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神经网络级联相关算法及其在初至拾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
作者 宋建国 李赋真 +1 位作者 徐维秀 李哲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6,共9页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存在的问题,引入一种神经网络构造算法——级联相关(CC)算法。该算法具有比BP算法更快的收敛速度,能根据待解决问题自行确定网络结构,即能随时扩展网络拓扑结构以学习新样本。常规CC算法的初始网络只包含输入层和输...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存在的问题,引入一种神经网络构造算法——级联相关(CC)算法。该算法具有比BP算法更快的收敛速度,能根据待解决问题自行确定网络结构,即能随时扩展网络拓扑结构以学习新样本。常规CC算法的初始网络只包含输入层和输出层。改进的CC算法起始于适当的BP网络结构(存在隐含层);且为了防止权值病态递增,在训练候选隐含神经元的目标函数中加入了正则化项,对权值进行衰减。仿真试验表明:改进的CC算法具有更快收敛速度、更强泛化能力;瞬时强度比、振幅、频率、曲线长度比、相邻道相关性等五种地震属性特征交会图显示对初至波具有稳定的区分能力。本文构建的神经网络初至拾取方法在实际资料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至拾取 初至波 级联相关算法 Quickprop算法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沙一段低熟烃源岩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董越崎 刘庆新 +3 位作者 李洪香 刘子藏 刘学超 李宁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3-211,共9页
利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生排烃特征、发育古环境、有机岩石学及原油特征等手段,探讨歧口凹陷沙一段低熟烃源岩生烃、排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歧口凹陷沙一段低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具有集中排烃、高效排烃的特点。沙一下段烃... 利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生排烃特征、发育古环境、有机岩石学及原油特征等手段,探讨歧口凹陷沙一段低熟烃源岩生烃、排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歧口凹陷沙一段低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具有集中排烃、高效排烃的特点。沙一下段烃源岩发育的环境主要为干旱气候下的咸水环境。藻类及显微组分中的矿物沥青基质是低熟烃源岩形成低熟油气的物质基础。歧口凹陷存在大量未熟-低熟的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门限 排烃系数 有机岩石学 低熟烃源岩评价 歧口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小波变换的地震资料噪声压制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覃发兵 徐振旺 +4 位作者 啜晓宇 张小明 郭乃川 董玉文 陈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0-110,共11页
噪声压制是地震资料处理中重要的环节,目前已有的去噪技术存在着噪声去除不干净、有效信号丢失、不能处理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等问题。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简写为EWT)是一种能自适应分解原始信号的算法,其相较于经... 噪声压制是地震资料处理中重要的环节,目前已有的去噪技术存在着噪声去除不干净、有效信号丢失、不能处理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等问题。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简写为EWT)是一种能自适应分解原始信号的算法,其相较于经典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写为EMD)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和完善的数学理论基础。将EWT算法引入到地震资料噪声压制中,选取合适的小波函数并利用EWT算法对目标地震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得到其各个频率尺度的固有模态分量;然后根据原始地震信号的主频设定阈值范围,选取主频值在阈值范围内的固有模态分量进行重构,最终获取去噪后的地震信号。结果表明将EWT噪声压制算法应用于数值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中,可以很好地实现有效信号和噪声的分离,结果均比常规算法的去噪效果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EMD) 总体经验模态分解(EEMD) 经验小波变换(EWT) 固有模态分量(IMF)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OBC地震勘探高精度潮汐校正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浩林 张保庆 +4 位作者 秦学彬 刘军 刘仁武 郭维婷 李德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1-4,共4页
在OBC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潮汐变化会引起激发点和接收点的高程变化,进而带来复杂的潮汐校正问题。对于常规OBC地震勘探,目前一般采用潮汐表信息或验潮仪数据进行潮汐静校正。但随着海上油气勘探对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采用潮汐表信息或... 在OBC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潮汐变化会引起激发点和接收点的高程变化,进而带来复杂的潮汐校正问题。对于常规OBC地震勘探,目前一般采用潮汐表信息或验潮仪数据进行潮汐静校正。但随着海上油气勘探对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采用潮汐表信息或验潮仪数据进行潮汐校正已不能满足需要。为此,本文提出了利用星站差分系统实测高程进行高精度潮汐校正的方法,并在实际勘探中取得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C地震勘探 潮汐表 验潮仪 星站差分 潮汐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采样的多震源数据整形正则化分离方法 被引量:13
5
作者 祖绍环 周辉 +3 位作者 陈阳康 曲杉 刘仁武 陈浩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7-253,204,共7页
