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智能制造生产线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读写性能测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单臣玉 陈绪兵 +1 位作者 王瑜辉 张超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11期131-133,共3页
对应用于物流分拣、混流生产智能制造生产线上的RRU9806SR超高频台面式读写器,测试出了其在实际生产线环境中的读写性能。首先,对生产线部分改装,将待测试读写器安装在生产线的合适位置,完成测试平台的硬件平台搭建,然后开发了数据采集... 对应用于物流分拣、混流生产智能制造生产线上的RRU9806SR超高频台面式读写器,测试出了其在实际生产线环境中的读写性能。首先,对生产线部分改装,将待测试读写器安装在生产线的合适位置,完成测试平台的硬件平台搭建,然后开发了数据采集软件对实际标签数据进行采集,最后对所采集数据在Matlab中求得了漏读率的分布图并求出了漏读率的分布特性表达式,分析读写器的读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线 RFID 超高频读写器 漏读率 测试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制造典型特征、关键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88
2
作者 李伯虎 张霖 +7 位作者 任磊 柴旭东 陶飞 王勇智 尹超 黄培 赵欣培 周祖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45-1356,共12页
在近两年来云制造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工程实施与应用示范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云制造的内涵,提出云制造的典型技术特征,即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具有硬软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的"物联化、虚拟化、服务化、协同化、智能化",以... 在近两年来云制造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工程实施与应用示范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云制造的内涵,提出云制造的典型技术特征,即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具有硬软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的"物联化、虚拟化、服务化、协同化、智能化",以实现全生命周期制造的智慧化;进而分析了云制造与制造信息化和云计算的关系。基于对云制造典型技术特征的分析,进一步讨论了支持这些特征实现的技术体系与关键技术;给出了正在实施的面向集团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四个典型案例,最后对云制造的进一步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制造 云计算 物联网 制造云 制造能力 服务化 虚拟化 制造业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协作的模具行业云制造平台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波 张国军 施松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20-1626,共7页
在分析模具行业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制造资源、能力分配不均等问题严重影响模具产业的发展,而已有制造模式难以在服务资源的整合上取得稳定性、质量性、信用性等方面的均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支持产业集群协作的模具行业云制造平台... 在分析模具行业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制造资源、能力分配不均等问题严重影响模具产业的发展,而已有制造模式难以在服务资源的整合上取得稳定性、质量性、信用性等方面的均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支持产业集群协作的模具行业云制造平台,分析了平台的构建内容,指出了平台服务的对象和应用范围,讨论了平台的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通过实例验证为云制造在其他行业的应用起到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 模具 云制造平台 体系架构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火花加工中材料蚀除机理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石 郭建文 +1 位作者 江务学 曹文梁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91-2897,2907,共8页
微细电火花加工过程存在极大的复杂性和随机性,针对分子动力学模型以及基于传热学理论的数值模型在研究微细电火花加工机理时存在的不足,采用双温模型-分子动力学混合建模方法构建微细电火花加工中的阳极模型,并基于MPI并行技术建立相... 微细电火花加工过程存在极大的复杂性和随机性,针对分子动力学模型以及基于传热学理论的数值模型在研究微细电火花加工机理时存在的不足,采用双温模型-分子动力学混合建模方法构建微细电火花加工中的阳极模型,并基于MPI并行技术建立相应并行仿真平台。仿真模型通过在放电通道电子系统内设置热源来模拟放电通道对阳极材料的热作用,进而通过分析放电加工过程中材料的晶格温度、应力和电子场温度的时间-空间演变过程等来分析阳极材料在不同能量输入情况下的蚀除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火花 分子动力学方法 双温模型 MPI编程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技术的模具电极MES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毛金城 陈凯 +2 位作者 陈绪兵 王瑜辉 方雄利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5-67,71,共4页
