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殿富 黄峻 张丽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二者不相符合的可能原因,以便尽可能减少核素显像的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两所医院1996-2001年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52例患者,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二者不相符合的可能原因,以便尽可能减少核素显像的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两所医院1996-2001年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5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或双嘧达莫(潘生丁)药物负荷试验,负荷显像异常者于24 h后再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结果:核素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两者不相符的患者共5例,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4例,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阴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1例。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上,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有高度的一致性,当二者不一致时,综合考虑显像和造影结果可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显像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灌注 冠心病 诊断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在临界病变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汤成春 李拥军 +6 位作者 罗丹 鞠成伟 马根山 陈忠 章晓国 鞠翔 谢学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在稳定临界病变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明确冠... 目的:探讨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在稳定临界病变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直径狭窄40%~70%的NSTEACS、FFR测定值≥0.75不需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患者32例,排除CAG显示的不稳定斑块,平均年龄(68.6±11.4)岁。主要终点事件为1年内的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及因心脏原因再入院。结果:32例患者共36处病变,14例(43.8%)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CAG显示的平均直径狭窄率为(41.6±7.8)%,平均FFR值为0.86±0.08,术中无并发症发生。1年随访率100%;未见死亡和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1例(3.1%)靶血管血运重建和2例(6.3%)因心脏原因再入院,90.6%患者未见任一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结论:对排除不稳定斑块且CAG显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NSTEACS患者,FFR测定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血运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 冠脉造影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临界病变 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心肌干细胞的体外改良培养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圣大 马根山 +2 位作者 姚玉宇 陈中璞 严凤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1-384,共4页
目的:用改良的培养基培养人心肌干细胞,并筛选鉴定。方法:通过心脏外科手术取下右心耳组织,用组织块培养法来获得原代心肌干细胞,用改良的心肌干细胞培养液培养,增殖传代后进行心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鉴定,再用免疫磁珠筛选以获得较纯... 目的:用改良的培养基培养人心肌干细胞,并筛选鉴定。方法:通过心脏外科手术取下右心耳组织,用组织块培养法来获得原代心肌干细胞,用改良的心肌干细胞培养液培养,增殖传代后进行心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鉴定,再用免疫磁珠筛选以获得较纯的目的心肌干细胞。结果:培养约2周后,贴壁良好的心肌组织块周围可见有小、圆、亮的细胞爬出,用Accutase(细胞消化液)短时间消化后冲洗细胞,培养增殖传代,其增殖能力与传统心肌干细胞培养液培养的细胞比较无显著差异,用流式细胞术鉴定c-Kit(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其阳性率(6.8±2.1)%,之后用含抗c-Kit抗体(anti-c-Kit)的磁珠进行分选,即得较纯的c-Kit阳性(c-Kit+)心肌干细胞,它们可以分化为心肌细胞。结论:通过心脏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用改良后的心肌干细胞培养基培养,再借助免疫磁珠的分选,同样可得到较纯的c-Kit+心肌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干细胞 流式细胞术 磁珠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运动诱导的心梗后大鼠心肌血管生成的介导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碧蕾 金虹 +2 位作者 韩熙琼 夏扬 刘乃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8-764,共7页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运动诱发的心梗后心肌血管生成的介导作用。方法:12周龄雄性SD大鼠48只,选取12只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只开胸穿线不结扎;余下大鼠永久性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运动诱发的心梗后心肌血管生成的介导作用。方法:12周龄雄性SD大鼠48只,选取12只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只开胸穿线不结扎;余下大鼠永久性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随机分为心梗安静组(MIC)、心梗+运动组(MIE)、心梗+运动+BDNF特异性高亲和力受体原肌球蛋白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 B)阻滞剂K252a腹腔注射组(MIEK),每组12只。术后1周尾静脉采血、心彩超检查后进行为期8周的有氧运动训练,训练结束行心彩超检查后腹腔麻醉取材,ELISA检测血清BDNF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心肌梗死周围区BDNF表达及心肌血管密度,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心肌BDNF m RNA和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Trk B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运动促进梗死周围区BDNF m RNA(P<0.01)和蛋白(P<0.01)表达,同时诱导Trk B磷酸化(P<0.01),用K252a阻断BDNF受体可抑制Trk B激活(P<0.01),同时逆转运动诱发的心肌血管生成(P<0.01)和心功能改善(P<0.05);大鼠血清BDNF水平与心肌血管密度(r=0.501,P=0.007)、心脏EF值(r=0.611,P=0.002)呈正相关,血清BDNF运动前后变化幅度与其EF值变化呈正相关(r=0.498,P=0.015)。结论:BDNF在心梗后运动诱发的心肌血管生成效应中发挥重要介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心肌梗死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肌球蛋白激酶受体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开胸结扎法建立猪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率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汤成春 马根山 +2 位作者 黄峻 杨国平 张建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9-783,共5页
