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音合成集成电路中掩模ROM的解决方案
1
作者 米丹 孟飚 常昌远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22期148-150,153,共4页
在语音合成集成电路(IC)中,需要存储大量的程序和语音数据,因此内存储器的集成度、读取速度及可靠性成为影响一款芯片生产成本和性能参数的关键指标。存储器有很多分类,掩模只读存储器(ROM)以其较高的集成度和较低的成本在中低档消费类... 在语音合成集成电路(IC)中,需要存储大量的程序和语音数据,因此内存储器的集成度、读取速度及可靠性成为影响一款芯片生产成本和性能参数的关键指标。存储器有很多分类,掩模只读存储器(ROM)以其较高的集成度和较低的成本在中低档消费类语音合成IC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给出一种语音合成IC中掩模ROM的解决方案,分别介绍3个组成部分:存储单元阵列、地址译码器和读出放大器的设计实现。采用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掩模ROM的集成度、读取速度及可靠性,有效降低语音合成IC的生产成本、提高其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模ROM Flat-cell结构 存储单元阵列 地址译码器 读出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SPAD阵列的高速主被动混和淬灭电路
2
作者 郑丽霞 尤旺巧 +3 位作者 胡康 吴金 孙伟锋 周幸叶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85,共8页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ingle Photon Avalanche Diode,SPAD)具有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具备优异的单光子检测能力,因而在激光雷达、量子通信应用、荧光光谱分析等弱光探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单光子探测成像领域中,为了获得...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ingle Photon Avalanche Diode,SPAD)具有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具备优异的单光子检测能力,因而在激光雷达、量子通信应用、荧光光谱分析等弱光探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单光子探测成像领域中,为了获得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快的扫描探测速度,探测器正朝着大规模阵列化和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阵列应用要求淬灭电路较小的电路面积。基于盖革模式下SPAD的探测成像应用,建立了雪崩信号检测与淬灭的信号模型,并通过数学分析得到了混和淬灭电路中的最优检测电阻取值,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对混合淬灭电路的结构和参数进行了设计与优化。根据建模分析结果,设计了一种主被动混合的高速淬灭电路结构,以较小的电路面积实现了雪崩信号快速检测与淬灭。基于TSMC 0.35μm CMOS工艺完成了电路版图的设计与流片。芯片测试结果表明,电路的淬灭时间约为2.9 ns,复位时间为1.75 ns。结合版图面积的占用情况,所设计的电路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可以满足SPAD阵列型读出电路的需求,具有快速雪崩淬灭和复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 主被动混合淬灭 最优检测电阻 阵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 V全碳化硅集成技术
3
作者 顾勇 马杰 +5 位作者 刘奥 黄润华 刘斯扬 柏松 张龙 孙伟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83-2189,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N衬底P外延晶圆的全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集成工艺平台,该工艺平台兼容低压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CMOS)、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N衬底P外延晶圆的全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集成工艺平台,该工艺平台兼容低压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CMOS)、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aterally-Diffused MOS,LDMOS)以及高压二极管等器件.采用P型缓冲层技术调节器件垂直方向电场分布,使高压器件垂直方向耐受电压提高212.4%;在1μm厚度的P型缓冲层和1μm厚度的P型外延层上,实现LDMOS、高压二级管和高侧区域耐受电压大于300 V.基于该工艺平台,搭建了SiC CMOS反相器和反相器链电路,均实现了0~20 V轨至轨的电压输出;设计了半桥驱动电路,低压侧驱动电路由四阶反相器构成;高压侧驱动电路由电平移位电路和高侧区域反相器链电路组成,实现了180~200 V浮空栅极驱动信号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SiC) 集成 碳化硅集成电路 碳化硅反相器 碳化硅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TDC的低抖动延迟锁相环电路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吴金 张有志 +2 位作者 赵荣琦 李超 郑丽霞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2-458,共7页
