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柴达木盆地北缘马西气藏储集层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甘贵元
张建英
+4 位作者
宋兵
郗斌
王牧
姚熙海
张治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6-549,共4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马西气藏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下段储集层,形成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砂岩、中粒砂岩和粉砂岩。砂岩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碎屑岩颗粒分选性中等—好,胶结类型以接触—孔...
柴达木盆地北缘马西气藏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下段储集层,形成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砂岩、中粒砂岩和粉砂岩。砂岩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碎屑岩颗粒分选性中等—好,胶结类型以接触—孔隙式为主,接触关系以点接触为主。砂岩储集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属于大孔隙,以粗喉道为主。储集层孔隙度平均为25.21%,渗透率平均为963.52×10-3μm2,综合评价为高孔高渗的好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储集层
综合评价
马西气藏
柴达木盆地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达木盆地风成沙漠区地震激发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何永清
甄文胜
+3 位作者
尹吴海
张立军
李国顺
张金岗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2期122-126,共5页
风成沙漠区表层吸收衰减十分严重,造成地震波下传能量很弱,并且各种干扰极为发育,使得所获地震资料品质低。首先分析了风成沙漠区的表层地质条件以及干扰波特征,然后在应用模型正演和精细表层结构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激发方式、激发井...
风成沙漠区表层吸收衰减十分严重,造成地震波下传能量很弱,并且各种干扰极为发育,使得所获地震资料品质低。首先分析了风成沙漠区的表层地质条件以及干扰波特征,然后在应用模型正演和精细表层结构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激发方式、激发井深等试验,找到了较好的激发介质,确定了通过组合激发提高风成沙漠区资料品质的地震激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沙漠区
模型正演
激发岩性
潮湿沙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新认识地震组合检波的作用
被引量:
10
3
作者
罗岐峰
彭章池
+2 位作者
王海立
于宝华
杨领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7-264,370,19,共11页
在柴达木盆地采集的地震数据中折射波、面波、侧面波等干扰波特别发育,采用组合检波方法对干扰波进行压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地震组合检波的作用。文中结合柴达木盆地A工区组合检波实例介绍了一种基于组合检波方法的F-...
在柴达木盆地采集的地震数据中折射波、面波、侧面波等干扰波特别发育,采用组合检波方法对干扰波进行压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地震组合检波的作用。文中结合柴达木盆地A工区组合检波实例介绍了一种基于组合检波方法的F-K滤波和CMP面元平均组合效应分析方法,得出以下主要认识:①基于组合检波方法的反F-K滤波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模拟不同组合图形、不同组合基距、不同组合方向的组合检波地震记录,为选取合适的组合方式提供了依据;②三维地震观测时不同的观测系统、不同的组合检波方式具有不同的CMP组合平均效应,因此不同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应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并根据CMP面元方位角和接收道数分布统计结果设计组合方式;③在干扰强烈的地区,应适当加大组合点数和组内距,尽可能地压制干扰,以提高野外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检波
方向效应
平均效应
F-K滤波
频率
波数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含气与非含气地震异常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
1
4
作者
司秀根
阮家聚
+1 位作者
李业全
王萍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5年第4期57-62,共6页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地震异常的描述,阐述了该区第四系含气地震异常与非含气地震异常的特征,总结了一套适合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地震异常含气性识别方法。同时,根据波动反射理论,结合该区第四系地层沉积时间短、埋藏浅、岩性疏松的...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地震异常的描述,阐述了该区第四系含气地震异常与非含气地震异常的特征,总结了一套适合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地震异常含气性识别方法。同时,根据波动反射理论,结合该区第四系地层沉积时间短、埋藏浅、岩性疏松的特殊地质条件,对该区第四系地震异常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指出沉积疏松、整体低速的地质背景是形成该区第四系地震异常的特殊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地震异常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北缘马西气藏储集层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甘贵元
张建英
宋兵
郗斌
王牧
姚熙海
张治国
机构
中国石油
青海
油田
