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北坳陷长龙山组沉积相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小军 罗顺社 +1 位作者 张建坤 王丽云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0-273,共4页
通过对野外剖面、室内薄片资料的研究和岩性特征及相标志的分析认为,长龙山期海侵范围急剧扩大,形成了一套成熟度较高的滨浅海相碎屑岩沉积,可划分为无障壁海岸和浅海陆棚2个相区:前者主要发育在下部,进一步可细分为前滨、近滨2种亚相;... 通过对野外剖面、室内薄片资料的研究和岩性特征及相标志的分析认为,长龙山期海侵范围急剧扩大,形成了一套成熟度较高的滨浅海相碎屑岩沉积,可划分为无障壁海岸和浅海陆棚2个相区:前者主要发育在下部,进一步可细分为前滨、近滨2种亚相;后者主要发育在上部,以滨外陆棚亚相为主。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微量、常量元素平均质量分数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且所反映的沉积环境与宏观结论相一致,表现为前滨较高,至近滨骤减,在滨外陆棚激增,这与近滨沉积期海平面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及整个长龙山期有大量陆源物质侵入直接有关。上述分析讨论为进一步研究该区沉积相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模式及演化 长龙山组 冀北坳陷 燕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蔽性微小断裂智能识别技术在准噶尔盆地MH1井区的应用
2
作者 巴忠臣 秦军 +3 位作者 华美瑞 张宗斌 秦赛赛 张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2-626,共15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MH1井先导示范区(MH1井区)二叠系、三叠系发育不同尺度的断裂,形成机理复杂,后期改造频繁,存在形式多样,严重制约了水平井的开发进程。本文立足于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通过方位角叠加方案优选、连续小波变换...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MH1井先导示范区(MH1井区)二叠系、三叠系发育不同尺度的断裂,形成机理复杂,后期改造频繁,存在形式多样,严重制约了水平井的开发进程。本文立足于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通过方位角叠加方案优选、连续小波变换地震资料提频、矩阵奇异值分解去噪、构造导向滤波迭代处理、有效频带优化、断裂增强滤波、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断裂识别以及多属性融合断裂识别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建立小尺度隐蔽性断裂识别流程与模式,进一步引导水平井钻井。结果表明:本文通过多种地球物理方法与AI技术相结合,建立了适用于MH1井区的小尺度隐蔽性断裂识别流程与模式,显著提高了断裂识别精度,优化了MH1井区水平井的钻井轨迹,成功避开了高风险断裂带,井漏事件发生率降低约20%,压窜干扰问题减少约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裂缝预测 地震属性 多属性融合 AI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相地震研究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于宝利 刘新利 +2 位作者 范素芳 刘红 王克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4-266,共3页
近年来,随着火山岩油气藏的不断发现,其储量越来越成为新的储量增长点,但火山岩作为一种特殊储集层,其研究难度和预测难度都较大。以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为例,依据已钻井火山岩岩性及岩性组合对应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了火... 近年来,随着火山岩油气藏的不断发现,其储量越来越成为新的储量增长点,但火山岩作为一种特殊储集层,其研究难度和预测难度都较大。以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为例,依据已钻井火山岩岩性及岩性组合对应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了火山岩相识别模式,总结了火山岩相的地震研究方法,预测了有利火山岩勘探相带,为该区及类似地区的火山岩岩相预测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火山岩 层序 岩相 地震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研究区地震解释实例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晓松 王红梅 高淑玲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83-85,共3页
