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学习引导的喷涂产线工件自动识别及分拣
1
作者 黎小巨 陈洵凛 祝华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3-100,共8页
针对工业混流式喷涂产线存在的产品特征复杂和环境干扰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及深度学习YOLOv5算法的目标工件识别、定位和抓取方法。通过开发数据增强算法和构建多尺度目标识别网络,显著提升了喷涂目标工件的识别精度。针对目标... 针对工业混流式喷涂产线存在的产品特征复杂和环境干扰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及深度学习YOLOv5算法的目标工件识别、定位和抓取方法。通过开发数据增强算法和构建多尺度目标识别网络,显著提升了喷涂目标工件的识别精度。针对目标定位难题,开发基于归一化平面换算的目标定位算法,联合IOU最优抓取区域评估策略,有效解决了机器人的自主定位问题。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深度学习网络在无干扰场景下能够高效识别多目标,准确率高达93%,目标抓取成功率达到87%;在复杂干扰场景下,该网络的识别准确率为87%,抓取成功率为80%,对于异类目标的检测准确率也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数据集制作 目标识别和定位 网络训练 YOLOv5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化生物质碳气凝胶的高性能微生物燃料电池
2
作者 郭文显 张燕 +5 位作者 张云 邓才智 石锦煜 陈妹琼 张敏 程发良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93-4803,共11页
开发新型、高效、廉价的阳极材料,是解决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应用瓶颈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使用简单生物质直接炭化法基于甘蔗秸秆制备了先进的生物质碳气凝胶(carbon aerogel,CA),并以此为阳极开发了高性能的MFC... 开发新型、高效、廉价的阳极材料,是解决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应用瓶颈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使用简单生物质直接炭化法基于甘蔗秸秆制备了先进的生物质碳气凝胶(carbon aerogel,CA),并以此为阳极开发了高性能的MFCs。结果显示,得益于天然有序的三维孔结构保证了有效电活性和微生物可及面积,良好的导电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以CA-900℃为阳极的MFCs功率密度是二维相同体积碳纸MFCs的2.58倍。经过进一步的电氧化结合还原过程得到的活化生物质碳气凝胶(activated carbon aerogel,ACA)石墨化程度明显增大,导电率显著增强,分级孔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是活化前的1.8倍和2.35倍。ACA-30min MFC的功率密度和库仑效率分别是活化前的1.11倍和1.33倍。这些结果将促进用于MFCs装置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物质三维碳材料的开发,同时为污水净化、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开辟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阳极 生物质 碳气凝胶 电化学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技能形成制度的功能、框架体系与域外借鉴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学英 张东 李雪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31,共9页
技能形成制度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核心制度。有效的技能形成制度应具备三种功能:建立稳定的技能形成资金保障以防范技能投资市场失灵下的技能供给不足,建立同向同行的技能形成伙伴关系以避免多主体行动下的合成谬误,制定技能供给标准与... 技能形成制度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核心制度。有效的技能形成制度应具备三种功能:建立稳定的技能形成资金保障以防范技能投资市场失灵下的技能供给不足,建立同向同行的技能形成伙伴关系以避免多主体行动下的合成谬误,制定技能供给标准与规范以防范标准多样下的技能供需不匹配。相应地,技能形成制度的框架体系要涵盖技能开发资金配置制度,技能供给主体遴选与多元合作伙伴关系制度,技能标准制度,技能学习与训练制度,技能评价与监督制度。基于技能形成制度的国际实践,中国建设技能形成制度体系要能够保障技能形成资金稳定,技能形成路径畅通,技能形成的标准化与前沿性,技能形成的效率与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形成制度 技能开发资金配置制度 技能合作伙伴关系制度 技能学习与训练制度 技能评价与监督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相变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春鸣 张燕 彭建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94-298,共5页
面对全球能源紧张和节能需求,轻质相变混凝土因其相变温度恒定、储能效果好、稳定性好等特征,展现了建筑节能显著的应用潜力。在混凝土中引入相变材料可以改善其热工性能并实现能量储存,但是可能削弱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综述了轻质... 面对全球能源紧张和节能需求,轻质相变混凝土因其相变温度恒定、储能效果好、稳定性好等特征,展现了建筑节能显著的应用潜力。在混凝土中引入相变材料可以改善其热工性能并实现能量储存,但是可能削弱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综述了轻质相变混凝土在热工、力学和工作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平衡策略,旨在维持优越热工性能的同时不损及其他关键性能,最大化节能效果与结构强度,助力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同时,展望了轻质相变混凝土研究的未来趋势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混凝土 热工性能 力学性能 工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