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青海物探公司
敦煌研究分院
中国石油
青海
油田
公司
采油一厂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6-549,共4页
基金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生产课题及前期综合性课题项目"柴北缘西段有利区块目标评价"(QH/JL-04-002)资助
文摘
柴达木盆地北缘马西气藏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下段储集层,形成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砂岩、中粒砂岩和粉砂岩。砂岩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碎屑岩颗粒分选性中等—好,胶结类型以接触—孔隙式为主,接触关系以点接触为主。砂岩储集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属于大孔隙,以粗喉道为主。储集层孔隙度平均为25.21%,渗透率平均为963.52×10-3μm2,综合评价为高孔高渗的好储集层。
关键词
砂岩储集层
综合评价
马西气藏
柴达木盆地北缘
Keywords
sandstone reservoir stratum
overall estimation
Maxi gas pool
northern margin of Qaidam Basi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风成沙漠区地震激发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何永清
甄文胜
尹吴海
张立军
李国顺
张金岗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石油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青海物探公司
中国石油
青海
油田
公司
出处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2期122-126,共5页
文摘
风成沙漠区表层吸收衰减十分严重,造成地震波下传能量很弱,并且各种干扰极为发育,使得所获地震资料品质低。首先分析了风成沙漠区的表层地质条件以及干扰波特征,然后在应用模型正演和精细表层结构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激发方式、激发井深等试验,找到了较好的激发介质,确定了通过组合激发提高风成沙漠区资料品质的地震激发方式。
关键词
风成沙漠区
模型正演
激发岩性
潮湿沙层
Keywords
aeolian sand
forward modeling
lithology for shooting
wet sand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新认识地震组合检波的作用
被引量:
10
3
作者
罗岐峰
彭章池
王海立
于宝华
杨领军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青海物探公司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7-264,370,19,共11页
文摘
在柴达木盆地采集的地震数据中折射波、面波、侧面波等干扰波特别发育,采用组合检波方法对干扰波进行压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地震组合检波的作用。文中结合柴达木盆地A工区组合检波实例介绍了一种基于组合检波方法的F-K滤波和CMP面元平均组合效应分析方法,得出以下主要认识:①基于组合检波方法的反F-K滤波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模拟不同组合图形、不同组合基距、不同组合方向的组合检波地震记录,为选取合适的组合方式提供了依据;②三维地震观测时不同的观测系统、不同的组合检波方式具有不同的CMP组合平均效应,因此不同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应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并根据CMP面元方位角和接收道数分布统计结果设计组合方式;③在干扰强烈的地区,应适当加大组合点数和组内距,尽可能地压制干扰,以提高野外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关键词
组合检波
方向效应
平均效应
F-K滤波
频率
波数
信噪比
Keywords
receiver array
directional effect
average effect
F-K filtering,frequency
wave number
S/N ratio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含气与非含气地震异常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
1
4
作者
司秀根
阮家聚
李业全
王萍
机构
青海
油田分
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东方
地球
物理
公司
青海
物探
分
公司
出处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5年第4期57-62,共6页
文摘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地震异常的描述,阐述了该区第四系含气地震异常与非含气地震异常的特征,总结了一套适合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地震异常含气性识别方法。同时,根据波动反射理论,结合该区第四系地层沉积时间短、埋藏浅、岩性疏松的特殊地质条件,对该区第四系地震异常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指出沉积疏松、整体低速的地质背景是形成该区第四系地震异常的特殊地质条件。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地震异常
形成机理
分类号
P315.61 [天文地球—地震学]
U416.0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柴达木盆地北缘马西气藏储集层研究
甘贵元
张建英
宋兵
郗斌
王牧
姚熙海
张治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柴达木盆地风成沙漠区地震激发技术的应用
何永清
甄文胜
尹吴海
张立军
李国顺
张金岗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新认识地震组合检波的作用
罗岐峰
彭章池
王海立
于宝华
杨领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含气与非含气地震异常特征及形成机理
司秀根
阮家聚
李业全
王萍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