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护士快速康复外科知识水平与护理模式认知调查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子涵 李国宏 金晓灵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6期57-59,共3页
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临床护士快速康复外科(FTS)知识水平与护理模式认知状况,并比较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护士对快速康复外科观点的异同。方法参照相关文献制定普外科护士FTS知识水平及护理模式认知情况调查问卷,采用整群... 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临床护士快速康复外科(FTS)知识水平与护理模式认知状况,并比较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护士对快速康复外科观点的异同。方法参照相关文献制定普外科护士FTS知识水平及护理模式认知情况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护士57名进行调查。结果普外科护士对FTS知识答对率平均为75.3%,不同年龄及工作年限护士FTS理念掌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对FTS护理模式中各项围手术期处理措施认知情况不甚理想,部分护士对FTS护理模式存在错误观点。结论普外科护士对FTS知识掌握水平及FTS护理模式认知情况不甚理想,需开展规范化培训使其明确实施FTS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护士 快速康复外科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脑导水管狭窄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的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
2
作者 祝续 吴保鹏 +1 位作者 郭晓远 陈强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09,共8页
目的 探究中脑导水管狭窄不同程度对颅内脑脊液流场的影响。方法 基于1名志愿者的临床磁共振影像序列,利用半自动图像分割方法,重建完整的正常脑脊液循环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8个理想的中脑导水管狭窄模型。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模拟... 目的 探究中脑导水管狭窄不同程度对颅内脑脊液流场的影响。方法 基于1名志愿者的临床磁共振影像序列,利用半自动图像分割方法,重建完整的正常脑脊液循环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8个理想的中脑导水管狭窄模型。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模拟9个模型的脑脊液流场。结果 随着中脑导水管狭窄度增加,其上、下游最大压力差也相应增加,且脑脊液的流速加快。正常模型中,中脑导水管上、下游最大压力差为0.84 Pa,最大流速为11.4 mm/s;而最大狭窄度模型中,最大压力差为21.36 Pa,最大流速为60.3 mm/s。相较于正常模型,最大压力差和最大流速分别提高了约25倍和5倍。同时,压力差与中脑导水管狭窄处横截面积平方呈反比例关系,且与狭窄处脑脊液最大流速的二次方呈线性关系。结论 低狭窄度中脑导水管上、下游压力差和流速增加不显著,而高狭窄度提高了脑积水发病的风险。研究结果为理解梗阻性脑积水和颅内高压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颅内高压 中脑导水管狭窄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危重症病人微量营养素的供给:挑战与机遇
3
作者 韩杨 刘秦杰 +1 位作者 陶庆松 吴婕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178,共8页
微量营养素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活性物质,在维持危重症病人重要生理功能尤其是免疫调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危重症状态下,机体微量营养素消耗增加、储备减少,同时合并吸收障碍,加之治疗措施的影响等多方面,使得机体微量营养素的供... 微量营养素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活性物质,在维持危重症病人重要生理功能尤其是免疫调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危重症状态下,机体微量营养素消耗增加、储备减少,同时合并吸收障碍,加之治疗措施的影响等多方面,使得机体微量营养素的供需平衡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随着营养治疗在危重症管理中地位的提升,微量营养素补充已成为整体治疗策略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微量营养素水平在危重疾病下的变化特点及其免疫调节作用,分析了危重症病人微量营养素供给策略的特殊考虑要点。并总结了常用的微量营养素检测方法,旨在为临床医生优化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提供实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营养素 微量元素 维生素 危重症 营养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坦福谵妄评估量表的汉化及在胃肠外科术后患者中的信度效度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昆鹏 李国宏 +2 位作者 陈进霞 吴郊锋 赵晓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8期1158-1163,共6页
