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广义S变换频散AVO属性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高刚 李玉海 +1 位作者 桂志先 王文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88,95,共6页
实验模拟和理论研究均表明,流体充填介质常常导致地震波发生不同程度的频散和衰减,为利用地震波频散特征识别储层流体提供了依据。为了更有效地识别储层流体,需要研究提高地震波频散属性计算精度与可靠性的方法。为此,首先调研了纵波与... 实验模拟和理论研究均表明,流体充填介质常常导致地震波发生不同程度的频散和衰减,为利用地震波频散特征识别储层流体提供了依据。为了更有效地识别储层流体,需要研究提高地震波频散属性计算精度与可靠性的方法。为此,首先调研了纵波与横波频散属性的提取方法,分析并对比了多种时频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优选出能够根据实际地震信号的频率分布特征灵活调节时窗的广义S变换方法,并将其用于具体信号的分析与处理中,然后制作了相应的计算流程,最后利用该方法对K71断块实际地震资料进行计算,其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识别 广义S变换 岩石物理学 频散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构造变形格局与演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72
2
作者 任建业 廖前进 +4 位作者 卢刚臣 付立新 周江羽 祁鹏 史双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1-472,共12页
本文以覆盖全区的3D和2D地震剖面的地质构造解释为基础,详细描述和分析了黄骅坳陷的基底和盖层结构构造及其演化,在黄骅坳陷基底内识别出了印支期东西向展布的大型褶皱-冲断构造和燕山主期NNE向展布的大型褶皱-冲断构造,认为黄骅坳陷中... 本文以覆盖全区的3D和2D地震剖面的地质构造解释为基础,详细描述和分析了黄骅坳陷的基底和盖层结构构造及其演化,在黄骅坳陷基底内识别出了印支期东西向展布的大型褶皱-冲断构造和燕山主期NNE向展布的大型褶皱-冲断构造,认为黄骅坳陷中的歧口凹陷是在印支期古背斜的基础上经过新生代的伸展裂陷活动负反转而形成的断陷型盆地;确定出黄骅坳陷中、北区陆上新生代盆地结构表现为NE向延伸的、西北断东南超的多米诺式半地堑系结构,而在海域地区则表现为近东西向展布的规模巨大的复式地堑型结构;提出沧东断层延伸到黄骅坳陷中的板桥凹陷的北部,其断距已经逐渐减小,并与北塘次凹西斜坡发育的茶淀断裂以构造转换带方式衔接。论文还以盆地内的大型断裂系统的活动性和盆地沉降史的定量分析为基础,将黄骅坳陷新生代同裂陷阶段划分出三个幕次的演化过程,并发现从裂陷Ⅰ幕到裂陷Ⅲ幕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经历了由南向北、由陆向海的规律性迁移。根据控制沉降中心迁移的构造应力场,结合区域渤海湾盆地的基本特征,提出斜向拉分盆地模式来解释黄骅坳陷,乃至渤海湾盆地孔店组-东营组沉积期间的发育演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歧口凹陷 沧东断层 拉分盆地 负反转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复式含油气系统及构造控藏模式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江羽 卢刚臣 +4 位作者 李玉海 任建业 于超 祁鹏 钱茂路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2-498,共7页
构造层序和沉降史分析表明,歧口凹陷在新生代具有显著的幕式构造-沉积演化特征,经历了古近纪裂陷期和新近纪裂后期二个构造活动期、古近纪的裂陷Ⅰ幕和Ⅱ幕、新近纪的稳定热沉降幕和加速沉降幕四幕构造运动。结合凹陷内部重要的构造转... 构造层序和沉降史分析表明,歧口凹陷在新生代具有显著的幕式构造-沉积演化特征,经历了古近纪裂陷期和新近纪裂后期二个构造活动期、古近纪的裂陷Ⅰ幕和Ⅱ幕、新近纪的稳定热沉降幕和加速沉降幕四幕构造运动。结合凹陷内部重要的构造转换界面、结构和构造演化特点,以及各阶段构造样式和油气成藏聚集规律,将歧口凹陷划分为四大含油气系统:孔店断陷-潜山型含油气系统(Ek)、歧口陡坡断阶型含油气系统(Es)、歧口缓坡断阶型含油气系统(Es1+Ed)、歧口坳陷型含油气系统(N)。通过构造组合样式和油气聚集关系研究,建立了凹陷内部掀斜断块-地垒潜山和凹陷边缘断阶-古隆起披覆潜山构造控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含油气系统 构造控藏 歧口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区岩性油气藏勘探再认识 被引量:4
4
作者 卢刚臣 石慧敏 +4 位作者 刘轶英 温艳君 李玉海 李廷辉 曹雪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8-475,共8页
大港油田历经40多年的勘探,已经进入成熟区岩性油气藏勘探阶段。成熟区的油源、储集、圈闭等条件均较优越,但成熟区构造及油藏关系复杂,因此成熟区勘探应采用斜坡区岩性勘探的思路和工作流程,重新认识和评价成熟区的分析研究工作,要在... 大港油田历经40多年的勘探,已经进入成熟区岩性油气藏勘探阶段。成熟区的油源、储集、圈闭等条件均较优越,但成熟区构造及油藏关系复杂,因此成熟区勘探应采用斜坡区岩性勘探的思路和工作流程,重新认识和评价成熟区的分析研究工作,要在充分利用成熟区丰富钻井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储层精细研究,包括层序划分、岩相识别以及剖面上和平面上的储层刻画。实践证明,对成熟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再认识应用效果十分明显,从而打开了成熟区勘探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区 岩性油气藏 储层精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