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祖细胞局部移植防治血管内皮损伤后再狭窄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占龙 滕皋军 +7 位作者 麦筱莉 居胜红 孙军辉 陈骏 张洪英 石红建 余辉 李国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局部移植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形成的可行性。方法分离、鉴定并培养新西兰大白兔外周血(EPC),用2.5F球囊扩张并损伤兔右侧颈动脉血管内皮,对损伤血管进行局部EPC移植。共作细胞移植兔13只,其中3只移植荧...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局部移植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形成的可行性。方法分离、鉴定并培养新西兰大白兔外周血(EPC),用2.5F球囊扩张并损伤兔右侧颈动脉血管内皮,对损伤血管进行局部EPC移植。共作细胞移植兔13只,其中3只移植荧光标记EPC;对照组8只,局部灌注生理盐水。细胞移植后4 d,对2只荧光标记细胞移植兔取移植细胞后受损伤血管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余实验兔4周后对损伤血管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荧光标记细胞移植后4d,病理学检测显示损伤血管内皮有强荧光表达;4周后,细胞移植组血管壁轻度增厚,对照组血管壁增厚明显,血管腔明显狭窄。两组间血管壁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介入法局部移植同种异体血管内皮祖细胞可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祖细胞 再狭窄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标记大鼠肾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MR成像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军辉 滕皋军 +5 位作者 居胜红 马占龙 麦筱莉 李爱梅 张宇 马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对移植入大鼠正常肾脏的Fe2O3-PLL标记MSCs进行MR成像并探讨其成像技术。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Fe2O3-PLL标记细胞。将标记和未标记细胞经左肾动脉移植入大鼠肾脏,移植后即刻,第1、3、5、8天应用MRI对移植细胞进行活体示踪并与... 目的对移植入大鼠正常肾脏的Fe2O3-PLL标记MSCs进行MR成像并探讨其成像技术。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Fe2O3-PLL标记细胞。将标记和未标记细胞经左肾动脉移植入大鼠肾脏,移植后即刻,第1、3、5、8天应用MRI对移植细胞进行活体示踪并与肾脏组织切片对照。结果MSCs的Fe2O3-PLL标记率近100%。标记细胞移植后T2WI肾脏皮质区信号强度明显下降,持续至移植后第8天。组织学分析见绝大多数标记细胞分布于肾小球内。结论1.5T磁共振仪可对移植入正常肾脏的Fe2O3-PLL标记细胞进行活体成像,T2WI信号变化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磁共振成像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RIZ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方娟娟 余卫平 +1 位作者 安艳丽 樊祥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64-666,669,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RIZ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该甲基化状态与RIZ1 mR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人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组织...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RIZ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该甲基化状态与RIZ1 mR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人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RIZ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合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分析结果,并结合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结果加以分析。结果:34例乳腺癌标本中RIZ1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44.1%(15/34),该甲基化状态与患者年龄、肿瘤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是否阳性无相关性(均为P>0.05)。RIZ1启动子甲基化标本中的RIZ1 mRNA表达水平低于未甲基化标本者,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RIZ1表达降低与其启动子高甲基化状态之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RIZ1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是乳腺癌中常见的分子病理学改变之一;RIZ1 mRNA表达与RIZ1启动子高甲基化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Z1 乳腺肿瘤 启动子甲基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肝干细胞移植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居胜红 滕皋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4年第1期37-44,共8页
肝细胞移植以其移植技术简单、可重复进行、对受体影响小以及一肝多用、免疫排斥反应弱等优点为肝脏衰竭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 ,尤其是近年来肝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为这一技术由实验室过渡到临床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以笔者... 肝细胞移植以其移植技术简单、可重复进行、对受体影响小以及一肝多用、免疫排斥反应弱等优点为肝脏衰竭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 ,尤其是近年来肝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为这一技术由实验室过渡到临床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以笔者实验室自 1998年至今的连续的研究工作为基础 ,回顾了其发展历史 ,并围绕移植细胞的来源、细胞移植技术、细胞移植机制、移植细胞的示踪等四个方面问题 ,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移植细胞的来源主要讨论了肝细胞和肝干细胞 ;细胞移植技术主要为脾内移植技术 ;在细胞移植机制方面 ,主要探讨受体肝卵圆细胞的作用 ;移植细胞的示踪方面主要是应用磁探针标记和磁共振技术进行肝干细胞的示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干细胞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