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单体、药对、复方、中成药治疗抑郁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颖 袁勇贵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86-593,共8页
抑郁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身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认知功能受损等,部分患者伴有躯体化症状如失眠或嗜睡、食欲减退、疲劳乏力、性欲减退等,严重者会出现自伤甚至于自杀。根据研究显... 抑郁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身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认知功能受损等,部分患者伴有躯体化症状如失眠或嗜睡、食欲减退、疲劳乏力、性欲减退等,严重者会出现自伤甚至于自杀。根据研究显示,抑郁障碍已成为导致伤残致死的第三大主要原因。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没有确切定论,但大量研究显示与生物化学、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学因素有关。临床常规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等进行治疗,如舍曲林、西酞普兰、百忧解等,但多起效慢,副作用明显,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中药因其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近年来在治疗难治性疾病方面逐渐开始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本文主要探讨中药单体、中药药对、中药复方、中成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中药治疗抑郁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病因病机 中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耦合技术检测惊恐障碍睡眠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刚 孙太鹏 +4 位作者 龚力 杨海英 杨林 张福池 郑直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65-369,共5页
目的利用心肺耦合(cardiopulmonary coupling,CPC)技术检测惊恐障碍患者的睡眠特征。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未治疗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患者31例为患者组,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29... 目的利用心肺耦合(cardiopulmonary coupling,CPC)技术检测惊恐障碍患者的睡眠特征。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未治疗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患者31例为患者组,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29名为对照组,利用CPC设备检测睡眠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的睡眠总时间[(7.84±1.41)h vs.(6.06±1.30)h]、浅睡时间[2.70(2.30,3.90)h vs.1.90(1.40,2.55)h]、快速眼动睡眠时间[(1.77±0.64)h vs.(1.13±0.44)h]、觉醒时间[0.90(0.60,1.20)h vs.0.40(0.35,0.60)h]增加,睡眠效率降低[89.20%(86.30%,93.00%)vs.92.70%(91.65%,9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总时间(OR=0.32,95%CI:0.17~0.60)、睡眠效率(OR=1.31,95%CI:1.09~1.59)与惊恐障碍相关联。结论CPC检测显示PD患者的睡眠与健康对照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睡眠总时间增加,睡眠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恐障碍 心肺耦合技术 睡眠特征 睡眠总时间 睡眠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牟晓冬 袁勇贵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1期43-45,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7岁,工人,高中文化。因“突发意识不清2h”,于2012年11月9日就诊于我院行十当日收住神经内科重症病房。入院后予以20%甘露醇250ml静滴一日两次及其他对症处理。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精神运动抑制 泌尿系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中国抑郁症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汪天宇 李英辉 +1 位作者 李磊 袁勇贵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020-1025,共6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中国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搜索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中国抑郁症...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中国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搜索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中国抑郁症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Meta分析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和其他抗抑郁药物的有效率、治愈率及不良反应。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共纳入8项高质量研究,其中艾司西酞普兰组共纳入549例患者,对照组纳入545例患者。