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管损伤的原因探讨(附33584例报道) 被引量:13
1
作者 宗明 汤朝晖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 了解我国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管损伤并发症的概况。 方法 利用中文生物医学数据库 ,对近年正式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 ,分析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管损伤例数 ,血管损伤的部位 ,损伤原因。 结果 在 335 8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 目的 了解我国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管损伤并发症的概况。 方法 利用中文生物医学数据库 ,对近年正式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 ,分析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管损伤例数 ,血管损伤的部位 ,损伤原因。 结果 在 335 8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资料中 ,共有 86例 (0 .2 6 % )并发血管损伤 ,其中胆囊动脉出血 4 7例 ,胆囊床出血、渗血 2 4例 ,穿刺孔出血 6例 ,肝静脉出血 2例 ,肝动脉出血 1例 ,其他及不明原因出血 6例。除 5例死亡外 ,其余患者均经治疗痊愈。 结论 血管损伤是LC致命的技术性并发症之一 ,是导致LC中转及术后再剖腹手术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血管损伤 并发症 原因分析 损伤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及意义探讨(附5260例报告) 被引量:16
2
作者 汤朝晖 宗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 了解目前我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 方法 对 1994年~ 1999年期间有关文献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病例数及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5 2 6 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 ,中转开腹 16 9例 ,中转手术率为 3 2... 目的 了解目前我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 方法 对 1994年~ 1999年期间有关文献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病例数及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5 2 6 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 ,中转开腹 16 9例 ,中转手术率为 3 2 1%。中转手术的主要原因为 :胆道损伤 2 2例 (13% ) ,出血 2 5例 (14 8% ) ,腹腔内粘连 81例 (48% ) ,急性胆囊炎 16例 (9 5 % ) ,胆漏 3例 (1 8% ) ,术中发现胃癌 1例 (0 .6 % ) ,胆囊癌及“瓷”胆囊 10例 (6 % ) ,胆总管增宽及结石 4例 (2 4 % ) ,胆囊内瘘 2例 (1 2 % ) ,胃及肠管损伤 4例 (2 4 % ) ,因气腹不满意无法完成手术 1例 (0 .6 % )。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腹腔内严重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非手术区域损伤性并发症3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汤朝晖 王斐 +1 位作者 蒋贝格 宗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84-,共1页
关键词 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区域 非手术 并发症 并发病 疾病 损伤性 胆囊三角 中转开腹 胆囊床 中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手术区域损伤性并发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诊断和预防 被引量:1
4
作者 汤朝晖 宗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559-356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非手术区域损伤性并发症的诊断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7月至2007年4月间482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临床资料。对其中3例术中发生膈肌、十二指肠损伤和网膜出血的原因、处理措施进行详细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非手术区域损伤性并发症的诊断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7月至2007年4月间482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临床资料。对其中3例术中发生膈肌、十二指肠损伤和网膜出血的原因、处理措施进行详细阐述。结果:膈肌损伤1例,十二指肠浆膜损伤1例,胃小网膜出血1例,本组3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坚持直视下操作和程序性探查是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非手术区域损伤性并发症发生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手术中并发症 非手术区域 损伤性 诊断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傅晓辉 宗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 外科手术 免疫功能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胆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于建全 冯飞灵 +4 位作者 沈洋 冉荣征 刘辰 姜小清 罗祥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0-575,共6页
目的探讨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CHPPC)治疗进展期胆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3例进展期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患者给予CHPPC治疗(CHPPC组),另57例给予常规静脉化疗... 目的探讨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CHPPC)治疗进展期胆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3例进展期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患者给予CHPPC治疗(CHPPC组),另57例给予常规静脉化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KPS评分、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胆红素(TB)、碱性磷酸酶(ALP)]和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 CHPPC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34.78%(16/46),高于对照组的19.30%(11/57,P<0.05)。CHPPC组治疗有效率为67.39%(31/46),高于对照组的40.35%(23/57,P<0.01)。CHPPC组的AST、ALT、γ-GT、TB、ALP及CA19-9中位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HPPC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红蛋白减少、胃肠道反应和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PPC组的生存时间为(12.00±2.47)个月,长于对照组的(6.00±0.80)个月(P<0.01)。结论 CHPPC治疗进展期胆管癌临床疗效较常规静脉化疗显著,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下降,肝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生存时间延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进展期胆管癌 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 生活质量 肝功能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恶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及影像特征 被引量:14
7
