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梅毒RPR滴度对围产结局及新生儿血清学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根菊 韩国荣 +3 位作者 江红秀 王翠敏 丁 和沁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24-1627,共4页
目的:探讨孕母梅毒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apid plasma regain,RPR)滴度与新生儿RPR阳性率及围生结局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4年2月1日经RPR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筛查,192例妊娠合并梅毒孕母分娩前及其部分新生儿出生时及6月龄... 目的:探讨孕母梅毒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apid plasma regain,RPR)滴度与新生儿RPR阳性率及围生结局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4年2月1日经RPR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筛查,192例妊娠合并梅毒孕母分娩前及其部分新生儿出生时及6月龄时外周血检测,比较孕母RPR滴度与新生儿RPR阳性率、阴转率及不良围生结局的关系。结果:新生儿RPR滴度与孕母呈正相关,孕母RPR滴度1∶1时,新生儿RPR阳性率68.4%;孕母RPR滴度1∶2时,新生儿RPR阳性率87.0%;当孕母RPR滴度≥1∶8时,新生儿RPR阳性率100.0%;孕母RPR滴度≥1∶8与≤1∶4比较,新生儿RP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母RPR滴度≥1∶8时,婴儿6月龄RPR阴转率下降,与RPR滴度≤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孕母RPR滴度的升高,畸形、死胎及新生儿死亡、早产及先天性梅毒的风险升高,婴儿不良结局风险升高。当孕母RPR滴度≥1∶8时,与孕母RPR滴度≤1∶4比较,新生儿畸形、早产、先天性梅毒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孕母RPR滴度的升高,新生儿RPR阳性率升高,当RPR滴度≥1∶8时,新生儿RPR阳性率为100%,6月龄阴转率下降,胎儿畸形、早产、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梅毒 妊娠结局 先天性梅毒 胎儿畸形 RPR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肝孕妇血清e抗原对其婴儿联合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岳欣 江红秀 +3 位作者 丁祎 张贤 张荣 韩国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05-110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对婴儿联合免疫应答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产前检查及分娩HBeAg阳性孕妇及所生婴儿128对作为研究组,HBeAg阴性孕妇及所生婴儿88对为...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对婴儿联合免疫应答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产前检查及分娩HBeAg阳性孕妇及所生婴儿128对作为研究组,HBeAg阴性孕妇及所生婴儿88对为对照组,两组婴儿在出生即刻及15 d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 U,并按常规0、1、6月龄方案分别注射基因重组乙型肝炎疫苗20μg。所有婴儿于出生后未免疫预防前及1、7、12月龄采集静脉血,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观察婴儿血清HBeAg情况、联合免疫失败率及免疫应答反应。结果:①HBeAg阳性孕妇的婴儿出生时HBeAg阳性率95.31%;HBeAg阴性孕妇的婴儿出生时HBeAg均为阴性。②HBeAg阳性和阴性孕妇的婴儿进行联合免疫接种后在7月龄时免疫失败率分别为6.25%、0%(P<0.01)。③HBeAg阳性孕妇免疫失败8例婴儿出生直至12月龄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均阴性,12月龄时HBeAg明显高于出生时。④HBeAg阳性孕妇非免疫失败婴儿12月龄HBeAg均转阴;7、12月龄时婴儿HBsAb滴度分别为(717.38±338.43)mU/ml、(476.46±322.27)mU/ml,与HBeAg阴性母亲的婴儿7、12月龄时HBsAb滴度(747.26±343.23)mU/ml、(532.31±341.61)mU/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HBeAg阳性是联合免疫失败的高危因素,婴儿体内母源性HBeAg不影响婴儿免疫应答中HBsAb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水平传播 乙型肝炎E抗原 乙型肝炎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亲HBVDNA载量对婴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白淑芬 杨立新 +1 位作者 岳欣 王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1-564,共4页
目的:了解母亲分娩前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载量对婴儿经过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预防接种后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东南大学... 目的:了解母亲分娩前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载量对婴儿经过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预防接种后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分娩,母亲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婴儿出生时HBV DNA及HBsAg均为阴性者128例,按照母亲分娩时HBV DNA载量分A、B、C 3组,选择母亲为HBsAg阴性的婴儿21例为对照组即D组,各组婴儿行相同的预防接种,相同时段实验室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浓度。结果:A、B、C、D 4组婴儿在1个月时HBsAb平均浓度分别是(240.19±79.34)、(248.58±57.07)、(240.87±61.97)、(266.03±70.93)mU/ml,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66,P=0.574);2个月时各组HBsAb平均浓度分别是(155.87±97.78)、(155.72±141.11)、(196.90±141.51)、(175.26±105.34)mU/ml,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84,P=0.451);7个月时各组HBsAb平均浓度分别是(766.86±314.27)、(754.30±363.56)、(687.18±326.45)、(888.68±247.83)mU/ml,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57,P=0.466)。结论:母亲产前HBV DNA载量对婴儿1、2、7个月时HBsAb平均浓度无影响;各组婴儿经过联合预防接种后在1个月时都出现了具有保护性的HBsAb,2个月时HBsAb平均浓度均有下降,婴儿对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的免疫应答不受母亲分娩前HBV DNA载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B HBV DNA载量 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