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弹力图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石铸 符小丽 +3 位作者 夏佩珊 袁伟杰 李淑恩 郑伟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前瞻性连续登记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起病24 h之内的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195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6分],收...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前瞻性连续登记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起病24 h之内的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195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6分],收集患者人口学、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入院后完成血栓弹力图检查,按照入院3 d内有无出现END,将入组患者分成END组(60例)与非END组(135例)。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栓弹力图参数与END的关系。结果 195例入组患者中,60例(30.8%)出现END。END组患者血栓弹力图凝血反应时间(RT)和动力时间(KT)明显少于非END组[(4.1±1.1)min比(4.4±1.2)min,(1.3±0.3)min比(1.5±0.4)min,t值分别为3.395、3.093,均P<0.01];END组患者RT、KT缩短(RT<5 min和KT<1 min)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END组[80.0%(48/60)比63.0%(85/135),18.3%(11/60)比8.1%(11/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560、4.305,均P<0.05)。校正年龄、性别、糖尿病、吸烟、基线NIHSS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等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RT缩短与END独立相关(OR=1.612,95%CI:1.094~2.376,P=0.016)。结论入院血栓弹力图凝血时间RT缩短对急性轻中度脑梗死3 d内出现END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血栓弹力图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高凝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措施执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25
2
作者 石铸 丘东海 +4 位作者 郑伟成 苗海锋 陈仰昆 钟秀玲 肖卫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82-485,共4页
目的分析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措施依从性,总结二级预防失败患者药物治疗不当的原因和教训。方法登记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因再发脑梗死入院患者,按改良TOAST分型进行基线资料以及二级预防执行情况分析,从抗血小板药物使用、... 目的分析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措施依从性,总结二级预防失败患者药物治疗不当的原因和教训。方法登记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因再发脑梗死入院患者,按改良TOAST分型进行基线资料以及二级预防执行情况分析,从抗血小板药物使用、血压控制、他汀药物使用情况、糖尿病、吸烟等5个方面调查二级预防措施长期执行情况。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38例,其中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106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最主要的病因类型(78.3%),其两次卒中事件时间间隔小于小血管病变(P<0.05)。二级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分析显示69.4%患者未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54.5%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87.7%高脂血症患者未达到血脂控制目标,76.5%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达标,86.7%吸烟患者未戒除吸烟。结论二级预防各项措施与指南之间均存在较大差距,迫切需要在基层医务人员和患者中强化二级预防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二级预防 抗栓 高血压 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低白蛋白血症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淑恩 郑伟城 +4 位作者 林显仙 方学文 潘一杏 符小丽 石铸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低白蛋白血症与卒中6个月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登记急性脑梗死患者,收集人口学、临床、实验室以及影像学资料,随访至出院6个月并完善MMSE量表检查;按照卒中后6个月内有无认...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低白蛋白血症与卒中6个月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登记急性脑梗死患者,收集人口学、临床、实验室以及影像学资料,随访至出院6个月并完善MMSE量表检查;按照卒中后6个月内有无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分组,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期低蛋白血症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结果408例入组患者中57例(14.0%)合并低白蛋白血症,6个月随访时124例(30.4%)出现PSCI。PSCI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均值水平显著低于非PSCI组[(35.3±4.6)g/L vs.(38.6±3.5)g/L,P=0.033],且低白蛋白血症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PSCI组(20.2%vs.11.2%,P=0.017)。校正年龄,高血压,基线NIHSS和Fazekas评分等因素后,血清低白蛋白血症与PSCI显著相关(OR=1.989,95%CI:1.122~3.525,P=0.019)。结论脑梗死急性期低白蛋白血症是PSCI的危险因素,及时纠正可能有助于减少PSCI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白蛋白血症 危险因素 脑卒中 卒中后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仰昆 刘勇林 +6 位作者 倪卓新 肖卫民 罗根培 李润雄 屈剑锋 马荣 方学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4-239,共6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临床、影像学及血清生物学的危险因素,以及不同部位微出血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15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检测脑微出血...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临床、影像学及血清生物学的危险因素,以及不同部位微出血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15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检测脑微出血,计数并记录其部位。