作者 范飞 胡先贵 +2 位作者 张怡杰 杨珏 杨晓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影像学特征区分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T)良、恶性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7月至2007年3月间40例IPM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的病变均经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其中良性病... 目的:探讨术前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影像学特征区分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T)良、恶性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7月至2007年3月间40例IPM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的病变均经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其中良性病例17例,恶性病例23例。结果:从临床表现特点来看,恶性IPMT患者出现腹痛以及黄疸较良性患者更为常见(P<0.05),但两者在性别、发病率、发病年龄以及出现体质量减轻上无显著性差异;从影像学表现特征来看,恶性IPMT肿瘤大小及病灶内的附壁结节较良性IPMT为大(P<0.05),前者主胰管扩张常较后者明显(P<0.05),且更常出现附壁结节以及囊性病灶内不规则的隔膜(P<0.05),但两者在好发部位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恶性与良性IPMT患者在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影像学表现特征的差异对术前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而为决定手术时机和(或)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症状和体征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信号传导子及激活子3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新伟 闫兴州 +3 位作者 李亮 杨珏 张宝华 陈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检测转录信号传导子及激活子3(STAT3)在肝内胆管癌(IC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TAT3表达对手术切除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CC组织中STAT3的表达,并分析STAT3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 目的检测转录信号传导子及激活子3(STAT3)在肝内胆管癌(IC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TAT3表达对手术切除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CC组织中STAT3的表达,并分析STAT3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 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STAT3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KM)法估计和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Cox危险度回归模型分析临床病理参数和STAT3表达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ICC组织中STAT3表达较瘤旁组织增加,且与肿瘤体积大、病理性卫星灶、微血管侵犯、肿瘤分化差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高表达STAT3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更短,预后更差。Cox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STAT3高表达是影响总体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STAT3高表达提示预后较差,是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成为ICC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肝内胆管上皮癌 STAT3 存活率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术后监测血清AFP的临床意义(附70例报告)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学平 杨广顺 +4 位作者 卢军华 杨宁 张海斌 李齐根 闾少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67-1269,共3页
为探讨肝癌术后监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的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至2002年3月问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定期监测发现血清AFP阳性的70例患者AFP升高与肿瘤残留、复发或转移的关系。肝癌术后血清AFP升高可见于肝癌的残留或早期转移、肝癌... 为探讨肝癌术后监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的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至2002年3月问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定期监测发现血清AFP阳性的70例患者AFP升高与肿瘤残留、复发或转移的关系。肝癌术后血清AFP升高可见于肝癌的残留或早期转移、肝癌的复发或转移、肝癌的再发以及晚期肝硬变4种情况。对肝癌患者术后定期作AFP检查,有助于检出AFP阳性肝癌患者的肿瘤残留及亚临床期复发转移,不仅适用于术前AFP阳性,而且适用于术前AFP阴性的肝癌患者。肝癌患者术后AFP下降,但不能降至正常,可能与晚期肝硬变肝脏内干细胞一卵圆形细胞代偿性增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术后监测 血清 AFP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胆囊炎、胆囊结石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汤朝晖 宗明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62-864,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成因。 方法 :对 40 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胆囊炎、胆囊结石者 86例 (2 0 .75 % )。 40 0例中合并乙型肝炎 (乙肝 )及肝炎后肝硬化、伴有腹...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成因。 方法 :对 40 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胆囊炎、胆囊结石者 86例 (2 0 .75 % )。 40 0例中合并乙型肝炎 (乙肝 )及肝炎后肝硬化、伴有腹水及术中行肝门阻断的患者 ,术后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均较不伴乙肝及肝炎后肝硬化、无腹水及术中未行肝门阻断的患者明显增加 ;而术后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在有无输血以及肝门阻断时间长短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胆囊炎、胆囊结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包括术前存在易患因素、机械因素、胆囊血液灌注不足等。其结果是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汁淤滞、胆汁成分改变而引起胆囊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胆囊炎 胆结石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R1B10联合GPC-3在肝细胞癌免疫组化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光植 顾怡瑾 +1 位作者 喻昊 丛文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AKR1B10和GPC-3联合应用对提高肝细胞癌(HCC)免疫组化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价值。方法制备75例HCC组织芯片作为训练集,进行AKR1B10和GPC-3免疫组化检测,建立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以此构建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利用其... 目的探讨AKR1B10和GPC-3联合应用对提高肝细胞癌(HCC)免疫组化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价值。方法制备75例HCC组织芯片作为训练集,进行AKR1B10和GPC-3免疫组化检测,建立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以此构建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利用其曲线下面积(AUC)对单个指标和联合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估。将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用于200例HCC的测试集中,检测其有效性。结果训练集中,AKR1B10和GPC-3的AUC分别为0.773和0.800,联合诊断后的AUC提高至0.931;AKR1B10和GPC-3的敏感性分别为56%和61.3%,特异性均为98.7%,两者联合后的敏感性提高至88.0%,特异性为97.3%。测试集中,AKR1B10联合GPC-3对HC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0%和96.5%。结论AKR1B10联合GPC-3明显提高HCC免疫组化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在常规病理检查中合理组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醛酮还原酶1B10 磷脂酰蛋白聚糖3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转移性眼底恶性黑素瘤的治疗探讨(附5例剖腹探查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新伟 杨珏 +4 位作者 陆凯 张友磊 张宝华 沈峰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35-1036,共2页
