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根部处理方法的改进及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何伟 刘志勇 +2 位作者 蒋杰 陆启同 薛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9-381,共3页
目的:总结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对主动脉根部处理方法的改进措施,探讨其有效性。方法:2016年1月—2017年9月,32例A型夹层患者接受急诊手术,其中24例主动脉根部处理在原来"三明治"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内膜内侧... 目的:总结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对主动脉根部处理方法的改进措施,探讨其有效性。方法:2016年1月—2017年9月,32例A型夹层患者接受急诊手术,其中24例主动脉根部处理在原来"三明治"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内膜内侧和外膜外侧放置条形人工血管片,并在分离的内外膜之间、涤纶片衬与夹层内一起加固缝合,使主动脉根部形成5层结构:血管片-外膜-涤纶片-内膜-血管片;间断加强缝合加固近端吻合口;在吻合口周围涂抹外科用固封剂。观察吻合口出血情况和术后早期转归。结果:全组患者无严重出血并发症,术后24h出血超过1500mL2例。住院死亡2例,均与出血无关。22例痊愈出院。随访17例,窦部直径与术前相比,未见明显增宽,无中度及以上主动脉瓣反流。结论:改良主动脉根部处理方法,除能加固夹层断端、消除假腔外,还可更好地防止吻合口出血,加强主动脉窦壁,防止窦部进一步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出血 主动脉根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孤立结节的动态CT增强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储成凤 徐秋贞 +6 位作者 杨明 陈峰 朱亚彬 张俭 朱哓莉 张建民 郏爱明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 :采用同层动态CT增强评价肺孤立性结节。方法 :选择 41例直径≤ 4cm的肺孤立性结节进行研究 ,其中肺癌 2 9例 ,肺结核球 7例 ,肺炎性结节 3例 ,肺错构瘤 2例。静注碘剂 10 0ml前后 ,对病灶中心作薄层扫描 ,测量增强前后CT值。结果 ... 目的 :采用同层动态CT增强评价肺孤立性结节。方法 :选择 41例直径≤ 4cm的肺孤立性结节进行研究 ,其中肺癌 2 9例 ,肺结核球 7例 ,肺炎性结节 3例 ,肺错构瘤 2例。静注碘剂 10 0ml前后 ,对病灶中心作薄层扫描 ,测量增强前后CT值。结果 :肺癌和肺炎性结节显著强化 ,肺结核球和肺错构瘤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肺癌和肺结核在 75s和 13 5s时间段增强比较中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①动态CT增强对肺癌与肺结核球等结节的鉴别极有价值 ,并可将增强后CT净增值 <2 0HU ,作为良恶性结节的阈值指标 ;②动态CT增强中应重视淋巴结的观察 ,有利于SPN的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孤立结节 CT增强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蒲振业 刘志勇 +4 位作者 薛涛 周建明 何伟 蒋杰 陆启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同期行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选取55例瓣膜疾病或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射频消融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射频消融组患者实施开胸直视下心...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同期行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选取55例瓣膜疾病或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射频消融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射频消融组患者实施开胸直视下心脏手术同期行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术,对照组则单纯行瓣膜置换手术。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半年时随访,射频消融组中转复为窦性心律患者比例较对照组高(80%vs39%,P<0.05)。术后半年复查心脏彩超,两组病例术后左心房横径、左室横径较术前都减小(P<0.05);两组间比较,射频消融组术后左心房横径较对照组减小(P<0.05)。射频消融组心功能≥Ⅱ级的比例射频消融组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脑血管意外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脏直视手术同期行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术具有可行、安全、有效的特点,可以明显降低术后血栓形成,改善心脏功能,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手术 外科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肺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明 储成凤 +5 位作者 刘斌 徐秋贞 朱亚彬 姚青 张俭 孟爱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708-710,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肺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 6例肺结节性病变增强CT后行三维血管重建成像 ,分析结节处血管表现及与定性的关系。结果  3 6例肺结节中 ,2 6例三维血管重建后图像显示清晰。其中 2 2例为恶性结...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肺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 6例肺结节性病变增强CT后行三维血管重建成像 ,分析结节处血管表现及与定性的关系。结果  3 6例肺结节中 ,2 6例三维血管重建后图像显示清晰。其中 2 2例为恶性结节 ,18例出现结节处血管增粗 ,2例可见血管穿过结节 ,2例结节处血管未见明显异常 ;4例为良性结节 ,结节处血管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①三维血管重建示结节处血管增粗或血管穿过结节是恶性结节的可靠征象。②三维血管成像对位于中外带肺野的肺结节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增强CT 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内膜”技术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何伟 胡若愚 +3 位作者 蒋杰 王玉华 陆启同 刘志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48-1751,共4页
