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汉人HLADQAl基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潘星华 陆建荣 +4 位作者 猪子英俊 张克雄 朱定良 谈家桢 庚镇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9-22,共4页
利用HLA基因的PCR-RFLP核苷酸分型技术,以等位基因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ApalⅠ、BsajⅠ、HphⅠ、FokⅠ、MboⅡ、MnlⅡ)消化DQAl座位特异的PCR扩增产物,研究了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中国汉人HL... 利用HLA基因的PCR-RFLP核苷酸分型技术,以等位基因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ApalⅠ、BsajⅠ、HphⅠ、FokⅠ、MboⅡ、MnlⅡ)消化DQAl座位特异的PCR扩增产物,研究了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中国汉人HLA-DQAl基因与系统红斑狼疮的遗传关联。发现系统红斑狼疮DQAl*0102(36.5%,RR=2.25,P<0.05,EF=0.20)及*0401(15.4%,RR=12.42,P<0.005,EF=0.14)显著增加,而DQAl*0501(11.5%,RR=0.21,P<0.005,PF=0.31)和*0.0601(3.9%,RR=0.27,P<0.05,PF=0.09)显著下降。排除DQAl*0401的影响后,*0102频率的升高表现得更加明显(RR=2.84,P<0.01)。上述发现显示:DQAl*0102及*0401对SLE有遗传易感作用,而DQAl*0501和*0601有遗传抵抗作用,并提出了有关可能的单体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 红斑狼疮 HLA-DQA1基因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peNPV)三地理株的全基因组比较分析揭示其遗传多样性(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强 刘绍伦 +4 位作者 马振刚 张有义 Charles R.VOSSBRINCK 许金山 周泽扬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545,共11页
【目的】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es,AnpeN PV)能引起柞蚕脓病大面积暴发。尽管之前已完成了两株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基因组测序,但基于比较基因组的方法调查AnpeN PV间的遗传变异研究则相对较少。【方... 【目的】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es,AnpeN PV)能引起柞蚕脓病大面积暴发。尽管之前已完成了两株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基因组测序,但基于比较基因组的方法调查AnpeN PV间的遗传变异研究则相对较少。【方法】为了研究AnpeN PV不同地理株系间的遗传多样性,我们测序了1株从中国河南省分离的柞蚕NPV(AnpeN PV-H)基因组,并和之前从辽宁省分离的2株柞蚕NPV(AnpeN PV-L和AnpeN PV-Z)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AnpeN PV-H的全基因组大小为125 605 bp,总共预测了146个开放阅读框(ORF),包括95个功能注释蛋白和51个假定蛋白。我们发现这3株AnpeN PV间的基因组成非常相似。在这3个AnpeN PV株系间,有6个开放阅读框存在碱基变异而导致基因的变短。并鉴定超过20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variations,SNVs),其中85%位于蛋白编码区。同时,odv-e56,p94-like和egt 3个基因的非同义突变较高,表明这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可能经历了正向选择或纯化选择。我们发现在这3株AnpeN PV间一些基因的氨基酸发生变异,例如编码膜蛋白的基因、抑制凋亡和蜕皮的基因及与DNA复制相关的DNA聚合酶和解旋酶等基因。最后,展示了3株AnpeN PV间遗传重组的证据。【结论】本研究揭示了AnpeN PV种内水平的变异和株系内基因组的动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杆状病毒 基因组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