目的:汉化斯坦福谵妄评估量表(Stanford Proxy Test for Delirium,S-PTD)并检测其信度、效度,评价其在我国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方法:采用Brislin模型对S-PTD进行双人翻译-回译、跨文化调适、预实验,形成中文版S-PTD量... 目的:汉化斯坦福谵妄评估量表(Stanford Proxy Test for Delirium,S-PTD)并检测其信度、效度,评价其在我国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方法:采用Brislin模型对S-PTD进行双人翻译-回译、跨文化调适、预实验,形成中文版S-PTD量表。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胃肠外科手术的458例患者进行调查评估。结果:中文版S-PTD量表总内容效度为0.95,各条目内容效度为0.78~1.00。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9.368%。量表评估者间信度Kappa值为0.981。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27,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26~0.741,Guttman折半信度为0.738,重测信度为0.783;量表阈值为3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灵敏度为0.678,特异度为0.935。结论:中文版S-PTD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供我国护士用于术后谵妄患者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量表 跨文化调适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干预时机和临床疗效 被引量:3
5
作者 成惠林 周渊 +4 位作者 苗伟 励宁 朱林 林毅兴 苏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98-703,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干预时机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21年5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外科(11例)及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17例)连续收治的28例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行后正... 目的初步探讨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干预时机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21年5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外科(11例)及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17例)连续收治的28例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行后正中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例随访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行脊柱MRI平扫+增强扫描。对于无症状、MRI示病灶微小、无明显脊髓受压表现的患者,先观察,每半年随访检查MRI,如出现相关症状或影像学检查示病灶明显增大,则行手术治疗;有明显症状(包括相应部位疼痛、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均行手术治疗;急性发病、MRI示髓内出血明显者,入院后均尽快手术,包括急性发病早期(发病后3 d内)和急性发病中期(发病后3 d~3周)患者;非急性发病者均择期手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6~24个月的门诊随访,内容包括症状改善状况及脊髓功能状态的评估(采用McCormick分级及脊柱MRI)。结果(1)治疗前临床资料:28例患者中,急性发病8例(均为髓内型),非急性发病20例(含1例未手术患者);治疗前McCormick分级Ⅱ级6例,Ⅲ级17例,Ⅳ级5例。按节段分,颈段9例(32.1%),胸段15例(53.6%),腰段4例(14.3%,包括腰骶部及全身多发1例)。按病变与脊髓关系分,髓内型18例(急性发病8例,非急性发病10例;肌力分级:0~Ⅰ级3例,Ⅱ~Ⅲ级6例,Ⅳ~Ⅴ级9例),蛛网膜下腔3例,硬膜外或椎管沟通性占位7例。(2)治疗方式:27例最终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蛛网膜下腔内及7例硬膜外或椎管沟通性占位均行择期手术;9例非急性发病、肌力Ⅳ级以上的髓内型患者行择期手术;8例急性发病并有下肢瘫痪的髓内型患者中,5例在急性发病早期手术,3例在急性发病中期手术。1例髓内型患者未行手术,继续观察中。(3)手术治疗效果:27例手术患者术后即刻临床好转1例,无效25例,加重1例;McCormick分级Ⅱ级6例,Ⅲ级16例,Ⅳ级5例。术后3 d内复查脊柱MRI均显示病变完全切除。(4)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末次随访McCormick分级Ⅰ级6例,Ⅱ级16例,Ⅲ级2例,Ⅳ级4例,较术前McCormick分级显著降低(Z=-4.600,P<0.01),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按手术时机分,非急性发病的19例手术患者和在急性发病早期手术的5例患者,末次随访时脊髓功能均改善显著(非急性发病:McCormick分级术前Ⅰ级0例,Ⅱ级5例,Ⅲ级14例,Ⅳ级0例;末次随访时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1例,Ⅳ级0例;Z=-4.243,P<0.01。急性发病早期:McCormick分级术前Ⅰ级0例,Ⅱ级0例,Ⅲ级2例,Ⅳ级3例;末次随访时Ⅰ级0例,Ⅱ级3例,Ⅲ级0例,Ⅳ级2例;Z=-2.236,P=0.025),而急性发病中期手术的3例患者,末次随访时脊髓功能较术前无改善(McCormick分级均为Ⅲ级1例,Ⅳ级2例;Z=-1.000,P=0.317)。结论初步观察发现,无症状、小病灶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可以观察随访,有明显症状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非急性发病者可择期手术,急性发病、髓内出血明显者发病后3 d内手术可能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椎管 海绵状血管瘤 外科治疗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伤椎内植骨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骨折的影像学观察 被引量:41
6