本文采用双延迟线和防错锁控制结构,结合对电荷泵等关键模块版图对称性的匹配控制,设计了一种针对(Time-to-Digital Converter,TDC)应用的宽动态锁定范围、低静态相位误差延迟锁相环(Delay-Locked Loop,DLL)电路.基于TSMC 0.35μm CMOS... 本文采用双延迟线和防错锁控制结构,结合对电荷泵等关键模块版图对称性的匹配控制,设计了一种针对(Time-to-Digital Converter,TDC)应用的宽动态锁定范围、低静态相位误差延迟锁相环(Delay-Locked Loop,DLL)电路.基于TSMC 0.35μm CMOS工艺,完成了电路的仿真和流片验证.测试结果表明,DLL频率锁定范围为40MHz-200MHz;静态相位误差161ps@125MHz;在无噪声输入的理想时钟驱动下,200MHz频率点下的峰-峰值抖动最大为85.3ps,均方根抖动最大为9.44ps,可满足亚纳秒级时间分辨的TDC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锁相环 时间数字转换器 静态相位误差 宽动态范围 时钟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zip压缩的硬件加速电路设计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冰 王超凡 +1 位作者 顾巍 董乾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0-545,共6页
硬件无损压缩技术可以发挥专用电路的速度和功耗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大数据计算以及通信领域.本文以GNUzip(Gzip)数据无损压缩技术为原型设计了一种硬件压缩电路.通过采用双Hash函数、并行匹配处理、面向硬件存储的LZ77压缩存储格式、高... 硬件无损压缩技术可以发挥专用电路的速度和功耗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大数据计算以及通信领域.本文以GNUzip(Gzip)数据无损压缩技术为原型设计了一种硬件压缩电路.通过采用双Hash函数、并行匹配处理、面向硬件存储的LZ77压缩存储格式、高效数据拼接器等加速方法,发挥并行计算和流水线结构优势,提升压缩速率.该硬件压缩电路基于Verilog HDL设计,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进行测试和验证.测试数据表明:与软件压缩方式相比,该硬件压缩电路在获得适中压缩率(65.9%)的同时,其压缩速率得到显著提升,平均压缩速率达171Mb/s,满足网络通信、数据存储等实时压缩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压缩 GZIP 硬件 LZ77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配控制的非线性补偿带隙基准电路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吴金 聂卫东 +2 位作者 常昌远 渠宁 李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7-922,共6页
在一阶线性补偿基准非线性温度特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基准电路内部可控非线性失调电压实现高阶补偿的方法,即利用3路互偏结构代替传统基准电路中的2路自偏置结构,在宽温度范围内,理想状态下的基准温度系数相比一阶线性补偿明显降低... 在一阶线性补偿基准非线性温度特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基准电路内部可控非线性失调电压实现高阶补偿的方法,即利用3路互偏结构代替传统基准电路中的2路自偏置结构,在宽温度范围内,理想状态下的基准温度系数相比一阶线性补偿明显降低.与其他类型的分段高阶补偿相比,基于失配补偿的带隙基准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工艺稳定性更好.基于CSMC 0.18μmCMOS工艺完成了该基准电路的MPW验证,在-20~120℃温度范围内,基准温度系数的测试结果最低为6.2×10-6/℃.基于理论与实测结果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电阻修调以及面积功耗折中方面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隙基准 失配误差 非线性补偿 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功耗大摆率Class-AB OTA电路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吴金 龙寅 +1 位作者 马科 常昌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4,共6页
为提高低功耗条件下运放电路的工作速度,基于Class-AB复合型差分对、非线性电流镜传输、交叉耦合对管正反馈3种结构的有机组合,提出了一种高速运算跨导放大电路(OTA)的结构设计方案.该方案在低功耗条件下,电路具有优异的摆率倍增性能,... 为提高低功耗条件下运放电路的工作速度,基于Class-AB复合型差分对、非线性电流镜传输、交叉耦合对管正反馈3种结构的有机组合,提出了一种高速运算跨导放大电路(OTA)的结构设计方案.该方案在低功耗条件下,电路具有优异的摆率倍增性能,同时电路小信号带宽与低频增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电路采用CSMC 0.5μm CMOS工艺进行设计并完成MPW流片.在5 V电源电压下测试得到的电路静态功耗仅为11.2μA,最大上升沿与下降沿摆率分别为10和2 V/μs,低频增益60 dB以上,单位增益带宽达到3 MHz.结果表明,新型Class-AB OTA电路比同类参考OTA电路具有更高的大信号瞬态响应品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算跨导放大器 Class-AB模式 非线性电流镜 正反馈交叉耦合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D阵列读出电路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特邀) 被引量:1
8
作者 郑丽霞 吴金 +4 位作者 孙伟锋 万成功 刘高龙 王佳琦 顾冰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51,共9页
