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G覆铜板叠层复合材料高效切磨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航 杨勇 +2 位作者 许启灏 汪佳乐 王勇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2-88,共7页
为解决5G覆铜板叠层复合材料板材现有的冲压剪切工艺毛刺飞边严重的问题,提出采用烧结金刚石开槽薄片砂轮切磨工艺替代剪切工艺的方法,在分析设计开槽砂轮结构参数的基础上,研制相应的烧结金刚石开槽薄片砂轮,试验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切... 为解决5G覆铜板叠层复合材料板材现有的冲压剪切工艺毛刺飞边严重的问题,提出采用烧结金刚石开槽薄片砂轮切磨工艺替代剪切工艺的方法,在分析设计开槽砂轮结构参数的基础上,研制相应的烧结金刚石开槽薄片砂轮,试验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切磨过程上下表面覆铜层加工毛刺的影响规律和磨削区温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单位Z向磨削力随磨削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砂轮切入角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且毛刺飞边高度的变化趋势与单位Z向磨削力的变化趋势相反。磨削温度随磨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升高,随砂轮切入角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切磨5G覆铜板的最优参数组合是磨削速度为34.56 m/s,进给速度为1200 mm/min,砂轮切入角度为22.0°,在此参数下加工既能保证毛刺飞边高度小于300μm,又能兼顾较低的磨削区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铜板 开槽薄片砂轮 磨削参数 毛刺抑制 磨削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酰亚胺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存生 陈钰玮 +4 位作者 曹景茹 刘佳 马小华 刘屹东 闵永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聚酰亚胺(PI)作为一种特种工程塑料而被广泛应用,但由于PI的熔融性能较差,产业化发展受到了限制。通过对热固性PI进行改性开发出的热塑性聚酰亚胺(TPI),其熔融性能和加工性能相对热固性PI有了质的提升,能够应用于柔性覆铜板、3D打印等... 聚酰亚胺(PI)作为一种特种工程塑料而被广泛应用,但由于PI的熔融性能较差,产业化发展受到了限制。通过对热固性PI进行改性开发出的热塑性聚酰亚胺(TPI),其熔融性能和加工性能相对热固性PI有了质的提升,能够应用于柔性覆铜板、3D打印等领域。本文概述了TPI的合成方法及热学、力学、加工性能,总结了TPI在柔性线路板及其他重要工业领域的应用,提出了TPI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酰亚胺 合成方法 性能 研究进展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酰亚胺的高导热石墨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翁梦蔓 余文涛 +4 位作者 卢小闯 李清玲 刘佳 刘屹东 闵永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高导热石墨膜材料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聚酰亚胺(PI)基石墨膜材料的制备,详细介绍了石墨膜性能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分子结构、分子取向和其他材料的诱导作用等,简述了石墨膜复合材料的研究和...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高导热石墨膜材料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聚酰亚胺(PI)基石墨膜材料的制备,详细介绍了石墨膜性能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分子结构、分子取向和其他材料的诱导作用等,简述了石墨膜复合材料的研究和专利近况,并对未来石墨膜材料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石墨膜 导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膜在废水处理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诗洋 单历元 +3 位作者 廖松义 朋小康 刘荣涛 闵永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36,共6页
陶瓷膜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孔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和机械强度高等特点,在废水处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根据近年来陶瓷膜处理废水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改性陶瓷膜的策略及性能,并针对非改性陶瓷膜对离子/小分子过滤精度低的问题,重点介绍... 陶瓷膜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孔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和机械强度高等特点,在废水处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根据近年来陶瓷膜处理废水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改性陶瓷膜的策略及性能,并针对非改性陶瓷膜对离子/小分子过滤精度低的问题,重点介绍了二氧化钛、石墨烯改性膜的制备及应用。最后展望了陶瓷膜在此领域中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废水处理 TIO2 石墨烯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介电常数改性聚酰亚胺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兴文 朋小康 +3 位作者 刘荣涛 廖松义 刘屹东 闵永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18-5024,5049,共8页
聚酰亚胺(PI)广泛应用于电子集成电路的绝缘材料领域。随着电子通信行业的不断更新换代,信号传输频率逐渐往高频发展(例如5G通讯),为了满足信号传输速度快、介电损耗低的要求,需要不断地降低印刷线路板(PCB)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常规聚... 聚酰亚胺(PI)广泛应用于电子集成电路的绝缘材料领域。随着电子通信行业的不断更新换代,信号传输频率逐渐往高频发展(例如5G通讯),为了满足信号传输速度快、介电损耗低的要求,需要不断地降低印刷线路板(PCB)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常规聚酰亚胺介电常数偏高,不适合直接用于PCB的绝缘材料,为满足未来5G高频通信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改性,因此本文综述了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酰亚胺 高频通信 低介电常数 低介电损耗 5G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硫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闵永刚 陈妙玲 +3 位作者 黄兴文 王凌志 廖松义 刘屹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001-12008,共8页