将RFID技术引入到模具电极的生产过程中,通过RFID读写器从电极备料、电极加工、电极检测、电极使用四个模块完成对电极数据的实时采集。系统对接口的集成,实现制造执行系统与各个系统的数据和业务集成,提出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模具电极... 将RFID技术引入到模具电极的生产过程中,通过RFID读写器从电极备料、电极加工、电极检测、电极使用四个模块完成对电极数据的实时采集。系统对接口的集成,实现制造执行系统与各个系统的数据和业务集成,提出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模具电极生产模式,构建了该模式下的制造执行系统,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根据该系统在东莞某制造公司中的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信息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并对模具电极进行了智能化管理,有效地改善了企业质量管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技术 模具电极 制造执行系统 电子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与地感技术的工厂卸货位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付志远 陈绪兵 +1 位作者 王瑜辉 张超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12期1-3,共3页
为解决工厂卸货位管理混乱,无有效引导信息,卸货周期过长,卸货位利用效率低等实际问题,采用先进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地感技术开发了一套工厂卸货位管理系统。从系统的功能模块,系统构架,硬件选择和软件开发几个方面对卸货位管理系统进... 为解决工厂卸货位管理混乱,无有效引导信息,卸货周期过长,卸货位利用效率低等实际问题,采用先进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地感技术开发了一套工厂卸货位管理系统。从系统的功能模块,系统构架,硬件选择和软件开发几个方面对卸货位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将该系统在工厂环境进行了运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预期目标并显示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 地感技术 卸货位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具行业开料排样云服务平台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波 王石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板材开料是家具制造的关键步骤,直接决定了后续加工的质量和木材的利用率。现有排样研究多集中于优化算法,商用化应用软件系统不多,难为广大中小型家具制造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提出一种开料排样云服务平台,将开料排样算法部署到云服务平... 板材开料是家具制造的关键步骤,直接决定了后续加工的质量和木材的利用率。现有排样研究多集中于优化算法,商用化应用软件系统不多,难为广大中小型家具制造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提出一种开料排样云服务平台,将开料排样算法部署到云服务平台,通过统一的服务访问接口为家具制造企业提供开料排样服务,并基于SOA实现与企业现有系统的集成。该平台同传统方法相比,应用可扩展高效算法库进行下料组合优化,通过云服务技术降低企业的使用门槛,借助SOA整合企业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具行业 开料 排样 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智能化多层共挤吹塑装备关键技术的研究
8
作者 明五一 沈娣丽 +3 位作者 郭建文 张臻 陈志 李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18-120,124,共4页
针对包装工业急需的高性能智能化多层共挤吹塑装备的特点,提出了该装备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研究了数控系统所需要的底层支撑算法,测试与分析数据表明:该算法具有可行性、可靠性和高效性;基于芯片级别的片上优化技术,将支撑算法改造成... 针对包装工业急需的高性能智能化多层共挤吹塑装备的特点,提出了该装备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研究了数控系统所需要的底层支撑算法,测试与分析数据表明:该算法具有可行性、可靠性和高效性;基于芯片级别的片上优化技术,将支撑算法改造成能够在芯片上实现的硬件算法,提高了算法的运行速度;在所研制的核心芯片的基础上扩展成具备独立功能的控制器,为实现其多层共挤吹工艺装备的数控系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多层共挤吹塑 装备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的智能化机床刀具信息管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余良伟 陈绪兵 +1 位作者 王瑜辉 张超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1-73,共3页
在机械加工车间中,管理数量庞大的刀具等辅具,及时准确有效地采集数控机床上所使用刀具信息是提升制造自动化水平的关键。在刀具上安装RFID标签,用于刀具全生命周期的身份识别和信息读写,评估其成本并实现刀具寿命的预测,从而有效提高... 在机械加工车间中,管理数量庞大的刀具等辅具,及时准确有效地采集数控机床上所使用刀具信息是提升制造自动化水平的关键。在刀具上安装RFID标签,用于刀具全生命周期的身份识别和信息读写,评估其成本并实现刀具寿命的预测,从而有效提高机床利用率,降低刀具库存和综合生产成本,提升制造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管理 RFID标签 信息读写 生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Preisach模型数值实现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念龙生 隆志力 +2 位作者 王哲琳 张璐凡 方记文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5-259,共5页
探究描述压电陶瓷迟滞特性的传统Preisach数值实现方法的弊端,针对这种数值实现不具有擦除特性,提出一种具有擦除特性的改进Preisach数值实现方法,并描述其详细原理与实现过程,最后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具有擦除... 探究描述压电陶瓷迟滞特性的传统Preisach数值实现方法的弊端,针对这种数值实现不具有擦除特性,提出一种具有擦除特性的改进Preisach数值实现方法,并描述其详细原理与实现过程,最后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具有擦除特性的改进Preisach数值实现方法在复杂加载过程中能相对精确地计算压电陶瓷输出位移,提高了迟滞建模精度,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ISACH模型 压电陶瓷致动器 数值实现 迟滞 擦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加工的非接触能量传输仿真与实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隆志力 蔺祥伟 +1 位作者 王舒野 范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2,共5页
