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宋金云
王建芳
+1 位作者
吴旭平
黄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092-2095,共4页
目的分析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现象及其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4年2月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者2260例,其中被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830例。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筛选HBsAg与抗-HBs同时阳...
目的分析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现象及其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4年2月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者2260例,其中被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830例。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筛选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患者188例,分为HBeAg阳性组(n=101)和HBeAg阴性组(n=87)。同时选取200例HBsAg阳性、抗-HBs阴性者作为对照,其中HBeAg阳性组80例,HBeAg阴性组120例。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病毒载量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HBV血清学标志物在HBsAg与抗-HBs双阳性情况下共有5种模式,其中以HBsAg、抗-HBs、HBeAg及抗-HBc阳性,且抗-HBe阴性多见,占47.9%(90/188),肝功能指标总异常率为69.1%(130/188),HBV DNA总阳性率为56.9%(107/188)。HBeAg阳性的2组HBV DNA均存在高水平复制,其中HBsAg与抗-HBs双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32,P>0.05);HBeAg阴性组中,HBsAg与抗-HBs双阳性组HBV DNA定量>1×105IU/ml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0,P<0.05)。对HBV S区进行测序分析发现,测序的80例HBsAg与抗-HBs双阳性患者中有27例患者的HBV S区发生变异,突变率33.7%,且S区变异位点主要有P29L、S61L、P62L、I126T/S、Q129N、M133K、F134L、G145R/K、L175S和L186H等。结论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者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有一定比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病毒株变异所致。这种情况并不代表疾病好转,且抗-HBs出现并不一定能完全有效清除HBsAg,病毒DNA往往存在持续复制,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抗体
乙型
抗原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A1基因多态性在Gilbert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宋金云
孙梅
+2 位作者
李嘉妍
王建芳
吴旭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609-612,共4页
Gilbert综合征属于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是一种胆红素代谢障碍性疾病。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缺乏或活性降低是Gilbert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原因。UGT1A1是UGT的同工酶,也是肝脏结合胆红素的关键酶。UGT1A1基因突变,导致UG...
Gilbert综合征属于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是一种胆红素代谢障碍性疾病。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缺乏或活性降低是Gilbert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原因。UGT1A1是UGT的同工酶,也是肝脏结合胆红素的关键酶。UGT1A1基因突变,导致UGT结构异常,从而导致胆红素结合功能减弱或丧失。介绍了UGT1A1及其基因多态性在Gilbert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诊断价值等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伯特病
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
葡糖醛酸基转移酶
多态现象
遗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
102
3
作者
李嘉妍
宋金云
+1 位作者
王建芳
吴旭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291-1295,共5页
目的研究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和住院的肝病患者248例,分为原发性肝癌组(n=88)和非肿瘤性肝病组(n=160),另选取1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
目的研究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和住院的肝病患者248例,分为原发性肝癌组(n=88)和非肿瘤性肝病组(n=160),另选取1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Roche cobas e 411 analyzer检测3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A19-9、CEA水平,分析3种肿瘤标志物单个检测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Beckman Coulter AU5800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采用Biotek ELX808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CV抗体。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CA19-9、CEA及3者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结果在原发性肝癌组和非肿瘤性肝病组中,肝功能异常患者的AFP、CA19-9均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原发性肝癌组:t值分别为35.64、3.38,P值均<0.05;非肿瘤性肝病组:t值分别为12.51、8.19,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中肝功能正常患者的CEA均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肝病组中肝功能正常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中肝功能异常患者的AFP、CA19-9、CEA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肝病组中的肝功能异常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血清AFP、CA19-9、CEA水平随Child Pugh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在原发性肝癌组肝功能异常患者中,AFP、CA19-9、CEA水平B级较A级,C级较B级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在非肿瘤性肝病组肝功能异常患者中,AFP、CA19-9水平B级较A级,C级较B级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CEA水平C级显著高于A、B级(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AFP、CA19-9、CEA的阳性率高于非肿瘤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各组的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中,三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36%和92.35%,单项检测中AFP、CA19-9、CEA的灵敏度分别为71.59%、52.27%和39.77%,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CA19-9、CEA及三者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6、0.704、0.681及0.817。AFP在原发性肝癌组中与GGT相关(r=0.54,P=0.04),在正常对照组中与IBil相关(r=0.50,P=0.01);CA19-9在原发性肝癌组与ALT、DBil、IBil、TBil、TBA存在不同程度相关(r值分别为0.58、0.63、0.61、0.65、0.58,P值均<0.05),在非肿瘤性肝病组与ALT、ALP、DBil、IBil、TBil、TBA存在不同程度相关(r值分别为0.51、0.63、0.66、0.64、0.70、0.59,P值均<0.05)。结论 AFP能较好地反映肝损伤,但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仍有部分假阴性;CEA轻度升高对原发性肝癌的指示性不强;CA19-9受ALP、胆红素等因素影响明显,假阳性较高;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优于AFP、CA19-9、CEA的单项检测,可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甲胎蛋白类
CA-19-9抗原
癌胚抗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宋金云
王建芳
吴旭平
黄玲
机构