目的:探讨提高开胸结扎法建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幼猪16只,结扎组(10只)复合麻醉,机械通气,正中切口开胸结扎前降支中下1/3,术前、术中、术后静滴、术中浸润利多卡因;假结扎组(6只)穿线不结扎;心电图、饲养3周后冠... 目的:探讨提高开胸结扎法建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幼猪16只,结扎组(10只)复合麻醉,机械通气,正中切口开胸结扎前降支中下1/3,术前、术中、术后静滴、术中浸润利多卡因;假结扎组(6只)穿线不结扎;心电图、饲养3周后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核素显像检查、心脏标本HE及切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结果:结扎组手术成功率90%。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3周后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中远端完全闭塞;核素心肌显像提示前壁、心尖部放射性稀疏或缺如;HE染色见均匀一致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切片TTC染色不着色。结论:手术前后静滴及表面浸润利多卡因,正中切口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是建立猪心肌梗死模型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结扎 利多卡因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智宏 叶行舟 +2 位作者 任利群 王润民 王慧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42-1743,1747,共3页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药物疗效和远期成功率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0例患者均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左房构建及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术后口服胺碘酮6个月。若出现房性心律失常,加用倍它...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药物疗效和远期成功率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0例患者均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左房构建及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术后口服胺碘酮6个月。若出现房性心律失常,加用倍它乐克或维拉帕米。定期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5例在术后出现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1~4周,应用可达龙和维拉帕米或倍它乐克有效。所有患者在其余随访期间未再出现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结论:部分房颤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后的早期可出现暂时性房性心律失常,其发作可能与消融所引起局部损伤有关,在近期观察中尚未发现术后早期房性心律失常与房颤的复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环肺静脉电隔离 房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类中成药在心肌梗死后心脏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曦 李拥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80-688,共9页
心肌梗死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梗死后不良的修复方式很大程度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探索心肌梗死后修复的治疗方式,争取心肌梗死患者最佳的预后。活血类中成药对于心肌梗死的治疗... 心肌梗死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梗死后不良的修复方式很大程度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探索心肌梗死后修复的治疗方式,争取心肌梗死患者最佳的预后。活血类中成药对于心肌梗死的治疗历史悠久,可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降低心肌梗死后心肌损伤,促进心脏功能修复,本文主要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活血类中成药近几年来在心肌梗死后心脏修复中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心肌梗死 心脏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与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拥军 蔡星星 +3 位作者 马根山 陈忠 汤成春 冯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81-1784,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α,SDF-1α)在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78例行直接PCI的急性ST段抬高...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α,SDF-1α)在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78例行直接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60例择期行PCI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以及6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人群,测定其入院时、PCI或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48 h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DF-1α水平,并对STEMI患者随访,平均(6.3±1.5)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结果:与SAP组、冠状动脉正常组比较,STEMI组入院即刻、术后24、48 h的hs-CRP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SDF-1α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入院即刻(r=-0.208,P<0.05)、术后24 h(r=-0.341,P<0.05)、48 h(r=-0.384,P<0.05)的SDF-1α、hs-CRP水平呈负相关;STEMI患者中随访期间发生MACE 24例,与无MACE者比较,MACE组空腹血糖、肌酐以及3个时间点的hs-CRP、SDF-1α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SDF-1α可能具有抗炎作用,是急性冠脉事件的保护因素,入院即刻的SDF-1α水平可能对STEMI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酶基因转染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姜宜成 沈成兴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1期70-72,共3页