由于施工和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多震源数据可能不完整或者是不规则采样,因此能够同步处理多震源数据的分离和插值方法对多震源混合采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引入Mask算子,将规则采样数据的分离方法扩展为不规则采样数据的分离和插... 由于施工和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多震源数据可能不完整或者是不规则采样,因此能够同步处理多震源数据的分离和插值方法对多震源混合采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引入Mask算子,将规则采样数据的分离方法扩展为不规则采样数据的分离和插值方法,并给出了处理的迭代流程。在分离数据时,先将不规则采样的混合数据转换到稀疏域,然后在稀疏域中使用整形因子进行约束实现分离和插值。模拟数据和野外实际数据的分离获得了较好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及其流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震源混合激发 分离 插值 整形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S的海上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范士杰 华亮 +2 位作者 臧建飞 陈冠旭 秦学彬 《海洋测绘》 CSCD 2017年第3期21-24,共4页
组织实施了连续一周的渤海湾船载动态GPS定位试验,对BNC软件客户端接收的IGS实时数据流4种综合产品(IGC01、IGS01、IGS02和IGS03)的数据可用性和精度进行了验证;对基于RTS改正的船载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RTS... 组织实施了连续一周的渤海湾船载动态GPS定位试验,对BNC软件客户端接收的IGS实时数据流4种综合产品(IGC01、IGS01、IGS02和IGS03)的数据可用性和精度进行了验证;对基于RTS改正的船载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RTS产品的数据可用率均在90%以上,其中IGS01的数据可用率最高为97.68%;以IGS最终精密星历和钟差产品为参考,4种RTS轨道产品在X、Y、Z方向的精度(RMS)均优于4cm,钟差产品的精度(STD)优于0.2ns;以采用IGS最终精密星历和钟差产品的事后PPP结果为参考,基于RTS的船载RTPPP的水平方向精度优于7cm,高程方向精度为12cm,三维位置精度约为1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S 实时数据流 精密卫星星历和钟差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 数据可用率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S RTS产品数据中断修复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臧建飞 范士杰 +2 位作者 秦学彬 陈冠旭 华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84-888,共5页
针对IGS RTS(real time service)实时数据流产品难以避免的数据中断现象,开展了RTS数据中断修复方法研究,提出"插值修复"方法。在对RTS数据中断的区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5min为可修复的最大数据中断区间;采用常... 针对IGS RTS(real time service)实时数据流产品难以避免的数据中断现象,开展了RTS数据中断修复方法研究,提出"插值修复"方法。在对RTS数据中断的区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5min为可修复的最大数据中断区间;采用常用的拉格朗日插值方法进行RTS轨道数据中断修复,对不同阶数的插值修复效果进行比较;提出新的基于RTS改正的精密卫星钟差计算方法,采用拉格朗日插值、三次样条插值、线性插值和线性拟合等方法进行RTS钟差数据中断修复和结果对比;最后利用IGS跟踪站观测数据和修复后的RTS产品,进行静态模拟动态的准实时PPP实验,对"插值修复"方法的效果和PPP定位精度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S RTS产品 实时数据流 数据中断 插值修复 精密单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带同步震源资料采集方法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明强 陈浩林 +3 位作者 祖绍环 毛贺江 于少鹏 祝树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5,172,共6页
随着"两宽一高"采集技术的不断进步,海洋勘探同步震源高效采集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海上拖缆同步震源技术相继成熟,过渡带同步震源采集由于复杂的激发条件而面临很大的挑战。本文从震源间距和延迟序列的选择等方面探讨了过渡带... 随着"两宽一高"采集技术的不断进步,海洋勘探同步震源高效采集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海上拖缆同步震源技术相继成熟,过渡带同步震源采集由于复杂的激发条件而面临很大的挑战。本文从震源间距和延迟序列的选择等方面探讨了过渡带同步震源资料采集方法。通过试验数据分析,证明周期性延迟序列更有利于同步震源数据分离,对有效信号的保持程度较高。通过对比四种同步震源观测系统,发现震源船最小间距应大于2km以减少震源之间的相干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C勘探 同步震源 地震数据分离 过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地震勘探气枪阵列子波方向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曹明强 倪成洲 +3 位作者 牛宏轩 刘军 张洪军 刘原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6-238,217,共3页
海上地震勘探大多使用气枪或气枪阵列作为震源激发地震波。气枪阵列是由多条气枪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同时由于数据采集现场条件的限制,所设计的气枪阵列很难达到严格的圆对称空间布局,从而使得气枪阵列不满足点震源的假设... 海上地震勘探大多使用气枪或气枪阵列作为震源激发地震波。气枪阵列是由多条气枪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同时由于数据采集现场条件的限制,所设计的气枪阵列很难达到严格的圆对称空间布局,从而使得气枪阵列不满足点震源的假设,其激发子波的能量随传播方向的变化而变化。本文依据气枪阵列远场子波合成原理,引入三维极坐标系,综合考虑气枪阵列的空间布局及虚反射的影响,推导出气枪阵列子波方向性的计算方法;基于实际气枪阵列,利用该方法针对气枪阵列子波与水平方位角和垂直方位角的关系,以及子波能量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情形等进行了细致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地震勘探 气枪阵列 子波方向性 虚反射 远场子波合成 点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C双源数据分离压制干扰 被引量:4
10
作者 祝树云 李合群 +3 位作者 钱忠平 黄少卿 詹毅 曹明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7-31,5,共5页
在深入分析OBC双源数据特点以及有关分离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矢量中值滤波和异常振幅衰减等干扰压制类技术,对A区的实际OBC双源数据进行分离,取得了满意的分离效果,并探索出了一套适用于海量海上多源同步激发数据分离的应用流程。
关键词 独立同步扫描 双源同步激发 矢量中值滤波 异常振幅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