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形成性评价的构建及应用探索——基于置信职业行为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琴芬 沈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0-184,共5页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但是现有以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的岗位胜任力框架在临床教学运用中存在缺陷,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作为一种工作场所的评估方法,将抽象...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但是现有以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的岗位胜任力框架在临床教学运用中存在缺陷,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作为一种工作场所的评估方法,将抽象的能力评估转化为对临床实践的置信等级决定,促进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的实施与发展。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为例,经过文献回顾、设计EPAs草案、确定核心EPAs,锚定其所对应的胜任力和里程碑,并将里程碑映射到EPAs,选择培训课程的教学方法等完成EPAs指标构建及初步应用,为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新的探索,以便进一步优化住院医师胜任力导向的临床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信职业行为 妇产科学 住院医师 岗位胜任力 形成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教育融入妇产科临床实习的教学实践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琴芬 沈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S02期41-44,共4页
为探讨思政教育融入妇产科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及效果,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实习的医学生40名,20名为试验组,采用基于“课程思政”的融入妇产科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20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 为探讨思政教育融入妇产科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及效果,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实习的医学生40名,20名为试验组,采用基于“课程思政”的融入妇产科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20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并观察学生对思政教育融入妇产科临床实习方式和内容设置的满意度。结果发现:试验组在日常考核、临床思维、临床技能、病历书写及综合总分内容上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妇产科实习融入思政教育整体教学满意度为100%(20/20);对妇产科课程思政融入方式和内容设置的满意度为95%(19/20)。妇科临床实习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获得了良好效果,值得借鉴,课程思政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医生良好的医德医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妇产科 临床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伦理学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海玲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年第2期60-62,共3页
随着目前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教学产生了许多新的伦理学冲突与困惑。针对妇产科的特点,分析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伦理学问题,提出加强伦理学教学、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以及利用先进技术改进临床教学方法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 妇产科 临床教学 医学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苏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4
作者 陈丽 钱琪钰 +3 位作者 蒲丽 张旭 殷炜 于红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苏州市七家医院出生缺陷发生的特点,为出生缺陷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出生缺陷监测收集参与研究的医院所分娩的74515例围产儿的信息,分析出生缺陷发生的特点和发生顺位的变化。结果 2020—2022年围产...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苏州市七家医院出生缺陷发生的特点,为出生缺陷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出生缺陷监测收集参与研究的医院所分娩的74515例围产儿的信息,分析出生缺陷发生的特点和发生顺位的变化。结果 2020—2022年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3.12/万,其中男性缺陷儿的发生率为197.22/万,女性缺陷儿发生率为147.17/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383,P<0.05);而且男性缺陷儿较女性缺陷儿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20年、2021年<20岁产妇的缺陷患儿发生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20—2022年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为49.49/万~75.35/万,每年顺位排名均为第一。