综述了通过多种合成/制备策略得到不同尺寸、不同形貌、不同维度的金属硫化物,以及其与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复合材料,包括层状、三明治、中空核壳状及其混合结构等形式的金属硫化物/碳复合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时,金属硫化物复合材... 综述了通过多种合成/制备策略得到不同尺寸、不同形貌、不同维度的金属硫化物,以及其与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复合材料,包括层状、三明治、中空核壳状及其混合结构等形式的金属硫化物/碳复合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时,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诸如高的放电容量、良好的倍率特性、循环稳定等。此外,我们进一步展望了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作为电池电极材料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化物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纳米结构 石墨烯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PEO改性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兴文 廖松义 +2 位作者 刘荣涛 刘屹东 闵永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018-9023,共6页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不断的发展,其核心部件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固态电池可避免使用安全系数较差的有机液态电解液及易燃的聚烯烃隔膜,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等特征,因而被称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不断的发展,其核心部件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固态电池可避免使用安全系数较差的有机液态电解液及易燃的聚烯烃隔膜,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等特征,因而被称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的核心技术在于开发离子电导率高、不易燃、强韧性好、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固态电解质,其中PEO基聚合物电解质属于新型固态电解质中的一种。概述了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并对PEO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结晶度 离子电导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清玲 刘存生 +4 位作者 翁梦蔓 刘屹东 张继升 马小华 闵永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共7页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的专利布局、无机纳米杂化薄膜耐电晕性能的影响因素,介绍了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在液氮温度下的应用现状,并对耐电晕聚酰亚胺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专利布局 影响因素 低温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介电性能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钰玮 简凌锋 +4 位作者 翁梦蔓 余文涛 刘屹东 张继升 闵永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4,共6页
本文从降低聚酰亚胺在高频下的介电常数(D_(k))和介质损耗因数(D_(f))出发,将其改性方法归纳为改变聚合物极性和引入孔隙结构两方面,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发现在引入极性大分子的同时添加孔隙结构,可使得聚酰亚胺的介电性... 本文从降低聚酰亚胺在高频下的介电常数(D_(k))和介质损耗因数(D_(f))出发,将其改性方法归纳为改变聚合物极性和引入孔隙结构两方面,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发现在引入极性大分子的同时添加孔隙结构,可使得聚酰亚胺的介电性能达到最优,同时指出了文献中性能表征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高频波 低介电常数 低介质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表面形貌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荣涛 张诗洋 +2 位作者 黄兴文 朋小康 闵永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406-4412,共7页
外加电场作用下聚苯胺能够调节细胞附着、增殖、迁移和分化,在体液环境下发生脱掺杂会使聚苯胺基导电可降解纳米纤维电活性减弱,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能促进细胞的黏附、生长和增殖。本文选择酒石酸作为聚苯胺在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聚乳酸纳米... 外加电场作用下聚苯胺能够调节细胞附着、增殖、迁移和分化,在体液环境下发生脱掺杂会使聚苯胺基导电可降解纳米纤维电活性减弱,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能促进细胞的黏附、生长和增殖。本文选择酒石酸作为聚苯胺在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聚乳酸纳米纤维表面原位聚合过程中的酸掺杂剂,考察酒石酸与苯胺摩尔比分别在1∶1,1∶2和1∶4下不同形貌的聚苯胺/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采用SEM、TEM和FTIR表征聚苯胺形貌及化学成分,接触角评价其润湿性,MTT、ALP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价聚苯胺/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酒石酸与苯胺摩尔比在1∶1、1∶2和1∶4下的聚苯胺形貌分别为纳米颗粒状、纳米纤维状和纳米空心管状,聚苯胺附着在聚乳酸纳米纤维表面,不会对静电纺丝的多孔结构基体产生影响;聚苯胺/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表面润湿性良好,有助于细胞的黏附和生长;纳米纤维状的聚苯胺对生物相容性的增强效果明显优于纳米颗粒状聚苯胺,而纳米空心管状结构的聚苯胺对生物相容性增强作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 表面形貌 生物相容性 酒石酸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表面镍-石墨烯的电沉积制备及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久明 宋士虎 +3 位作者 冼明锏 卢东亮 陈先义 鲁圣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49,共7页
采用电沉积方法,将石墨烯与镍离子共沉积到被保护的铜基底上,制备了镍-石墨烯复合镀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面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物质结构、表面形貌特征进行了表征,采用海水浸泡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抗腐蚀性能.结... 采用电沉积方法,将石墨烯与镍离子共沉积到被保护的铜基底上,制备了镍-石墨烯复合镀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面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物质结构、表面形貌特征进行了表征,采用海水浸泡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5 A/dm2时,共沉积方法制备的镍-石墨烯复合镀层平整连续,晶粒较小,石墨烯穿插于多个镍颗粒之间,将镍颗粒包裹于其中,能有效阻断海水中的酸根、碱性离子对铜基底的腐蚀作用,明显增强了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此研究对船舶及海洋工程金属构件的抗海水腐蚀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积 石墨烯 复合镀层 防海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基导电可降解聚合物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荣涛 肖天华 +3 位作者 庞贻宇 李达 廖松义 闵永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3-1048,共6页
聚苯胺在电刺激下可调节细胞活性,促进细胞的黏附、生长和分化而备受关注。聚苯胺基导电可降解聚合物支架具有良好的电活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研究支架降解速率与新组织形成之间的拟合是组织工程面临的挑战,对... 聚苯胺在电刺激下可调节细胞活性,促进细胞的黏附、生长和分化而备受关注。聚苯胺基导电可降解聚合物支架具有良好的电活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研究支架降解速率与新组织形成之间的拟合是组织工程面临的挑战,对促进组织生长和愈合有着深远的意义。介绍了聚苯胺基导电可降解聚合物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展望了导电可降解高聚合物在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电刺激 导电可降解聚合物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