研究显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中国抑郁症患者的有效率(RR 1.00,95%CI 0.93~1.08)和治愈率(RR1.05,95%CI 0.94~1.17)与其他抗抑郁药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中国抑郁症患者时出现不良反应(恶心、口干、头晕、失眠、肝功能异常、其他胃肠道反应、心悸、乏力)的发生率和其他抗抑郁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系统归纳多项研究发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中国抑郁症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艾司西酞普兰 有效性 不良反应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仁汤合黄连温胆汤治疗成人慢性失眠症及辅助苯二氮卓类药物撤药的作用: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思雨 冷秀梅 +15 位作者 刘晋 徐文华 袁勇贵 孙丽霞 李勇 侯正华 徐治 戴恒 陈素珍 伊恩 杜心雨 徐心然 仲瑾 张静 吴婷 汪秀琴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24-1231,共8页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合黄连温胆汤对成人慢性失眠症的疗效以及对镇静催眠药撤药的影响。方法纳入187名慢性失眠症患者进行分析,其中中医组102人,西医组85人,中医组予酸枣仁汤合黄连温胆汤治疗,西医组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合黄连温胆汤对成人慢性失眠症的疗效以及对镇静催眠药撤药的影响。方法纳入187名慢性失眠症患者进行分析,其中中医组102人,西医组85人,中医组予酸枣仁汤合黄连温胆汤治疗,西医组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治疗。干预时间为1个月,干预前和干预结束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并在干预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干预结束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中医组在睡眠质量、催眠药物及总分下降方面优于西医组(P<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混杂因素后,中医组在2个不同的模型中回归系数分别是1.821和1.922,前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中医组基线服用镇静催眠药的患者,与西医组比较镇静催眠药撤药的影响因素,3个月随访时中医组39例患者中有25例撤药,西医组80例患者中17例撤药(χ^(2)=19.25,P<0.001);6个月随访时中医组39例患者中有23例撤药,西医组79例患者中18例撤药(χ^(2)=13.53,P<0.001),中医组撤药率明显高于西医组。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组别结果显示西医组在3个月(OR=5.50,95%CI:2.30~13.72)和6个月(OR=6.43,95%CI:2.54~17.77)未撤药的比值明显高于中医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酸枣仁汤合黄连温胆汤对慢性失眠症疗效明显,并具有辅助镇静催眠药撤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症 匹兹堡睡眠量表 镇静催眠药撤药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师的情感耗竭与家庭-工作冲突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军军 袁心崧 +7 位作者 余志波 朱晓敏 张文瑄 沈迪文 杨海龙 曹秋云 张向荣 张宁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58-563,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医师情感耗竭与家庭-工作冲突之间的关系。方法:2010年共招募临床医师2530名,采用自编问卷收集社会人口学和工作相关资料,采用中文版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CMBI)的情感耗竭维度(EE)、工作影响家庭和家庭影响工作量表(WFCS)... 目的:探讨临床医师情感耗竭与家庭-工作冲突之间的关系。方法:2010年共招募临床医师2530名,采用自编问卷收集社会人口学和工作相关资料,采用中文版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CMBI)的情感耗竭维度(EE)、工作影响家庭和家庭影响工作量表(WFCS)的家庭-工作冲突维度(FW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情感耗竭、家庭-工作冲突及应对方式。结果: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E得分与FWC得分正向关联(β=0.39,95%CI:0.33~0.46)。广义相加混合模型曲线拟合结果显示,EE得分与FWC得分之间为“J”型非线性关系,存在1个拐点。以拐点分段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当FWC得分<6.0时,EE得分随FWC得分升高而降低(β=-1.82,95%CI:-3.02~-0.63);当FWC得分≥6.0时,EE得分随FWC得分升高而升高(β=0.41,95%CI:0.34~0.48)。结论:本研究显示,中国临床医师的情感耗竭水平与家庭-工作冲突呈非线性关系,过高或过低水平的家庭-工作冲突可能对情感耗竭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耗竭 家庭-工作冲突 非线性关系 临床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压疮会诊护士资质认证培训的实践 被引量:6
7
作者 康国娟 封海霞 +2 位作者 李慧敏 谢书芹 谭靓靓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0期81-83,87,共4页
目的提高全院压疮联络员压疮护理知识,加强院内压疮会诊力量。方法由压疮小组成员对符合参加培训条件的60名压疮联络员,以压疮指南及院内压疮护理手册为蓝本,进行为期8周的理论与实践培训,选取考核成绩优异者20人发放院内压疮会诊资质证... 目的提高全院压疮联络员压疮护理知识,加强院内压疮会诊力量。方法由压疮小组成员对符合参加培训条件的60名压疮联络员,以压疮指南及院内压疮护理手册为蓝本,进行为期8周的理论与实践培训,选取考核成绩优异者20人发放院内压疮会诊资质证书,之后参与院内压疮会诊。4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压疮上报率显著增加,院内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均P<0.01);获得院内压疮会诊资质护士参与会诊248例次,会诊合格率达90.73%,本病区护士认为其在病区指导与防治压疮中发挥的作用较培训前显著增加(P<0.01)。结论院内压疮会诊资质认证培训与考核,提升了压疮联络护士压疮护理水平;对成绩优异者发放院内压疮会诊资质证书,有效加强了院内压疮会诊力量,从而提高了院内压疮防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护理指导小组 联络员 培训 压疮会诊 资质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