目的探讨肝脏转移性黑素瘤手术切除的指征和可行性。方法和结果回顾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剖腹探查的5例肝脏转移性恶性黑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5例眼底恶性黑素瘤转移至肝脏的患者,均行激进性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肝脏转移性黑素瘤手术切除的指征和可行性。方法和结果回顾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剖腹探查的5例肝脏转移性恶性黑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5例眼底恶性黑素瘤转移至肝脏的患者,均行激进性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腹腔和肝脏多发转移1例(仅行剖腹探查、肝脏活检术),肝内多发病灶4例(均行姑息性肝脏转移病灶切除术)。3例患者同期行围术期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5例患者的预后均不佳,术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为9.6(3~26)个月。结论肝脏转移性眼底恶性黑素瘤无法早期发现,且手术指征不明,预后较差,仍是临床上的一项治疗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 黑素瘤 肝肿瘤 肿瘤转移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后患者两种营养支持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丽 张家梅 +2 位作者 崔晓燕 施凤华 张延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2期26-28,31,共4页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后患者施行早期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与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施行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后患者60例为...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后患者施行早期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与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施行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N组和EN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上臂周径、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外周血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微型营养评估表(micro nutrient evaluation sheet,MNA)评分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上臂周径、ALB、PAB、MNA评分均较术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后患者早期EN可取得与PN相同的效果,但EN组患者的住院费用较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故EN是首选的术后营养支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同期切除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肝周大量积血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置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智泉 谭蔚锋 +6 位作者 罗祥基 易滨 刘刚 钱波 刘辰 张柏和 姜小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3-937,共5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周大量积血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4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收治的117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肝移植术后肝周大量...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周大量积血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4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收治的117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肝移植术后肝周大量积血的危险因素,总结肝移植术后肝周大量积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117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12例,故最终105例纳入本研究。105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肝周大量积血9例(8.57%),以皮肤、巩膜黄染加重,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短时间内显著升高,肝功能受损为典型临床表现。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肝周大量积血与患者上腹部手术史(P=0.001)、术前血红蛋白水平(P=0.031)、术前白细胞水平(P=0.001)、术前血小板水平(P<0.001)、术后胆漏(P=0.001)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上腹部手术史(P=0.008,OR=15.000)、术后胆漏(P=0.034,OR=20.770)是肝移植术后肝周大量积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了解患者的既往腹部手术史、术中严格保护胆管血供,吻合确切,避免胆漏,是预防肝移植术后肝周大量积血的主要措施。肝周大量积血一旦产生,及时穿刺引流或手术清除积血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周大量积血 危险因素 疾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洁 李银侠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4期30-31,共2页
分析5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术后出血的原因,采用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做好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预防胰漏、胆漏、腹腔感染导致继发出血护理,加强临床及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42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出院,7例因出血后并发DIC及... 分析5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术后出血的原因,采用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做好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预防胰漏、胆漏、腹腔感染导致继发出血护理,加强临床及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42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出院,7例因出血后并发DIC及全身器官功能衰竭救治无效死亡,1例放弃治疗出院。提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严密的观察护理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发生出血时及时处理,可以阻止病情恶化,挽救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出血 原因分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内镜治疗的护理
16
作者 付立 赵洁 许余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6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进行内镜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3例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内镜治疗,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及时观察、术后加强护理。结果本组63例患者术后1—2周胆红素平均下降(77.08±48.29)μmol/L,生活... 目的探讨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进行内镜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3例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内镜治疗,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及时观察、术后加强护理。结果本组63例患者术后1—2周胆红素平均下降(77.08±48.29)μmol/L,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佶论重视术前准备,尤其是心理护理,做好术中观察,加强术后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恶性梗阻性黄疸 内镜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引流管打折的小诀窍
17
作者 赵洁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6期405-405,共1页
关键词 引流管 打折 护理诀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