结论 加强对高危人群尤其是低龄孕产妇的管理,依托产前诊断中心及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多学科诊治,做好出生缺陷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围产儿 死亡率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癌症症状求助行为特征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顾晓霞 尹海宁 +3 位作者 查莹娟 陶花 朱迪 田蓉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癌症症状求助行为的特征,旨在为该人群症状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按照目的抽样法,选择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复诊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5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运...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癌症症状求助行为的特征,旨在为该人群症状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按照目的抽样法,选择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复诊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5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5个主题:低疾病认知延迟症状求助行为(早期症状不典型导致就医曲折、症状归因合理化),社会心理因素弱化症状求助行为(家庭照顾责任拖延就诊、优先处理工作的即时需要、性生活担忧与病耻感、负性情绪与克制自我表露),感知益处促进症状求助意识(健康指导增加求助信任、多途径寻求疾病信息支持),家庭支持强化症状求助行为决策,社区卫生保健服务可及性丰富症状求助形式。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癌症症状求助行为与疾病认知水平、社会心理因素、感知益处、家庭支持和社区卫生保健服务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该人群的症状管理,强化家庭及社会支持,促进癌症症状求助行为的早期发生,减少癌症症状的困扰,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 癌症症状求助行为 疾病认知水平 社会心理因素 感知益处 家庭支持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肾脏疾病的产后管理
6
作者 俞皓闽 闻毅 于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699,共3页
妊娠合并肾脏疾病是指孕产妇在孕期新发肾脏疾病或合并既往肾脏病史。随着现代医学和肾脏疾病诊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肾脏疾病患者的妊娠需求日益增加,叠加孕产妇肥胖及高龄化趋势,使妊娠合并肾脏疾病发生各类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 妊娠合并肾脏疾病是指孕产妇在孕期新发肾脏疾病或合并既往肾脏病史。随着现代医学和肾脏疾病诊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肾脏疾病患者的妊娠需求日益增加,叠加孕产妇肥胖及高龄化趋势,使妊娠合并肾脏疾病发生各类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本文将重点关注各类并发症处理、喂养方式、出院指征及避孕等,对妊娠合并肾脏疾病的产后管理进行总结[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处理 肾脏疾病 妊娠合并 高龄化 现代医学 产后管理 孕产妇 喂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电凝术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任慕兰 赵维英 +1 位作者 蔡云朗 何丽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卵巢电凝术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的效果。 方法应用电视腹腔镜对 16例促排卵方案治疗无效的PCOS行卵巢电凝术 ,观察术后排卵情况及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 ,比较术后血清促卵泡...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卵巢电凝术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的效果。 方法应用电视腹腔镜对 16例促排卵方案治疗无效的PCOS行卵巢电凝术 ,观察术后排卵情况及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 ,比较术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睾酮 (T)、雌二醇 (E2 )水平的变化。 结果  16例卵巢活检经病理诊断均为多囊卵巢。术后患者血清中LH和T均较术前明显下降 (t=14 75 ,P <0 0 1;t=13 2 0 ,P <0 0 1) ,LH/FSH比值 ( 1 3± 0 5 )趋于正常。 10例 ( 6 2 5 % )术后 2周期内自然行经 ,余 6例术后未自然恢复排卵在给氯米芬后全部促排卵成功。 结论 药物促排卵方案治疗无效的PCOS可选择卵巢电凝术进行促排卵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卵巢电凝术 治疗 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参中人参总皂苷联合雷公藤红素体内外抗卵巢癌作用评价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琴芬 任慕兰 +1 位作者 赵维英 蔡云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0-175,共6页
目的评价红参中人参总皂苷联合雷公藤红素体内外抗卵巢癌作用及优势。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来自红参的人参总皂苷中主要单体的含有量;体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膜联蛋白V-PE/7-氨基放线菌素D(Annexin V-PE/7-AAD)流式细胞仪法检测... 目的评价红参中人参总皂苷联合雷公藤红素体内外抗卵巢癌作用及优势。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来自红参的人参总皂苷中主要单体的含有量;体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膜联蛋白V-PE/7-氨基放线菌素D(Annexin V-PE/7-AAD)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人参总皂苷、雷公藤红素、人参总皂苷+雷公藤红素对人源卵巢癌细胞SKOV-3和HO-8910生长及凋亡诱导的影响;体内通过建立裸鼠SKOV-3卵巢癌皮下移植模型,对人参总皂苷、雷公藤红素、人参总皂苷+雷公藤红素的抑瘤率、相关安全性及荷瘤小鼠生存时间进行评价。结果人参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g1含有量为10.04%,人参皂苷Re为5.30%,人参皂苷Rb1为9.62%。