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检索增强生成情报问答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成志宇 陈星霖 +2 位作者 王菁 周中元 张志政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3,共7页
为实现军事情报问答,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检索增强生成框架。该框架通过问题分类、实体识别、实体链接、知识检索有效地获取了背景知识。同时考虑到情报问题多约束的特点,使用回答集编程在知识上通过约束限制减少知识数量或者直接... 为实现军事情报问答,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检索增强生成框架。该框架通过问题分类、实体识别、实体链接、知识检索有效地获取了背景知识。同时考虑到情报问题多约束的特点,使用回答集编程在知识上通过约束限制减少知识数量或者直接获得答案。最后,使用大语言模型在精炼后的知识上对问题进行求解,以减少问题理解过程中的属性识别与链接。在MilRE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框架能够提供基于知识图谱的增强知识检索功能,并具有较好的军事情报问题解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问答 回答集编程 大语言模型 检索增强生成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的冲击倾向性研究进展及冲击地压“人-煤-环”三要素机理 被引量:55
2
作者 宫凤强 赵英杰 +1 位作者 王云亮 彭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74-2010,共37页
煤的冲击倾向性是冲击地压机理的基础研究问题之一,也是目前评估和预测煤矿冲击地压危险程度的主要依据之一。系统梳理了煤的冲击倾向性专业术语和冲击倾向性指数的研究历史,提出了煤的冲击倾向性直接指数和间接指数的概念和定义。对现... 煤的冲击倾向性是冲击地压机理的基础研究问题之一,也是目前评估和预测煤矿冲击地压危险程度的主要依据之一。系统梳理了煤的冲击倾向性专业术语和冲击倾向性指数的研究历史,提出了煤的冲击倾向性直接指数和间接指数的概念和定义。对现有的16种冲击倾向性指数的出处、定义、表征符号、计算公式、试验过程、分类标准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来自5个煤矿的30个煤样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利用试验结果对16种冲击倾向性指数进行了计算,获得了具体的冲击倾向性类别。为了对煤的16种冲击倾向性指数的判别结果进行统一验证,根据煤样破坏过程和破坏状态,提出了基于试验现象的煤样冲击倾向性定性判据及分类标准。通过统一对比,结果表明剩余弹性能指数判别结果和定性判据判别结果完全一致。剩余弹性能指数以煤线性储能规律为基础,从煤样受力全过程中能量输入、储存、消耗、剩余的角度出发,以煤样破坏时剩余的绝对能量值作为判别指标,符合冲击地压发生时释放弹性应变能的本质。剩余弹性能指数属于煤的冲击倾向性直接指数,所得结果实现了和定性判别结果的相互验证和统一,具有科学性与适用性。根据冲击地压属于深部工程地质灾害的特点,借鉴系统工程学思想提出了冲击地压“人-煤-环”三要素机理,进一步明确了煤的冲击倾向性研究所起的作用和地位。从力学性质和材料性质2个方面分析了煤和岩石的本质属性差异,认为冲击地压属于固体可燃有机岩动力破坏,而岩爆属于固体不可燃无机岩动力破坏。最后,提出了煤的冲击倾向性指数研究中存在的6个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煤冲击 冲击倾向性指数 线性储能规律 剩余弹性能指数 远场弹射质量比 “人-煤-环”三要素机理 深部工程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模型在车险欺诈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卢冰洁 李炜卓 +2 位作者 那崇宁 牛作尧 陈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4-49,共16页
随着保险行业的蓬勃发展,保险欺诈问题也显得日趋严重。车险欺诈一直是保险欺诈的“重灾区”,对保险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车险欺诈检测技术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鉴于我国在机动车辆保险欺诈检测技术方相对滞后,而国外... 随着保险行业的蓬勃发展,保险欺诈问题也显得日趋严重。车险欺诈一直是保险欺诈的“重灾区”,对保险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车险欺诈检测技术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鉴于我国在机动车辆保险欺诈检测技术方相对滞后,而国外的研究成果又较少对我国车险业务数据进行有效建模与分析,首次针对机器学习模型应用在车险欺诈检测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文献调研,对二十多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系统化的归纳与总结。通过引入车险欺诈流程的简介,对专家系统与智能理赔系统在车险欺诈检测的流程进行了叙述;依次从国外和国内的角度介绍了机器学习模型应用在车险欺诈检测的具体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宏观的对比;基于国内某车险公司提供近5年来高质量的车险数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建模,并进行了全面的测试与分析;探讨了车险欺诈检测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保险欺诈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数据不均衡 保险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硼化镁作为固体高能金属燃料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钟伟东 梁导伦 沈德魁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共10页
硼(B)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点火困难、燃烧效率低的问题,为开发具有更高应用潜力的燃料,二硼化镁(MgB_(2))由于其出色的点火燃烧性能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简要回顾了MgB_(2)在超导体、固体推进剂和储氢材料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介绍了MgB_(2)... 硼(B)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点火困难、燃烧效率低的问题,为开发具有更高应用潜力的燃料,二硼化镁(MgB_(2))由于其出色的点火燃烧性能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简要回顾了MgB_(2)在超导体、固体推进剂和储氢材料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介绍了MgB_(2)的主要制备方法,重点对MgB_(2)的热分解、热氧化特性和点火燃烧性能研究三方面对现有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研究通过氧弹燃烧、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等,发现MgB_(2)相对于B具有更加优越的能量释放特性,其点火燃烧过程是以逐级分解释镁、多种硼镁化合物与镁协同氧化两个动力学过程为核心的复杂反应过程。通过总结现有研究,发现MgB_(2)热分解、热氧化具体反应过程及其内在关联机制尚未明确,存在缺乏微观层面的物质扩散过程和反应机理研究以及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点火燃烧研究等问题。未来应在微观角度对MgB_(2)点火燃烧的传热、传质过程等进行研究,并开展高温高压下的离散样品点火实验等,以提升MgB_(2)作为固体高能金属燃料的性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硼化镁 热分解 热氧化 点火燃烧性能 固体推进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区结构4.7μm中波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