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科研中心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092-2095,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现象及其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4年2月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者2260例,其中被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830例。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筛选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患者188例,分为HBeAg阳性组(n=101)和HBeAg阴性组(n=87)。同时选取200例HBsAg阳性、抗-HBs阴性者作为对照,其中HBeAg阳性组80例,HBeAg阴性组120例。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病毒载量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HBV血清学标志物在HBsAg与抗-HBs双阳性情况下共有5种模式,其中以HBsAg、抗-HBs、HBeAg及抗-HBc阳性,且抗-HBe阴性多见,占47.9%(90/188),肝功能指标总异常率为69.1%(130/188),HBV DNA总阳性率为56.9%(107/188)。HBeAg阳性的2组HBV DNA均存在高水平复制,其中HBsAg与抗-HBs双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32,P>0.05);HBeAg阴性组中,HBsAg与抗-HBs双阳性组HBV DNA定量>1×105IU/ml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0,P<0.05)。对HBV S区进行测序分析发现,测序的80例HBsAg与抗-HBs双阳性患者中有27例患者的HBV S区发生变异,突变率33.7%,且S区变异位点主要有P29L、S61L、P62L、I126T/S、Q129N、M133K、F134L、G145R/K、L175S和L186H等。结论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者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有一定比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病毒株变异所致。这种情况并不代表疾病好转,且抗-HBs出现并不一定能完全有效清除HBsAg,病毒DNA往往存在持续复制,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抗体
乙型
抗原变异
Keywords
hepatitis B virus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s
hepatitis B antibodies
antigenic variation
分类号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A1基因多态性在Gilbert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宋金云
孙梅
李嘉妍
王建芳
吴旭平
机构
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科研中心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609-612,共4页
文摘
Gilbert综合征属于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是一种胆红素代谢障碍性疾病。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缺乏或活性降低是Gilbert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原因。UGT1A1是UGT的同工酶,也是肝脏结合胆红素的关键酶。UGT1A1基因突变,导致UGT结构异常,从而导致胆红素结合功能减弱或丧失。介绍了UGT1A1及其基因多态性在Gilbert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诊断价值等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吉尔伯特病
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
葡糖醛酸基转移酶
多态现象
遗传
综述
Keywords
Gilbert disease
uridine diphosphate glucuronic acid
glucuronosyltransferase
polymorphism,genetic
review
分类号
R57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
102
3
作者
李嘉妍
宋金云
王建芳
吴旭平
机构
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科研中心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291-1295,共5页
文摘
目的研究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和住院的肝病患者248例,分为原发性肝癌组(n=88)和非肿瘤性肝病组(n=160),另选取1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Roche cobas e 411 analyzer检测3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A19-9、CEA水平,分析3种肿瘤标志物单个检测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Beckman Coulter AU5800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采用Biotek ELX808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CV抗体。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CA19-9、CEA及3者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结果在原发性肝癌组和非肿瘤性肝病组中,肝功能异常患者的AFP、CA19-9均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原发性肝癌组:t值分别为35.64、3.38,P值均<0.05;非肿瘤性肝病组:t值分别为12.51、8.19,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中肝功能正常患者的CEA均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肝病组中肝功能正常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中肝功能异常患者的AFP、CA19-9、CEA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肝病组中的肝功能异常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血清AFP、CA19-9、CEA水平随Child Pugh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在原发性肝癌组肝功能异常患者中,AFP、CA19-9、CEA水平B级较A级,C级较B级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在非肿瘤性肝病组肝功能异常患者中,AFP、CA19-9水平B级较A级,C级较B级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CEA水平C级显著高于A、B级(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AFP、CA19-9、CEA的阳性率高于非肿瘤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各组的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中,三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36%和92.35%,单项检测中AFP、CA19-9、CEA的灵敏度分别为71.59%、52.27%和39.77%,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CA19-9、CEA及三者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6、0.704、0.681及0.817。AFP在原发性肝癌组中与GGT相关(r=0.54,P=0.04),在正常对照组中与IBil相关(r=0.50,P=0.01);CA19-9在原发性肝癌组与ALT、DBil、IBil、TBil、TBA存在不同程度相关(r值分别为0.58、0.63、0.61、0.65、0.58,P值均<0.05),在非肿瘤性肝病组与ALT、ALP、DBil、IBil、TBil、TBA存在不同程度相关(r值分别为0.51、0.63、0.66、0.64、0.70、0.59,P值均<0.05)。结论 AFP能较好地反映肝损伤,但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仍有部分假阴性;CEA轻度升高对原发性肝癌的指示性不强;CA19-9受ALP、胆红素等因素影响明显,假阳性较高;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优于AFP、CA19-9、CEA的单项检测,可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
肝肿瘤
甲胎蛋白类
CA-19-9抗原
癌胚抗原
诊断
Keywords
liver neoplasms
alpha-fetoproteins
CA-19-9 antigen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diagnosis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宋金云
王建芳
吴旭平
黄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A1基因多态性在Gilbert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宋金云
孙梅
李嘉妍
王建芳
吴旭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李嘉妍
宋金云
王建芳
吴旭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
1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