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肖塘南地区走滑断裂特征与断溶体勘探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梁 孙庭斌 +6 位作者 陈迎楠 张怡 王玉珊 王硕 赵婧 王雅迪 李栋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9-245,共7页
断裂在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缝洞型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控储、控藏和控富,是油气地质分析的热点。由于肖塘南地区二维测线对断裂的解释及识别难度大,对断裂控储控藏的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奥陶系油气勘探。为此,基于肖... 断裂在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缝洞型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控储、控藏和控富,是油气地质分析的热点。由于肖塘南地区二维测线对断裂的解释及识别难度大,对断裂控储控藏的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奥陶系油气勘探。为此,基于肖塘南地区新三维地震资料,在分析区域地质概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走滑断裂的构造、演化特征,明确了走滑断裂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进而提出了目标优选思路。研究表明,平面上肖塘南地区发育3条NE向走滑断裂带,具有线状、马尾状、半花状组合样式;纵向上发育深层、浅层2套断裂系统,深层走滑断裂形成于加里东早—中期,表现为陡直或花状样式,浅层断裂形成于加里东晚期—海西期,表现为负花状构造走滑断裂。研究区内顺南4断裂带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由南向北表现为线性断裂区——马尾状断裂区。在马尾状断裂区内,地层破碎严重,有利于岩溶作用,断溶体油气藏更为发育,是风险勘探优先选择的区域。研究认识对该区奥陶系断溶体油气藏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断溶体 油气藏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南自贡地区茅口组岩溶储层成因及地震预测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雷 纪学武 +6 位作者 屈卫华 孙增玖 柯钦 孙国翔 查小军 陈迎楠 李瑞珍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7-448,471,共13页
近年来,四川盆地下二叠统茅口组大量非构造圈闭钻井获得高产,证实了岩溶储层是茅口组岩性气藏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但岩溶储层的成因及地震响应特征尚不明确,不同地区的岩溶储层预测方法不尽相同。通过对蜀南自贡地区茅口组构造特征、... 近年来,四川盆地下二叠统茅口组大量非构造圈闭钻井获得高产,证实了岩溶储层是茅口组岩性气藏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但岩溶储层的成因及地震响应特征尚不明确,不同地区的岩溶储层预测方法不尽相同。通过对蜀南自贡地区茅口组构造特征、地层特征和岩溶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得出以下5方面认识:①台内滩相是岩溶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自贡地区茅口组台内滩相主要在茅三段和茅二b段发育;②东吴运动差异抬升是研究区岩溶储层的主控因素;③断层形成于茅口组沉积之后,茅口组顶部岩溶储层受后期局部持续风化控制,茅口组内部岩溶储层受后期断层改造控制;④距茅口组顶距离不同,岩溶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不同,茅三段表层型岩溶储层物性与茅口组顶部波峰振幅呈负相关,茅二b段内幕型岩溶储层物性则与茅口组内部波峰振幅呈正相关;⑤表层型岩溶储层在平面上不依赖断层且具有一定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南自贡地区 茅口组 岩溶储层成因 岩溶储层地震预测方法 东吴运动 内幕型岩溶 表层型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识别技术及其在肇州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鹏 钟建华 +2 位作者 张亚金 赵文栋 王旭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1-525,7,共5页