苏丹研究区的地震资料具有以下特点:①构造复杂且断层发育;②工区面积大,同一界面反射轴在全区内不统一;③目的层的地震特征不明显。针对该区的特点,本文对该区进行了精细的地震解释:①通过合成地震记录、VSP时深数据及连井对比进行了... 苏丹研究区的地震资料具有以下特点:①构造复杂且断层发育;②工区面积大,同一界面反射轴在全区内不统一;③目的层的地震特征不明显。针对该区的特点,本文对该区进行了精细的地震解释:①通过合成地震记录、VSP时深数据及连井对比进行了层位标定;②应用了多种方法进行了层位和断层的解释,如时间切片、相干数据体、层拉平、任意线及三维可视化等,其中相干数据体对于小断层及断层组合识别的效果较好;③通过速度变化情况和地层的特性来选择速度参数,因为本区在大范围内速度的横向变化不大,所以选择相对简单的速度分析。在综合解释的基础上,将全区划分为18个构造带,在Y层共划分108个圈闭,其中有7个圈闭在项目中期已经钻探,有6个圈闭获得商业油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解释流程 层位标定 相干数据体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构造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5
作者 陈鹏 武小宁 +5 位作者 林煜 钟厚财 张洁 黄友华 岳纹 冷平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共10页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具备双源供烃的有利成藏条件,勘探程度低,潜力大。依托新采集的三维和重处理的二维地震资料,通过精细构造解释,明确了该区的构造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4条北西向逆冲推覆断裂和...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具备双源供烃的有利成藏条件,勘探程度低,潜力大。依托新采集的三维和重处理的二维地震资料,通过精细构造解释,明确了该区的构造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4条北西向逆冲推覆断裂和早石炭世多条南北向断裂控制,车排子凸起石炭系自南向北依次分为南部、中部、北部3个条带,东西向分为3个台阶,东翼二台阶和西翼艾卡断裂上盘埋藏浅,紧邻生烃凹槽,为最有利的成藏部位。②研究区北西—南东向断裂切割南北向断裂形成的一系列断块控制了石炭系油气的分布,具有断块控藏的特征。③在裂缝发育程度相当的情况下,储层质量是控制油气产量的关键要素,其中火山爆发相储层基质物性好,最利于油气的富集。④沙门子断裂、车排子断裂、车排子南断裂、艾卡断裂等四大断裂上盘火山爆发相发育规模大,埋藏浅,与沙湾凹陷风城组和四棵树凹陷侏罗系2套烃源岩大跨度对接,成藏条件优越,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控藏 火山爆发相储层 逆冲推覆断裂 双源供烃 富集规律 石炭系 车排子凸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莫南斜坡侏罗系西山窑组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
6
作者 尹照普 朱峰 +5 位作者 周志尧 王丽丽 刘晓晔 娜孜伊曼 汪钰婷 黄大瑞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6,共14页
以钻井、测井及二维、三维地震资料等为基础,通过岩心分析、连井对比、地震反演,开展了准噶尔盆地莫南斜坡永进油田侏罗系西山窑组油气藏的解剖工作,从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圈闭条件和输导体系等多角度分析了莫南斜坡的油气成藏条件及... 以钻井、测井及二维、三维地震资料等为基础,通过岩心分析、连井对比、地震反演,开展了准噶尔盆地莫南斜坡永进油田侏罗系西山窑组油气藏的解剖工作,从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圈闭条件和输导体系等多角度分析了莫南斜坡的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并预测了有利区带。研究结果表明:①准噶尔盆地莫南斜坡侏罗系西山窑组整体为一个三级层序,经历了先进积-后退积的过程,顶界穿时发育的红色泥岩在全区广泛分布,为区域盖层。②研究区西山窑组西三段优质砂体呈规模性发育,浪控三角洲内前缘滩砂及外前缘临滨砂坝为有效储集体,内部泥岩段做顶底板,湖湾相泥岩侧向封堵,岩性圈闭发育的条件优越。③研究区印支—燕山期走滑断裂沟通深部源岩,可作为油源断裂,喜山期低角度大型逆冲推覆断裂横向聚集发育,并向上倾部位输导油气,为烃类运移的优势通道。④莫南斜坡北翼西山窑组西三段浪控三角洲外前缘临滨砂坝圈闭带与喜山期大东沟断裂带相交处是下步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控三角洲 滩砂 临滨砂坝 油源断裂 岩性圈闭 西山窑组 侏罗系 莫南斜坡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定法”多次波识别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7
作者 林煜 苗金鹏 +3 位作者 刘啸虎 刘超威 朱峰 康晓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9-699,共11页
