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含水油田沉积微相至单砂体级精细研究--以大庆油田杏十三区太103井区PI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一博 马世忠 +1 位作者 杜金玲 陈天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30-33,共4页
以大庆油田杏十三区太103井区为例,通过岩心及测井资料分析,得出研究区PI油层组在河流-三角洲沉积背景下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水道、溢岸薄层砂和分流河道间等微相.通过沉积时间单元精细划分、对比、测井微相模式的建立以... 以大庆油田杏十三区太103井区为例,通过岩心及测井资料分析,得出研究区PI油层组在河流-三角洲沉积背景下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水道、溢岸薄层砂和分流河道间等微相.通过沉积时间单元精细划分、对比、测井微相模式的建立以及沉积微相研究,揭示了单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为高含水油田剩余油预测、开发调整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103井区 单砂体 沉积微相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试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总谐波畸变的剪切FFT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永学 印兴耀 +2 位作者 宋建平 张在陆 薛会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2-256,370,19,共7页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配置道数和实时采集道数可多达万道甚至十万道,在不降低测试精度的前提下,对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性能指标的测试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总谐波畸变计算公式和FFT的运算结构出发,提出了...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配置道数和实时采集道数可多达万道甚至十万道,在不降低测试精度的前提下,对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性能指标的测试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总谐波畸变计算公式和FFT的运算结构出发,提出了测试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总谐波畸变的剪切FFT算法,该法的核心思想是只计算对目标输出有贡献的蝶型运算节点,其关键在于采用正序输入、反序输出确定与期望输出有关系的蝶型运算节点,只进行与总谐波畸变公式中所需要的基波和谐波幅度值有关的计算,建立了由输入数据到期望输出之间的计算路径,并根据确定的蝶型运算节点来计算测试数据的基波和各次谐波的幅度值,进而计算数据采集通道的总谐波畸变。理论分析和实际计算结果表明,剪切FFT算法的计算精度与标准算法完全相同,运算量显著减少,提高了测试效率,适用于大道数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总谐波畸变指标的野外或室内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总谐波畸变 测试 标准算法 剪切FF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叠激发控制时间产生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甘志强 孙祥娥 魏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3-1061,共9页
激发源启动时间的设计是高效混叠采集的关键技术之一。高效混叠采集是随高密度地震勘探而产生的采集作业新模式,它能显著缩短地震勘探周期、降低采集成本,但激发源启动时间的随机程度直接影响采集资料的品质。为此,文中创新性地提出一... 激发源启动时间的设计是高效混叠采集的关键技术之一。高效混叠采集是随高密度地震勘探而产生的采集作业新模式,它能显著缩短地震勘探周期、降低采集成本,但激发源启动时间的随机程度直接影响采集资料的品质。为此,文中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地震勘探随机激发时间产生算法。首先,利用卫星授时技术和压控晶振在较短时间内的电压变化与振荡频率呈近似线性关系的特点,以固定时间间隔方式进行本地时钟的校准和卫星时间同步;然后,根据激发源位置、准备好的炮点激发顺序、时距规则参数等信息,计算出偏差不大于10μs的预计激发时间;最后,基于该预计激发时间,以实时采集的振动传感数据作为种子,随机产生一个指定窗口内小抖动的随机数作为炮点激发的整毫秒时间,确保生成激发时间的随机性。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计算得到的随机激发时间的抖动值具有数值大小与范围可控、随机性强的特征,满足工业应用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传感 卫星授时 随机激发时间 压控晶振 周期性时间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勘探用混叠激发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甘志强 孙祥娥 夏颖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93,共6页
高效混叠采集是一种高精度地震勘探新作业模式,可大幅缩短野外地震勘探作业的周期,降低采集成本,而激发源控制是该新作业方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控制时间的精度和随机性都将直接影响采集资料的品质。提出一种混叠激发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高效混叠采集是一种高精度地震勘探新作业模式,可大幅缩短野外地震勘探作业的周期,降低采集成本,而激发源控制是该新作业方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控制时间的精度和随机性都将直接影响采集资料的品质。提出一种混叠激发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采用基于MAX-7Q、STM32L475、SDINBDG4-16G-XI1等器件的低功耗设计技术,结合周期性启动MAX-7Q模块进行时钟同步算法,使用地震检波器拾取的数据作为种子,生成数值大小、偏差程度可控的随机数作为抖动激发时间。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系统的激发控制时间数据的抖动值具有数值大小、范围可控,随机性强的特征,满足混叠激发作业技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混叠采集 压控晶振 周期性时钟同步 低功耗 随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节点式时频双域电磁采集系统及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任文静 何展翔 +3 位作者 孙卫斌 张东阳 卢昭阳 鲁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8-406,I0014,共10页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明确要求建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技术体系,加强"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等领域的战略高技术部署,研发海洋可控源电磁系统、加快深海探测技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明确要求建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技术体系,加强"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等领域的战略高技术部署,研发海洋可控源电磁系统、加快深海探测技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海底节点时频双域电磁采集系统工作原理,然后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电磁传感器、数据采集站、声学系统及框架设计,并对整体采集性能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测试验证了该系统的投放、信号采集、海底释放、回收等重要环节的性能特征。实际试验剖面解释结果与已知海底含气储层信息吻合,表明该系统具有实用性,初步达到了工业化应用水平,为推动中国海洋电磁勘探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电磁 节点采集 时频双域 采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