人参总皂苷、雷公藤红素、人参总皂苷+雷公藤红素对SKOV-3的IC50分别为(184.57±14.93)、(9.32±1.18)、(2.54±0.32)μg/m L;对HO-8910的IC50分别为(316.82±27.61)、(36.87±2.34)、(21.47±1.96)μg/m L。人参总皂苷+雷公藤红素(10μg/m L+50μg/m L)可以诱导(52.1±3.5)%的SKOV-3细胞和(27.1±2.5)%的HO-8910细胞凋亡。人参总皂苷+雷公藤红素对荷SKOV-3卵巢癌裸鼠的抑瘤率为(76.67±5.93)%,中位生存时间为38 d,实验观察期内荷瘤裸鼠体质量、肝指数和脾指数没有显著性变化,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显著升高。结论人参总皂苷联合雷公藤红素在体内外均有明显抗卵巢癌作用,并且两药联用优于单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 人参总皂苷 雷公藤红素 抗卵巢癌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脲脲原体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及tet M耐药基因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蓓 徐金水 +4 位作者 于红 金辉 羊海涛 艾静 郭海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目前解脲脲原体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其与tetM耐药基因的关系。方法对分离自临床妇产科和性病门诊患者的解脲脲原体株,经鉴定确认后,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四环素和米诺环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根据药敏结果分层随机抽... 目的探讨目前解脲脲原体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其与tetM耐药基因的关系。方法对分离自临床妇产科和性病门诊患者的解脲脲原体株,经鉴定确认后,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四环素和米诺环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根据药敏结果分层随机抽取部分菌株,采用PCR技术扩增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结果解脲脲原体的米诺环素和四环素MIC50(50%菌株被抑制所需抗生素浓度)分别为<0.062 5 mg/L和<0.125 mg/L;MIC90(90%菌株被抑制所需抗生素浓度)分别为0.125 mg/L和1 mg/L;在34株非四环素耐药的解脲脲原体菌株中,有7株检测到tetM基因。tetM基因阳性组的四环素和米诺环素的MIC水平比tetM阴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环素:t=4.34,P=0.000 1;米诺环素:t=5.90,P<0.000 1)。结论在江苏部分地区四环素类药物可以重新作为治疗解脲脲原体感染的一线药物,尤其是米诺环素的抗菌效果较好;在非四环素耐药的解脲脲原体菌株中也存在tetM基因的携带,且影响其MIC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米诺环素 四环素 最小抑菌浓度 tetM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子区DNA去甲基化增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基质细胞MMP-9的表达 被引量:6
10
作者 袁春燕 张林 +3 位作者 高永星 彭丹红 刘俊华 蔡云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58-1261,共4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表达的DNA甲基化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在位与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在位与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原代培养...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表达的DNA甲基化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在位与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在位与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原代培养子宫内膜异位基质细胞,细胞经5-杂氮-2'-脱氧胞苷(5-Aza-dC)处理后,分析MMP-9基因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高于在位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低于在位子宫内膜组织。5-Aza-dC处理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后,MMP-9的表达水平升高,MMP-9基因启动子区出现明显的去甲基化。结论 MMP-9基因启动子区DNA去甲基化增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基质细胞中MMP-9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DNA甲基化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16F10/ESAT-6-GPI-IL-21瘤苗安全性及抗肿瘤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向锋 王净 +6 位作者 余方流 赵枫姝 蔡凯 张洪义 陈峻崧 陈登宇 窦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79-782,共4页
目的:评估B16F10/ESAT-6-GPI-IL-21瘤苗用于C57BL/6小鼠的安全性及其诱导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应用免疫荧光、FCM检测瘤苗细胞ESAT-6-GPI的表达情况;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瘤苗细胞IL-21的表达情况;动物实验检测瘤苗体内应用的安全... 目的:评估B16F10/ESAT-6-GPI-IL-21瘤苗用于C57BL/6小鼠的安全性及其诱导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应用免疫荧光、FCM检测瘤苗细胞ESAT-6-GPI的表达情况;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瘤苗细胞IL-21的表达情况;动物实验检测瘤苗体内应用的安全性;制备荷瘤鼠术后免疫模型,评价瘤苗免疫效果。结果:B16F10/ESAT-6-GPI-IL-21瘤苗细胞表面有靶抗原ESAT-6-GPI表达,并分泌IL-21。于C57BL/6小鼠皮下接种2×105个B16F10/ESAT-6-GPI-IL-21瘤苗细胞,60天内未见致瘤,但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效应。结论:B16F10/ESAT-6-GPI-IL-21瘤苗致瘤性明显下降,低剂量应用具有安全性,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6F10细胞 IL-21 ESAT-6 GPI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性激素治疗 被引量:15
