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现“四个转型” 引导创新人才培养——基于东南大学研究生教学督导的实践 被引量:9
1
作者 耿有权 刘道镛 曹蕾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共4页
认为研究生教学督导在改进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引导创新人才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介绍了东南大学加强教学督导功能和作用,使教学督导实现"四个转型"的做法。
关键词 研究生教学督导 四个转型 东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力资本理论视野下的印度高等教育 被引量:2
2
作者 何涛 宫照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3-55,共3页
印度自独立伊始就把教育投资的重点放在高等教育上,大力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和大学生,形成了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的教育发展模式。但是,在人力资本学者看来,印度的教育投资模式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片面理解、极端应用。中国高等教育... 印度自独立伊始就把教育投资的重点放在高等教育上,大力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和大学生,形成了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的教育发展模式。但是,在人力资本学者看来,印度的教育投资模式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片面理解、极端应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要借鉴印度的经验和教训,把高等教育的投资和发展建立在基础教育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高等教育自身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实现内部多元发展。同时,完善职业培训教育机构,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印度高等教育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一百年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昕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50,共6页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经历了从"入口控制"到"多元评价"再到"学习成果评价"的发展历程。1918年《大学令》共有21条,其中13条是所有大学共同适用的规定,另外8条则是专门针对公立和私立大学。根据这8条规定...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经历了从"入口控制"到"多元评价"再到"学习成果评价"的发展历程。1918年《大学令》共有21条,其中13条是所有大学共同适用的规定,另外8条则是专门针对公立和私立大学。根据这8条规定,要设立公立和私立大学共有10项内容必须得到文部大臣的认可,从而确立了对大学的设置认可制度。1947年,按照美国教育使节团的建议,设立了大学基准协会,并制订了《大学基准》,试图通过民间团体来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类似于美国的认证制度。但大学基准协会及其《大学基准》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1956年,文部科学省结合《大学基准》颁布了《大学设置基准》,成为以后设置大学或增设学部的法律依据和最低标准。《大学令》及《大学设置基准》作为高等教育质量"入口控制"的藩篱,对保障教育质量、促进大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两个缺陷:事前控制的方式,即主要的审查和评价活动仅限于大学、学部设立之初;由于规则事无巨细,严重制约了大学的个性化发展。1991年,"设置基准大纲化"以后,美国的认证制度被重新发现,并被翻译成"大学评价"。目前日本的大学评价活动从评价主体来看,有机构本身的自我评价,设置者的评价,第三方机构的评价;从评价功能来看,有改善性的、说明责任的、资金分配的;从评价重点来看,有偏重教育教学的、偏重研究的、偏重入学者状况的。政府、教授及民间团体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真正进入到一个多元评价的时代。2005年以后,随着"大学全入时代"的到来,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受到大学的普遍重视,大学生调查、新生调查以及短期大学学生调查等各种学生调查应运而生,开始了一种全新的质量保证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质量 多元评价 学习成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元培教育思想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启迪 被引量:6
4
作者 崔军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4年第2期20-23,共4页
被誉为现代教育先驱者的蔡元培先生是现代先进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坚持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给予了颇多启迪,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五育并举"的教育理论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 被誉为现代教育先驱者的蔡元培先生是现代先进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坚持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给予了颇多启迪,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五育并举"的教育理论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教育独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对高校的发展和学术氛围营造的启迪;"中西融合"的思想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教育思想 中国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 体育 智育 审美教育 教育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博生招生如何实现“量质双升”?——东南大学导生双向互动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党珂 宛敏 +1 位作者 耿有权 薛广芝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34,共8页
以东南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探究了影响直博生招收规模和生源质量的各类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本科生培养阶段与研究生培养阶段衔接不够,博士生导师与本科生互动动机不强,给予在校直博生的关注和支持政策较少等。提出以... 以东南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探究了影响直博生招收规模和生源质量的各类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本科生培养阶段与研究生培养阶段衔接不够,博士生导师与本科生互动动机不强,给予在校直博生的关注和支持政策较少等。提出以共同申请、双向考核、双向支持、跟踪反馈为主的导生双向互动机制,实现了直博生招生的“量质双升”,并以此实践探索提出了国内高校提升直博生规模和生源质量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生双向互动机制 直博生 生源质量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母语教育现状——三年来对全国近300所高校“大学语文”开课情况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59
6
作者 王步高 张申平 杨小晶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3期19-22,共4页
通过对2004年至2006年三次针对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了各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同时分析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着的母语教育日益受到轻视,大学语文学科地位亟需“法”的规定性,课程改革尚需全面展开,教育... 通过对2004年至2006年三次针对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了各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同时分析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着的母语教育日益受到轻视,大学语文学科地位亟需“法”的规定性,课程改革尚需全面展开,教育科研活动开展不足,理论研究滞后,以及需要优选教材、开发课件、打造精品、共享资源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教育 大学语文 现状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 被引量:46