作者 印飞 张绍东 +2 位作者 吴小涛 庄苏阳 王宸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1-346,共6页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辅助椎体内植骨对预防Denis B型胸腰椎骨折术后矫正度丢失及伤椎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005年5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40例Denis 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术后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辅助椎体内植骨对预防Denis B型胸腰椎骨折术后矫正度丢失及伤椎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005年5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40例Denis 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术后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伤椎内是否植骨分为伤椎内植骨组及未植骨组(各20例),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椎间隙高度,术后CT矢状位及横断位上观测伤椎骨缺损程度及位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访时间植骨组为15~30个月,平均22.3个月;未植骨组为12~30个月,平均19.6个月。两组术后均能有效纠正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组末次随访时Cobb角丢失4.1°±4.0°,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丢失(5.0±3.7)%,伤椎相邻上位椎间隙高度丢失(1.29±1.9)mm;未植骨组末次随访时Cobb角丢失5.6°±3.2°,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丢失(5.7±4.5)%,伤椎相邻上位椎间隙高度丢失(1.87±1.1)mm;两组矫正度丢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组末次随访时CT显示伤椎骨缺损在矢状面上主要位于椎体上1/3中部,在横断面上主要位于前柱的中央前缘部,其椎骨缺损程度为(7.1±4.7)%,与未植骨组的(14.7±7.3)%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内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可有效矫正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并能有效降低伤椎骨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植骨 影像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7
作者 张坡 王运涛 +5 位作者 洪鑫 吴小涛 时睿 刘磊 杨城 刘国臻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9-324,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再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整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4年7月~2017年6月因单节段LDH行PELD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476例,根据是否再次手术分为再手术组(36例)和...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再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整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4年7月~2017年6月因单节段LDH行PELD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476例,根据是否再次手术分为再手术组(36例)和对照组(440例)。利用Kaplan-Meier评估法生成累计再手术率。观察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糖尿病史、病程、手术时间、手术医师、突出类型、椎间盘高度、手术及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等级、椎间盘未突出部位钙化、Modic改变、腰椎失稳等临床参数,对上述参数做非配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P<0.1)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初再次手术的时间间隔为12.2±10.3个月(1~48个月),63.9%的翻修手术(23例)在术后1年内进行,累计再手术率在4年时达到11.5%。再手术组与对照组在年龄≥50岁(52.8% vs 34.3%)、BMI≥24kg/m2(61.1% vs 43.9%)及腰椎失稳(47.2% vs 25.7%)、椎间盘未突出部位钙化(16.7% vs 33.6%)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差意义(P<0.1),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手术医师、突出类型、椎间盘高度、Modic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再手术主要危险因素为:BMI≥24kg/m2(OR=2.41,95%CI为1.183~4.907,P<0.05),椎间盘未突出部位钙化(OR=0.33,95%CI为0.138~0.852,P<0.05)是再手术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单节段LDH患者PELD术后再手术多发生于术后1年以内,BMI≥24kg/m2是导致PELD术后再手术的危险因素,而椎间盘未突出部位钙化可能是再手术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再手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与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万花 邓钢 +7 位作者 滕皋军 张琳琴 朱新丽 曹恒毅 黄璐 张园 何杰 张亚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19-1822,共4页