12
作者 袁春燕 任慕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94-497,共4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女性特有的骨代谢疾病,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是致病的主要因素,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MHT)可作为防治绝经骨质疏松和低骨量的一线药物选择。在激素治疗中应充分评估患者健康状态,选择个体化MH...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女性特有的骨代谢疾病,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是致病的主要因素,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MHT)可作为防治绝经骨质疏松和低骨量的一线药物选择。在激素治疗中应充分评估患者健康状态,选择个体化MHT方案,可有效降低用药风险和提高治疗获益。在激素治疗期间需要按规范流程进行监测和随访。1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特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男性的4倍,绝经和年龄增长是女性骨质丢失的两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治疗 骨代谢疾病 围绝经期女性 绝经后骨质疏松 绝经激素治疗 用药风险 骨质丢失 低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噁英对小鼠异位子宫内膜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沈杨 刘娟 任慕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8-613,共6页
【目的】探讨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分别给予TCDD0、l、3、10μg/kg剂量灌胃,每21d1次,于建模术后3、6、9周处死,鉴定... 【目的】探讨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分别给予TCDD0、l、3、10μg/kg剂量灌胃,每21d1次,于建模术后3、6、9周处死,鉴定异位病灶的形成,测量异位病灶体积。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芳香烃受体(AhR)和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表达水平。【结果】①染毒组小鼠异位病灶体积的增加与染毒剂量和时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为0.727、0.553,均P<0.05);②染毒组小鼠异位子宫内膜AhR蛋白较对照组增强(P<0.05);且随染毒剂量增加和染毒时间延长,AhR蛋白表达相应增加(r分别为0.687、0.442,均P<0.01);③随染毒剂量增加,CYP1A1蛋白表达相应增加(r=0.640,P<0.01),对照组未检测到CYP1A1蛋白表达;④染毒组小鼠异位子宫内膜AhR mRNA较对照组增强(P<0.05)。随染毒剂量增加和暴露时间延长,AhR mRNA表达相应增加(r分别为0.565、0.635,P<0.01);⑤随染毒剂量的增加,CYP1A1 mRNA表达明显增加(r=0.659,P<0.01),对照组小鼠异位子宫内膜病灶中未检测到CYP1A1 mRNA。【结论】TCDD可促进小鼠模型异位子宫内膜病灶的发展,其机制可能与AhR及其下游基因CYP1A1激活有关。AhR及CYP1A1的表达增强是二噁英暴露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二苯并二噁英 子宫内膜异位症 小鼠 AHR CYP1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不同人群对骨质疏松症知晓情况调查 被引量:5
14
作者 袁春燕 金辉 +3 位作者 张云霞 彭丹红 任慕兰 卞荣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03-1307,共5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一般人群、医护人员和骨质疏松症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有效的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三类人群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正确认识... 目的了解南京市一般人群、医护人员和骨质疏松症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有效的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三类人群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正确认识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83.1%,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49.1%和患者的44.8%(P=0.000)。关于骨质疏松健康危害的调查选项只有2名医护人员答案完全正确。预防骨质疏松的知识知晓率,医护人员为31.3%,明显高于一般人群10.2%和患者人群7.9%(P=0.000)。调查相关信息的获取和愿意接受的来源中,医护人员主要来自于医疗结构,一般人群和患者人群主要来自媒体机构。结论一般人群和骨质疏松症患者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知识知晓率低,医疗机构在对社会人群的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医护人员的骨质疏松症知识也仍然需要加强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知晓 不同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上皮性卵巢癌SKOV3细胞ZEB1-shRNA重组体构建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登宇 陈峻崧 +5 位作者 王净 曹文虎 张洪义 杨翠萍 张云霞 窦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1-615,共5页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降低人上皮性卵巢癌SKOV3细胞中锌指增强子结合蛋白1(ZEB1)基因的表达,观察ZEB1低表达对SKOV3细胞的生长影响。