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超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期间死亡风险评估的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茜 戎惠 +4 位作者 孙瑶 傅彬 沈飞 杨洋 季汝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0-1067,共8页
【目的】探究影响不同新生儿危重评分对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LBWI)死亡风险准确预测的相关因素。【方法】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新生儿科收治的ELBWI 186例,经纳入和排除... 【目的】探究影响不同新生儿危重评分对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LBWI)死亡风险准确预测的相关因素。【方法】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新生儿科收治的ELBWI 186例,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125名ELBWI。其中死亡组47例、存活组78例。收集围生期一般资料以及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NAP-Ⅱ)、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Ⅱ(SNAPPE-Ⅱ)、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CRIB)、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Ⅱ(CRIB-Ⅱ)以及国内开发的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其包含的所有评分条目内容进行单变量、多变量统计,并绘制列线图及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进行分析。【结果】生后收缩压、最大吸入氧浓度、BE值和出生体质量是影响ELBWI死亡风险准确评估的重要因素[收缩压OR值0.968,95%CI:0.938-0.999,P=0.043;最大吸入氧浓度OR值1.020,95%CI:1.006-1.034,P=0.006;BE的OR值0.868,95%CI:0.786-0.959,P=0.005;出生体质量OR值0.994,95%CI:0.991-0.997,P=0.000],ROC示以上四者的综合曲线下面积0.71、95%可信区间0.610-0.799,优于CRIB评分。【结论】较低收缩压、较高吸入氧浓度、较大BE值、较小出生体质量为影响ELBWI死亡风险准确评估的关键因素。在新评分的开发中,推荐将以上四者纳入评估条目可得到效率更优的ELBWI危重评分预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疾病评分 超低出生体质量儿 死亡 影响因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34~35周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季汝凤 孙瑶 +2 位作者 孙鹏玲 曹兆兰 曹远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6-130,共5页
目的:回顾性比较亚低温对34~35周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中心既往3年来31例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的HIE患儿为亚低温组,30例同胎龄HIE患儿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入院后收集临... 目的:回顾性比较亚低温对34~35周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中心既往3年来31例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的HIE患儿为亚低温组,30例同胎龄HIE患儿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入院后收集临床资料(出生体重、胎龄、入院日龄、性别、Apgar评分、羊水情况,亚低温开始前及亚低温时心率、呼吸、氧饱和度、血压及并发症等情况)及外周血样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糖、血气等检测,并行随访。结果:(1)亚低温组与对照组间在出生体重、胎龄等一般资料以及亚低温开始前心率、呼吸等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异;(2)入组时两组在辅助检查方面无显著差异;亚低温结束时两组间除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外也无明显差异;出院前两组头颅MRI检查均示异常,但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亚低温组要好于对照组;(3)两组间除喂养不耐受外在其他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别;(4)亚低温组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评分(children’s developmental center of China,CDCC)持续改善、好于对照组;头颅MRI在3、6个月随访时改善率好于对照组。对于重症HIE患儿,最终脑瘫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于34~35周患儿有较高的脑保护价值和较好的安全性,但尚需进一步多中心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亚低温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