首先针对SPAD阵列读出电路的特点,将电路主要分成接口电路与信号处理电路两大部分,其次根据单光子雪崩光电探测器的阵列的不同应用场景,阐述了集成读出电路中核心电路模块设计的关键技术。分别从SPAD的接口电路设计、两种典型应用成像模... 首先针对SPAD阵列读出电路的特点,将电路主要分成接口电路与信号处理电路两大部分,其次根据单光子雪崩光电探测器的阵列的不同应用场景,阐述了集成读出电路中核心电路模块设计的关键技术。分别从SPAD的接口电路设计、两种典型应用成像模式(光子计时、光子计数)中核心电路的设计方面,详细分析此类电路的关键技术以及国内外研究团队在此类电路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目前国内外研究的进展情况,分析了SPAD阵列集成读出电路的发展趋势以及各类电路存在的设计重点与难点,为SPAD阵列读出电路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出电路 淬灭电路 飞行时间 光子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心立方金属键合界面微观变形机制与力学性能的原位TEM研究
9
作者 方浩禧 梁健 +5 位作者 李政坤 袁渊 于宗光 李力一 钟立 孙立涛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1-398,共8页
随着集成电路制程逼近摩尔定律极限,以直接键合工艺为核心的超高密度互连三维集成芯片技术成为突破瓶颈的主要途径之一。面心立方(face-centered cubic,FCC)金属作为直接键合工艺中重要的互连材料,其键合界面的力学性能显著影响键合质... 随着集成电路制程逼近摩尔定律极限,以直接键合工艺为核心的超高密度互连三维集成芯片技术成为突破瓶颈的主要途径之一。面心立方(face-centered cubic,FCC)金属作为直接键合工艺中重要的互连材料,其键合界面的力学性能显著影响键合质量。本文利用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研究了键合界面类型对其微观变形机制及界面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取向差键合界面(倾斜大角晶界)变形机制以晶界塑性为主,易引发应力集中与裂纹萌生,界面强度较低(700 MPa);小取向差键合界面变形机制以位错塑性为主,表现出更高的键合强度(1.62 GPa);孪晶界的键合界面强度主要与孪晶取向有关,平直孪晶界键合界面的变形机制存在阶错运动以及位错与孪晶界的交互作用,具有较高的键合强度(1.60 GPa),而倾斜孪晶界面的变形机制主要为孪晶界滑移,其强度下降至(1.10 GPa)。本研究为优化键合工艺、提升芯片封装可靠性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合界面 面心立方金属 键合强度 变形机制 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开关升降压变换器高效控制策略研究与设计
10
作者 刘琦 时雷雷 +2 位作者 徐奇 钱钦松 孙伟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0-703,I0024,共15页
四开关升降压(four-switch Buck-Boost,FSBB)变换器凭借其出色的软开关特性、宽范围调压能力、输入输出电压极性相同等优势被应用在数据中心供电架构中。然而,FSBB变换器软开关控制方式的多控制自由度特性,使得其控制策略复杂多变、增... 四开关升降压(four-switch Buck-Boost,FSBB)变换器凭借其出色的软开关特性、宽范围调压能力、输入输出电压极性相同等优势被应用在数据中心供电架构中。然而,FSBB变换器软开关控制方式的多控制自由度特性,使得其控制策略复杂多变、增加了效率优化的难度。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并设计一种多模式高效控制策略,以提高FSBB变换器在全负载范围内的转换效率。首先,在FSBB变换器零电压开通(zero voltage switch,ZVS)的基础上得到控制量的约束条件,并确定电感电流有效值最低时控制量的取值规则;然后,构建FSBB变换器完整的损耗模型,以总损耗最低为目标,提出一种多模式的高效控制策略,并通过数据拟合的方式进行控制量的设计;最后,在Simplis中仿真验证并制作一个300 W的实验样机。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实验样机能在全输入、输出电压范围和全负载范围内实现较高的转换效率。其中最高峰值效率达到98.5%、最高平均效率达到97.93%,开关频率范围为500 kHz~1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开关升降压变换器 软开关 多模式控制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 of Oxygen Vacancy on Performance of Amorphous InGaZnO Based Schottky Barrier Diode 被引量:1
11
作者 JIA Bin TONG Xiaowen +3 位作者 HAN Zikang QIN Ming WANG Lifeng HUANG Xiaodong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2-420,共9页
Rectifying circuit,as a crucial component for converting alternating current into direct current,plays a pivotal role in energy harvesting microsystems.Traditional silicon-based or germanium-based rectifier diodes hin... Rectifying circuit,as a crucial component for converting alternating current into direct current,plays a pivotal role in energy harvesting microsystems.Traditional silicon-based or germanium-based rectifier diodes hinder system integration due to their specific manufacturing processes.Conversely,metal oxide diodes,with their simple fabrication techniques,offer advantages for system integration.The