方法:用pSUPER-EGFP1载体构建针对人ZEB1基因的干扰质粒shZEB1,脂质体转染SKOV3细胞,G418筛选稳定转...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降低人上皮性卵巢癌SKOV3细胞中锌指增强子结合蛋白1(ZEB1)基因的表达,观察ZEB1低表达对SKOV3细胞的生长影响。方法:用pSUPER-EGFP1载体构建针对人ZEB1基因的干扰质粒shZEB1,脂质体转染SKOV3细胞,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ZEB1在SKOV3细胞中表达。用克隆形成、划痕试验、RT-PCR和致瘤试验分别检测转染细胞克隆能力、迁移力、miR-200c表达水平和在裸鼠的致瘤性。结果:成功构建shZEB1,稳定转染细胞株shZEB1-SKOV3内ZEB1表达下降,导致shZEB1-SKOV3细胞miR-200c表达增高,克隆能力、迁移力及致瘤性下降。结论:用RNA干扰技术可靶向降低卵巢癌细胞株SKOV3内ZEB1的表达,使其致瘤性降低,提示ZEB1可作为分子靶点用于上皮性卵巢癌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锌指增强子结合蛋白1 RNA干扰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497抑制卵巢癌细胞中FASN的表达 被引量:5
16
作者 余丹丹 张林 +6 位作者 徐晓兰 吴迪 沈杨 田小强 常立功 任慕兰 蔡云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研究miRNA-497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miRNA-497对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N)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miRNA-497与FASN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卵巢癌诊治以及选择性靶向药物应用提供新的实验研究依据。方法:q ... 目的:研究miRNA-497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miRNA-497对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N)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miRNA-497与FASN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卵巢癌诊治以及选择性靶向药物应用提供新的实验研究依据。方法:q RT-PCR分析1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10例正常上皮性卵巢组织中miRNA-497、FASN的表达水平,Person相关性分析二者表达水平有无相关性。从卵巢癌细胞株SKOV3、A2780中筛选出miRNA-497表达量较低的SKOV3细胞株,转染miRNA-497 mimics、miRNA-497 inhibitor至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转染miRNA-497 mimics control,miRNA-497 inhibitor control作为阴性对照,未转染组为空白对照,q RT-PCR检测不同组中FASN的m 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分析各组细胞中FASN蛋白表达改变情况。结果:1miRNA-497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卵巢组织明显降低,而FASN基因却存在异常高表达;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卵巢癌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miR-497与FASN m RNA表达存在负相关(r=-0.458 84,P<0.01);2miRNA-497可以调控FASN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增加miRNA-497的表达后FASN的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抑制miNRA-497的表达可增加FASN蛋白及m RNA的表达。结论:miRNA-497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卵巢组织明显降低,而FASN基因却存在异常高表达,二者表达水平存在负相关;miRNA-497能够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中FASN的表达,FASN可能是miRNA-497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497 卵巢癌 脂肪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原发阑尾腺癌误(漏)诊为卵巢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云朗 吴迪 +3 位作者 蒋欣茹 任慕兰 靳激扬 冯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阑尾黏液腺癌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以期帮助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减少误(漏)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十年以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4例术前诊断为卵巢癌的阑尾癌和同期国内文献报告的7例共11例临床病理资料。结果:阑... 目的:探讨原发阑尾黏液腺癌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以期帮助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减少误(漏)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十年以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4例术前诊断为卵巢癌的阑尾癌和同期国内文献报告的7例共11例临床病理资料。结果:阑尾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以B超发现或自觉盆腔肿物为主,或伴有腹痛、消瘦等消化道症状。术前诊断均为卵巢肿瘤行开腹手术,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阑尾腺癌。辅助检查中B超、CT检查有一定价值,但不具有特异性,肿瘤血清学指标中,癌胚抗原(CEA)水平有所增加。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术后辅以化疗可改善预后。结论:原发阑尾癌误(漏)诊为卵巢癌的原因是发病隐匿,不具有特征性症状,影像检查鉴别意义不大,当中老年女性以右下腹包块为首发症状时需要考虑到阑尾来源肿瘤的可能,CEA水平增加对阑尾腺癌的诊断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阑尾黏液腺癌 术前误诊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H26标记UMSC示踪技术在细胞移植治疗卵巢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卫华 王净 +4 位作者 窦骏 何向峰 赵枫殊 邹丹丹 李晓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28-831,共4页