目的比较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digitalmammography,FFDM)与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3年4月-2006年4月期间行FFDM并怀疑有乳腺病变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病变46例,恶性病变54例,均经病理证实... 目的比较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digitalmammography,FFDM)与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3年4月-2006年4月期间行FFDM并怀疑有乳腺病变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病变46例,恶性病变54例,均经病理证实。全部病例在一周之内同时行MRI检查。结果良性病变46例中,临床触及不到肿块6例,其病理结果:纤维腺瘤5例、腺病1例;临床触及肿块40例,其病理结果:纤维腺瘤25例、乳腺囊性增生症4例、乳腺腺病3例、乳腺结核1例、乳腺囊肿7例。恶性病变54例中,临床触及不到肿块8例,病理结果:癌前病变1例、导管内癌3例、浸润导管癌3例、黏液腺癌1例;临床触及包块46例,病理结果:浸润性导管癌44例,黏液腺癌2例。本组研究显示FFDM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59%、91.30%、92%;MRI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5.19%、86.96%、87%。结论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优于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磁共振成像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调节IL-6/STAT3/NF-κB信号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茸 王栋 +2 位作者 王晶敏 张玮宇 陶庆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9-816,共8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MT)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K组)、Model... 目的探讨苦参碱(MT)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K组)、Model组,低、中、高剂量MT组(MT-L组,50 mg/kg;MT-M组,100 mg/kg;MT-H组,200 mg/kg),美沙拉嗪组(MSLM组,0.42 g/kg)、MT-H+rIL-6(IL-6激活剂)组(200 mg/kg+0.05 mg/kg),每组18只。除CK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50 g/L三硝基苯磺酸(20 mg/kg)缓冲液与500 mL/L乙醇按照1∶1比例混匀后灌肠以构建炎症性肠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进行给药处理,每天1次,持续7周。分别在给药1、3、5、7周时对大鼠进行体质量的测量;比较各组大鼠结肠长度的变化;HE染色检测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7(IL-17)、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比例;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头框蛋白P3(Foxp3)、IL-6、p-STAT3、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CK组比较,Model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体质量(3、5、7周时)、IL-10水平、Treg细胞比例、Foxp3蛋白表达降低,结肠变短,TNF-α、IL-17水平、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RORγt、IL-6、p-STAT3、p-NF-κB p65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Model组比较,MT-L组、MT-M组、MT-H组、MSLM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rIL-6减弱了高剂量MT对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的促进作用。结论MT可能通过抑制IL-6/STAT3/NF-κB信号通路,促进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核转录因子κB(IL-6/STAT3/NF-κB)通路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慧娟 胡若愚 +3 位作者 戴王娟 刘元果 闵波 蒋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方法取EGFP转基因大鼠胫、股骨骨髓,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纯化BMSCs;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方法取EGFP转基因大鼠胫、股骨骨髓,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纯化BMSCs;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与野生型BMSCs增殖情况相比较;分别向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鉴定;将细胞经鼠尾静脉移植入大鼠体内,观察其在体内定植情况。结果获得稳定表达EGFP的BMSCs,以长梭形为主,融合后呈漩涡状排列;生长曲线示EGFP-BMSCs增殖能力旺盛,与野生型BMSC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3,P=0.982);细胞CD29、CD90、CD34、CD49d、CD45表达率分别为99.4%、96.4%、0.171%、0.049%、0.038%;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后,分别给予油红O、茜素红、甲苯胺蓝染色,结果均呈阳性;在肺组织内可检测到稳定的绿色荧光。结论成功获得高纯度、稳定表达EGFP的BMSCs,干细胞特性不受EGFP影响。细胞定植后,示踪效果良好,可用于后续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的大鼠胶质瘤活体在位检测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丽娜 钱志余 +2 位作者 李宽正 戴丽娟 何亮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3-488,共6页