氧化应激损伤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运用抗氧化剂或氧自由基清除剂的抗氧化应激作用能够预防和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理论上通过抗氧化剂基因转染高表达抗氧化剂产物来清除氧自由基可能会取得更优越的效... 氧化应激损伤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运用抗氧化剂或氧自由基清除剂的抗氧化应激作用能够预防和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理论上通过抗氧化剂基因转染高表达抗氧化剂产物来清除氧自由基可能会取得更优越的效果,且这种方法已在多种动物模型中实验成功。我们主要就抗氧化剂基因转染在防治心缸管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抗氧化酶 基因转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猪心肌梗死早期离体心肌结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敏 王亚玲 +4 位作者 李拥军 张世军 王臻 王琳 靳激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40-1144,共5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MRI)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离体心肌纤维束结构的改变。方法制作实验用中华小型猪AMI模型并进行离体心脏DT-MRI。纤维束示踪技术(FT)显示梗死与正常心肌纤维结构,定量分析梗死与正常心肌ADC、FA、心肌...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MRI)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离体心肌纤维束结构的改变。方法制作实验用中华小型猪AMI模型并进行离体心脏DT-MRI。纤维束示踪技术(FT)显示梗死与正常心肌纤维结构,定量分析梗死与正常心肌ADC、FA、心肌纤维束长度和数量。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Wilcoxon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T显示正常心肌纤维走行规则,排列整齐,梗死心肌纤维结构松散,纤维长短不一。与正常心机相比,梗死心肌ADC值增加,FA值减小,心肌纤维束长度缩短,纤维数目稍减少。结论 AMI后8h即可在DT-MR图像上显示水分子扩散特性及心肌纤维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扩散磁共振成像 纤维束示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文彬 沈成兴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细胞因子在调节不同表型细胞增殖、迁移、渗出,以及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增殖 细胞因子 疾病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3L1-329 G/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琦 龙明智 +1 位作者 陈忠 马根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1-844,共4页
目的: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AD)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项研究中关于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 3-like protein 1,CHI3L1)-329 G/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江苏地区人群中CHI3L1-329 ... 目的: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AD)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项研究中关于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 3-like protein 1,CHI3L1)-329 G/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江苏地区人群中CHI3L1-329 G/A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入选391例患者,其中189例CAD,202例正常对照。通过连接酶检测反应(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LDR)检测CHI3L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CHI3L1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GA、A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A频率在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不同病变血管中分布无差异(P>0.05)。结论:CHI3LI-329 G/A基因多态性与江苏地区人群的冠心病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单核甘酸多态性 几丁质酶3样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内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
13
作者 郭江宏 吕艳红 +4 位作者 石国平 郭再萍 徐琴 沈建宏 马根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89-892,共4页
目的探讨螺内酯预处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如皋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择期PCI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n=116)与对照组(B组,n=121),治疗组予螺内酯口服(20~40 mg/d)进行预处理... 目的探讨螺内酯预处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如皋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择期PCI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n=116)与对照组(B组,n=121),治疗组予螺内酯口服(20~40 mg/d)进行预处理,而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分别测定并比较2组PCI术前、术后主动脉根部平均动脉压力(MAPA)、血醛固酮(Aldo)、血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A、B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时间、球囊扩张次数、支架植入数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术后Aldo、cTn-I、BNP、CRP均较术前有明显升高;组间比较,术前、术后Aldo无明显差异,A组cTn-I、CRP、BNP浓度均低于B组(P<0.05),而MAPA高于B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ΔMAPA(术后-术前)与ΔcTn-I(术后/术前)、ΔCRP(术后/术前)、ΔBNP(术后/术前)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0.51、-0.56(P<0.05或P<0.01)。