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刀具柜在汽轮机叶片加工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玉胜 杨德存 +2 位作者 向志杨 邓亚弟 文小山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2,共5页
在企业数字转型的背景下,刀具管理优化是制造企业转型的重要部分,智能刀具柜是刀具管理优化的一种方式。根据汽轮机叶片加工车间刀具使用的具体情况,设计智能刀具柜软硬件,并开发其与SAP系统数据交互的接口,完成智能刀具柜系统与SAP工... 在企业数字转型的背景下,刀具管理优化是制造企业转型的重要部分,智能刀具柜是刀具管理优化的一种方式。根据汽轮机叶片加工车间刀具使用的具体情况,设计智能刀具柜软硬件,并开发其与SAP系统数据交互的接口,完成智能刀具柜系统与SAP工具管理模块的数据交互,实现智能刀具柜在汽轮机叶片加工车间的稳定应用,刀具借用归还过程无人值守,提升刀具借用归还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刀具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刀具柜 汽轮机 叶片加工 刀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汽轮机末级长叶片鼓风热的定量分析
2
作者 代海红 李音 +3 位作者 韩家祺 周监令 张志英 王坤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9,共9页
为研究大功率汽轮机在小负荷状态下末级长叶片区域的鼓风热现象,首先汇总分析了各类相关文献关于旋转叶片类结构搅拌鼓风热现象相关的定量计算公式,然后以国内某大功率600MW超临界发电汽轮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末三级动、静叶片的流场数... 为研究大功率汽轮机在小负荷状态下末级长叶片区域的鼓风热现象,首先汇总分析了各类相关文献关于旋转叶片类结构搅拌鼓风热现象相关的定量计算公式,然后以国内某大功率600MW超临界发电汽轮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末三级动、静叶片的流场数值模型,依据热力设计数据对其末三级多工况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其流场分布数据。在数值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探讨了负荷水平、工质密度和动力黏度等因素与鼓风热损失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负荷水平与鼓风热损失之间相关性更为明显,其原因主要在于长叶片级组内小负荷状态下流场存在复杂的三维特性;对文献经验公式,在汽轮机末级长叶片鼓风热损失的试算表明,其并不适用于长叶片级组内小负荷状态;最后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鼓风热损失与负荷水平及级最高温度与负荷水平之间的经验性估算公式。本文研究方法及数据可为评估类似结构和功率等级汽轮机鼓风热损失提供参考,为机组安全运行指导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鼓风损失 CFD 叶栅 末级组 长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汽轮机低压缸动力学特性分析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一鸣 徐自力 +1 位作者 陈贝贝 杨灵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182,共4页
针对某600MW凝汽式汽轮机低压缸盖振较大的问题,从动力学特性理论分析入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低压缸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提出了一种与低压转子旋转激振力等效的双向简谐力加载方法,对低压缸的受迫振动响应进行了数值计算;基于计算结... 针对某600MW凝汽式汽轮机低压缸盖振较大的问题,从动力学特性理论分析入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低压缸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提出了一种与低压转子旋转激振力等效的双向简谐力加载方法,对低压缸的受迫振动响应进行了数值计算;基于计算结果分析,提出了低压缸的结构优化改进方案,并从多角度对所提方案进行了效果评估。结果表明,低压缸的下缸刚度较低导致固有频率落入50Hz附近,以及转子轴承支撑中心距离端板较远导致激励力力矩较大,是低压缸振动较大的主要原因;提出的结构优化方案可提高低压缸的固有频率,使其避开50Hz工作频率,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振动响应的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低压缸 模态分析 振动响应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防旋板对汽轮机交错齿迷宫密封泄漏特性和动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新长 赵卫军 +3 位作者 殷戈 谭锐 张子涵 李志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为提高汽轮机高压缸和中压缸之间过桥汽封的气流激振动力学性能、抑制汽轮机轴系振动失稳,针对交错齿迷宫密封,开展了进口防旋板结构方案设计和动力学性能评估研究。