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品表面毛刺去除技术综述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斌 彭满华 邹仕放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102,共3页
简述了金属制品与塑料制品毛刺的概念以及制品表面毛刺去除的重要性,介绍了常见的毛刺去除技术,如人工去毛刺、电化学去毛刺、热能去毛刺、高压水去毛刺、超声波去毛刺和激光去毛刺等,并说明了各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制品表面毛刺去除... 简述了金属制品与塑料制品毛刺的概念以及制品表面毛刺去除的重要性,介绍了常见的毛刺去除技术,如人工去毛刺、电化学去毛刺、热能去毛刺、高压水去毛刺、超声波去毛刺和激光去毛刺等,并说明了各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制品表面毛刺去除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制品 塑料制品 毛刺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塑胶制品表面缺陷自动检测技术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斌 吴盛金 邹仕放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9,15,共6页
详细阐述了机器视觉的照明系统、CCD摄像机、图像增强、图像分割、图像识别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介绍了机器视觉技术在塑料电子元件、带材、PVC建材、薄膜、皮革、塑料瓶子等塑胶制品表面缺陷自动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塑胶制品 表面缺陷 自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表面不导电真空镀膜装饰工艺与质量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斌 汤少敏 邹仕放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37,共4页
介绍了塑料表面不导电真空镀膜装饰工艺,针对该项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典型的质量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一些解决这些质量缺陷的应对措施,最后阐明了不导电真空镀膜装饰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塑料表面 装饰 导电 真空镀膜 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光催化的金属氧化物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廖润钱 钱海霞 +1 位作者 曾燮榕 谢盛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54-62,67,共10页
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多孔化制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其大的比表面积、较多的活性位点、便于物质传输的双连续结构等特点,在环境保护、能源、精细化工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几种多孔金属氧化物材料(二氧化钛、铋系半导... 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多孔化制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其大的比表面积、较多的活性位点、便于物质传输的双连续结构等特点,在环境保护、能源、精细化工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几种多孔金属氧化物材料(二氧化钛、铋系半导体、氧化锌、氧化亚铜等)在光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多孔氧化物的制备工艺、生长机理、光催化性能,最后对多孔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改性及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 光催化剂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82Nb6B12合金表面纳米多孔结构的形成及电催化析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宇林 钱海霞 +2 位作者 曾燮榕 谢盛辉 孙德恩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9-225,共7页
目的增加条带表面积,提高电催化析氢活性。方法采用真空激冷装置制备Fe82Nb6B12前驱体条带,通过控制铜辊转速得到α-Fe纳米晶/非晶双相结构。利用α-Fe纳米晶与非晶基体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腐蚀性能的差异,通过脱合金法得到非晶纳... 目的增加条带表面积,提高电催化析氢活性。方法采用真空激冷装置制备Fe82Nb6B12前驱体条带,通过控制铜辊转速得到α-Fe纳米晶/非晶双相结构。利用α-Fe纳米晶与非晶基体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腐蚀性能的差异,通过脱合金法得到非晶纳米多孔结构。使用XRD、DSC、SEM、EDS等表征手段以及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铜辊转速、脱合金时间对物相、成分、形貌及电催化析氢性能的影响。结果 1kr/min样品完全晶化,23 kr/min样品为α-Fe纳米晶/非晶双相合金,且随着铜辊转速增大,前驱体条带中α-Fe纳米晶含量减少。脱合金后成功制备了非晶纳米多孔结构,铜辊转速越大,孔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小。4 kr/min样品为非晶态,脱合金后没有得到多孔结构。2 kr/min多孔结构的析氢性能最好,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的过电位为220 mV,塔菲尔斜率为105 mV/dec。结论采用甩带法可以制备具有α-Fe纳米晶/非晶双相结构的Fe82Nb6B12合金。通过α-Fe纳米晶的选择性腐蚀,在条带表面得到纳米多孔结构,条带比表面积显著改善,从而提高了其析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脱合金 非晶纳米结构 电催化析氢 非晶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含量对铁基非晶合金降解偶氮染料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广强 谢盛辉 +1 位作者 曾燮榕 钱海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31-135,共5页
利用真空甩带法成功制备了4种不同铁含量的非晶合金条带,并通过高能球磨法得到零价铁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等表征非晶粉末的结构、粒径及表面形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不同铁含量的非晶粉末对甲基... 利用真空甩带法成功制备了4种不同铁含量的非晶合金条带,并通过高能球磨法得到零价铁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等表征非晶粉末的结构、粒径及表面形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不同铁含量的非晶粉末对甲基橙的降解效率。结果表明,Fe_(70)Si_(10)B_(20)、Fe_(75)Si_(10)B_(15)、Fe_(78)Si_9B_(13)具有完全的非晶态结构,而Fe_(84)Si_6B_(10)出现部分晶化。4种粉末具有类似的表面形貌,粒径均在26~30μm之间。铁含量最少的Fe_(70)Si_(10)B_(20)合金最高的降解效率,半衰期为11.2 min,而铁含量最高的Fe_(84)Si_6B_(10)合金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最差,半衰期为27.7 min,两者效率相差约1.5倍。非晶合金的结构及非金属元素的含量对降解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非晶合金 降解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