采用一套专门设计的由微创光纤探头组成的光纤光谱仪生物组织光学参数测试系统,实时在位地获取C6胶质瘤大鼠脑组织的近红外光学参数,探讨以此为指标判别肿瘤基本信息、辅助临床诊断的可能性。利用该测试系统对患有C6胶质瘤的大鼠脑部肿... 采用一套专门设计的由微创光纤探头组成的光纤光谱仪生物组织光学参数测试系统,实时在位地获取C6胶质瘤大鼠脑组织的近红外光学参数,探讨以此为指标判别肿瘤基本信息、辅助临床诊断的可能性。利用该测试系统对患有C6胶质瘤的大鼠脑部肿瘤侧和正常侧进行近红外光谱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优化散射系数和血氧饱和度可反映肿瘤位置及病理分化程度信息。证实近红外微探针技术对胶质瘤定性诊断是可行的,为近红外光谱技术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光子学 C6胶质瘤 近红外光谱技术 血氧饱和度 优化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创伤近红外实时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毛雯岚 钱志余 +3 位作者 杨天明 何亮 郭丽娜 吴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2-925,共4页
采用一套专门设计的由微创光纤探头组成的光纤光谱仪生物组织光学参数测试系统,对颅脑创伤的大鼠创伤侧和对照侧进行近红外光谱检测及脑水含量(brain water content:BWC)测定。通过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大鼠急性局灶性脑... 采用一套专门设计的由微创光纤探头组成的光纤光谱仪生物组织光学参数测试系统,对颅脑创伤的大鼠创伤侧和对照侧进行近红外光谱检测及脑水含量(brain water content:BWC)测定。通过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大鼠急性局灶性脑挫裂伤模型,以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干湿比重法监测伤后脑水肿的变化。实验发现:伤后1h,伤侧脑组织已发生水肿,伤后24~72h,伤侧脑水肿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用脱水剂后,脑水肿情况逐渐好转,随着药物失效,水肿又一次发生。生物组织优化散射系数(Reduced Scat-tering Coefficient:μ′s)与BWC的变化规律一致,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能够较好的反映脑组织水肿程度以及药物脱水效果。证实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颅脑创伤实时监测的可行性,为颅脑创伤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优化散射系数 创伤性脑水肿 脑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脑组织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光霞 钱志余 +2 位作者 孙涛 杨天明 王文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60-2364,共5页
利用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it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探索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的脑组织功能特性。通过小动物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 利用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it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探索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的脑组织功能特性。通过小动物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PD大鼠模型进行影像学研究,用fNIRs系统测试大鼠模型脑组织纹状体特征参数。实验结果表明,PD大鼠脑部没有明显的形态结构变化;优化散射系数(reducedscattering coefficient:μ′s)、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在PD大鼠的纹状体部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的差别;fNIRs测量参数(μ′s、CBV)与CT灌注(CTP)测定参数[CBF(cerebral blood flow),CBV]之间存在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fNIRs可以作为PD研究的重要参考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近红外光谱 优化散射系数(μ′s) 脑血容量 脑组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粘膜损害与NK-IR的过度表达相关 被引量:6
14
作者 石欣 高乃荣 +3 位作者 杨永久 霍明东 胡浩霖 郭庆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 :研究神经激肽 - 1受体 (NK - 1R)和神经激肽 - 2受体 (NK - 2R)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大鼠末端回肠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该受体的表达与ANP肠粘膜损害的关系。方法 :健康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5 0只 )和... 目的 :研究神经激肽 - 1受体 (NK - 1R)和神经激肽 - 2受体 (NK - 2R)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大鼠末端回肠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该受体的表达与ANP肠粘膜损害的关系。方法 :健康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5 0只 )和ANP组 (80只 )。假手术对照组开腹后只翻动胰腺 ,ANP组大鼠胰胆管恒速逆行注射 5 %牛磺胆酸钠 ,制成ANP大鼠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末端回肠组织NK - 1R和NK - 2R的mRNA水平 ,应用Westernblot检测NK - 1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 ,ANP末端回肠组织中NK - 1R和NK - 2R的mRNA水平过度表达。NK - 1R的表达水平分别与肠粘膜的病理学评分 (r =0 77,P <0 0 1)和肠粘膜通透性 (r=0 6 8,P <0 0 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ANP时 ,肠组织中NK - 1R和NK - 2R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 ,P物质的过度作用加剧ANP时肠粘膜的病理损害 ,损害肠粘膜屏障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受体 神经激肽-1 受体 神经激肽-2 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FasL治疗人脑胶质瘤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文宏 惠国桢 +3 位作者 马文雄 包大士 陈桂林 李向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0-252,I002,共4页
