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地理信息管理平台研究与实现——以东莞市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黄燕 陈明辉 +1 位作者 高益忠 黎海波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方案,将GIS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可有效融合海量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直观真实地展现轨道交通沿线和TOD资源分布,并实现用地的空间分析和历史、现状、未来全周期精细化管理,为轨... 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方案,将GIS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可有效融合海量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直观真实地展现轨道交通沿线和TOD资源分布,并实现用地的空间分析和历史、现状、未来全周期精细化管理,为轨道交通管理者提供宏观分析和科学决策辅助,从而提高轨道交通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的综合水平。本文基于GIS和二三维一体化等技术,搭建了东莞市轨道交通沿线及站场TOD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轨道交通信息地上、地面、地下图文一体化管理,为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一体化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 精细化管理 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地下管线普查暨管线信息化建设综述 被引量:17
2
作者 黎海波 陈明辉 +1 位作者 欧阳松南 李少英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92,共5页
简要介绍东莞市主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及管线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探索东莞市地下管线长效机制建设,阐述管线普查在东莞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地下管线 管线信息化 管线探测 管线长效机制 管线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高益忠 陈明辉 黄燕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0-143,149,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东莞市获批的278处历史建筑的现场调研,采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等空间信息技术实现信息采集和数字化建库,结合数字化管理平台与公众服务系统全方位展示和传播东莞市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旨在探索数字化技术与历史建筑保护... 本文通过对东莞市获批的278处历史建筑的现场调研,采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等空间信息技术实现信息采集和数字化建库,结合数字化管理平台与公众服务系统全方位展示和传播东莞市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旨在探索数字化技术与历史建筑保护相结合的新模式,为传统文化资源的保存、保护、活化利用及传播提供新思路,从而推动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工作向科学化、完整化、系统化和共享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数字化保护 倾斜摄影 三维建模 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城乡规划CORS动态定位服务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明辉 陈颖彪 +1 位作者 冯志新 麦雅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64,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规划与管理的方法向高度依靠信息和技术的智能性方式转化。利用多基站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已成为GPS应用的发展热点之一。东莞市城乡规划CORS动态定位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规划与管理的方法向高度依靠信息和技术的智能性方式转化。利用多基站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已成为GPS应用的发展热点之一。东莞市城乡规划CORS动态定位服务系统能高效、精确地应用于各种测绘工作的基础和现代化的规划地理信息管理,从而满足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环境监测、防灾减灾、交通监控等多种现代信息化管理的社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S GPS RTK 东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面板数据的城镇集聚能力极化现象研究——以东莞市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明辉 乔纪纲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73,共7页
在潜力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伪潜力指数,将其应用于定量描述城镇集聚能力的极化过程,并分析城镇规模和交通条件对集聚能力的影响。为了消除时间段上存在着常数的变量问题,通过面板数据分析(Panel Data Analy-sis)验证研究结果。将该方法应... 在潜力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伪潜力指数,将其应用于定量描述城镇集聚能力的极化过程,并分析城镇规模和交通条件对集聚能力的影响。为了消除时间段上存在着常数的变量问题,通过面板数据分析(Panel Data Analy-sis)验证研究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分析东莞各镇区1997-2005年城镇集聚能力的空间特征及其变化,探讨城市内部是否存在极化现象。结果表明,镇区集聚能力在空间上存在聚类;集聚能力的变化使极化现象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加强,但在经济核心地带内部出现了反极化现象。综合城镇规模对集聚能力的提高更加显著,其空间格局奠定了集聚能力的空间分布状况,从而决定了经济发展要素流动的方向,产生极化现象。选取净迁入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情况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证明潜力指数计算结果与人口和资金的吸引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现象 潜力模型 面板数据分析 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地区铁路接驳方案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伍拾煤 董仁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5年第5期28-30,共3页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境内地区铁路的良好接驳是充分实现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外联功能的必要条件。