为解决超声加工中传统的接触式能量传输方式存在电刷磨损快且主轴不能高速旋转的问题,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建立了非接触能量传输系统的互感理论模型,基于Maxwell平台构建了系统的仿真计算模型,通过旋转电磁耦合实验机构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 为解决超声加工中传统的接触式能量传输方式存在电刷磨损快且主轴不能高速旋转的问题,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建立了非接触能量传输系统的互感理论模型,基于Maxwell平台构建了系统的仿真计算模型,通过旋转电磁耦合实验机构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获得了旋转转速、级间磁隙、超声频率以及谐振匹配参数对系统能量传递效率的影响规律.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超声系统实现高速旋转时,非接触能量传输装置的输入和输出功率能量传递效率可达80%,初、次级线圈绕组电流密度和磁芯磁通密度随旋转转速的增加并无显著变化,传递效率的下降与磁隙近似成线性关系,传递效率随着频率呈现先升后降,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具有选频作用.应用规律可为电磁感应式超声主轴进行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加工 非接触电磁感应 Maxwell仿真 谐振补偿 负载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电火花线切割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陈志 李贺 +1 位作者 张臻 明五一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8,共4页
针对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制的不确定性,工艺参数与工艺指标具有高度非线性关系;设计正交实验,分析脉宽、占空比、加工电流、丝速和跟踪系数对SKD-11材料去除率(MRR)的影响;分别建立逐次广义回归模型(GRM)和灰色预测模型(GFM),并对两个模... 针对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制的不确定性,工艺参数与工艺指标具有高度非线性关系;设计正交实验,分析脉宽、占空比、加工电流、丝速和跟踪系数对SKD-11材料去除率(MRR)的影响;分别建立逐次广义回归模型(GRM)和灰色预测模型(GFM),并对两个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和比较,寻求出最佳的工艺参数。验证实验表明,所建立的灰色预测模型(GFM)能够对实际加工的材料去除率(MRR)进行精确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切割 工艺参数优化 广义回归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启发式动态分解算法的矩形件优化排样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波 王石 +1 位作者 施松新 胡俊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08-1911,共4页
针对二维矩形件优化排样问题,提出了一种启发式动态分解算法,其可扩展用于三维及多容器全局排样求解。根据排放矩形件对容器进行正交动态分解,计算放置耦合度选择最佳子容器,通过干涉关系实现所有容器状态更新,实现大规模复杂排样问题... 针对二维矩形件优化排样问题,提出了一种启发式动态分解算法,其可扩展用于三维及多容器全局排样求解。根据排放矩形件对容器进行正交动态分解,计算放置耦合度选择最佳子容器,通过干涉关系实现所有容器状态更新,实现大规模复杂排样问题的快速高效求解。对国际上公认Bench-mark多个问题例的计算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同类算法相比优势明显,布局利用率提高达9.4%,计算效率提升达95.7%,并且已在商业化排样软件AutoCUT中应用,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件排样 启发式 动态分解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灵敏度方法的超声键合换能器结构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隆志力 韩雷 +1 位作者 祝孟鹏 张亮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9-442,共4页
针对超声换能器设计上存在的双共振峰或多共振峰等常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灵敏度方法的换能器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以芯片键合超声换能器为例,采用模态频率灵敏度的方法,通过最小量地修正变幅杆的直径,实现轴向工作频率与其他非工作... 针对超声换能器设计上存在的双共振峰或多共振峰等常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灵敏度方法的换能器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以芯片键合超声换能器为例,采用模态频率灵敏度的方法,通过最小量地修正变幅杆的直径,实现轴向工作频率与其他非工作频率的分离,有效地抑制了工作频率附近杂散的非工作模态对自身模态的干扰,确保在工作状态下换能器被驱动在单一的工作频率,从而提高了超声能量输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灵敏度 结构优化 超声键合 换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微运动平台连接架的多工况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璐凡 隆志力 +1 位作者 念龙生 方记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088-3092,3108,共6页
为探究宏微运动平台连接架在多工况下的动力学特性,针对宏微运动过程中的连接架进行了多工况受力分析。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各个工况下的连接架开展静态和动态分析与计算,得到了相应的应力和变形分布,并获得了连接架最大应力和变形随载荷... 为探究宏微运动平台连接架在多工况下的动力学特性,针对宏微运动过程中的连接架进行了多工况受力分析。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各个工况下的连接架开展静态和动态分析与计算,得到了相应的应力和变形分布,并获得了连接架最大应力和变形随载荷变化的规律。通过计算振动模态,得到了前6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利用锤击法进行测振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数据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微运动平台 多工况 连接架 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走丝线切割导轮处电极丝的挠曲变形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志 李贺 +1 位作者 张臻 李海洲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9-101,105,共4页