结论螺内酯预处理可以减轻PCI围手术期相关的心肌损害、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心衰,其机制可能与螺内酯预处理可以增加心肌灌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螺内酯 肌钙蛋白I 醛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保护糖尿病大鼠心功能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陆静 陈兵 +3 位作者 朱月红 傅聪 冯毅 姚玉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7-312,共6页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保护糖尿病大鼠心功能的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EPO干预组、糖尿病组、糖尿病+EPO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建模成...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保护糖尿病大鼠心功能的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EPO干预组、糖尿病组、糖尿病+EPO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给予正常+EPO干预组和糖尿病+EPO干预组大鼠皮下注射EPO 1 000 IU/Kg,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周1次,共12周。建模前及末次给药后7 d,尾静脉采血,检测血糖、血脂和血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RT-PCR法分析内质网应激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78,GRP78)、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和EPO受体(EPOR)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GRP78、SERCA2a和EPOR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和正常+EPO干预组之间,心功能、血糖、血脂、血常规、GRP78、SERCA2a和EPOR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别(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EPO干预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明显下降(P﹤0.01),血糖和血脂明显升高(P﹤0.01),左心室心肌组织GRP78 m 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SERCA2a和EPOR m 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EPO干预组大鼠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明显增加(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减小(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减小(P﹤0.01),左心室组织GRP78m 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SERCA2a和EPOR m 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EPO具有保护糖尿病大鼠心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减轻心肌内质网应激,增加糖尿病大鼠心肌SERCA2a和EPOR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促红细胞生成素 内质网应激 GRP78 SERCA2A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位心伴心力衰竭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1例
15
作者 智宏 叶行舟 +1 位作者 马根山 任利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74-1674,1676,共2页
右位心合并内脏转位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若该类患者合并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需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由于其存在的先天性发育异常使其手术难度增加。
关键词 右位心 扩张型心肌病 心律转复除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病中新的线粒体DNA点突变
16
作者 李殿富 黄峻 +1 位作者 张丽容 张丽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研究线粒体DNA(mtDNA)突变在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11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及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活检骨骼肌标本,对PCR产物进行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singlestrandedcon-formationpolymorphi... 目的:研究线粒体DNA(mtDNA)突变在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11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及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活检骨骼肌标本,对PCR产物进行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singlestrande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SSCP),与冠心病患者尸检心肌及正常人骨骼肌及心肌比较。结果:发现1例DCM患者骨骼肌中存在mtDNA点突变。结论:与心肌病相关的该区域点突变是该心肌病患者的可能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线粒体 脱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A2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的表达
17
作者 胡圣大 李拥军 +2 位作者 马根山 鄢高亮 姚玉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18-922,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周围心肌细胞内细胞周期蛋白A2(cyclin A2)的表达。方法:制作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于梗死后3d、1周、2周、3周、4周各处死5只大鼠,5只假手术大鼠为对照,取出心脏组织,进行Masson染色,同时使用免疫...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周围心肌细胞内细胞周期蛋白A2(cyclin A2)的表达。方法:制作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于梗死后3d、1周、2周、3周、4周各处死5只大鼠,5只假手术大鼠为对照,取出心脏组织,进行Masson染色,同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脏组织中cyclin A2及磷酸化组蛋白H3(phospho-histone H3,H3P)的表达。结果:Masson染色从病理上证明心肌梗死模型构建成功;梗死区周围心肌细胞cyclin A2的表达在梗死后1周时最高,阳性细胞染色百分比为(7.72±1.16)%,2周后逐渐下降,梗死后4周时,与假手术组相似,几乎无阳性表达。梗死后第3天、1周、2周和3周均可见少量心肌细胞核表达H3P,其阳性率为1.56%~3.12%。结论:心肌细胞cyclin A2的阳性表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周围少部分心肌细胞能重新进入有丝分裂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A2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成像下左心耳形态和左心耳孔面积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陶秋成 王远成 +3 位作者 秦智 朱孔博 冯惠杰 吉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54-1658,共5页