简要分析了两者的分布特点,研究了两者的接驳方案,确定了接驳站点分布及其功能分工。结合站点周边的土地开发,重点介绍了石龙站和新东莞...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境内地区铁路的良好接驳是充分实现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外联功能的必要条件。简要分析了两者的分布特点,研究了两者的接驳方案,确定了接驳站点分布及其功能分工。结合站点周边的土地开发,重点介绍了石龙站和新东莞站两个接驳站点的概念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区域交通 接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式选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伍拾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8年第4期52-55,共4页
结合东莞市城市发展以及轨道交通规划,提出了车辆制式的选型思路。从需求、技术可行性及经济可行性等三方面对A型车、B型车和直线电机系统进行综合比选,建议东莞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式选用B型车。
关键词 东莞 轨道交通 车辆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东莞市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永林 高益忠 +1 位作者 陈明辉 邱玲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4,共9页
构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可以约束和引导城市空间发展,实现城市发展与区域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遥感生态指数、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等方法,识别广东省东莞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夹点及生态障碍点等要素,提... 构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可以约束和引导城市空间发展,实现城市发展与区域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遥感生态指数、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等方法,识别广东省东莞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夹点及生态障碍点等要素,提出相关优化建议。结果表明:①全市生态基底好,生态空间连片,生态廊道分布均匀且能够有效串联生态源地;②滨水空间保护提升和道路绿化建设为生态要素流动提供有效路径;③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对生态网络影响最强烈,其次是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④应将生态源地、12 m宽生态廊道和生态夹点划为生态保护重点区,将200 m宽生态廊道和生态障碍点划为生态修复重点区。本研究可为东莞市构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生态安全格局 国土空间规划 东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拓空间”拟收储土地资源的评价研究——以东莞市石马河流域为例
9
作者 陈明辉 黄燕 李淦波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7-91,共5页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对拟收储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集约高效开发流域内土地资源,最大化土地增值收益,缓解流域整治带来的资金压力。本文通过对东莞市石马河流域潜在的可供开发土地进行摸查和评价研究,首先建立地块筛选指标体系,...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对拟收储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集约高效开发流域内土地资源,最大化土地增值收益,缓解流域整治带来的资金压力。本文通过对东莞市石马河流域潜在的可供开发土地进行摸查和评价研究,首先建立地块筛选指标体系,确定潜在收储地块;然后评估拟收储地块的规划条件、收储潜力和经济效益;最后提出相关收储整备建议。本文探索建立完整的"筛选-评价-收储计划"的土地资源评价体系,为政府部门进行流域综合开发和土地储备计划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评价 空间拓展与优化 流域综合开发 土地收储 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地块包装规划内容、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景胜 谭歆瀚 +2 位作者 林培炼 何荣华 刘招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0-63,共4页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处于转型阶段,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城市规划管理逐渐走向精细化。对此,东莞市将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引入常规管理,开展了保障公共政策实现、提高城市品位与形象的"地块包装...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处于转型阶段,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城市规划管理逐渐走向精细化。对此,东莞市将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引入常规管理,开展了保障公共政策实现、提高城市品位与形象的"地块包装"研究。研究以东莞市塘厦镇科苑城西南片区地块包装规划为例,对地块包装进行了系统的解读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地块包装 东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周边交通噪声控制策略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铭 侯庆 +1 位作者 罗鹏 王海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139,共7页