颅脑MRI的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采用Fazekas评分进行评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并研究危险因素与不同部位脑微出血数量的关系。结果 59例(38.6%)患者存在CMBs。皮层-皮层下CMBs出现率为34.0%,深部CMBs为24.8%,幕下CMBs为2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高血压病及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病变是伴有CMBs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P<0.05)。校正年龄及性别后,偏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病仅与深部CMBs的数量仍然显著相关(r=0.174,P=0.032)。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病变与皮层-皮层下CMBs及深部CMBs数量存在显著相关(r=0.285,P<0.001,r=0.258,P=0.001)。结论男性、高血压病及中重度深部白质病变为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主要与与脑深部微出血的数量相关,而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病变与脑皮层-皮层下及深部微出血数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脑微出血 磁敏感成像 脑白质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世芳 吴志强 +2 位作者 肖卫民 李润雄 罗根培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的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52例有症状性急性脑梗死患者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以判断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特征,并比较狭窄组和非狭窄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TIA病史、胆...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的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52例有症状性急性脑梗死患者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以判断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特征,并比较狭窄组和非狭窄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TIA病史、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的情况和水平。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与颅内外动脉狭窄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52例患者中,35例(67.3%)有颅内外动脉狭窄,其中颅内动脉狭窄的有30例,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85.7%,颅外动脉狭窄的有13例,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37.1%。同时存在2条以上动脉狭窄的有20例,发生率为57.1%,双侧动脉狭窄的有15例,发生率为42.9%,既有前循环动脉狭窄又有后循环动脉狭窄的有8例,发生率为22.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3.5,95%CI:2.7~7.8;P=0.019)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OR=1.5,95 CI:1.1—4.6;P=0.042)是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半数以上有多条动脉狭窄;糖尿病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与颅内外动脉狭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闭塞性疾病 危险因素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术联合艾迪注射液与替比夫定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50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介宾 肖亦明 +2 位作者 孔宪和 谭庆麟 蔡彦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确定多学科综合治疗晚期肝癌的最佳方案。方法 150例晚期肝癌患者分为肝动脉栓塞术(TACE)组、TACE+艾迪组、联合药物组,每组50例。TACE组采用TACE法,采用Selding’s方法穿刺股动脉,将导管选择插至肝固有动脉、左右肝动脉至病变肝动... 目的确定多学科综合治疗晚期肝癌的最佳方案。方法 150例晚期肝癌患者分为肝动脉栓塞术(TACE)组、TACE+艾迪组、联合药物组,每组50例。TACE组采用TACE法,采用Selding’s方法穿刺股动脉,将导管选择插至肝固有动脉、左右肝动脉至病变肝动脉支,分别灌注吡柔比星10~30 mg、奥沙利铂120~150 mg,栓塞剂采用进口超液化碘油10~50 mL,4~6周后重复化疗栓塞,2~5次。TACE+艾迪组:TACE后予以艾迪注射液7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qd,连用28 d为一个疗程,至少治疗2个疗程。联合药物组:在TACE加艾迪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60 mg.d-1。比较3组患者生活质量、骨髓抑制、肝功能、甲胎蛋白(AF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方面差异。结果 TACE组,TACE+艾迪组,联合药物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4.4%,61.1%,75.0%;AFP总有效率分别为58.5%,62.2%,60.5%;卡氏评分提高有效率分别为64.0%,80.0%,78.0%;治疗后疗效分别为60.0%,74.0%,78.0%;Ⅰ度+Ⅱ度毒性反应分别为17,32,29例,Ⅲ度+Ⅳ度毒性反应分别为33,18,21例;治疗前VEGF为(508±123),(532±75),(482±64)pg.mL-1,治疗后分别为(242±84),(143±61),(152±97)pg.mL-1。结论 TACE联合艾迪注射液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一个较好的综合治疗方案,其抗癌的协同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VE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迪注射液 替比夫定 肝动脉栓塞术 肝癌 原发性 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与预后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江冠铭 刘克军 +3 位作者 谭钦全 曾溢蕻 袁海姬 林顺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疗效与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EGFR突变型NSCLC患者90例,于靶向治疗前计算PLR,以其中位数为截点分组,分为A组(低PLR组)和B组(高PLR组...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疗效与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EGFR突变型NSCLC患者90例,于靶向治疗前计算PLR,以其中位数为截点分组,分为A组(低PLR组)和B组(高PLR组)。患者均予以EGFR-TKIs治疗。分析PLR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两组间客观疗效、ORR、DCR、PFS与OS的差异。结果治疗前,PLR中位数为139,A组(低PLR组,PLR≤139)44例,B组(高PLR组,PLR> 139)46例。A组与B组在是否吸烟、肿瘤部位、组织分化、T分期、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PR、ORR、DCR率高于B组,PD率低于B组(P <0.05)。