首先,建立了具有“虚拟旁路边界”的交错齿迷宫密封动力学计算模型,实... 为提高汽轮机高压缸和中压缸之间过桥汽封的气流激振动力学性能、抑制汽轮机轴系振动失稳,针对交错齿迷宫密封,开展了进口防旋板结构方案设计和动力学性能评估研究。首先,建立了具有“虚拟旁路边界”的交错齿迷宫密封动力学计算模型,实现了对动密封进口压力场和高预旋速度场的精准模拟;然后,采用基于多频椭圆轨迹涡动模型的非定常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摄动数值方法,对比分析了进口预旋(预旋比为0、0.3、0.5)对无防旋板结构的迷宫密封的动力特性系数的影响规律;最后,详细评估了不同进口防旋板结构方案的止旋抑振性能,比较分析了防旋板倾角和数量对迷宫密封的泄漏量、动力特性系数和周向旋流比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迷宫密封泄漏量对防旋板倾角和数量变化不敏感(泄漏量变化小于0.5%);进口预旋会导致迷宫密封交叉刚度和有效阻尼穿越频率增大、有效阻尼减小,易诱发轴系失稳;进口防旋板能够显著减小迷宫密封的交叉刚度(约为53%)和有效阻尼穿越频率(约为24 Hz)、增大有效阻尼,使密封泄漏量略有增加(约为4.5%);相较于直防旋板,45°倾角斜防旋板使密封交叉刚度进一步降低约14%,有效阻尼穿越频率变化较小;当防旋板数由36增加到72时,密封交叉刚度降低约24%,有效阻尼穿越频率减小约5 Hz;而当防旋板数由72增加到144时,密封的转子动力特性对防旋板数变化不敏感;综合考虑加工成本和止旋抑振性能,具有72个直防旋板的迷宫密封进口防旋板结构方案最优。研究结果可为交错齿迷宫密封防旋板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宫密封 泄漏特性 动力学特性 计算流体动力学 防旋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前置凸台防旋板的汽轮机交错齿迷宫密封动力学特性研究
5
作者 殷戈 黄彪 +3 位作者 黄新长 邵峰 张子涵 李志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64,共12页
为提高汽轮机多级轴端迷宫密封动力学性能,针对汽轮机两级轴端交错齿迷宫密封,开展了具有前置凸台的新型防旋板结构方案设计和止旋抑振性能评估。首先,针对两级轴端交错齿迷宫密封,设计了一级和两级传统防旋板、一级和两级前置凸台新型... 为提高汽轮机多级轴端迷宫密封动力学性能,针对汽轮机两级轴端交错齿迷宫密封,开展了具有前置凸台的新型防旋板结构方案设计和止旋抑振性能评估。首先,针对两级轴端交错齿迷宫密封,设计了一级和两级传统防旋板、一级和两级前置凸台新型防旋板等动密封防旋板结构方案,并建立了具有“虚拟旁路边界”的有、无防旋板多级交错齿迷宫密封动力学计算模型,实现了对多级动密封进口压力场和高预旋速度场的精准模拟;然后,采用基于多频椭圆轨迹涡动模型的动密封气流激振动力学特性(CFD)摄动数值预测方法,对比分析了无防旋板、传统防旋板和新型前置凸台防旋板作用下,两级交错齿迷宫密封泄漏特性和气流激振动力学特性;最后,通过分析不同防旋板结构方案下,两级交错齿迷宫密封腔室旋流发展、腔室速度场和动态压力分布、转子面气流激振力,阐明了防旋板的止旋抑振机制。结果表明:无防旋板的迷宫密封具有最低的泄漏量,一级传统防旋板或一级前置凸台防旋板的设置会使密封齿数减少,导致密封泄漏量增加约4.5%;相比于一级防旋板,具有两级防旋板的迷宫密封泄漏量增加约5.5%;相比于传统防旋板,前置凸台防旋板可减小交叉刚度、增大有效阻尼;相比于一级防旋板,两级防旋板可减小高涡动频率下的交叉刚度、增大直接阻尼,进而提高密封的有效阻尼;在传统防旋板的基础上设置前置凸台可提升防旋板的止旋性能,且两级防旋板可有效抑制密封下游区域的旋流发展,能显著提升迷宫密封动力学性能、抑制汽轮机轴系振动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宫密封 泄漏特性 动力学特性 防旋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红套环筒形高压内缸设计制造与检修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史进渊 汪勇 +4 位作者 刘东旗 邓志成 危奇 杨宇 林润达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8-192,197,共6页
介绍了汽轮机红套环筒形高压内缸的设计、制造与检修的几项关键技术,包括红套环筒形高压内缸的常规设计方法、有限元分析设计方法、实际过盈量的制造过程保障方法和红套紧力的检修监控方法。提出了红套环筒形高压内缸额定负荷稳态工况... 介绍了汽轮机红套环筒形高压内缸的设计、制造与检修的几项关键技术,包括红套环筒形高压内缸的常规设计方法、有限元分析设计方法、实际过盈量的制造过程保障方法和红套紧力的检修监控方法。提出了红套环筒形高压内缸额定负荷稳态工况和起动与停机瞬态工况下的强度设计方法、额定负荷稳态工况下的蠕变设计方法和起动与停机瞬态工况下高压内缸中分面严密性的设计方法,给出了某电厂600 MW超临界汽轮机筒形高压内缸的红套环设计数据,以及高压内缸制造与检修过程增加垫片厚度的应用实例,并分析了高压内缸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合理增加红套环与高压内缸间的垫片厚度,既可以保证红套环与高压内缸首次装配的实际过盈量达到设计要求,又可以保证红套环的红套紧力与高压内缸的严密性处于受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筒形高压内缸 红套环 设计 制造 检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建录 张晓东 侯明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15,共5页