目的:探讨PKH26荧光染料作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MSC)示踪剂在移植治疗卵巢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从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中培养获得传至第3代贴壁细胞,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其表面分子表达,茜素红及油红O染色观察其向成骨、成脂细胞诱... 目的:探讨PKH26荧光染料作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MSC)示踪剂在移植治疗卵巢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从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中培养获得传至第3代贴壁细胞,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其表面分子表达,茜素红及油红O染色观察其向成骨、成脂细胞诱导分化状况。用PKH26标记经鉴定的UMSC,荧光显微镜观察其标记率,再用标记的2×106个UM-SC经尾静脉移植给荷卵巢癌裸鼠,14天后观察标记细胞的迁移和转归。结果:从脐血MNC培养获得传至第3代贴壁细胞,其低表达CD34和CD133而高表达CD44、CD29及CD90特征性分子,并能诱导分化为成骨、成脂细胞。经鉴定表明:从脐血MNC中可培养出UMSC。PKH26标记的UMSC呈长梭形或纺锤形,标记阳性率达98.63%。标记的UMSC在裸鼠经14天迁移后,在裸鼠脾脏及肿瘤组织中均可见发出红色荧光的标记细胞。结论:PKH26标记的UMSC可作为体内示踪细胞移植治疗卵巢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H26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卵巢癌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妇女生殖激素水平与情绪障碍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施凤 任慕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558-2560,共3页
目的:检测围绝经期妇女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及睾酮(T),分析其对情绪障碍发生的影响。方法:入组的146例围绝经期妇女,分别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留取血样... 目的:检测围绝经期妇女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及睾酮(T),分析其对情绪障碍发生的影响。方法:入组的146例围绝经期妇女,分别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留取血样测定生殖激素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抑郁组的E2和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水平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LH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焦虑组的E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LH、T水平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3)抑郁焦虑共病组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LH、E2、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发生与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情绪障碍 生殖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6a2 T>C基因多态与宫颈癌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波 王美林 +1 位作者 张正东 韩素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mi R-196a2 T〉C基因多态与江苏人群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组织学确诊的509例新发宫颈癌患者作为病例组,与病例组人群不存在生物学相关的562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利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基因型;... 目的:探讨mi R-196a2 T〉C基因多态与江苏人群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组织学确诊的509例新发宫颈癌患者作为病例组,与病例组人群不存在生物学相关的562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利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基因型;选择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20例,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各基因型mi R-196a的表达量;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基因型与人群罹患宫颈癌的风险比(odds ratio,OR)及其95%的可信区间(95%CI)。结果:携带mi R-196a2突变纯合子CC个体罹患宫颈癌的风险明显高于TT基因型个体(OR=1.45,95%CI:1.04~2.09),携带TC/CC基因型个体增加约33%的宫颈癌发病风险(OR=1.33,95%CI:1.06~1.81);对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分析,与TT基因型比较,含突变纯合子CC个体罹患CSCC的风险明显升高(OR=1.49,95%CI:1.05~2.11),携带TC/CC基因型个体增加约31%的CSCC发病风险(OR=1.31,95%CI:1.00~1.73);RT-q PCR显示,在宫颈鳞癌组织中CC及CT/CC基因型与TT基因型相比,成熟mi R-196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Mi R-196a2 T〉C多态变异与中国江苏人群宫颈癌遗传易感性关联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 R-196a2 多态性 宫颈癌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