患者血浆IL-37含量与血β-hCG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3858,P=0.0387),RSA患者血浆IL-37含量与P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3759,P=0.0407);NP组血浆IL-37含量与血β-hCG和P含量均无相关性(P>0.05)。③RSA患者血浆IL-37含量与外周单核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4750,P=0.0080),而NP组血浆IL-37含量与外周单核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782,P=0.0447),两组中IL-37血浆含量与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IL-37可能参与了RSA的免疫调节,具有作为诊断标志物的前景。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白细胞介素-3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Keywords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Interleukin-37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分类号
R714.2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子宫大切口、分层缝合方式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谢宇
叶凤如
邓红秋
单祝环
蔡小桃
白一婷
王嘉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37含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黄素娜
谢英东
赖文彬
徐金洪
马君茹
梁秀颖
张俊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