A组中位OS、中位PFS均长于B组(P=0.001)。结论 PLR在EG-FR突变型NSCLC靶向治疗疗效与预后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低PLR的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经靶向治疗后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长的存活期,是独立的预后评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靶向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世芳 黄小琼 +4 位作者 吴志强 丘东海 李润雄 罗根培 肖卫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649-652,共4页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ACS)患者中筛查认知功能障碍者的作用及ACS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特点。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72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按CT血管造影(CTA)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150%...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ACS)患者中筛查认知功能障碍者的作用及ACS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特点。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72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按CT血管造影(CTA)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150%或〈50%)分为ACS组和对照组各36例,采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认知评估。比较两组MoCA总分、各子项目评分和MMSE评分。结果①两组基线学特征和血管性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CS组采用MoCA法检测认知功能障碍的阳性率(80.6%)高于MMSE法(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对照组采用MoCA法检测认知功能障碍的阳性率(38.9%)高于MMSE法(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ACS组MoCA总分中位数低于对照组[21.5(10-29)和25(14~28),P=0.001]。ACS组与对照组各子项目评分显示,执行能力[0(0~1)和1(0~1),P:0.004]、视空间功能[3(0-4)和3.5(0~4),P=0.004]、注意力[5(2~6)和6(4~6),P=0.001]、延迟回忆[2(0~5)和3(0~5),P=0.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oCA比MMSE可更灵敏地检测出无痴呆ACS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以MoCA为测评工具,无痴呆AC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特点以执行能力、视空间功能、注意力及延迟回忆受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认知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异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石铸 李淑恩 +1 位作者 李瑞兰 郑伟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讨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24 h血压变异和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登记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收集一般临床资料,连续血压监测并计算24 h血压变异的各参数,按照入院7 d内有无发生脑梗死早期神经... 目的探讨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24 h血压变异和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登记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收集一般临床资料,连续血压监测并计算24 h血压变异的各参数,按照入院7 d内有无发生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进行分组比较,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4 h血压和血压变异参数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结果 221例入组患者中59例(26.7%)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24 h平均收缩压和收缩压变异系数显著高于未发生组[(145.8±18.2)mm Hg vs.(139.9±20.3)mm Hg;9.0(7.3~11.2)vs.8.4(6.9~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校正后,24 h平均收缩压水平和收缩压变异系数增大是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每10 mm Hg 24 h平均收缩压OR=1.285,95%CI(1.059~1.559);收缩压变异系数OR=1.206,95%CI(1.050~1.384))。结论入院后24 h收缩压变异增大是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7 d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脑卒中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ASPECTS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妙玲 梁满球 +5 位作者 邹玉坚 袁灼彬 刘勇林 黄翔 王芳 范宪淼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3-817,共5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ASPECTS)对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3例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EN...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ASPECTS)对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3例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非END组和END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数据行差异与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DWI-ASPECTS对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END的预测价值。结果:93例患者中,发生END者27例(END组),非END组66例。两组比较,END组的DWI-ASPECTS、血管狭窄部位、入院NIHSS评分、入院空腹血糖、糖尿病史与非END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WI-ASPECTS与END风险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736,95%CI:0.564~0.961,P=0.024)。ROC曲线分析显示当DWI-ASPECTS≤4时,DWI-ASPECTS对预测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END的敏感度为74.07%,特异度为69.70%,曲线下面积(AUC)为0.745(95%CI:0.644~0.829)。结论:DWI-ASPECTS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END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扩散加权成像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机制 被引量:31