7
作者 李成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7-121,共5页
本文考察了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递嬗。主要以哈佛大学的课程变化阐释通识教育的内涵,侧面反映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大学领导人的教育理念密切关联。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哈佛大学 课程 美国 高等教育 选修课制度 芝加哥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视域中的研究生教育 被引量:65
8
作者 耿有权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共5页
认为"双一流"建设内涵十分丰富,但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关键是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研究生教育;探讨了"双一流"的使命引领、战略规划、资源配置、体制保障、环境优化等对创建世界一流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并就推动一流研... 认为"双一流"建设内涵十分丰富,但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关键是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研究生教育;探讨了"双一流"的使命引领、战略规划、资源配置、体制保障、环境优化等对创建世界一流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并就推动一流研究生教育质量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双一流”建设 政策方略 体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诸矛盾 被引量:20
9
作者 耿有权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8,63,共6页
教育全球化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客观上是一国乃至全球研究生教育系统诸多关系矛盾运动变化的产物。这些矛盾问题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尤其突出,包括:研究性人才发展要求的引领性与世界一流学术资源匹配性不足的矛盾;研... 教育全球化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客观上是一国乃至全球研究生教育系统诸多关系矛盾运动变化的产物。这些矛盾问题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尤其突出,包括:研究性人才发展要求的引领性与世界一流学术资源匹配性不足的矛盾;研究生教育要素等级的高端性与发展中国家优质资源支撑性不足的矛盾;研究生教育系统运行的特殊性与社会对其规律性认识不足的矛盾;研究生教育原始创新的未知复杂性与教育质量评价的功利性的矛盾;研究生教育精神追求的卓越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世俗性偏见的矛盾。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这些矛盾问题,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质量 矛盾运动 内涵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育学科学术生产力研究——基于C^(100)指数的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胤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9,共8页
使用C^(100)指数,可对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学术生产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指数对于衡量教育学科研究水平具有较好的适切性。研究发现,教育学一级学科总体学术生产力在所有人文社科一级学科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同时发现传统教育研究机构版... 使用C^(100)指数,可对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学术生产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指数对于衡量教育学科研究水平具有较好的适切性。研究发现,教育学一级学科总体学术生产力在所有人文社科一级学科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同时发现传统教育研究机构版图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综合性大学正在对传统师范院校发起有力冲击。研究还表明教育学科存在着学术生产者年龄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以及研究领域过度集中等问题。最后,研究集中分析了上述态势,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教育学科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就该学科的建设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生产力 C^100指数 教育学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化、高质量、重实践--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十年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昕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73,共4页
对建立专业研究生院制度以来十年间日本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进行了研究,指出其发展特点是以专业化为初衷设立专业研究生院,以高质量为目标推动制度改革,以重实践为导向强化产学合作。
关键词 日本 专业研究生院 专业学位研究生 专业学位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学科理论基础性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2
作者 耿有权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3,共7页
认为"八基问题",即基本背景、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基本领域、基本方法、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等,是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研究方向的基础性问题。通过梳理相关问题及研究成果发现,虽然国内已... 认为"八基问题",即基本背景、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基本领域、基本方法、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等,是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研究方向的基础性问题。通过梳理相关问题及研究成果发现,虽然国内已有"研究生教育学"著作出版,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比起"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水平,依然任重道远。有必要进一步汇聚学界共识和智慧,挖掘各方面的潜力和资源,积极发挥研究生教育专业学术组织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理论发展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学 学科理论 “八基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研究生教育学研究的逻辑演进 被引量:4
13
作者 耿有权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21,共5页
认为从"研究对象"的确认到"研究领域"的认可,再到适应"学科生长"和"现实发展"的需要,从"高等教育学"分化而来,是"研究生教育学研究"的逻辑演进路径,探讨了处于发展中的中... 认为从"研究对象"的确认到"研究领域"的认可,再到适应"学科生长"和"现实发展"的需要,从"高等教育学"分化而来,是"研究生教育学研究"的逻辑演进路径,探讨了处于发展中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学基本理论之逻辑建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学 逻辑演进 基本规律 学科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学书院制的有益探索——《书院制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书评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怡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2期109-110,共2页
