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预掺混氢/天然气烟气内循环燃烧特性研究
1
作者
颜衎梯
王勇
+5 位作者
刘芃芃
赵硕
韦耿
卓建坤
姚强
李水清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20,共9页
本文设计并实验研究了一种非预掺混氢/天然气烟气内循环低氮燃烧器,以实现高比例氢气的灵活掺混、低NO_(x)排放和燃烧稳定性.通过改变掺氢比例,研究发现NO_(x)排放量在50%掺氢时热值比达到最低值71.3 mg/m^(3)(@3.5%O_(2)),与未加入烟...
本文设计并实验研究了一种非预掺混氢/天然气烟气内循环低氮燃烧器,以实现高比例氢气的灵活掺混、低NO_(x)排放和燃烧稳定性.通过改变掺氢比例,研究发现NO_(x)排放量在50%掺氢时热值比达到最低值71.3 mg/m^(3)(@3.5%O_(2)),与未加入烟气内循环的参考燃烧器相比,显著降低了NO_(x)排放水平.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燃烧器出口附近存在着内外两个回流区,即以钝体为中心的内回流区,以及炉膛外壁面作用下形成的外回流区,这两个区域为燃烧器提供稳定的火焰锚定点,确保了在0至100%掺氢比范围的稳定燃烧.掺氢比不会影响内、外回流区位置和大小,只会影响回流气体速度大小.NO_(x)排放在50%掺氢比时最低的关键是火焰结构发生了转变,使高浓度OH、O活性自由基大幅减少,进而降低了热力型NO_(x)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氢燃气
烟气内循环
钝体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粉炉内燃烧过程还原区强化脱硝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勇
朱江涛
+4 位作者
陈灿
范卫东
周棋
林山虎
刘一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5-241,共7页
提出一种新型脱硝技术——多级强化还原煤粉燃烧技术,并在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一台可实现煤粉自持燃烧的50 kW下行燃烧试验炉上开展了该技术的脱硝试验研究。采用再循环烟气携带还原抑制剂(尿素溶液或氨气)喷入强化还原区的方式进行强...
提出一种新型脱硝技术——多级强化还原煤粉燃烧技术,并在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一台可实现煤粉自持燃烧的50 kW下行燃烧试验炉上开展了该技术的脱硝试验研究。采用再循环烟气携带还原抑制剂(尿素溶液或氨气)喷入强化还原区的方式进行强化脱硝。在空气分级的基础上,对两级燃尽风位置、还原抑制剂喷入位置、还原抑制剂的载气种类、还原抑制剂与烟气混合程度和氨氮比等影响脱硝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一级燃尽风之前的还原区喷入尿素溶液,氨氮比为2时,脱硝效率可达20%左右;当在两级燃尽风之间的强化还原区喷入尿素溶液,氨氮比为2时,脱硝效率可达70%左右;氨气作为还原抑制剂时,随着氨氮比的增大,脱硝效率逐渐提高,当氨氮比在1.2~1.6时,脱硝效率稳定在70%左右,当氨氮比为2.5以上时脱硝效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炉
空气分级
强化还原区
还原抑制剂
燃尽风
氨氮比
脱硝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预掺混氢/天然气烟气内循环燃烧特性研究
1
作者
颜衎梯
王勇
刘芃芃
赵硕
韦耿
卓建坤
姚强
李水清
机构
新疆大学
电气
工程学院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清洁燃烧与烟气净化四川省重点试验室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20,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YFB4003900).
文摘
本文设计并实验研究了一种非预掺混氢/天然气烟气内循环低氮燃烧器,以实现高比例氢气的灵活掺混、低NO_(x)排放和燃烧稳定性.通过改变掺氢比例,研究发现NO_(x)排放量在50%掺氢时热值比达到最低值71.3 mg/m^(3)(@3.5%O_(2)),与未加入烟气内循环的参考燃烧器相比,显著降低了NO_(x)排放水平.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燃烧器出口附近存在着内外两个回流区,即以钝体为中心的内回流区,以及炉膛外壁面作用下形成的外回流区,这两个区域为燃烧器提供稳定的火焰锚定点,确保了在0至100%掺氢比范围的稳定燃烧.掺氢比不会影响内、外回流区位置和大小,只会影响回流气体速度大小.NO_(x)排放在50%掺氢比时最低的关键是火焰结构发生了转变,使高浓度OH、O活性自由基大幅减少,进而降低了热力型NO_(x)排放.
关键词
富氢燃气
烟气内循环
钝体燃烧
Keywords
hydrogen enriched natural gas
flue-gas internal recirculation
bluff body combustion
分类号
TK1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粉炉内燃烧过程还原区强化脱硝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勇
朱江涛
陈灿
范卫东
周棋
林山虎
刘一
机构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清洁燃烧与烟气净化四川省重点试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5-241,共7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6JZ0019)
文摘
提出一种新型脱硝技术——多级强化还原煤粉燃烧技术,并在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一台可实现煤粉自持燃烧的50 kW下行燃烧试验炉上开展了该技术的脱硝试验研究。采用再循环烟气携带还原抑制剂(尿素溶液或氨气)喷入强化还原区的方式进行强化脱硝。在空气分级的基础上,对两级燃尽风位置、还原抑制剂喷入位置、还原抑制剂的载气种类、还原抑制剂与烟气混合程度和氨氮比等影响脱硝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一级燃尽风之前的还原区喷入尿素溶液,氨氮比为2时,脱硝效率可达20%左右;当在两级燃尽风之间的强化还原区喷入尿素溶液,氨氮比为2时,脱硝效率可达70%左右;氨气作为还原抑制剂时,随着氨氮比的增大,脱硝效率逐渐提高,当氨氮比在1.2~1.6时,脱硝效率稳定在70%左右,当氨氮比为2.5以上时脱硝效率达到80%以上。
关键词
下行炉
空气分级
强化还原区
还原抑制剂
燃尽风
氨氮比
脱硝效率
Keywords
down-fired furnace
air staging
enhanced reduction zone
reductant
burn out air
RNSR
denitra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TM621.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预掺混氢/天然气烟气内循环燃烧特性研究
颜衎梯
王勇
刘芃芃
赵硕
韦耿
卓建坤
姚强
李水清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粉炉内燃烧过程还原区强化脱硝试验研究
王勇
朱江涛
陈灿
范卫东
周棋
林山虎
刘一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