11
作者 肖卫民 徐立 陈仰昆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9-191,共3页
抑郁是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常见的伴发症状之一,发生率高达40%~50%[1]。PD患者出现抑郁的时间分别在起病和病重阶段各有一高峰[2]。抑郁与PD本身症状相互重叠,易被忽略,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同时,抑郁可加重患者的认知功... 抑郁是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常见的伴发症状之一,发生率高达40%~50%[1]。PD患者出现抑郁的时间分别在起病和病重阶段各有一高峰[2]。抑郁与PD本身症状相互重叠,易被忽略,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同时,抑郁可加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和运动障碍,加速疾病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脑脊液改变的特点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卫彬 阮少川 黄如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 分析视神经脊髓炎 (NMO)患者的脑脊液 (CSF)改变特征。方法 对 56例NMO患者的临床资料 ,66次腰穿CSF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NMO分为单纯型和复发型 ;CSF细胞数在两型都有轻度增高 ,但单纯型同时多伴有全身炎症反应 ,复发型... 目的 分析视神经脊髓炎 (NMO)患者的脑脊液 (CSF)改变特征。方法 对 56例NMO患者的临床资料 ,66次腰穿CSF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NMO分为单纯型和复发型 ;CSF细胞数在两型都有轻度增高 ,但单纯型同时多伴有全身炎症反应 ,复发型多不伴发急性炎症 ;②两型均有蛋白轻中度增高 ;③CSF中IgG在复发型增高 ,尤其以发展为多发性硬化 (MS)者显著 ;④蛋白 细胞分离现象仅见于NMO两型患者 ,MS者无此现象 ;⑤CSF细胞学检查两型均无特异性。结论 利用CSF特点对NMO两型患者及发展为MS者可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脑脊液 多发性硬化 NMO C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闭塞段注入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流影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何小萍 苏少辉 +3 位作者 叶健烽 林爱玲 李大强 卢炯斌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通过在急诊介人治疗时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闭塞段注人替罗非班,观察其对无复流、慢血流现象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收住的123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研究目的采用简单... 目的通过在急诊介人治疗时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闭塞段注人替罗非班,观察其对无复流、慢血流现象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收住的123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研究目的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来进行随机分组,分为A、B两组。A组59例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口处注射替罗非班;B组64例为血栓抽吸联合血栓抽吸导管直接在冠状动脉闭塞段内注人替罗非班。对比两组冠状动脉注人替罗非班前后无复流发生率及术后半年内心功能的变化,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径、6mm步行试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3和6个月则差异显著(均为P<0.05)。两组患者TIMI血流n级所占比例最高(83.1%和85.9%),B组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比例低于A组(7.8%比11.9%夕=7.319,P=0.023),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6.3%比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术中在冠状动脉闭塞段直接注人替罗非班,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 冠状动脉闭塞 无复流现象 替罗非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SPACE序列及后处理在显示大脑中动脉硬化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袁焕初 郑晓林 +4 位作者 邹玉坚 范宪淼 张坤林 黄小兰 陈仰昆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1-607,共7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脑血管壁成像3D SPACE序列及后处理技术在显示大脑中动脉硬化中的价值。方法:对行MRI常规序列和3D SPACE序列检查、符合脑动脉硬化诊断标准的40例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采用3D SPACE序列行冠状面T1WI-FS、T2WI-FS和T...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脑血管壁成像3D SPACE序列及后处理技术在显示大脑中动脉硬化中的价值。方法:对行MRI常规序列和3D SPACE序列检查、符合脑动脉硬化诊断标准的40例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采用3D SPACE序列行冠状面T1WI-FS、T2WI-FS和T1WI-FS增强扫描、曲面重建(CPR),在CPR图像上行大脑中动脉的硬化斑块断面重建。分析动脉硬化斑块的以下MRI表现:病变数目、狭窄长度、断面血管形态、信号强度、强化程度、内膜的完整性。计算血管狭窄程度和测量增强的信号值。根据T2WI、DWI等表现等将患者分为急性脑梗死组(组1)、非急性脑梗死组(组2)和无脑梗死组(组3),比较各组病变MRI表现的差异。结果:40例患者CPR显示共61处位于大脑中动脉的硬化性病变。MRI表现为节段性或局限性狭窄,多为偏心性管壁增厚,T1WI和T2WI呈高、稍高或等信号,强化程度主要为明显、中度,血管内膜多不完整。急性脑梗死组(组1)19例,非急性脑梗死组(组2)11例,无脑梗死组(组3)10例。组1狭窄长度、T1WI-FS和T2WI-FS的信号强度、强化程度均高于组2和组3,组2、组3依次降低。急性脑梗死组的管腔狭窄程度为0.729±0.209,明显高于组2和组3(分别为0.482±0.232和0.406±0.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增强的信号值分别为408.83±137.56、306.65±114.05、201.24±4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 SPACE序列及后处理技术显示大脑中动脉及其管壁硬化性病变具有一定优势,能显示动脉硬化斑块的多种MRI表现,且急性脑梗死、非急性脑梗死和无脑梗死患者各种MRI表现的严重程度也不相同,3D SPACE序列对大脑中动脉硬化性病变的显示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3D SPACE序列 大脑中动脉 动脉硬化 斑块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爱萍 丘东海 +3 位作者 陈仰昆 郑伟城 张婧 肖卫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1例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nomic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coencephalopathy,CADASIL),探讨该病早期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1例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nomic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coencephalopathy,CADASIL),探讨该病早期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例临床表现为先兆型偏头痛患者,进行临床、影像学分析、Notch3基因外显子测序。