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影像诊断(附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
4
1
作者
涂建华
梁宗辉
朱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9期1347-1349,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对 7例临床或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MRI、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位于幕上 ,以额叶多见 ,其中 1例为双侧多发 ,幕下 1例位于小脑半球。影像学上 ,多数病灶...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对 7例临床或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MRI、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位于幕上 ,以额叶多见 ,其中 1例为双侧多发 ,幕下 1例位于小脑半球。影像学上 ,多数病灶边界模糊 ,累及灰质和白质 ,以白质为主 ,可有水肿 ,有不同程度斑片样或脑回样强化 ,部分类似肿瘤。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腹部和盆腔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
16
2
作者
杜二珠
谭学君
+2 位作者
张宏凯
杜贺钦
涂建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9-371,374,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和盆腔孤立性纤维瘤的CT及MRI表现与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非常见部位的影像学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腹部和盆腔孤立性纤维瘤病例的影像学及病理特征,9例均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9例患者中,腹部孤立性纤维...
目的探讨腹部和盆腔孤立性纤维瘤的CT及MRI表现与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非常见部位的影像学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腹部和盆腔孤立性纤维瘤病例的影像学及病理特征,9例均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9例患者中,腹部孤立性纤维瘤6例,盆腔孤立性纤维瘤3例。肿瘤最大直径4.8-21.2cm,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8例边界清楚。CT平扫示9例肿瘤密度不均匀,2例肿瘤见高密度出血灶,2例内见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7例肿瘤内见纡曲条状血管样强化,静脉期、实质期病灶持续强化。2例T1WI呈低信号,2例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内可见细条片稍低信号;增强扫描示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1例左肾孤立性纤维瘤T1WI及T2WI均呈高低混杂信号,肾盂内见少许短T1WI信号出血灶和瘤内散在片状无强化区。大体病理示肿瘤有完整的包膜,肿瘤由梭形细胞构成,有多种排列方式,瘤内血管丰富,免疫组化CD34(+)。结论腹部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结合其病理特征分析肿瘤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及强化模式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腹部肿瘤
盆腔肿瘤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被引量:
11
3
作者
麦春华
程晓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05-2108,共4页
目的探讨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SABC)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的26例SABC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26例SABC患者接受X线及CT检查,病灶表现为不同程度膨胀性骨质破坏,14例位于长骨,9例为偏心型,5例见骨皮质破坏。23...
目的探讨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SABC)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的26例SABC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26例SABC患者接受X线及CT检查,病灶表现为不同程度膨胀性骨质破坏,14例位于长骨,9例为偏心型,5例见骨皮质破坏。23例患者接受MR检查,19例见囊腔,11例见液-液平面,9例见囊间隔,7例瘤周见骨髓水肿。结论 SABC的MRI表现复杂多样,因原发病变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多数仍具有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共性MRI特点。结合X线、CT检查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囊肿
动脉瘤样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颅凹底脑膜瘤的影像诊断与病理对照研究
4
作者
涂建华
梁宗辉
+1 位作者
耿道颖
冯晓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31-33,36,共4页
目的 :探讨前颅凹底脑膜瘤的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病理证实的前颅凹底脑膜瘤 2 7例 ,男 8例 ,女 19例。年龄 13~ 79岁 ,平均 62岁。均行MRI检查 (增强 16例 ) ;15例行CT检查 (增强 8例 )。分析CT、MRI影像 ,并...
目的 :探讨前颅凹底脑膜瘤的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病理证实的前颅凹底脑膜瘤 2 7例 ,男 8例 ,女 19例。年龄 13~ 79岁 ,平均 62岁。均行MRI检查 (增强 16例 ) ;15例行CT检查 (增强 8例 )。分析CT、MRI影像 ,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2 7例前颅凹底脑膜瘤 ,起源于嗅沟 15例 ,前颅凹底 6例 ,眶顶 4例 ,鞍结节向前生长 2例。多数水肿明显 ,均匀增强 ;少数不均匀增强 ,并出现脑膜尾征 ,少数伴钙化、坏死、囊变和出血。累及邻近颅骨时引起骨质增生。结论 :前颅凹底脑膜瘤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和MRI具有诊断价值 ,MRI优于CT ,但CT观察钙化和骨质改变优于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凹底脑膜瘤
影像诊断
病理特点
CT
MRI
钙化
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RI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桶柄状撕裂
被引量:
11
5
作者
蔡泽银
麦春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MRI征象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个经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MR图像,其中28个膝关节存在半月板桶柄状撕裂,记录如下5种MRI征象:碎块内移征、外周残半月板征、双PCL征、空领结征及双前角征,并分别计...
目的:总结分析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MRI征象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个经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MR图像,其中28个膝关节存在半月板桶柄状撕裂,记录如下5种MRI征象:碎块内移征、外周残半月板征、双PCL征、空领结征及双前角征,并分别计算每种征象诊断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5种征象中碎块内移征具有最高的敏感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而双PCL征具有最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论:半月板桶柄状撕裂具有典型的MRI征象,其中碎块内移征是诊断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最基础、可靠的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胫骨
关节疾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
8
6
作者
蔡泽银
麦春华
+1 位作者
谢浩棠
邓冠华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7期793-796,共4页
目的:分析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3月在本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19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X线片及螺旋CT扫描并进...
