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耕织图》流传考
被引量:23
- 1
-
-
作者
渡部武
曹幸穗
-
机构
东海大学文学部
-
出处
《农业考古》
1989年第1期160-165,共6页
-
文摘
一、前言大约是四年前,距我家不远的平塜市博物馆展出了安政六年(1859)画师云霁陈人所画的《四季耕作图》之复制品。该画以富士山为背景,将水稻耕作中的从浸种至收获的各个作业环节绘于一幅画之中。它作为反映幕末相模地方的农村生活习俗的史料而被广泛引用。另外,流传于日本各地的类似的《四季耕作图》不胜枚举,它们也都被作为农业技术史资料而受到重视。
-
关键词
水稻耕作
博物馆
流传
农业技术史
美术馆
调查研究
五言诗
绘画
日本式
屏风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孤苦与逍遥——汉魏以来文士的一种心态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袁济喜
洪祖斌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
日本国东海大学文学部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7年第6期42-49,共8页
-
文摘
孤苦与逍遥———汉魏以来文士的一种心态袁济喜洪祖斌也许在人类所有的心理障碍中,孤独是一种最为难治,也是最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尤其是对从事精神文化创造活动的士人来说,往往身体的苦难与摧折可以挺过,但是孤独却是最为可怕的。苏武在被匈奴拘囚的十数年中,除了...
-
关键词
陶渊明
阮籍
《大人先生传》
嵇康
庄子
逍遥游
逍遥论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政治斗争
自然之道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历史研究中绘画资料的应用
- 3
-
-
作者
渡部武
刘小燕
-
机构
东海大学文学部
江西省博物馆
-
出处
《农业考古》
1987年第2期391-395,共5页
-
文摘
日本东海大学文学系史学科副教授渡部武于今年5月到11月应邀来复旦大学讲学。并在六七月份先后访问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北京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中国农业博物馆、西北农业大学古农学研究室、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和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等农史研究单位,与我国农史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渡部武副教授先后做了《关于“耕织图”新资料的研究》和《历史研究中绘画资料的应用》等学术报告。现将他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所做的报告全文发表,以供本刊读者参考。)
-
关键词
历史研究
民俗学
农业考古
江西省
文化研究
汉代绘画
画像石
农史研究
日本民族学会
精神文化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宋代地方官与民众——以真德秀为中心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小林义广
何志文
-
机构
日本东海大学文学部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26,共8页
-
文摘
首先定义"谕俗文"并详细解说其内容及构成。其次,以真德秀的"谕俗文"为核心,探讨宋代地方官如何治理地方上存在的诸如诉讼多发等严重问题,揭示"谕俗文"在劝导民众向善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地方官成功治理民众的关键在于笼络介于民众与地方官之间的士人、僧道及父老,从而在地方上形成了以个人为起点,向家族、宗族、乡党、县呈同心圆般扩大的社会统治秩序。最后,从地方官以诚待民的心态中,揭示了民众具有主体性的时代特征。
-
关键词
宋代
真德秀
谕俗文
乡村社会
民众
-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日本文化的特征
- 5
-
-
作者
石田一良
谢尚周
-
机构
日本东海大学文学部 教授东北大学名誉校长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1986年第2期96-103,共8页
-
文摘
神道的特色 (1)“换衣偶人”现象 日本水稻农业时代的文化、文明的特征是什么呢?要找出它的特征,应该说与水稻农业生产同时出现,永存至今的文化现象是最好的线索。其中,首先恐怕就是神道了. 神道伴随着扎根于日本风土的水稻农业生活的民俗信仰而产生,是至今仍依靠它哺育的宗教。在欧洲,民俗信仰中的某些成分被外来的基督教吸收,不为吸收的部分被视为异端邪说潜伏于民间.东南亚的宗教信仰被佛教、回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占领,幸免部分畏缩在民间残存下来.但可以说,这些都未能产生出象神道这种形式的日本的“固有宗教”.
-
关键词
神道
日本文化
水稻
共同体主义
生活中心
衣裳
平安时代
生活意志
本地垂迹
神社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