提高参数和采用二次再热技术是降低发电煤耗和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已有多台高参数二次再热机组投运,总结这些机组的技术研发、运行经验,对我国燃煤机组进一步提升参数、开发更高效的二次再热机组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国内外... 提高参数和采用二次再热技术是降低发电煤耗和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已有多台高参数二次再热机组投运,总结这些机组的技术研发、运行经验,对我国燃煤机组进一步提升参数、开发更高效的二次再热机组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二次再热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国内已投运的华能安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华能莱芜发电有限公司等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清洁燃煤机组技术发展展望了我国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技术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指出未来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技术必然向更高参数、更低背压、更灵活运行、全国产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二次再热 汽轮机 高参数 超低背压 高温材料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抽汽背压式给水泵汽轮机的发电系统瞬态特性及控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晓东 翟璇 +2 位作者 张顺奇 刘明 严俊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8-105,共8页
集成抽汽背压式给水泵汽轮机可以降低抽汽的过热度并提高朗肯循环的热效率。为了研究抽汽背压式给水泵汽轮机系统的动态特性及功率控制问题,本文模拟了抽汽背压式给水泵汽轮机的变负荷瞬态过程,通过权衡功率响应速度、机组经济性和除氧... 集成抽汽背压式给水泵汽轮机可以降低抽汽的过热度并提高朗肯循环的热效率。为了研究抽汽背压式给水泵汽轮机系统的动态特性及功率控制问题,本文模拟了抽汽背压式给水泵汽轮机的变负荷瞬态过程,通过权衡功率响应速度、机组经济性和除氧器压力,对主给水控制系统中的阀门切换策略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降负荷过程中,相比于抽汽背压式给水泵汽轮机的输出功率,给水泵消耗功率降低的幅度更为明显,造成了功率不匹配的现象;使用补汽阀调节可以减少机组的经济性损失,但是降低了抽汽背压式给水泵汽轮机功率的响应速度,且导致除氧器压力的升高;使用进汽阀调节可以提高抽汽背压式给水泵汽轮机功率的响应速度,但是节流损失较大;通过优化给水控制系统中的阀门切换策略,既可以减少给水流量的波动,并防止除氧器压力超过高限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系统的经济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汽背压式给水泵汽轮机 动态特性 给水控制 切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燃气轮机相关国际标准背后的力学问题 被引量:3
9
作者 徐自力 方宇 +2 位作者 赵宇 王建录 赵世全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164,共4页
国际标准是先进技术的结晶,既有很好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对行业实践的总结,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这些标准通常仅给出了简单结论性的概念和表达式,没有给出其背后的原理和机理,如果不能对其深入理解,将影响标准的使用和作用发挥。以国... 国际标准是先进技术的结晶,既有很好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对行业实践的总结,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这些标准通常仅给出了简单结论性的概念和表达式,没有给出其背后的原理和机理,如果不能对其深入理解,将影响标准的使用和作用发挥。以国际标准ISO10814"机械振动-机器不平衡敏感度和不平衡灵敏度"为例,将复杂转子系统在共振附近等效为单自由度系统,推导出了模态灵敏度的计算公式,解释了其物理含义。从频响函数角度给出了基于奈奎斯特图法试验确定某个共振转速下模态灵敏度的理论依据。采用半功率点法,推导出了基于波德图法试验确定某个共振转速的模态灵敏度的计算公式。计算了某1 000MW机组的临界转速和对应的模态灵敏度,计算结果表明该转子系统的各阶临界转速均处于中等敏感度机器灵敏度的A区,即灵敏度很低,具有较好的动力学特性。本文工作对相关国际标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燃气轮机 国际标准 转子 ISO 108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高温合金透平轮盘高效拉削刀具优化设计