在准噶尔盆地中深层油气勘探中,受强阻抗界面影响产生的多次波严重影响了地震资料成像质量。由于多次波与一次波差异小,且多源叠加导致多次波周期性特征不清楚,在资料处理过程中很难分辨一次波和多次波,因此精确识别多次波是进行多次波... 在准噶尔盆地中深层油气勘探中,受强阻抗界面影响产生的多次波严重影响了地震资料成像质量。由于多次波与一次波差异小,且多源叠加导致多次波周期性特征不清楚,在资料处理过程中很难分辨一次波和多次波,因此精确识别多次波是进行多次波压制的先决条件。为此,首先对强阻抗界面反射系数、VSP标定和正演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产生多次波的源头;其次,通过井震结合落实源头平面展布特征,确定多次波发育的平面区带;进而利用合成记录、VSP等多种方法的精细标定,确定受多次波影响的纵向层段;最后再结合不同频段数据体对多次波与一次波在频率和能量上的差别进行识别,确定多次波的地震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四定法”多次波识别体系。在准噶尔盆地阜中和玛湖地区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新资料地层结构、产状等与钻井吻合率较高,砂体尖灭及叠置关系清楚。该多次波识别体系能有效识别不同多次波发育特征,为多次波压制提供重要依据,大大提高了资料保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 正演模拟 平面区带 地震响应 资料保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元 李树新 +1 位作者 郭翔 邓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102-107,共6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是该盆地最大的凹陷,由于该区地层层序受古构造背景及沉积物补给控制,因而采用传统的地层对比方法难以提高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及勘探的成功率。为此,笔者在台北凹陷对侏罗系沉积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通过建立...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是该盆地最大的凹陷,由于该区地层层序受古构造背景及沉积物补给控制,因而采用传统的地层对比方法难以提高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及勘探的成功率。为此,笔者在台北凹陷对侏罗系沉积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通过建立等时地层格架、确定储层的发育层段,预测了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分布层位和台北凹陷岩性油气藏分布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台北凹陷 侏罗系 岩性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陆西地区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侯六根 何开泉 廖如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46-50,共5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依据,对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该区侏罗系沉积韵律及基准面旋回清楚。通过对区内约200口井测井曲线特征、岩性特征、沉积微相变化的分析研究认为,其侏罗系可划分为6个长期旋回、18个中期...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依据,对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该区侏罗系沉积韵律及基准面旋回清楚。通过对区内约200口井测井曲线特征、岩性特征、沉积微相变化的分析研究认为,其侏罗系可划分为6个长期旋回、18个中期旋回和若干个短期旋回。其中长期旋回界面基本上以地层系、统、组为单位,层组间的界线多为不整合面,可见大型冲刷间断面或侵蚀面和岩性、岩相突变面,但在研究区则多为整合接触,表现为一套具有较大水深变化幅度的、彼此间有成因联系的地层所组成的区域性湖进—湖退沉积序列;中期旋回界面为一套水深变化幅度不大的、彼此间成因联系密切的地层叠加所组成的湖进—湖退沉积序列,反映同一沉积体系中相似或相邻相序的进积—退积组合的测井相转换面和突变面,可见间歇暴露面,较大规模的冲刷面和岩性、岩相的突变面或均变面。经上述分析后认为,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侏罗系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层位为三工河组(LS3)和头屯河组(LS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储层预测 准噶尔盆地腹部 陆西地区 侏罗系 测井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山地区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储层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丽云 郭翔 +2 位作者 阴学彬 王硕 石楠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29,共5页
继Yb1井获得高产稠油油流之后,火焰山地区掀起了稠油勘探的热潮。研究表明,稠油油藏的富集程度与有利相带分布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针对这一特征,通过应用"定物源—定沉积体系—定有利相带—定有利储层"层层细化的研究方法,... 继Yb1井获得高产稠油油流之后,火焰山地区掀起了稠油勘探的热潮。研究表明,稠油油藏的富集程度与有利相带分布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针对这一特征,通过应用"定物源—定沉积体系—定有利相带—定有利储层"层层细化的研究方法,首次对研究区的沉积储层进行了系统研究,落实了沉积体系的发育情况,并采用BP、SPR方法,开展了重点目标区储层预测工作,落实2个井位目标均获得成功,应用效果显著。同时指出了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对火焰山地区的稠油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山地区 二叠系 梧桐沟组 沉积相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展布与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被引量:33