为有效预测和评估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周边的噪声水平,通过实测的交通和噪声数据对国家标准规定的机动车噪声排放模型进行了适用于道路场景的本地化修正,并对设定的不同交通管制措施下的噪声分布进行了模拟和评估。针对南京奥林匹克体... 为有效预测和评估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周边的噪声水平,通过实测的交通和噪声数据对国家标准规定的机动车噪声排放模型进行了适用于道路场景的本地化修正,并对设定的不同交通管制措施下的噪声分布进行了模拟和评估。针对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计算和分析8种不同交通管制措施对噪声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限流、限速和设置管制区均有降低噪声的作用,大车限流的降噪效果有限。此外,综合限流、限速、设置管制区、大车限流等交通管制措施能够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噪声排放模型修正 交通管制措施 交通噪声分布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租车GPS大数据在东莞市“小山小湖”社区公园选址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黎海波 陈通利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99,共5页
选址问题是GIS最基本的任务之一。选址通常是考虑一定条件下的空间位置优化,很难将人类的活动情况作为优化因素考虑进来。本文结合东莞市小山小湖社区公园的选址工作,通过分析海量出租车的OD(上下车)记录数据,在选址任务中引入居民实际... 选址问题是GIS最基本的任务之一。选址通常是考虑一定条件下的空间位置优化,很难将人类的活动情况作为优化因素考虑进来。本文结合东莞市小山小湖社区公园的选址工作,通过分析海量出租车的OD(上下车)记录数据,在选址任务中引入居民实际居住与出行情况作为参考。通过提高人口分布密度这一重要选址影响因素的精度,进而改进小山小湖社区公园的选址情况,这种方法是对传统分析方法的有效补充和创新。基于出租车轨迹数据的选址方法与传统的选址方法相结合,更有效、合理地提高了选址的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租车GPS 小山小湖 社区公园 选址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andsat卫星影像进行东莞市地表温度反演与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明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68,共9页
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新增了大量的城市建设用地,影响到了城市的人居环境,诱发了城市热的环境问题。探索城市热环境时空布局与变化特征,分析变化原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 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新增了大量的城市建设用地,影响到了城市的人居环境,诱发了城市热的环境问题。探索城市热环境时空布局与变化特征,分析变化原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东莞市为例,以1986—2017年间8个时相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单通道算法对东莞市地表温度进行定量反演,分析东莞城市热环境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莞市30多年的城市热环境主要表现为热岛的分布格局,由零散的点状分布逐渐发展成沿着主要交通路线的带状分布;东莞市城镇/街道中心的地表温度明显高于郊区、村落,存在较强的热岛效应;1986—2017年东莞市的热岛比例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从0.06上升到0.15,在2009年东莞市热岛效应达到最高。研究结果对合理规划东莞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环境 单通道算法 东莞 Landsat卫星影像 地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三类社区居住满意度与迁居意愿研究 被引量:40
14
作者 何深静 齐晓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27-1336,共10页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广州三种不同类型居住区即传统老城区、城中村、商品房小区居民的迁居情况,利用线性回归和多元Logistic回归,对不同类型居住区居民迁居后居住满意度的决定因素和居民迁居意愿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不同...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广州三种不同类型居住区即传统老城区、城中村、商品房小区居民的迁居情况,利用线性回归和多元Logistic回归,对不同类型居住区居民迁居后居住满意度的决定因素和居民迁居意愿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居住区居民迁居后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不同,总体上受社区归属感、住房所有权、设施完善程度影响较大,且与在本居住区居住时间呈负相关关系;迁居意愿的产生受很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类型居住区迁居意愿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传统老城区家庭总月收入越低,居民对现住房越满意,越不可能产生迁居意愿,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产生迁居意愿,高学历者更容易产生迁居意愿;城中村居民迁居意愿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结果,其中社区归属感越强烈,越不可能产生迁居意愿;商品房小区居民的迁居意愿受户主年龄和婚姻状况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西方的迁居理论,如生命周期理论并未能完全适用于中国,这与转型期中国城市复杂的住房构成和住房市场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居 居住满意度 迁居意愿 居住流动性 传统老城区 城中村 商品房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的城市排水管网承载力评价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明辉 黄培培 +1 位作者 吴非 黎海波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57,62,共5页