10
作者 谢鸿 唐仕东 +3 位作者 向志杨 贠庆芳 杨德存 姜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116,共4页
针对燃气轮机高温合金透平轮盘的拉削加工难点,通过切削力分析与模拟仿真,对拉刀结构、前角、刃口圆弧半径R1与刃口圆弧半径R2、切屑厚度进行优化设计,达到降低拉刀磨损速度、提高透平轮轮槽拉削质量稳定性的目的。
关键词 高温合金透平轮盘 拉削 硬质合金可转位拉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汽轮机产品的新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7
11
作者 史进渊 阳虹 +3 位作者 张宏涛 方宇 李军 王宝来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42-550,共9页
从汽轮机产品发展的角度出发,对2010—2019年我国汽轮机一系列重要进展和下一步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简要介绍了国外700℃火电汽轮机和1700 MW级核电汽轮机的进展,总结了我国火电汽轮机、核电汽轮机和工业汽轮机的技术特点和新进展,提出... 从汽轮机产品发展的角度出发,对2010—2019年我国汽轮机一系列重要进展和下一步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简要介绍了国外700℃火电汽轮机和1700 MW级核电汽轮机的进展,总结了我国火电汽轮机、核电汽轮机和工业汽轮机的技术特点和新进展,提出了我国汽轮机技术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和研究方向,包括发电效率50%以上机组的汽轮机、1900~2200 MW核电汽轮机及全速1450~1550 mm和半速2000~2300 mm长叶片。结果表明:2010—2019年,我国高参数660~1240 MW火电汽轮机、1000~1755 MW核电汽轮机、工业驱动用与工业发电用汽轮机以及大容量汽轮机的功率、参数和末级长叶片取得了重要的新成就;国内基本形成了大功率火电汽轮机、核电汽轮机及工业汽轮机的自主化设计、国产化制造和批量化生产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汽轮机 核电汽轮机 工业汽轮机 进汽参数 长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参数汽轮机材料焊接裂纹的形成机理与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亮亮 杨林 +4 位作者 熊建坤 曹天兰 余勇 文仲波 吴海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329-331,335,共4页
620℃等级汽轮机转子用13Cr9Mo1Co1NiVNbNB(FB2)材料是一种新型9Cr马氏体耐热钢,通过合理控制B、N含量,提高了高温蠕变强度。该材料焊接热影响区易出现随机分布的微裂纹,本文通过Gleeble热模拟试验获取该材料的塑性回复温度高达1 150℃... 620℃等级汽轮机转子用13Cr9Mo1Co1NiVNbNB(FB2)材料是一种新型9Cr马氏体耐热钢,通过合理控制B、N含量,提高了高温蠕变强度。该材料焊接热影响区易出现随机分布的微裂纹,本文通过Gleeble热模拟试验获取该材料的塑性回复温度高达1 150℃,具有较大的液化裂纹倾向,采用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对母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母材随机分布少量Laves相,在高温区的液化共晶反应形成沿晶分布的液化膜,在焊接应力作用下形成液化裂纹。通过降低焊接热输入、控制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以减少焊接热循环中的高温停留时间,有效控制了液化裂纹的产生,提高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r9Mo1Co1NiVNbNB(FB2) 液化裂纹 LAVES相 焊接热循环 高温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高温叶片用马氏体耐热钢服役氧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金祺 陈艺文 +2 位作者 裴玉冰 王天剑 聂丽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95-398,共4页