目的:探讨“新内膜”技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修复重建中的应用及近中期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6月—2022年12月,采用“新内膜”技术结合人工血管翻转缝合技术处理主动脉根部患者共18例。根据患者主动脉窦部形状及尺寸,利用牛... 目的:探讨“新内膜”技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修复重建中的应用及近中期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6月—2022年12月,采用“新内膜”技术结合人工血管翻转缝合技术处理主动脉根部患者共18例。根据患者主动脉窦部形状及尺寸,利用牛心包补片裁剪成适配形状,嵌插并固定在主动脉窦部内膜血管腔内侧,以重建一个新的内膜,将受夹层累及的窦部隔绝在新的内膜外侧并予以固定。重建好的窦部与人工血管套筒样翻转缝合,重建主动脉窦管交界,完成根部修复重建与升主动脉替换。观察术中、术后后早中期临床转归。结果:全组无术中死亡,术中无严重出血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脑梗死,无院内死亡。17例痊愈出院。随访时间6~25个月,超声心动图及主动脉CT造影提示:窦部未见残余夹层表现,术后6个月窦部直径与术前相比,未见明显扩张。所有患者未发现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反流。结论:“新内膜”技术与人工血管翻转缝合技术相结合,处理主动脉夹层根部,实施方便、窦壁牢固、断端缝合结实可靠,近中期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新内膜”技术 主动脉根部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HOTTIP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马腾 赵晔 邵永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47-951,共5页
目的:探讨HOXA远端转录本(HOXA transcript at the distal tip,HOTTIP)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食管癌细胞部分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法(RT-q PCR)检测ESCC组织及细... 目的:探讨HOXA远端转录本(HOXA transcript at the distal tip,HOTTIP)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食管癌细胞部分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法(RT-q PCR)检测ESCC组织及细胞中HOTTIP的表达水平;通过RNA干扰技术将si-HOTTIP转入细胞中以降低HOTTIP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定量PCR检测其干扰效率。用CCK8法和Transwell法检测敲除HOTTIP对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ESCC组织中HOTTIP的表达明显升高;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相比,ESCC细胞中HOTTIP的表达明显升高。此外,通过分析临床数据发现高表达的HOTTIP与肿瘤体积和淋巴结转移紧密相关。CCK8和transwell实验显示,在敲除HOTTIP后,Eca-109和TE-1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结论:HOTTIP在ESC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长链非编码RNA-HOTTIP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A549绿色荧光裸鼠模型中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来源初探
7
作者 方天 胡若愚 +3 位作者 胡文娟 刘彪 尤金炜 恽时锋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51,共6页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裸小鼠皮下接种肺腺癌A 549模型,研究肺腺癌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的来源。方法建立肺腺癌A 549皮下接种GFP裸小鼠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CD 31染色,标记肿瘤血管;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拍摄肿瘤组织冰冻...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裸小鼠皮下接种肺腺癌A 549模型,研究肺腺癌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的来源。方法建立肺腺癌A 549皮下接种GFP裸小鼠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CD 31染色,标记肿瘤血管;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拍摄肿瘤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血管中内皮细胞内GFP表达。结果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GFP蛋白和CD 31蛋白可共表达于部分间质血管;部分血管表达CD 31蛋白而不表达GFP蛋白。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肿瘤组织中部分间质细胞的细胞质和内皮细胞的细胞质表达GFP蛋白。结论组成肿瘤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部分来源于裸鼠体内,部分来源于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A 549 血管生成 内皮细胞 肿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三维血管成像与动态增强联合应用对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
8
作者 杨明 储成凤 +3 位作者 刘斌 徐秋贞 朱亚彬 姚青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12期868-871,共4页