结果该患主要表现为有家族史的先兆型偏头痛,头颅MRI见T2加权像和FLAIR像特征性颞极白质异常高信号,与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区腔隙性脑梗死灶并存,Notch3基因外显子测序提示杂合突变c.353C→G(p.Ser118Cys)。结论重视先兆型偏头痛患者的头颅MRI表现,颞极异常信号提示CADASIL可能,进一步行Notch3基因外显子测序可提高CADASIL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ASIL偏头痛 核磁共振成像 Notch3基因外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与超声心动图负荷实验诊断心肌缺血的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虔 钟华 +3 位作者 徐宏贵 刘斯润 王巍松 李国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7期1214-1215,1218,共3页
目的 将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实验方法与超高速磁共振成像结合起来 ,比较它和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实验 (DSE)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0 8例拟诊冠心病的连续病例先后进行二次谐波成像的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实... 目的 将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实验方法与超高速磁共振成像结合起来 ,比较它和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实验 (DSE)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0 8例拟诊冠心病的连续病例先后进行二次谐波成像的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多巴酚丁胺磁共振负荷实验 (stressMRI)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按常规方法进行。磁共振负荷实验采用标准的多巴酚丁胺 -阿托品负荷实验程序 ,直至达到目标心率。分别在静息时和各个负荷水平采用梯度回波技术 ,在短时屏气期间 ,采集 3个短轴平面、 1个四腔位和 1个二腔位MR图像。按 16节段模式判断局部室壁运动。结果  18例病人超声心动图检查失败 (图像质量差 ) ,4例没有达到目标心率。 11例病人不能接受磁共振检查 ,3例因为呼吸伪图像不能诊断。在 3种检查资料完整的 172例受检者中 ,10 9例诊断为冠心病。磁共振负荷实验的敏感性 (86 2 % )和特异性 (85 7% )与超声心动图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敏感性74 3%、特异性 6 9 8% ,χ2 =4 5 9,P <0 0 5 )。MRI的准确性也较高 (86 0 %vs 72 7% ,P <0 0 0 5 )。结论 标准的多巴酚丁胺 -阿托品负荷实验程序同样可以用在磁共振负荷实验中。与超声心动图相比 ,对于判断室壁运动异常 ,多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酚丁胺 超声心动图 磁共振 诊断 心肌缺血 实验程序 阿托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应激状态下外周血皮质醇、淋巴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马荣 邬英全 贾建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0-58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激状态下外周血皮质醇、淋巴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7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分为有应激反应组(A组,34例)和无应激反应组(B组,36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C组,38例)。应用IMMULITE自动定量免疫...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激状态下外周血皮质醇、淋巴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7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分为有应激反应组(A组,34例)和无应激反应组(B组,36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C组,38例)。应用IMMULITE自动定量免疫分析仪、HCP52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及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皮质醇、淋巴细胞及T细胞亚群。结果:A组外周血皮质醇高于B组和C组(P<0.001);A和B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百分比低于C组(P<0.001);A组淋巴细胞百分比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T细胞免疫功能失衡,CD4+和CD4+/CD8+降低,CD8+升高,B组无T亚群紊乱;血皮质醇与淋巴细胞绝对值、百分比、CD4+以及CD4+/CD8+均呈负相关趋势,但仅与淋巴细胞百分比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356,P=0.002)。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机体存在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与应激反应及程度有关;肾上腺质激素升高不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惟一因素,可能还存在其他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应激反应 皮质醇 淋巴细胞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合并日间嗜睡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伟 肖卫民 +3 位作者 符小丽 卢志豪 钟伙花 陈仰昆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3-268,共6页