肇州油田州371区块位于肇州鼻状构造东翼,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由于断层切割而发育有小断块和小断鼻,小断层对构造形态及油水关系影响大。针对该区块断层多、断距小、延伸短、多期发育、切割关系和组合关系复杂、小断层解释和识别难的... 肇州油田州371区块位于肇州鼻状构造东翼,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由于断层切割而发育有小断块和小断鼻,小断层对构造形态及油水关系影响大。针对该区块断层多、断距小、延伸短、多期发育、切割关系和组合关系复杂、小断层解释和识别难的地质特点,综合应用了相干体分析技术、沿层倾角方位角分析技术、频谱分解技术以及三维可视化技术等多种物探技术手段,结合地震剖面等多种信息,识别出常规地震数据体难以识别的小断层,并厘清了该区块断层的分布规律及接触关系,发现和落实了一批与小断层有关的低幅度构造,表现了精细构造解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优势频带 相干体 倾角方位角 频谱分解 构造精细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正断层在松辽盆地南部油气聚集中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永波 高宇慧 +2 位作者 马世忠 刘冬民 孙雨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64,共6页
油气勘探的实践成果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含油气盆地中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受断层分布的控制。通过对两井东—木头南区扶余油层石油地质特征、已提交探明储量区及有利区块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通过以西南为主要物源方向的三角洲前缘砂体与北... 油气勘探的实践成果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含油气盆地中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受断层分布的控制。通过对两井东—木头南区扶余油层石油地质特征、已提交探明储量区及有利区块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通过以西南为主要物源方向的三角洲前缘砂体与北北西断层垂直或者高角度斜交的大型反向正断层的有效匹配,形成了邻凹侧具有有利富油的条件。分别通过对反向正断层形成的机制及背景、研究区发育分布特征、以及反向正断层聚油机理–模式进行研究表明,反向正断层对油气的聚集与分布有以下控制作用:控制油气聚集的类型、控制油气富集的程度、控制油气聚集的层位、控制油气聚集的部位,为今后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正断层 扶新隆起带 油气聚集 扶余油层 两井东—木头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滑构造差异变形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基于砂箱模拟实验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艳友 漆家福 周赏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1-715,共5页
走滑断裂及其相关构造与油气聚集分布有着密切联系。受基底性质、断层形态及地层能干性影响,走滑断层具有明显分段特征,深、浅断裂组合样式也存在明显差异。利用砂箱实验讨论基底走滑断层形态、软弱层对盖层走滑变形带的影响。模拟实验... 走滑断裂及其相关构造与油气聚集分布有着密切联系。受基底性质、断层形态及地层能干性影响,走滑断层具有明显分段特征,深、浅断裂组合样式也存在明显差异。利用砂箱实验讨论基底走滑断层形态、软弱层对盖层走滑变形带的影响。模拟实验表明:基底断层走滑位移量对盖层构造变形强度、构造变形样式有明显控制作用。地层岩性、盖层厚度控制浅层走滑剪切范围及变形幅度。走滑变形带宽度与软弱层厚度成正比,断层受阻部位软弱层厚度大则形成褶皱,反之发育断块构造。基底断层走向变化导致的局部应力条件差异是走滑断裂分段及构造变形差异的重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层 走滑主位移带 地层能干性 差异变形 砂箱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横波联合解释技术在气云区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国文 邓志文 +4 位作者 姜太亮 张军勇 于雪娇 祁成业 郗晓萍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87,共9页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是青海油田天然气主产区,但由于该区第四系生物气气藏具有地层沉积时代新,成岩作用差,岩石结构疏松等地质特征,导致气云区地震构造成像差、低丰度气藏预测精度低等诸多难题。基于"低频+横波"多波二维联合...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是青海油田天然气主产区,但由于该区第四系生物气气藏具有地层沉积时代新,成岩作用差,岩石结构疏松等地质特征,导致气云区地震构造成像差、低丰度气藏预测精度低等诸多难题。基于"低频+横波"多波二维联合激发的油气勘探攻关试验获得的高品质纵波及纯横波资料,采取了纵横波联合标定、联合解释、联合属性分析等技术攻关,结果表明:三湖地区浅层存在微小断裂,发现了多个低幅度构造圈闭及地震异常圈闭,初步形成了一套适用于三湖地区浅层生物气的纵横波联合解释配套技术,该技术充分展现了纵横波联合地震勘探技术的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云区 纵横波联合解释技术 低幅度构造 断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冷湖七号地区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晔桐 孙国强 +2 位作者 杨永恒 秦彩虹 李艳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6,共12页