目的:分析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3月在本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19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X线片及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和三维重组(SSD),分析其影像学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19例患者中桡骨头骨折按Mason法分型: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9例;X线片诊断准确16例,CT均诊断正确。尺骨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法分型:Ⅰ型9例,Ⅱ型8例,Ⅲ型2例;X线片诊断正确15例,CT均诊断正确。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X线片与螺旋CT扫描尤其是其MPR和SSD图像相结合,更能显示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的细小骨折以及对其分型更为准确,为骨科医师提供了立体、直观的图像,有助于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明确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恐怖三联征
骨折
脱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定量测量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黎加识
钟伟森
+5 位作者
谢浩棠
杨康强
麦春华
张礼鹃
涂建华
黎智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病变侧与健侧信号强度的比值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东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入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3例,均为初次发病,经MRI确诊,且发病时...
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病变侧与健侧信号强度的比值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东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入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3例,均为初次发病,经MRI确诊,且发病时间为0.5~6.0 h。根据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将43例患者分为≤4.5 h组(19例)和>4.5~6.0 h组(24例)。分别测量两组患者FLAIR、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序列病变侧、健侧脑组织的信号强度值,计算相对信号强度(RSI),并进行组间比较。以RSI为因变量,发病时间为自变量,进行一般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FLAIR序列,发病≤4.5 h组患者病侧信号强度值及RSI值均低于发病>4.5~6.0 h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侧信号强度值:(531±109)比(681±306),t=2.04;RSI值:(1.19±0.13)比(1.45±0.18),t=5.29;均P<0.05];两组健侧信号强度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扩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序列,发病≤4.5 h组与发病>4.5~6.0 h组患者病侧、健侧信号强度值及RSI值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在FLAIR序列,随发病时间的延长,RSI逐渐增加,呈正相关(r=0.756,P<0.01)。结论 FLAIR序列病变侧与健侧信号强度的定量测量可反映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时间,其RSI值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定量测量
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影像诊断(附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
4
1
作者
涂建华
梁宗辉
朱珍
机构
广东
东莞市中医院放射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医院
放射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9期1347-1349,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对 7例临床或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MRI、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位于幕上 ,以额叶多见 ,其中 1例为双侧多发 ,幕下 1例位于小脑半球。影像学上 ,多数病灶边界模糊 ,累及灰质和白质 ,以白质为主 ,可有水肿 ,有不同程度斑片样或脑回样强化 ,部分类似肿瘤。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 。
关键词
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Vasculiti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部和盆腔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
16
2
作者
杜二珠
谭学君
张宏凯
杜贺钦
涂建华
机构
东莞市中医院放射科
东莞市
中医院
病理科
河南省肿瘤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9-371,374,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腹部和盆腔孤立性纤维瘤的CT及MRI表现与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非常见部位的影像学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腹部和盆腔孤立性纤维瘤病例的影像学及病理特征,9例均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9例患者中,腹部孤立性纤维瘤6例,盆腔孤立性纤维瘤3例。肿瘤最大直径4.8-21.2cm,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8例边界清楚。CT平扫示9例肿瘤密度不均匀,2例肿瘤见高密度出血灶,2例内见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7例肿瘤内见纡曲条状血管样强化,静脉期、实质期病灶持续强化。2例T1WI呈低信号,2例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内可见细条片稍低信号;增强扫描示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1例左肾孤立性纤维瘤T1WI及T2WI均呈高低混杂信号,肾盂内见少许短T1WI信号出血灶和瘤内散在片状无强化区。大体病理示肿瘤有完整的包膜,肿瘤由梭形细胞构成,有多种排列方式,瘤内血管丰富,免疫组化CD34(+)。结论腹部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结合其病理特征分析肿瘤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及强化模式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腹部肿瘤
盆腔肿瘤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Keywords
Solitary fibrous tumors
Abdominal neoplasms
Pelvic neoplasms
Tomography, spiral compu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athology, surgical
分类号
R730.41 [医药卫生—肿瘤]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被引量:
11
3
作者
麦春华
程晓光
机构
东莞市中医院放射科
北京积水潭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05-2108,共4页
基金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09-02-03)
文摘
目的探讨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SABC)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的26例SABC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26例SABC患者接受X线及CT检查,病灶表现为不同程度膨胀性骨质破坏,14例位于长骨,9例为偏心型,5例见骨皮质破坏。23例患者接受MR检查,19例见囊腔,11例见液-液平面,9例见囊间隔,7例瘤周见骨髓水肿。结论 SABC的MRI表现复杂多样,因原发病变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多数仍具有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共性MRI特点。结合X线、CT检查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
骨囊肿
动脉瘤样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Bone cysts
aneurysm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738.1 [医药卫生—肿瘤]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颅凹底脑膜瘤的影像诊断与病理对照研究