在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过程中,由于张紧力与电极丝动态效应的作用,电极丝会在导轮处产生挠曲变形,直接影响其加工的精度、稳定性和生产率。本次研究首先建立电极丝在导轮处的挠曲变形模型,通过MATLAB符号方程数值计算,得到导轮处... 在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过程中,由于张紧力与电极丝动态效应的作用,电极丝会在导轮处产生挠曲变形,直接影响其加工的精度、稳定性和生产率。本次研究首先建立电极丝在导轮处的挠曲变形模型,通过MATLAB符号方程数值计算,得到导轮处偏移量的数值解;其次,分析了电极丝偏移量变化规律;再次,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证实采用数值计算的电极丝挠曲变形量是可靠的;最后,总结出减少电极丝偏移量与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为实际生产加工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 电极丝 挠曲变形 数值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阻尼的位置/压力切换控制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隆志力 禹新路 朱超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946-1950,1955,共6页
位移与压力之间的稳定快速切换直接影响自动化设备的运动速度与定位精度。针对传统直接力/位切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阻尼思想的位移与压力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速度环的参数来改变阻尼参数,实现了位置/压力控制的平稳切... 位移与压力之间的稳定快速切换直接影响自动化设备的运动速度与定位精度。针对传统直接力/位切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阻尼思想的位移与压力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速度环的参数来改变阻尼参数,实现了位置/压力控制的平稳切换。更重要的是,压力加载过程中,该控制具有明显的振动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与直接力/位切换方法相比,采用速度阻尼方法的控制系统更精确与快速,压力加载阶段力的波动接近±0.3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阻尼 位切换 振动抑制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材料的引线键合微夹持器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隆志力 刘谋洋 张建国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3-856,共4页
引线微夹持器是IC/LED键合系统的关键模块。该文综合采用压电智能材料与柔性联接的组合结构,设计了键合系统的引线微夹持器。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微夹持器的振动模态与静力特性,获得了系统的固有频率、振动模态及电信号驱动下的支臂端... 引线微夹持器是IC/LED键合系统的关键模块。该文综合采用压电智能材料与柔性联接的组合结构,设计了键合系统的引线微夹持器。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微夹持器的振动模态与静力特性,获得了系统的固有频率、振动模态及电信号驱动下的支臂端部张开量。在实验上,通过高速摄像系统的跟踪实验,捕获了系统支臂端部的运动行为,获得了系统张开量与驱动电压的关系;并用激光非接触测量技术,获得系统端部的振动特性。该文计算与实验均为引线微夹持器的可靠性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夹持器 压电智能材料 柔性联接 引线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在超声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袁文 隆志力 +2 位作者 张建国 刘谋洋 潘志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2-57,共6页
针对目前超声加工中电能传输装置存在碳刷磨损严重、转速限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参照高频变压器设计理论设计了一套新型旋转式电磁变换器,不仅实现了电能的非接触式传输,同时可满足加工中心自动换刀需求。由Maxwell3D仿真分... 针对目前超声加工中电能传输装置存在碳刷磨损严重、转速限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参照高频变压器设计理论设计了一套新型旋转式电磁变换器,不仅实现了电能的非接触式传输,同时可满足加工中心自动换刀需求。由Maxwell3D仿真分析可知,经过合适的电容补偿网络,电能传输效率可大幅提升。此外,还研究了磁心间隙及转速变化对传递效率的影响。最后,实验结果显示,该装置电能传输效率可达54.8%,这对解决旋转部件诸如机器人旋转手臂、超声加工的电能传输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加工 非接触式电能传输 电磁感应 补偿网络 自动换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架固有频率优化的结构设计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思慧 陈建魁 尹周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1-73,77,共4页
面向自动化装备机架结构的优化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固有频率优化的结构设计方法。根据外部激励的幅频曲线和机架最大振幅与刚度、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获得了频率优化边界条件。通过模态分析得到各阶固有频率与振型,并根据灵敏度系数... 面向自动化装备机架结构的优化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固有频率优化的结构设计方法。根据外部激励的幅频曲线和机架最大振幅与刚度、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获得了频率优化边界条件。通过模态分析得到各阶固有频率与振型,并根据灵敏度系数给定设计变量范围,基于固有频率约束与质量最轻目标给出了优化设计函数,进行了机架结构优化设计。最后利用ANSYS Workbench谐响应分析验证了优化后的模型较原模型极大程度地改善了机架的动力学性能。优化设计方案提高了机架固有频率,优化了其振动特性,满足生产实际要求;该固有频率优化方法具有一般性,可用于类似支撑结构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架 结构优化 固有频率优化 振动 模态分析 谐响应分析 ANSYS WORKBEN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