oxygen vacancy defect of oxide semiconductor will greatly affect the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s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iode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adjusting the oxygen vacancy concentration.This study centers on optimizing the performance of diodes by modulating the oxygen vacancy concentration within InGaZnO films through control of oxygen flows during the sputtering process.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diode exhibits a forward current density of 43.82 A·cm^(−2),with a rectification ratio of 6.94×10^(4),efficiently rectifying input sine signals with 1 kHz frequency and 5 V magnitude.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its potential in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By adjusting the oxygen vacancy,a methodology is provided for optimizing the performance of rectifying di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AZNO Schottky barrier diode oxygen vacancy rectifying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置时钟的低功耗高精度SPAD阵列读出电路
12
作者 郑丽霞 韩永奇 +4 位作者 万成功 周谋昭 李旭妍 吴金 孙伟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6-106,共11页
SPAD阵列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读出电路(Read-out Integrated Circuit,ROIC)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间数字转换器(Time to Digital Converter,TDC)是ROIC的核心电路,完成对光子飞行时间(Time-of-Flight,TOF)高精度量化。为避免大规模阵列中高... SPAD阵列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读出电路(Read-out Integrated Circuit,ROIC)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间数字转换器(Time to Digital Converter,TDC)是ROIC的核心电路,完成对光子飞行时间(Time-of-Flight,TOF)高精度量化。为避免大规模阵列中高频时钟信号长距离走线而引起的串扰和噪声干扰,抑制初相误差引起的检测精度退化,设计了一种基于内置时钟的ROIC阵列电路,阵列像素间距均为100μm,内置于各像素内的门控环形振荡器(Gated Ring Oscillator,GRO)独立提供像素TDC所需的高频分相时钟信号,各像素GRO均由像素外置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产生的压控信号控制。由于采用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检测策略,只量化光子事件有效触发的TOF,有效降低了系统功耗。该芯片采用TSMC 0.18μm 1.8 V标准CMOS工艺制造,测试结果表明:TDC的时间分辨率和量程分别为102 ps和100 ns,微分非线性DNL低于0.8 LSB,积分非线性INL低于1.3 LSB,系统功耗小于59.3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数字转换器 光子飞行时间 门控环形振荡器 锁相环 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Gm-C复数带通滤波器调谐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俊峰 李智群 +1 位作者 章丽 李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2-686,共5页
采用TSMC 0.18μm RF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Nauta跨导的Gm_C复数带通滤波器调谐电路,可实现滤波器的频率和Q值同时调谐.该调谐电路的频率调谐环路使用数字鉴频器和改进结构的数模转换器,Q值调谐电路采用能够在高输出电压下准确镜像电流... 采用TSMC 0.18μm RF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Nauta跨导的Gm_C复数带通滤波器调谐电路,可实现滤波器的频率和Q值同时调谐.该调谐电路的频率调谐环路使用数字鉴频器和改进结构的数模转换器,Q值调谐电路采用能够在高输出电压下准确镜像电流的电流镜,整个调谐电路具备有利于改善滤波器线性度的高调谐电压输出能力.测试结果表明,1.8 V电源电压下,调谐电路输出的调谐电压最高可达到1.71 V.调谐后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和带宽偏差降到小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uta跨导 GM-C滤波器 线性度 频率和Q值调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CMOS Wildar多值电压带隙基准电路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永寿 吴金 +1 位作者 郑丽霞 赵霞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44-1247,共4页