目的:研究以重组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的Fas配体(Fas-Ligand,FasL)基因治疗人脑胶质瘤。方法:用RT-PCR方法构建携带人FasL cDNA的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FL),在体外转导5株人脑胶质瘤细胞;体外检测Ad-FL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建... 目的:研究以重组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的Fas配体(Fas-Ligand,FasL)基因治疗人脑胶质瘤。方法:用RT-PCR方法构建携带人FasL cDNA的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FL),在体外转导5株人脑胶质瘤细胞;体外检测Ad-FL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建立裸鼠皮下人胶质瘤模型,给予体内治疗。结果:体外实验证实Ad-FL能显著诱导5株胶质细胞瘤在体外凋亡或抑制其生长;体内试验表明重组腺病毒可以在体内有效表达FasL,且能有效通过诱导凋亡和/或炎症反应抑制U251胶质瘤的生长,使荷瘤鼠存活90天以上,而Ad-LacZ和对照组分别为(19.6±2.4)天和(15.8±1.9)天(P<0.01)。结论:以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FasL基因治疗脑胶质瘤效果显著,将是一种基因治疗脑胶质瘤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配体 凋亡 胶质瘤 基因转移 重组腺病毒 裸鼠 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温冻存同种异体成骨细胞与异种脱钙骨复合异位组织工程化骨 被引量:5
16
作者 章庆国 赵士芳 林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84-787,共4页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成骨细胞经超低温冻存后在体内的成骨能力及其免疫反应。 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 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 ,提纯并传代至第 3代时一部分作为对照组用 ;另一部分采用 - 196℃超低温冻存 ,2 4 h后复苏。将该两种第 3代细胞分...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成骨细胞经超低温冻存后在体内的成骨能力及其免疫反应。 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 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 ,提纯并传代至第 3代时一部分作为对照组用 ;另一部分采用 - 196℃超低温冻存 ,2 4 h后复苏。将该两种第 3代细胞分别与脱细胞并去抗原性的猪脱钙型松质骨 (decalcified bone,DB)复合 ,将两种复合体和单纯 DB分别植入 SD大鼠背部肌袋内 ,各2 4只 ,4周后取标本 ,应用组织学、碱性磷酸酶测定、体视学及免疫学测定 ,观察成骨现象及免疫反应。 结果 :经超低温冻存的同种异体成骨细胞异体异位植入后 ,成骨量、成熟度明显优于未冻存成骨细胞 ;引起的免疫反应亦低于未冻存细胞。 结论 :同种异体成骨细胞经超低温冻存、复苏后 ,抗原性明显降低 ,未引起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冻存 同种异体成骨细胞 异种脱钙骨 复合异位 工程化骨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椎间盘巢源性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特性鉴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时睿 洪鑫 +5 位作者 王运涛 鲍军平 王锋 蔡峰 康新桂 吴小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8-1025,共8页
目的:对大鼠椎间盘干细胞巢来源的干细胞(ISN-SCs)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和特性鉴定。方法:以10周龄雄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解剖区域分离椎间盘干细胞巢组织(骺板外周软骨膜部分),用Ⅱ型胶原酶消化获取细胞后进行体外培养,选用第四代... 目的:对大鼠椎间盘干细胞巢来源的干细胞(ISN-SCs)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和特性鉴定。方法:以10周龄雄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解剖区域分离椎间盘干细胞巢组织(骺板外周软骨膜部分),用Ⅱ型胶原酶消化获取细胞后进行体外培养,选用第四代细胞进行干细胞相关特性的鉴定: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周期;MTT法测定增殖曲线;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干细胞相关表型;q PCR检测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细胞三系诱导分化培养后采用茜素红染色及钙钴染色检测成骨分化能力,阿利新蓝染色检测成软骨分化能力,油红O染色检测成脂肪分化能力,q PCR检测多向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大鼠ISN-SCs呈成纤维样细胞,多触角,具有贴壁能力,是一种慢周期细胞,高表达干细胞相关阳性表面抗原分子CD29、CD90、CD44,低表达干细胞相关阴性表面抗原分子CD34、CD45、CD19、CD11b;成骨诱导分化后茜素红染色和钙钴染色均为阳性,成软骨分化后阿利新蓝染色阳性,成脂肪分化后油红O染色阳性,且各分化相关基因(成骨:Runx2、OPN、OCN;成软骨:SOX-9、COL2a1、ACAN;成脂肪:PPARγ、C/EBPα)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相似的干细胞相关基因(NANOG、SOX-2、OCT-4)表达水平。