11
作者 祁利祺 鲍志东 +2 位作者 吴博然 李维锋 元立川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1-267,共7页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级别的划分,受西北缘主断裂构造活动的影响,主断裂下盘侏罗系地层较厚,而在断裂带上盘较薄,部分地区缺失。根据研究区内的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划分出2个构...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级别的划分,受西北缘主断裂构造活动的影响,主断裂下盘侏罗系地层较厚,而在断裂带上盘较薄,部分地区缺失。根据研究区内的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划分出2个构造层序(JTS1,JTS2)、7个层序(I—VII)和10个体系域。煤的发育在层序划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层序地层的控制因素包括构造运动、物源供应、湖平面升降、气候条件,其中构造运动和湖平面升降是控制层序发育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体系域 煤层 控制因素 侏罗系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富集规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于宝利 刘万辉 +4 位作者 刘新利 刘红 范素芳 赵小辉 李永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0-53,195+7,共6页
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N1s)油气藏埋深小、勘探效益高,以往对成藏规律认识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勘探、开发进程。本文从构造、沉积以及断裂等方面对沙湾组(N1s)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富集规律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认识:①在单斜构造背... 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N1s)油气藏埋深小、勘探效益高,以往对成藏规律认识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勘探、开发进程。本文从构造、沉积以及断裂等方面对沙湾组(N1s)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富集规律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认识:①在单斜构造背景下,低幅度鼻状构造(带)明显地控制油气聚集与分布;②滨浅湖相的滩坝砂体是浅层油气成藏最为有利的储集体,沙三段为沙湾组(N1s)最重要的勘探目的层;③正断层为沟通油气与储层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断层的上升盘更容易形成有效封堵而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系 成藏控制因素 鼻状构造 滩坝砂体 断层封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藏砂岩储层中异常孔隙的保存机制探讨 被引量:17
13
作者 肖军 王华 +2 位作者 袁立川 姜华 陈少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56,共8页
通常情况下,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埋深的增大而减小,但越来越多的地质实践表明深埋藏(>3500 m)的砂岩储层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保持异常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多种成因机制可以使其孔隙在深埋藏条件下得以保存,主要包括:①早... 通常情况下,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埋深的增大而减小,但越来越多的地质实践表明深埋藏(>3500 m)的砂岩储层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保持异常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多种成因机制可以使其孔隙在深埋藏条件下得以保存,主要包括:①早期烃类的充注;②颗粒包层和(或)颗粒环边的存在;③流体超压的存在;④次生孔隙的发育。在综合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这些成因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实例。这些研究将为油田的储层评价、储量预测等勘探开发工作提供进一步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藏 砂岩储层 异常孔隙 保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致密砾岩储层水力裂缝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覃建华 王建国 +3 位作者 李思远 李胜 窦智 彭仕宓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36,共8页