4
作者
涂建华
梁宗辉
耿道颖
冯晓源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医院
放射科
广东省
东莞市中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31-33,36,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前颅凹底脑膜瘤的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病理证实的前颅凹底脑膜瘤 2 7例 ,男 8例 ,女 19例。年龄 13~ 79岁 ,平均 62岁。均行MRI检查 (增强 16例 ) ;15例行CT检查 (增强 8例 )。分析CT、MRI影像 ,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2 7例前颅凹底脑膜瘤 ,起源于嗅沟 15例 ,前颅凹底 6例 ,眶顶 4例 ,鞍结节向前生长 2例。多数水肿明显 ,均匀增强 ;少数不均匀增强 ,并出现脑膜尾征 ,少数伴钙化、坏死、囊变和出血。累及邻近颅骨时引起骨质增生。结论 :前颅凹底脑膜瘤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和MRI具有诊断价值 ,MRI优于CT ,但CT观察钙化和骨质改变优于MRI。
关键词
前颅凹底脑膜瘤
影像诊断
病理特点
CT
MRI
钙化
脑水肿
Keywords
anterior skull base
olfactory groove
meningioma
CT
MRI
pathology
分类号
R739.45 [医药卫生—肿瘤]
R730.4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RI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桶柄状撕裂
被引量:
11
5
作者
蔡泽银
麦春华
机构
东莞市中医院放射科
出处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7-640,共4页
文摘
目的:总结分析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MRI征象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个经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MR图像,其中28个膝关节存在半月板桶柄状撕裂,记录如下5种MRI征象:碎块内移征、外周残半月板征、双PCL征、空领结征及双前角征,并分别计算每种征象诊断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5种征象中碎块内移征具有最高的敏感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而双PCL征具有最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论:半月板桶柄状撕裂具有典型的MRI征象,其中碎块内移征是诊断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最基础、可靠的征象。
关键词
半月板
胫骨
关节疾病
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Menisci
tibial
Joint disease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684.7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
8
6
作者
蔡泽银
麦春华
谢浩棠
邓冠华
机构
东莞市中医院放射科
出处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7期793-796,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3月在本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19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X线片及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和三维重组(SSD),分析其影像学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19例患者中桡骨头骨折按Mason法分型: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9例;X线片诊断准确16例,CT均诊断正确。尺骨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法分型:Ⅰ型9例,Ⅱ型8例,Ⅲ型2例;X线片诊断正确15例,CT均诊断正确。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X线片与螺旋CT扫描尤其是其MPR和SSD图像相结合,更能显示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的细小骨折以及对其分型更为准确,为骨科医师提供了立体、直观的图像,有助于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明确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关键词
肘关节
恐怖三联征
骨折
脱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Keywords
Elbow
Terrible triad
Fracture
Dislocation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Radiology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定量测量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黎加识
钟伟森
谢浩棠
杨康强
麦春华
张礼鹃
涂建华
黎智强
机构
东莞市中医院放射科
东莞市
茶山
医院
东莞市
中医院
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99-303,共5页
基金
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一般项目(201750715002382)
文摘
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病变侧与健侧信号强度的比值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东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入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3例,均为初次发病,经MRI确诊,且发病时间为0.5~6.0 h。根据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将43例患者分为≤4.5 h组(19例)和>4.5~6.0 h组(24例)。分别测量两组患者FLAIR、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序列病变侧、健侧脑组织的信号强度值,计算相对信号强度(RSI),并进行组间比较。以RSI为因变量,发病时间为自变量,进行一般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FLAIR序列,发病≤4.5 h组患者病侧信号强度值及RSI值均低于发病>4.5~6.0 h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侧信号强度值:(531±109)比(681±306),t=2.04;RSI值:(1.19±0.13)比(1.45±0.18),t=5.29;均P<0.05];两组健侧信号强度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扩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序列,发病≤4.5 h组与发病>4.5~6.0 h组患者病侧、健侧信号强度值及RSI值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在FLAIR序列,随发病时间的延长,RSI逐渐增加,呈正相关(r=0.756,P<0.01)。结论 FLAIR序列病变侧与健侧信号强度的定量测量可反映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时间,其RSI值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定量测量
缺血性卒中
Key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rnaging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sequenc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Ischemic stroke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影像诊断(附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涂建华
梁宗辉
朱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腹部和盆腔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
杜二珠
谭学君
张宏凯
杜贺钦
涂建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麦春华
程晓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前颅凹底脑膜瘤的影像诊断与病理对照研究
涂建华
梁宗辉
耿道颖
冯晓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MRI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桶柄状撕裂
蔡泽银
麦春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影像学诊断
蔡泽银
麦春华
谢浩棠
邓冠华
《放射学实践》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定量测量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黎加识
钟伟森
谢浩棠
杨康强
麦春华
张礼鹃
涂建华
黎智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