目的:通过CT成像技术探讨左心耳形态和左心耳孔面积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希望提供一种无创且有效的方法预测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4月—2021年4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诊的60例缺血性卒中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 目的:通过CT成像技术探讨左心耳形态和左心耳孔面积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希望提供一种无创且有效的方法预测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4月—2021年4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诊的60例缺血性卒中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组)。对照组包括60例年龄匹配的无卒中病史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CTA检查完成后获得原始图像,并测量左心耳孔面积;使用GE公司的AW4.61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获得左心耳图像,根据左心耳形态将其分为鸡翅型和非鸡翅型,分析左心耳形态、左心耳孔面积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结果:卒中组中持续性房颤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卒中前CHA2DS2-VASc评分明显增高;与对照组左心耳流速(left atrial appendage flow velocity,LAAFV)[(50.8±15.4)cm/s]比较,卒中组[(32.0±12.4)cm/s]明显降低(P<0.001);与对照组比较,卒中组的非鸡翅型左心耳形态比例明显增加(P<0.001),左房内径和左心耳孔面积明显增大(P<0.001);而卒中组的左心耳容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鸡翅型左心耳形态、左心耳孔面积、左房内径、卒中前评分、LAAFV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房颤类型、左心耳形态、左心耳孔面积、卒中前CHA2DS2-VASc评分、左房内径、LAAFV和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非鸡翅型左心耳、较大的左心耳孔面积和左房内径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形态 左心耳孔面积 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b通过KLF4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表型蛋白表达
19
作者 蔡君艳 朱迪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5-620,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9b(microRNA-29b,miR-29b)通过靶向作用于Krüppel样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 4,KLF4)信号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表型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分为... 目的探讨微小RNA-29b(microRNA-29b,miR-29b)通过靶向作用于Krüppel样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 4,KLF4)信号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表型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分为4组:无义序列对照组(control+NC)、miR-29b过表达对照组(control+miR-29b)、无义序列模型组(ox-LDL+NC)、miR-29b过表达模型组(ox-LDL+miR-29b)。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模型组细胞采用80 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24 h建立模型。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VSMCs的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9b、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MCP-3、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α-actin,SMα-actin)、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ooth 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SM MHC)及KLF4的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中MCP-1、MCP-3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9b对KLF4的靶向作用。结果ox-LDL刺激VSMCs后,细胞中miR-29b表达量显著下降。与ox-LDL+NC组相比,ox-LDL+miR-29b组细胞增殖减少,炎症因子MCP-1和MCP-3的表达降低,收缩表型蛋白SMα-actin、SM MHC的表达显著升高,KLF4表达下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miR-29b能与KLF4 mRNA的3′端非翻译区(3′UTR)结合。过表达KLF4可抑制miR-29b的作用。结论miR-29b可靶向作用于KLF4,调控ox-LDL诱导的VSMCs增殖、炎症因子的表达及表型蛋白表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9b KLF4 血管平滑肌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CD40L共同表达于人内皮细胞及人动脉粥样斑块中 被引量:15
20
作者 严金川 吴宗贵 +2 位作者 仲人前 张玲珍 孔先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 :探讨CD4 0和CD4 0L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是否可共同表达。方法 :CD4 0及CD4 0L在内皮细胞表面的表达分别采用荧光技术、RT -PCR、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ting检测。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CD4 0及CD4 0L的表... 目的 :探讨CD4 0和CD4 0L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是否可共同表达。方法 :CD4 0及CD4 0L在内皮细胞表面的表达分别采用荧光技术、RT -PCR、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ting检测。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CD4 0及CD4 0L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果 :人内皮细胞能连续表达CD4 0及CD4 0LmRNA和蛋白 ,并且细胞因子IL - 1β、IL - 6、TNF -α、INF -γ能明显刺激内皮细胞表达CD4 0、CD4 0L。人动脉粥样斑块中能共同表达CD4 0及CD4 0L ,而动脉壁的其它部分不表达。CD4 0L主要表达在斑块的肩部和底部 ,CD4 0在斑块中表达广泛。结论 :人内皮细胞表面及粥样斑块中能共同高表达CD4 0和CD4 0L ,提示CD4 0及CD4 0L相互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40 CD40配体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