目的分析合并日间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0例帕金森病患者。根据Epworth嗜睡量表,将其分为日间嗜睡组(EDS组,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10分,36例)和无日间嗜睡组... 目的分析合并日间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0例帕金森病患者。根据Epworth嗜睡量表,将其分为日间嗜睡组(EDS组,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10分,36例)和无日间嗜睡组(无EDS组,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10分,6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及Hoehn-Yahr(H-Y)评定,并对其运动功能、抑郁及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运用logistic回归寻找EDS的相关因素。结果帕金森病患者中EDS发生比率为36%(36/100)。EDS组的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较无EDS组低,抗抑郁药使用率及左旋多巴剂量较无EDS组高(P值均<0.05)。相关分析显示,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与MMSE、Schwab和英格兰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UPDRS II、UPDRSIII及H-Y分级呈显著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4.038,95%CI:1.486~12.906,P=0.007)及MMSE(OR=0.847,95%CI:0.759~0.945,P=0.003)为EDS的显著相关因素。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合并EDS较常见,伴有EDS的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下降。男性及认知功能下降与EDS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日间嗜睡 EPWORTH嗜睡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基底节区梗死的脑小血管病总负荷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袁锡球 冯辉庭 +1 位作者 陈仰昆 黄龙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71,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基底节区梗死患者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负荷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首次发生的急性基底节区梗死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目的探讨急性基底节区梗死患者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负荷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首次发生的急性基底节区梗死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定,根据MoCA评分结果分为认知功能损害组(cognitive impairment,CI)组和非认知功能损害组(non cognitive impairment,NCI)组。两组患者分别行CSVD总负荷评分,分析不同程度的脑小血管病总负荷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入组178例患者,CI组135例,NCI组4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t=4.11,P=0.0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t=2.92,P=0.09)和糖化血红蛋白C(t=3.02,P=0.08)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CI组患者梗死体积更大[CI组(424.72±36.55)mm^(3),NCI组(227.02±34.62)mm^(3),t=4.022,P=0.046];两组患者在单个豆状核(χ^(2)=19.08,P<0.01)、尾状核(χ^(2)=9.97,P<0.01)、内囊部位(χ^(2)=3.85,P=0.05)梗死、梗死部位同时累及豆状核、内囊及尾状核(χ^(2)=4.30,P=0.04)、合并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χ^(2)=4.14,P=0.04)及合并中重度颅内动脉狭窄(χ^(2)=4.19,P=0.04)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CI组与NCI组患者的CSVD总负荷[(2.12±1.22)vs.(1.41±0.79),t=3.62,P<0.01]、深部脑白质高信号(32.1%vs.9.1%,t=9.02,P<0.01)、脑微出血(52.2%vs.31.8%,t=5.54,P=0.02)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MoCA评分、视空间与执行、注意、语言、概括抽象、记忆和定向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命名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CSVD总负荷(OR=0.316,95%CI:0.185~0.541,P<0.001)、年龄(OR=0.924,95%CI:0.884~0.967,P=0.001)及梗死体积(OR=1.002,95%CI:1.000~1.003,P=0.047)与急性基底节区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显著相关。结论CSVD总负荷评分高、年龄大和梗死体积大可能是急性基底节区梗死患者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基底节区梗死 脑小血管病总负荷 认知损害 蒙特利尔认知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期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对免疫功能、气道功能及炎症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锦浪 罗永军 黄潘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4期2959-2962,2966,共5页
目的:分析稳定期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对免疫功能、气道功能及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60例稳定期COPD患者经下呼吸道菌群检测分为定植组35例、未定植组25例,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免疫功... 目的:分析稳定期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对免疫功能、气道功能及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60例稳定期COPD患者经下呼吸道菌群检测分为定植组35例、未定植组25例,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免疫功能、小气道功能、炎症程度、气道重塑程度等差异。结果:未定植组外周血中CD34^+、CD11b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周血中CD64、Th17、Treg的含量以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7(IL-2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1(TGF-1)、神经生长因子(N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机制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气道功能指标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FEF_(25))、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FEF_(50))、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FEF_(75))、25%~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FEF_(25-7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定植组外周血中CD34^+、CD11b的含量显著低于未定植组及对照组,外周血中CD64、Th17、Treg的含量以及血清中CRP、IL-1β、IL-8、IL-17、IL-27、VEGF、TGF-1、NGF、b-FGF、MMP-9、TIMP-1的含量显著高于未定植组及对照组,气道功能指标FEF_(25)、FEF_(50)、FEF_(75)、FEF_(25-75)水平显著低于未定植组及对照组。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会造成患者免疫功能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及重塑,加速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呼吸道细菌定植 免疫功能 气道功能 炎症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