近年来,在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雨岛"效应及极端气候频现的背景下,每逢汛期中国诸多城市屡遭内涝侵袭,造成了重大社会、经济和环境损失。本文以东莞市新旧城区为试点,建立基于降水-径流模拟模型SWMM的城市排水管网水力模型,... 近年来,在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雨岛"效应及极端气候频现的背景下,每逢汛期中国诸多城市屡遭内涝侵袭,造成了重大社会、经济和环境损失。本文以东莞市新旧城区为试点,建立基于降水-径流模拟模型SWMM的城市排水管网水力模型,展开承载力研究和评价,并给出优化结果,以辅助排水管网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减弱排水管网基础设施与城市快速发展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径流模拟模型SWMM 排水管网 承载力 城市内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景三维的东莞自建住宅提取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适然 陈明辉 黄燕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124,163,共6页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可快速获取丰富而全面的建筑物纹理,对自建住宅的提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制作实景三维成果,直观真实地展现和提取东莞市存量自建住宅底数,并建立自建住宅数据库,实现全市自建住宅“一盘棋...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可快速获取丰富而全面的建筑物纹理,对自建住宅的提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制作实景三维成果,直观真实地展现和提取东莞市存量自建住宅底数,并建立自建住宅数据库,实现全市自建住宅“一盘棋”管理。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从自建住宅规模、空间分布、建筑结构和人口居住角度展开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东莞自建住宅数量规模大,占用土地资源较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承载大量居住人口,空间上沿旧城镇、城市主干道和河流沿线呈集聚分布,可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倾斜摄影测量 自建住宅 遥感解译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轨道交通发展对东莞轨道交通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2
17
作者 成见开 周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年第9期22-26,共5页
介绍香港地铁和铁路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功经验。将东莞社会、经济、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与香港进行对比,找出发展轨道交通的差异,提出了发展东莞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些设想。加强轨道交通与其他方式的接驳,做好站点周边交通设施规划,实现... 介绍香港地铁和铁路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功经验。将东莞社会、经济、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与香港进行对比,找出发展轨道交通的差异,提出了发展东莞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些设想。加强轨道交通与其他方式的接驳,做好站点周边交通设施规划,实现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并重发展;结合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制定相应的土地政策,实施土地开发建设集约化;构建合理的管理、协调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铁 东莞 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M用于LiDAR数据的地物分类 被引量:9
18
作者 乔纪纲 陈明辉 +1 位作者 艾彬 张亦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5-38,42,共5页
LiDAR具有探测地表垂向结构的能力,目前还无法被其他遥感源所取代。本文提出通过变换点云提取LiDAR纹理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训练和分类,并与基于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SVM能在训练精度和推广能力之间取得... LiDAR具有探测地表垂向结构的能力,目前还无法被其他遥感源所取代。本文提出通过变换点云提取LiDAR纹理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训练和分类,并与基于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SVM能在训练精度和推广能力之间取得折中,可有效地避免LiDAR地物分类证据不完备引起的过拟合问题,适合于LiDAR地物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 高度纹理 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城市保障房居民情绪幸福感影响因素——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20
19
作者 刘晔 潘卓林 +2 位作者 冯嘉旋 陈宏胜 刘于琪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0-187,共8页
采用在广州市13个保障房社区收集的一手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分析技术,分析了保障房社区居民情绪幸福感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社区建成环境(住房条件、社区建设)和社区社会环境(社区社会网络和社区凝聚力)与情绪幸福感水... 采用在广州市13个保障房社区收集的一手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分析技术,分析了保障房社区居民情绪幸福感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社区建成环境(住房条件、社区建设)和社区社会环境(社区社会网络和社区凝聚力)与情绪幸福感水平显著相关,但没有证据表明社区内的保障房比重与情绪幸福感相关。此外,居民的人口与社会经济特征与其情绪幸福感显著相关。身体健康水平与情绪幸福感水平显著相关,且对于婚姻状况和住房条件与情绪幸福感的关系而言起到中介效应。因此,保障房的规划和建设要兼顾社会环境建设和物质环境建设,以提升保障房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幸福感 保障房 社区环境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遥感影像亚像元定位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晓鹃 胡国华 陈明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5-58,共4页
根据地物空间分布自相关原理,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亚像元定位新方法,通过优化子像元的空间分布,最终确定混合像元中各组分的位置。通过遥感影像数据对模型进行测试,并使用已有评价指标对试验结果的视觉效果和分类精度进行评价,... 根据地物空间分布自相关原理,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亚像元定位新方法,通过优化子像元的空间分布,最终确定混合像元中各组分的位置。通过遥感影像数据对模型进行测试,并使用已有评价指标对试验结果的视觉效果和分类精度进行评价,试验证明本方法能更好地重建地物空间分布,与硬分类方法相比能显著提高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像元定位 模拟退火法 空间自相关 混合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