21世纪伊始,书院制改革逐渐成为中国大学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热点。2005年,复旦大学开始全面试点推行书院制改革,成立了以四位老校长的名或字命名的书院。同年,西安交通大学也开始了书院建设的试验,设立了文治苑,并于2008年开始... 21世纪伊始,书院制改革逐渐成为中国大学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热点。2005年,复旦大学开始全面试点推行书院制改革,成立了以四位老校长的名或字命名的书院。同年,西安交通大学也开始了书院建设的试验,设立了文治苑,并于2008年开始全面推进书院制改革。此后,从2005年9月至今的十余年间,全国共有50多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工学院等,成立了书院以及校园社区模式的学院。从全国高校书院的架构和规模及学生结构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人才培养 学生结构 世纪伊始 社区模式 社区化 住宿学院 学校事业发展 校党委书记 教育新模式 导师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新构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耿有权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59,共4页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其"四因学说"对理解和认识人类教育事务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在哲学的意义上,运用"四因学说"从本体论、构成论、动变论和至善论四个维度阐释和构建研究生教育学体系,是一种有益的...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其"四因学说"对理解和认识人类教育事务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在哲学的意义上,运用"四因学说"从本体论、构成论、动变论和至善论四个维度阐释和构建研究生教育学体系,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这种尝试,不仅有理论的必要性,也有实践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研究生教育学 四因学说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欧美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贡献的基本方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耿有权 《教育与现代化》 CSSCI 2010年第1期10-14,共5页
世界一流贡献,始终是研究型大学取得世界一流地位的唯一标志。从全球视野来看,欧美成功的研究型大学在争取世界一流贡献时在策略上往往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守恒性。21世纪,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借鉴欧美著名... 世界一流贡献,始终是研究型大学取得世界一流地位的唯一标志。从全球视野来看,欧美成功的研究型大学在争取世界一流贡献时在策略上往往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守恒性。21世纪,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借鉴欧美著名研究型大学贡献的基本方略,努力将其转化为自身建设的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一流贡献 办学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本科阶段培养跨学科人才?——以哈佛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耿有权 张译丹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105,共8页
跨学科或学科交叉是取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急需紧缺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措施.哈佛大学是世界顶尖大学,该校以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引,从本科通识教育阶段开始着力培养学生跨学科意识和... 跨学科或学科交叉是取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急需紧缺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措施.哈佛大学是世界顶尖大学,该校以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引,从本科通识教育阶段开始着力培养学生跨学科意识和能力,教育效果显著.以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培养为例,对哈佛大学人才培养理念、通识教育及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学位授予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规律和特点,期望对我国“双一流”大学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 跨学科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办学的典范——兼评张亚群教授新著《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
18
作者 耿有权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作为著名教育家章开沅教授等主编的“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之一,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张亚群教授撰写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4月版)是一本立意高远、史论结合、内涵丰富... 作为著名教育家章开沅教授等主编的“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之一,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张亚群教授撰写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4月版)是一本立意高远、史论结合、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名教育家 大学校长 厦门大学 止于至善 自强不息 林文庆 教授 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视角下研究型大学直博生课程衔接优化分析——基于S大学直博生的访谈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超君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56-158,共3页
以S大学为个案,对12名来自不同学院的直博生深度访谈与质性分析发现,直博生培养体系尚未形成独立系统,课程还未能够较好地衔接,尤其在课程设计、课程价值及课堂教学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不足。基于系统论的整体性与层次性原则对研究结果的... 以S大学为个案,对12名来自不同学院的直博生深度访谈与质性分析发现,直博生培养体系尚未形成独立系统,课程还未能够较好地衔接,尤其在课程设计、课程价值及课堂教学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不足。基于系统论的整体性与层次性原则对研究结果的解释框架,对S大学直博生课程衔接提出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直博生 课程衔接 访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交叉学科建设的合法性审视
20
作者 王宝玺 杜蕾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8,共8页
新制度主义将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视为制度的三大基础要素,这些要素分别通过强制机制、规范机制和模仿机制来获取组织合法性。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审视我国交叉学科建设的合法性,规制合法性层面的政策推动为交叉学科提供外部制度条... 新制度主义将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视为制度的三大基础要素,这些要素分别通过强制机制、规范机制和模仿机制来获取组织合法性。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审视我国交叉学科建设的合法性,规制合法性层面的政策推动为交叉学科提供外部制度条件;规范合法性层面的道德要求为交叉学科建设提供价值评判标准;文化-认知合法性层面的学科衍生为交叉学科提供内部交往共识。然而,交叉学科建设在获取合法性的同时,也面临着潜在的合法性危机,主要表现为规制合法性层面的交叉学科建设制度强势、政策执行偏差与资源依赖;规范合法性层面的交叉学科范式冲突、关系不清和评价缺位;文化-认知合法性层面的交叉学科认识偏颇与文化异化。为了维护交叉学科建设的合法性,在规制合法性层面变革交叉学科制度、落实交叉学科监督并打破交叉学科依赖;在规范合法性层面构建交叉学科范式、理顺交叉学科关系并完善交叉学科评价体系;在文化-认知合法性层面明确交叉学科本质并培育交叉学科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建设 新制度主义 组织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