基于经典Wildar带隙基准结构,通过单级高增益低失调运放及其闭环负反馈设计,将电压求和模式输出与电阻负载驱动紧密结合,同时增加简单的单管并联高阶补偿结构,实现了一种具有较大负载驱动能力的高精度多值低压基准输出,解决了经典基准... 基于经典Wildar带隙基准结构,通过单级高增益低失调运放及其闭环负反馈设计,将电压求和模式输出与电阻负载驱动紧密结合,同时增加简单的单管并联高阶补偿结构,实现了一种具有较大负载驱动能力的高精度多值低压基准输出,解决了经典基准电路在补偿精度与PSRR方面的局限性。CSMC 0.5μm CMOS工艺仿真结果表明,在-40~125℃,一阶补偿的温度系数为6×10-6/℃,输出电阻支路采用并联MOS管的高阶补偿后,温度系数下降到1.27×10-6/℃,低频下电源抑制比达到-5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隙基准 低压多路输出 温度系数 电源抑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M技术的AGC电路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信昀 张萌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1期198-200,共3页
目前广泛应用的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为克服这些不足,提出一种使用脉冲密度调制(PDM)技术设计的AGC电路。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DM技术的AGC电路具有相对于PWM调制的AGC电路更短的收敛时间... 目前广泛应用的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为克服这些不足,提出一种使用脉冲密度调制(PDM)技术设计的AGC电路。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DM技术的AGC电路具有相对于PWM调制的AGC电路更短的收敛时间,更稳定的环路特性,以及更小的外围元件体积,适用于对控制要求较高的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C PDM PWM ∑-△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2.5 Gb/s时钟恢复电路设计
16
作者 王涛 冯军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18期162-165,168,共5页
设计采用0.35μm CMOS工艺来实现一款CMOS2.5 Gb/s时钟恢复电路。由于0.35μm CMOS工艺的限制,采用了预处理电路加锁相环的电路结构。这种电路结构有利于单片集成且工作速度高。预处理器主要有延迟单元、乘法器和窄带滤波电路构成,可以... 设计采用0.35μm CMOS工艺来实现一款CMOS2.5 Gb/s时钟恢复电路。由于0.35μm CMOS工艺的限制,采用了预处理电路加锁相环的电路结构。这种电路结构有利于单片集成且工作速度高。预处理器主要有延迟单元、乘法器和窄带滤波电路构成,可以从NRZ数据中得到时钟信号。锁相环采用二阶的模拟锁相环结构,鉴相器采用Gilbert乘法器,环路滤波器采用无源滤波器,VCO采用3级环形振荡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同步数字体系 时钟恢复电路 CMOS 预处理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移角度绕组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花为 吴铎 +1 位作者 杜晋文 吴政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2-980,共9页
由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采用不同相移角度,以一台24槽22极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分析了相移角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各槽绕组磁动势间的相位关系,推导了在采用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时,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 由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采用不同相移角度,以一台24槽22极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分析了相移角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各槽绕组磁动势间的相位关系,推导了在采用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时,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行的空间相移角度,即0°、15°和30°,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空间相移角度绕组产生的电枢磁动势频谱;然后,结合电枢磁动势谐波和电机电磁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0°、15°和30°相移角度的绕组拓扑对不平衡磁拉力、反电势、平均转矩和转矩脉动等电磁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制作了2台单层和双层空间相移30°绕组的样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空间相移0°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磁拉力;空间相移30°电机平均转矩最大,转矩脉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绕组结构 不平衡磁拉力 反电势 转矩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偏移角和多分支卷积神经网络的旋转不变模型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萌 李响 张经纬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22-4528,共7页
