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闭塞段注入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流影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小萍 苏少辉 +3 位作者 叶健烽 林爱玲 李大强 卢炯斌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通过在急诊介人治疗时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闭塞段注人替罗非班,观察其对无复流、慢血流现象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收住的123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研究目的采用简单... 目的通过在急诊介人治疗时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闭塞段注人替罗非班,观察其对无复流、慢血流现象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收住的123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研究目的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来进行随机分组,分为A、B两组。A组59例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口处注射替罗非班;B组64例为血栓抽吸联合血栓抽吸导管直接在冠状动脉闭塞段内注人替罗非班。对比两组冠状动脉注人替罗非班前后无复流发生率及术后半年内心功能的变化,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径、6mm步行试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3和6个月则差异显著(均为P<0.05)。两组患者TIMI血流n级所占比例最高(83.1%和85.9%),B组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比例低于A组(7.8%比11.9%夕=7.319,P=0.023),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6.3%比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术中在冠状动脉闭塞段直接注人替罗非班,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 冠状动脉闭塞 无复流现象 替罗非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与超声心动图负荷实验诊断心肌缺血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虔 钟华 +3 位作者 徐宏贵 刘斯润 王巍松 李国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7期1214-1215,1218,共3页
目的 将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实验方法与超高速磁共振成像结合起来 ,比较它和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实验 (DSE)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0 8例拟诊冠心病的连续病例先后进行二次谐波成像的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实... 目的 将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实验方法与超高速磁共振成像结合起来 ,比较它和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实验 (DSE)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0 8例拟诊冠心病的连续病例先后进行二次谐波成像的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多巴酚丁胺磁共振负荷实验 (stressMRI)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按常规方法进行。磁共振负荷实验采用标准的多巴酚丁胺 -阿托品负荷实验程序 ,直至达到目标心率。分别在静息时和各个负荷水平采用梯度回波技术 ,在短时屏气期间 ,采集 3个短轴平面、 1个四腔位和 1个二腔位MR图像。按 16节段模式判断局部室壁运动。结果  18例病人超声心动图检查失败 (图像质量差 ) ,4例没有达到目标心率。 11例病人不能接受磁共振检查 ,3例因为呼吸伪图像不能诊断。在 3种检查资料完整的 172例受检者中 ,10 9例诊断为冠心病。磁共振负荷实验的敏感性 (86 2 % )和特异性 (85 7% )与超声心动图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敏感性74 3%、特异性 6 9 8% ,χ2 =4 5 9,P <0 0 5 )。MRI的准确性也较高 (86 0 %vs 72 7% ,P <0 0 0 5 )。结论 标准的多巴酚丁胺 -阿托品负荷实验程序同样可以用在磁共振负荷实验中。与超声心动图相比 ,对于判断室壁运动异常 ,多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酚丁胺 超声心动图 磁共振 诊断 心肌缺血 实验程序 阿托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剂量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叶健烽 刘冬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41-1442,1447,共3页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20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n=70):口服苯那普利20mg/d;B组(n=70):口服苯那普利10mg+缬沙坦80mg/d;C组(n=65):口服...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20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n=70):口服苯那普利20mg/d;B组(n=70):口服苯那普利10mg+缬沙坦80mg/d;C组(n=65):口服缬沙坦80mg/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3月后,B组有效率略优于A组(P>0.05),但均优于C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改善(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B组比A组略优(P>0.05),但两组较C组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B、C组均低于A组(P<0.05)。结论常用剂量的缬沙坦与苯那普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用苯那普利或单用缬沙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那普利 缬沙坦 充血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发生率和预后价值 被引量:14
4
作者 曾汇庆 何如平 +2 位作者 周月英 伍磷泰 王小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54-1356,共3页
目的: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住院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发生率和预后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CHF患者住院第1、2、3天各检测1次血浆肌酐(creatinine,Cr)值,以后每2天检测1次,直至第15天或出院。以Cr值较入院升高>2... 目的: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住院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发生率和预后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CHF患者住院第1、2、3天各检测1次血浆肌酐(creatinine,Cr)值,以后每2天检测1次,直至第15天或出院。以Cr值较入院升高>26.5μmol/L判断肾功能恶化。计算其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HF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60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了200例CHF住院患者,男占58.5%,平均年龄65.9岁。有50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了肾功能恶化(25%)。肾功能恶化组患者年龄较大,糖尿病、贫血发生率较高,入院时血尿素氮(BUN)值较高、肾小球滤过率(GFR)估算值较低。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肾功能恶化、低钠血症是CHF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60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发生肾功能恶化的CHF住院患者死亡的相对危险度为4.000(95%可信区间在2.897~8.692,P<0.01)。结论:CHF患者住院期间肾功能恶化发生率高,是其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肾功能恶化 患病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比索洛尔后B型尿钠肽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燕华 黄庆宁 +1 位作者 叶键烽 黄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3683-3685,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比索洛尔后B型尿钠肽(BNP)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于2011年8—10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100例(BNP≥100 pg/ml,心率>70次/min,35~75岁),采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比索洛尔后B型尿钠肽(BNP)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于2011年8—10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100例(BNP≥100 pg/ml,心率>70次/min,35~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患者采用一致的降糖方案,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比索洛尔口服,起始剂量为2.5~5.0 mg,每周调整一次剂量,2周后每月调整一次剂量,每次调整剂量为1.25~2.50 mg,使治疗组目标心率达到60~65次/min,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BNP、左室射血分数(EF)、左房室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的比值(E/A)、左房容积指数(LAVI)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的BNP、E/A、EF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LAVI和心率〔分别为(17.9±2.6)ml/m2和(62±4)次/min〕较对照组〔分别为(20.0±4.6)ml/m2和(81±7)次/min〕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对照组出现心力衰竭症状2例,治疗组没有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对照组有3例新发高血压,治疗组有1例;两组各有1例出现心肌缺血;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比索洛尔1年后,LAVI明显下降,左室舒张功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比索洛尔 B型尿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肖劲夫 邓杰 +2 位作者 龚丽娅 梁黔生 郑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09-210,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磺酸钠辅助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磺酸钠辅助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P<0.01),降低血浆比黏度(P<0.01)和纤维蛋白原(P<0.01),改善患者血脂水平(P<0.01)。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丹参酮 磺酸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