对某电厂服役一年的马氏体耐热钢叶片表面的氧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530~580℃的服役温度下,1-4级叶片表面内层氧化物均为铁铬尖晶石,外层为富铁氧化物,铁铬尖晶石中的Cr元素分布不均匀,蒸汽流速导致不同级叶片外层富铁氧化物在... 对某电厂服役一年的马氏体耐热钢叶片表面的氧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530~580℃的服役温度下,1-4级叶片表面内层氧化物均为铁铬尖晶石,外层为富铁氧化物,铁铬尖晶石中的Cr元素分布不均匀,蒸汽流速导致不同级叶片外层富铁氧化物在成分和结构上存在差异;金属离子向外扩散是氧化速率的限速步骤,同时也是导致氧化层中产生孔洞的主要原因,因为温度升高可促进金属离子向外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气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热发电汽轮机转子热机械应力分析及启动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焦玉雪 徐自力 +2 位作者 尹刚 吴方松 范小平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7-420,429,共5页
分析了太阳能光热发电汽轮机区别于传统火电汽轮机的主要技术特点,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某50MW光热发电汽轮机高压、中低压转子冷态启动过程中的热、机械应力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与火电汽轮机高压转子较危险不同,光热汽轮机转... 分析了太阳能光热发电汽轮机区别于传统火电汽轮机的主要技术特点,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某50MW光热发电汽轮机高压、中低压转子冷态启动过程中的热、机械应力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与火电汽轮机高压转子较危险不同,光热汽轮机转子最大等效应力、低周疲劳裂纹较易出现在中低压转子,其启动过程中热机械应力是制约光热汽轮机快速启动、频繁启停、变负荷运转的重要因素。并对原启动曲线中不合理、偏保守的地方进行了优化,减少未带负荷的冲转暖机时间,适时升速减少中低速暖机时间,增加低负荷暖机时长。优化方案缩短了24.4%的启动时长,关键部位最大等效热机械应力降低了23.46%,其疲劳寿命总损伤降低为1.83%,较好地满足了光热电站对光热汽轮机转子25年服役寿命周期内250次冷态启动的许用寿命要求。该优化方案较大地提升了机组的经济性及安全性,保障了光热汽轮机频繁快速启动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光热发电汽轮机 转子 疲劳寿命 启动优化 热机械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刀具在线监控技术优化汽轮机轮槽刀具寿命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刚 刘光耀 +2 位作者 田良 何荣跃 谢鸿 《工具技术》 2018年第6期119-121,共3页
通过刀具在线监控技术监控分析汽轮机轮槽铣刀在切削加工镍基高温合金中的状态,研究刀具在切削加工中的磨损规律,得出优化刀具寿命的可行性方法,以提高刀具的切削寿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刀具的切削参数可提高刀具的切削寿命。
关键词 刀具在线监控技术 轮槽刀具 刀具寿命 切削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AlN薄膜对汽轮机高温叶片用耐热钢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宇飞 巩秀芳 +2 位作者 蒲贤超 裴玉冰 李金祺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445-448,共4页
采用多弧离子镀法将CrAlN薄膜沉积在2Cr11Mo1VNbN耐热钢基体试样上,然后在580~620℃大气环境下进行5 000 h的长期高温抗氧化试验,研究薄膜对基体抗氧化性能及其组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薄膜能有效保护基材在暴露过程中不被氧化;薄... 采用多弧离子镀法将CrAlN薄膜沉积在2Cr11Mo1VNbN耐热钢基体试样上,然后在580~620℃大气环境下进行5 000 h的长期高温抗氧化试验,研究薄膜对基体抗氧化性能及其组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薄膜能有效保护基材在暴露过程中不被氧化;薄膜氧化形成的Cr-Al混合氧化物起屏障作用,抑制离子扩散,可有效延缓基体的氧化速度;薄膜氧化分解产生的N2气泡促进了薄膜中裂纹的产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钢 CrAlN薄膜 高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透平末级的燃气轮机排气扩压器气动性能研究
17
作者 闫晨曦 王嘉骏 +5 位作者 姚家旭 苏鹏飞 孔祥林 方宇 李志刚 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4-146,共13页