碳酸盐胶结物是碎屑岩储层中最常见的胶结物类型,其形成环境、物质来源、反映的成岩温度对储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柴北缘冷湖七号下干柴沟组砂岩碳酸盐胶结物进行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区下干柴沟组砂岩碳酸盐胶结物... 碳酸盐胶结物是碎屑岩储层中最常见的胶结物类型,其形成环境、物质来源、反映的成岩温度对储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柴北缘冷湖七号下干柴沟组砂岩碳酸盐胶结物进行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区下干柴沟组砂岩碳酸盐胶结物包含方解石、含铁方解石、铁方解石和白云石等4种类型。碳同位素(δ13CPDB)和氧同位素(δ18OPDB)值分别为-8.81‰^-3.51‰和-8.77‰^-17.36‰,平均值分别为-5.33‰及-13.50‰;利用碳同位素和氧同位素计算出古盐度值和古温度值分别为113.61~102.85和63.03~123.06℃,平均值分别为109.66及94.47℃。反映出研究区下干柴沟组所处成岩阶段为早成岩阶段B期——中成岩阶段A期,形成过程受到有机质脱羧基作用影响,成岩环境偏酸性,成岩流体来自碎屑的析出水和大气淋滤淡水。储层物性除了受成岩环境和温度的影响外,与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随着碳酸盐胶结物含量的增加,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胶结物 同位素 下干柴沟组 冷湖七号 储层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集脚印自适应压制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邹振 张立彬 +2 位作者 王秀松 朱俊诚 赵文涛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3-548,610,共7页
海上拖缆地震资料采集受潮汐、海水速度变化、拖缆漂移等因素影响,条带状采集脚印噪声发育。应用三维频率-波数域滤波、时间切片的二维波数域滤波等叠后压制方法时滤波器设置复杂,而且对与有效信号重叠的低波数采集脚印噪声的压制能力... 海上拖缆地震资料采集受潮汐、海水速度变化、拖缆漂移等因素影响,条带状采集脚印噪声发育。应用三维频率-波数域滤波、时间切片的二维波数域滤波等叠后压制方法时滤波器设置复杂,而且对与有效信号重叠的低波数采集脚印噪声的压制能力较弱。提出了基于时间切片的采集脚印噪声自适应压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拉普拉斯算子识别采集脚印噪声,将噪声变换至波数域并根据采集脚印波数谱阈值自适应设置该时间切片的波数域滤波器,进而通过波数域滤波完成采集脚印噪声压制。海上应用实例表明,本方法不仅能够压制高波数采集脚印与随机噪声,对与地震信号重叠的低波数采集脚印噪声也能实现有效压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集脚印 拉普拉斯算子 波数域滤波 自适应滤波器 波数谱 拖缆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古近纪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9
9
作者 陈玮常 张洪宇 +2 位作者 全志臻 徐颖晶 闫晶晶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69,I0004,I0005,共15页
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地区文昌组沉积厚度大,断裂构造发育。基于精细地震解释成果,利用油区构造解析原理,分析西江主洼古近系断裂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西江主洼主要发育正断层和正走滑断层,可分为基底、盖层、晚期3套断裂... 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地区文昌组沉积厚度大,断裂构造发育。基于精细地震解释成果,利用油区构造解析原理,分析西江主洼古近系断裂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西江主洼主要发育正断层和正走滑断层,可分为基底、盖层、晚期3套断裂系统;古近纪断陷期分为3个阶段,即早始新世(E w 4 E w 3)NW—SE向伸展断陷期、中始新世(E w 2 E w 1)应力场顺时针旋转的转换断陷期、中晚始新世(E n 4 E n 1)SN向伸展断陷期;其中,文昌组二段沉积期的应力场旋转与惠州运动属于同一构造期。断陷期是烃源岩沉积和构造圈闭形成的主要时期,通过EW向切割基底断裂的盖层断裂将深部热源传递至古近系地层,有利于提高盆地古地温梯度,促进烃源岩热演化。南部缓坡带和断裂坡折带为研究区油藏的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西江主洼 文昌组 恩平组 断裂构造 复式断陷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