水力裂缝的分布规律对致密砾岩油藏高效开发至关重要。通过对玛湖凹陷已压裂砾岩油区的水平取心井MaJ02井的岩心裂缝观察,剖析了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致密砾岩储层中水力裂缝的类型、产状、组系、开度、密度及支撑剂充填情况,明确了... 水力裂缝的分布规律对致密砾岩油藏高效开发至关重要。通过对玛湖凹陷已压裂砾岩油区的水平取心井MaJ02井的岩心裂缝观察,剖析了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致密砾岩储层中水力裂缝的类型、产状、组系、开度、密度及支撑剂充填情况,明确了其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玛湖凹陷MaJ02井百口泉组岩心中发育的水力裂缝条数占总裂缝数的77.6%,走向为90°~110°,倾角为70°~90°。(2)研究区主要发育以走滑机制形成的剪切缝,占比为65.8%,其次为张应力形成的张性缝,占比为34.2%。剪切缝多成组出现,开度较小,多为全充填,裂缝面以“穿砾”为主,多条裂缝叠加而形成缝网破碎带;而张性缝多为单条出现,开度相对较大,裂缝面不规则,为全充填或半充填,裂缝面以“绕砾”为主。(3)研究区取心井与已压裂井距离越小,压裂段射孔簇间距越小,水力裂缝密度越大。在压裂工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泥质支撑漂浮砾岩相和前缘席状砂微相的裂缝相对发育,砂质含量越高,水力裂缝密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砾岩 水力裂缝 张性缝 剪切缝 形成机制 百口泉组 三叠系 玛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积分方程法模拟复电阻率三维体电磁响应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辉 李桐林 董瑞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4,共5页
利用体积分方程法计算了均匀半空间中复电阻率(激电)效应和电磁效应同时存在时的三维体响应。在计算中,对于需要计算三重积分的张量格林函数电荷项一次部分,应用一种差分近似的方法求解,这种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更加便于计算机实现... 利用体积分方程法计算了均匀半空间中复电阻率(激电)效应和电磁效应同时存在时的三维体响应。在计算中,对于需要计算三重积分的张量格林函数电荷项一次部分,应用一种差分近似的方法求解,这种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更加便于计算机实现;采用二次剖分的算法解决了计算张量格林函数时的奇异值问题;计算含有贝塞尔函数的积分项时,利用一种结合连分式展开的高斯求积代替常规的快速汉克尔变换方法。验证了计算结果并分析了三维体复电阻率模型(Cole-Cole)参数对正演结果的影响,为三维体复电阻率及其参数反演提供了正演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分方程法 三维 复电阻率 电磁响应 张量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偶源的体积分方程法三维电磁反演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辉 李桐林 董瑞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4-288,共5页
利用体积分方程对电偶源激发时均匀导电半空间频率域三维电磁场进行正反演计算。计算中参考Eaton等提出的方法将雅可比矩阵分为线性和非线性偏微分项求解,然后利用阻尼最小二乘技术进行最优化迭代拟合。这种反演方法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利用体积分方程对电偶源激发时均匀导电半空间频率域三维电磁场进行正反演计算。计算中参考Eaton等提出的方法将雅可比矩阵分为线性和非线性偏微分项求解,然后利用阻尼最小二乘技术进行最优化迭代拟合。这种反演方法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和更高的计算精度,能够准确、稳定地得到较高分辨率的地下三维异常体电阻率分布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分方程法 三雏电磁场 反演 电偶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属性回归与神经网络串联反演预测薄储集层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晓辉 范素芳 +2 位作者 任毅军 徐宝荣 刘新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4-327,共4页