目的 :探讨三维血管成像与动态增强联合应用对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 3 6例肺结节性病变患者 ,行动态CT增强扫描 ,并行三维血管重组 ,根据肺结节增强后的最大CT净增值及其周围的血管特征 ,对病变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肺结节... 目的 :探讨三维血管成像与动态增强联合应用对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 3 6例肺结节性病变患者 ,行动态CT增强扫描 ,并行三维血管重组 ,根据肺结节增强后的最大CT净增值及其周围的血管特征 ,对病变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肺结节动态增强、三维血管重组对病变定性诊断均有重要作用 ,二者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动态增强与三维血管重组相结合 ,对肺结节定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92 .9%、62 .5 %和 86.1%。结论 :三维血管成像对肺结节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很有帮助 ,三维血管成像与动态增强相结合可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清扫方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9
作者 陆运 马腾 +1 位作者 王雷 薛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20-525,共6页
肺癌是目前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要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也是影响肺癌分期和预后最重要的因素。由于目前通过现有手段术前很难准确判断早期非小细胞肺... 肺癌是目前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要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也是影响肺癌分期和预后最重要的因素。由于目前通过现有手段术前很难准确判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淋巴结受累情况。因此,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尤其是在临床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淋巴结清扫方式一直存在很大争议。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清扫方式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结转移 清扫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转移性副神经节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容容 陆远 +3 位作者 周建明 彭丹丹 朱晓莉 韩淑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5-512,共8页
目的:探讨1例少见的肺转移性副神经节瘤(PGL)的诊治过程,分析PGL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方案等,为临床PGL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肺转移性PGL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等,分析PGL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病理... 目的:探讨1例少见的肺转移性副神经节瘤(PGL)的诊治过程,分析PGL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方案等,为临床PGL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肺转移性PGL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等,分析PGL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结合近年来PGL相关文献,总结PGL规范的诊治方案。结果:患者,女性,57岁,因“体检发现左肺结节10 d”入院,患者10 d前在外院体检胸部CT提示左肺上叶及下叶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后至本院进一步诊治,患者2018年曾在外院行颈静脉球体瘤手术治疗,入院后完善PET-CT检查提示左肺下叶结节恶性可能,左肺上叶结节代谢不高,不除外恶性病变,胸心外科会诊后予以全麻下行“胸腔镜下左肺上叶、左肺下叶结节楔形切除术+淋巴结采样术”,术中快速病理提示富于血窦的肿瘤。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膜糖蛋白56(CD56)(+)、嗜铬素A(CgA)(+)、Ki67(+约2%)、PanCK(-)、孕激素(PR)(-)、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散在+)、突触素(Syn)(+),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22C3)](约40%的肿瘤细胞胞浆弱阳性)。结合临床病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符合PGL。手术标本应用高通量测序法(NGS)检测425个基因的外显子和融合相关内含子等,结果未提示有肿瘤特有突变及胚系突变,仅检测到药物代谢相关酶类多态性基因突变,包括胞苷脱氨酶基因(CDA)、二氢嘧啶脱氨酶基因(DPYD)、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2)、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基因(GSTM1)、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和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未检测到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肿瘤突变负荷(TMB)为0个突变/100万个碱基(Mb)。患者术后恢复尚可,目前考虑至外院进一步化疗。结论:PGL是少见的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常以转移病灶的表现就诊,并发肺部转移者相对少见,临床容易误诊,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颈静脉球体瘤 肺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多发硬膜外脓肿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楚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7-150,共4页
脊髓硬膜外脓肿(spinal epidural abscess,SEA)是一种位于椎管内硬脊膜外间隙的化脓性炎症,由于大量脓液积聚及肉芽组织增生导致脊髓受压,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属于神经科少见的严重急症之一。因其发病率低,目前多为个案报道。现报道我... 脊髓硬膜外脓肿(spinal epidural abscess,SEA)是一种位于椎管内硬脊膜外间隙的化脓性炎症,由于大量脓液积聚及肉芽组织增生导致脊髓受压,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属于神经科少见的严重急症之一。因其发病率低,目前多为个案报道。现报道我科收治的罕见脊髓多发SEA患者1例,并回顾文献,分析其诊断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脓肿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