卷积神经网络(CNN)具有平移不变性,但缺乏旋转不变性。近几年,为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旋转编码已成为解决这一技术痛点的主流方法,但这需要大量的参数和计算资源。鉴于图像是计算机视觉的主要焦点,该文提出一种名为图像偏移角和多分支卷积... 卷积神经网络(CNN)具有平移不变性,但缺乏旋转不变性。近几年,为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旋转编码已成为解决这一技术痛点的主流方法,但这需要大量的参数和计算资源。鉴于图像是计算机视觉的主要焦点,该文提出一种名为图像偏移角和多分支卷积神经网络(OAMC)的模型用于实现旋转不变。首先检测输入图像的偏移角,并根据偏移角反向旋转图像;将旋转后的图像输入无旋转编码的多分支结构卷积神经网络,优化响应模块,以输出最佳分支作为模型的最终预测。OAMC模型在旋转后的手写数字数据集上以最少的8 k参数量实现了96.98%的最佳分类精度。与在遥感数据集上的现有研究相比,模型仅用前人模型的1/3的参数量就可将精度最高提高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旋转图像分类 偏移角 多分支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bO3负极薄膜电化学性能及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雪晨 夏求应 +5 位作者 岳钒 何欣怡 梅正浩 王金石 夏晖 黄晓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5,共7页
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具有易微型化与集成化等优点,因此,非常适合为微系统供电。负极对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重要影响。现有电池通常采用金属锂作为负极,然而其枝晶生长问题及低的热稳定性限制了相应电池在工业、军事等高温、... 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具有易微型化与集成化等优点,因此,非常适合为微系统供电。负极对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重要影响。现有电池通常采用金属锂作为负极,然而其枝晶生长问题及低的热稳定性限制了相应电池在工业、军事等高温、高安全场合应用。为此,本文系统研究了LiNbO_(3)薄膜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NbO_(3)薄膜呈现高比容量(410.2 mAh·g^(-1))、高倍率(30C时比容量80.9 mAh·g^(-1))和长循环性能(2000圈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100%),以及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4.5×10^(-8)S·cm-1)。在此基础上,基于LiNbO_(3)薄膜构建出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Pt|NCM523|LiPON|LiNbO_(3)|Pt,其展现出较高的面容量(16.3μAh·cm^(-2))、良好的倍率(30μA·cm^(-2)下比容量1.9μAh·cm^(-2))及长循环稳定性(300圈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6.4%)。此外,该电池表现出优秀的高温性能,连续在100℃下工作近200 h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5.6%。研究表明:LiPON|LiNbO_(3)界面不论在充放电循环还是高温下均非常稳定,这有助与提升全电池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LiNbO3薄膜 负极 界面 高温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可穿戴设备的稀疏化卷积心律失常分类加速器设计
20
作者 徐轶凡 申烁 +2 位作者 林昊 吴中行 刘昊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2-500,共9页
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因其优异的检测与识别能力,在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信号的诊断研究中备受瞩目。然而,CNN模型因参数规模和算力需求较大,难以用于资源受限的可穿戴嵌入式设备。虽然使... 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因其优异的检测与识别能力,在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信号的诊断研究中备受瞩目。然而,CNN模型因参数规模和算力需求较大,难以用于资源受限的可穿戴嵌入式设备。虽然使用剪枝技术可压缩网络规模,但稀疏化剪枝后权重的不规则分布使修剪后的网络模型依然存在无法高效处理非零数据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高效的稀疏化卷积心律失常分类加速器。首先,采用多批次划分的稀疏压缩数据流方法提高计算效率;其次,设计了稀疏感知的计算阵列(processing element,PE)完成卷积运算,解决剪枝带来的负载不平衡问题。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平台上的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稀疏化卷积加速器在200 MHz时钟频率下的吞吐率为53.84GOP·s^(-1)、平均功耗为0.263 W、能效比为204.72 GOP·W^(-1)、五分类准确率达98%,相较于以往的稀疏化加速器,最高可以实现2.0~2.4倍的加速、4.5~6.1倍的能效比提升,适用于可穿戴的ECG分类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嵌入式设备 非结构化剪枝 卷积神经网络 硬件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