在储集层地球物理响应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多属性回归与神经网络串联反演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可以表征薄储集层的自然伽马曲线反演。分析认为,砂体预测结果符合研究区整体沉积特征,纵向分辨率较高,横向砂体边界清晰,能够反映储集层... 在储集层地球物理响应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多属性回归与神经网络串联反演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可以表征薄储集层的自然伽马曲线反演。分析认为,砂体预测结果符合研究区整体沉积特征,纵向分辨率较高,横向砂体边界清晰,能够反映储集层的分布规律,为研究区今后的勘探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回归 概率神经网络 串联反演 薄储集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南缘山前复杂构造Walkaway VSP三分量资料采集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志国 陈勇 +2 位作者 王晓涛 陈鹏 蔡志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81,I0003,I0004,共10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构造复杂,油气勘探潜力大。高探1井获得高产油气流,高泉背斜目的层埋藏深、小断裂发育、储层薄,地面地震采集资料分辨能力非常有限。为此,开展了Walkaway VSP(W-VSP)技术攻关,实施了三条W-VSP三分量资料采集。资料对...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构造复杂,油气勘探潜力大。高探1井获得高产油气流,高泉背斜目的层埋藏深、小断裂发育、储层薄,地面地震采集资料分辨能力非常有限。为此,开展了Walkaway VSP(W-VSP)技术攻关,实施了三条W-VSP三分量资料采集。资料对比分析表明,W-VSP资料分辨率明显高于地面地震,能够较清楚地识别小断裂和薄储层,为高泉背斜主要油气层展布及油气藏分析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W-VSP在新疆油田的应用推广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away VSP 三分量 薄储层 小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East特色解释技术在玛湖1井区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赵小辉 王晓辉 +1 位作者 于宝利 周丽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179-183,8,共5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油气资源丰富,玛湖1井在百口泉组获高产工业油气流,但在玛湖1井上倾方向钻探的玛湖2井却失利,说明该区油气成藏机理复杂,如何解释两口井的油气显示差异成为制约该区油气勘探的主要难题。为搞清玛湖1、玛湖2井...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油气资源丰富,玛湖1井在百口泉组获高产工业油气流,但在玛湖1井上倾方向钻探的玛湖2井却失利,说明该区油气成藏机理复杂,如何解释两口井的油气显示差异成为制约该区油气勘探的主要难题。为搞清玛湖1、玛湖2井之间的油藏关系,利用GeoEast系统多种特色体属性,对研究区开展了小断裂识别、储层预测及含油气检测,明确了两口井之间的砂体叠置关系及油藏类型,为下步勘探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East解释系统 特色属性分析 玛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序矢量滑距”的生长断层活动强度定量表征——以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M区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勇 都小芳 +3 位作者 胡鹏 李熙盛 霍守东 徐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56-1262,I0006,共8页
传统二维标量对于单一断层定性和半定量的描述方式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断裂系统活动强度与时空差异性。为了研究弱张扭性环境下同沉积断裂系统活动强度与时空差异性及其对古地貌的控制作用,本文首次提出了"层序矢量滑距"的... 传统二维标量对于单一断层定性和半定量的描述方式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断裂系统活动强度与时空差异性。为了研究弱张扭性环境下同沉积断裂系统活动强度与时空差异性及其对古地貌的控制作用,本文首次提出了"层序矢量滑距"的概念与计算方法,依据高频层序界面定量计算构造幕内断裂系统空间展布与活动性质。以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区珠江组下段为例,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识别四组同沉积断裂系统和六个四级层序界面,以此求取各层序界面处各断裂系统的累计活动量——"总矢量滑距";同时,运用多重互相关算法对不同断裂系统在各层序界面处的断点进行空间定位,采用空间匹配求差运算,获取不同断裂系统在高频层序边界"矢量滑距"的增量,即单一层序发育时期断裂系统的活动量——"层序矢量滑距",实现对断裂活动强度的定量表征。结果表明:番禺低隆起区珠江组下段断裂系统活动强度整体呈现强—弱—强的变化趋势,古地貌变化受控于四组断裂系统,由早期的北高南低逐渐转变为东北高西南低。"层序矢量滑距"表征方法可以定量表征构造幕内"张性或弱扭张性"断裂的活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矢量滑距 同沉积断裂系统 定量表征 珠江口盆地 番禺低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