为探究透平末级出口流动对燃气轮机排气扩压器性能的影响,获取由透平末级、排气扩压器和收集器组成的完整系统的气动性能,建立了耦合透平末级的燃气轮机排气扩压器气动性能高保真分析模型。采用数值求解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 为探究透平末级出口流动对燃气轮机排气扩压器性能的影响,获取由透平末级、排气扩压器和收集器组成的完整系统的气动性能,建立了耦合透平末级的燃气轮机排气扩压器气动性能高保真分析模型。采用数值求解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方程和SST k-ω湍流模型的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流量下,排气扩压器的流场结构和静压恢复系数。结果表明:随着进口流量的降低,排气扩压器内流动分离导致的总压损失增加,排气扩压器静压恢复系数下降。收集器内主要存在两股旋流,与弯扭段相邻的拐角处涡旋和回流增加了压力损失,降低了静压恢复系数。设计流量下,排气扩压器非弯扭段静压恢复系数为0.645,110%设计流量下静压恢复系数增加了10.2%;小设计流量导致排气扩压器总压损失增加,扩压能力降低,50%设计流量下扩压器的静压恢复系数为-0.059。设计流量大于70%时,透平末级动叶叶顶间隙泄漏射流能够抑制排气扩压器机匣的分离流动,从而降低总压损失。该研究为考虑透平末级出口流动作用下的燃气轮机排气扩压器气动性能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排气扩压器 透平末级 气动性能 静压恢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三维通流自动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昆仑 宋放放 +1 位作者 江生科 陶志坚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9-413,共5页
为了提升汽轮机通流技术开发效率,研究了三维自动仿真技术。基于国际通用的商业软件搭建仿真流程,构建交互式场景,设计几何建模、网格划分、前处理和后处理组件,开发具备叶片通道设计、汽封通道设计和仿真模拟功能的三维通流自动仿真模... 为了提升汽轮机通流技术开发效率,研究了三维自动仿真技术。基于国际通用的商业软件搭建仿真流程,构建交互式场景,设计几何建模、网格划分、前处理和后处理组件,开发具备叶片通道设计、汽封通道设计和仿真模拟功能的三维通流自动仿真模块,实现全自动模型创建、数值计算和结果处理,大幅减少工作量,降低错误率。采用三维通流自动仿真模块对某汽轮机高压缸进行模拟,并与一维设计和常规仿真结果对比,发现自动仿真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能够得到准确的关键参数和流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通流 三维 汽轮机 自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模型燃烧室富氢燃气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
19
作者 冯珍珍 石小祥 +5 位作者 廉天佑 韩思博 李伟 田晓晶 方宇 李玉阳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7,共8页
为了获得掺氢对常规天然气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燃气轮机模型燃烧室开展了常温常压条件下不同比例富氢燃气的燃烧及排放特性实验研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和激光诱导荧光技术获得了旋流火焰流场与火焰宏观形态特征,同时对其贫燃... 为了获得掺氢对常规天然气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燃气轮机模型燃烧室开展了常温常压条件下不同比例富氢燃气的燃烧及排放特性实验研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和激光诱导荧光技术获得了旋流火焰流场与火焰宏观形态特征,同时对其贫燃熄火边界、出口排放特性进行定量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掺氢燃烧会显著改变甲烷旋流火焰的宏观形态、贫燃熄火边界和出口排放特性。研究发现:掺氢有利于提高燃烧强度和稳定工作范围,在当量比为0.5的较贫燃条件下可以较好地控制CO和NO排放,其浓度均不超过10^(-5)。同时,采用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等基础燃烧特性参数可以较好地捕捉燃料特性变化引起的旋流火焰尺寸、熄火边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掺氢 火焰形态 排放特性 激光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燃气轮机拉杆组合转子热瞬变振动特性研究
20
作者 高进 黄涛 +2 位作者 龚军军 赵仕志 艾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5-291,共7页
重型燃气轮机冷态启动的稳速升负荷阶段,常出现轮盘间径向变形不协调导致的相对滑移,拉杆组合转子会发生振动随燃气轮机转子温度的增加而显著变化的热瞬变振动现象。建立了周向拉杆组合转子平面摩擦带止口配合结构轮盘相对滑移的力学模... 重型燃气轮机冷态启动的稳速升负荷阶段,常出现轮盘间径向变形不协调导致的相对滑移,拉杆组合转子会发生振动随燃气轮机转子温度的增加而显著变化的热瞬变振动现象。建立了周向拉杆组合转子平面摩擦带止口配合结构轮盘相对滑移的力学模型,包括平面摩擦、周向拉杆和止口与轮盘相对滑移的力学模型。以某型重型燃气轮机拉杆组合转子为研究对象,对其冷态启动过程中出现的热瞬变振动进行了分析,根据轮盘相对滑移的规律,通过减小轮盘间的变形不协调,并适当增加止口配合的过盈量的方法,成功优化了该重型燃气轮机拉杆组合转子冷态启动过程中的热瞬变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杆组合转子 平面摩擦 止口配合 热瞬变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