5
作者 王渝沛 章宇航 +8 位作者 罗晓玥 钱晨灏 程洋 赵武 魏志祥 韩迪仪 孙方圆 王俊 周大勇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2-1049,共8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双有源区的4.7μm中波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脊宽为9.5μm,可实现室温连续基横模工作。通过在单有源区中心插入0.8μm InP间隔层,将原有的单有源区转变成双有源区结构,可显著降低器件有源区的峰值温度,同时抑制高阶横...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双有源区的4.7μm中波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脊宽为9.5μm,可实现室温连续基横模工作。通过在单有源区中心插入0.8μm InP间隔层,将原有的单有源区转变成双有源区结构,可显著降低器件有源区的峰值温度,同时抑制高阶横模的产生。在288 K温度下,腔长为5 mm的双有源区器件的阈值电流密度为1.14 kA/cm2,连续输出功率为0.71 W,快轴发散角为27.3°,慢轴发散角为18.1°。同采用常规单有源区结构器件相比,采用双有源区结构的器件,其最大光输出功率未出现退化,同时器件慢轴方向由多模变化为基横模,光束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本工作为改善高功率中波量子级联激光器的慢轴光束质量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量子级联激光器 双有源区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 连续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与改进DAE人车地震动包络信号识别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文杰 邹瑛珂 +1 位作者 张珊 贾云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379-10387,共9页
为解决在野外环境中使用传统模式识别方法对低信噪比(signal-noise rate, SNR)的人车地震动信号进行分类时应用不便,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基于包络检波、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改进的深度自编码器(d... 为解决在野外环境中使用传统模式识别方法对低信噪比(signal-noise rate, SNR)的人车地震动信号进行分类时应用不便,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基于包络检波、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改进的深度自编码器(deep auto-encoder, DAE)的特征提取算法。首先对目标的地震动信号进行希尔伯特变换以获取信号的平滑包络线,然后进行变分模态分解得到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信号,并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对分解得到的IMF信号进行筛选,之后将相关度较高的分量加权为高信噪比的中间信号,再使用改进的深度自编码器对其进行特征提取,最后使用泛化性能好的随机森林算法充当分类器,从而实现对人车目标的识别和分类。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效缓解了其他传统算法的部分缺陷,综合识别正确率有所提高,且更加方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VMD) 深度自编码器(DAE) 相关系数 随机森林 人车地震动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二次风精确描述的燃煤锅炉多维混合建模方法及变配风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曹元昊 陈曦 +2 位作者 周冠文 石建良 黄国顺 《动力工程学报》 2025年第11期1777-1786,共10页
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广泛用于锅炉设计及运行优化,但模拟过程常将二次风简化为速度边界条件,难以反映锅炉实际运行中风门开度对于风速的非线性调节作用,以及风门间的相互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混合建模的耦合数值模... 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广泛用于锅炉设计及运行优化,但模拟过程常将二次风简化为速度边界条件,难以反映锅炉实际运行中风门开度对于风速的非线性调节作用,以及风门间的相互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混合建模的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即对锅炉炉膛建立三维数理模型,对锅炉二次风系统建立一维模型,并且在风门处进行压力与速度耦合。利用该方法对某330 MW四角切圆燃煤锅炉进行数值模拟并验证,同时对锅炉在均等、正宝塔、倒宝塔、缩腰4种配风工况的燃烧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精确反映出二次风门开度变化对燃烧的影响;正宝塔配风燃烧器区温度相对较高,倒宝塔配风相对较低,均等和缩腰配风炉内的温度分布类似且较平均;正宝塔配风CO摩尔分数相对较低,而倒宝塔相对较高,均等和缩腰配风的CO摩尔分数分布较平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二次风管网 耦合模拟 多维融合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体各向异性的抗滑桩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宁帅 庄妍 +1 位作者 谈云志 王东星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43-47,共5页
抗滑桩广泛应用于边坡加固工程中,抗滑桩桩间距的合理选择不仅能够保证边坡的稳定性,还能够缩短施工流程并提高经济效益.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编写和调用子程序,引入土体各向异性表征参量,并利用强度折减法求解不同... 抗滑桩广泛应用于边坡加固工程中,抗滑桩桩间距的合理选择不仅能够保证边坡的稳定性,还能够缩短施工流程并提高经济效益.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编写和调用子程序,引入土体各向异性表征参量,并利用强度折减法求解不同桩间距下的安全系数,基于有限元软件的计算结果绘制出不同路径上的应力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各向异性条件时的安全系数小于各向同性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当桩间距从一个较小的范围内逐渐增加时,土拱的影响范围先增大后减小,安全系数逐渐降低.最终,通过对安全系数与桩间距曲线的拟合表明,最优桩间距为5倍的桩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加固 抗滑桩 桩间距 数值模拟 水平土拱效应 安全系数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