结论:ISN-SCs具备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在体外经诱导后可以向软骨细胞及脂肪细胞转化,可为椎间盘的自体生物学修复研究提供良好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干细胞巢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创光学参数(优化散射系数)测试的创伤性脑水肿甘露醇疗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捷如 钱志余 +1 位作者 何亮 杨天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54-3258,共5页
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创伤性脑水肿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首先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SD大鼠创伤性脑水肿模型。然后利用两种不同剂量的甘露醇进行脱水治疗,同时应用自制的近红外(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微创探头... 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创伤性脑水肿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首先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SD大鼠创伤性脑水肿模型。然后利用两种不同剂量的甘露醇进行脱水治疗,同时应用自制的近红外(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微创探头对脑组织进行在体实时监测,作为对比同时采用干湿比重法测量各监测时间点的脑水含量。最后根据近红外光谱技术实时监测的数据分析给药前后脑组织皮质优化散射系数(Reduced Scattering Coefficient:μ′s)的变化规律,并结合脑水含量的变化情况,评估了不同剂量的甘露醇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的疗效。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结论:大脑皮层局部优化散射系数可以作为甘露醇疗效的实时评估参考指标参数,并且这种方法可以在体实时监测而不需处死动物,为将来颅脑损伤的实时疗效评估提出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水肿 近红外光谱 优化散射系数 甘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3修饰雷公藤红素/人参总皂苷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抑制BT325细胞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晓远 吴国建 +1 位作者 王宏 陈陆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290,共8页
目的制备白介素13(IL13)修饰雷公藤红素/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并评价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BT325的抑制作用。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水相缩合法将IL13锚定在粒子表面... 目的制备白介素13(IL13)修饰雷公藤红素/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并评价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BT325的抑制作用。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水相缩合法将IL13锚定在粒子表面,考察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IL13修饰密度的质量分数、包封率、体外释放。以药脂比(雷公藤红素/卵磷脂)、胆脂比、水合时间、IL13投料比为影响因素,粒径、Zeta电位、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荧光定性和胞内药物定量法评价BT325细胞摄取行为,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法分别测定脂质体抗肿瘤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药脂比1∶20,胆脂比1∶4,水合时间45 min,IL13投料比0.6%。所得脂质体均一圆整,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118.3±3.2)nm,Zeta电位(-38.3±3.4)m V,IL13修饰密度的质量分数0.3%,雷公藤红素和人参总皂苷包封率分别为(82.3±2.9)%和(71.2±3.2)%,24 h累计释放度分别为(42.5±4.9)%和(24.3±2.1)%。它可显著促进BT325细胞摄取,IC50为(2.8±0.3)μg/m L(以雷公藤红素计),低于IL13未修饰脂质体和物理混合物(雷公藤红素-人参总皂苷)。当雷公藤红素质量浓度为10μg/m L时,它还能诱导84.3%的BT325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IL13修饰雷公藤红素/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在体外表现出明显的人脑胶质瘤细胞BT325靶向性和体外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3(IL13) 雷公藤红素/人参总皂苷脂质体 制备 优化 人脑胶质瘤细胞BT325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间变癌的诊断和治疗(附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石欣 张齐 +3 位作者 郭庆明 高乃荣 李国强 杨德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01-303,共3页
关键词 胰腺外分泌 鉴别诊断 间变癌 病理分析 CARCINOMA 临床 治疗 多形性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