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氟共掺杂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表征及杀菌性能 被引量:9
1
作者 丁卉 张诺 +1 位作者 戎非 付德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7-522,共6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氮氟共掺杂TiO2(N-F-TiO2)溶胶,并利用丝网印刷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N-F-TiO2薄膜,通过XRD,XPS及漫反射对N-F-TiO2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制备出的N-F-TiO2以锐钛矿结晶为主;XPS谱显示N元素以N-Ti-O成键的形式掺...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氮氟共掺杂TiO2(N-F-TiO2)溶胶,并利用丝网印刷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N-F-TiO2薄膜,通过XRD,XPS及漫反射对N-F-TiO2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制备出的N-F-TiO2以锐钛矿结晶为主;XPS谱显示N元素以N-Ti-O成键的形式掺杂在晶体中,F元素以表面吸附和晶格掺杂的形式存在;紫外-可见漫反射表明与TiO2相比,N-F-TiO2的吸收强度明显增强,光吸收起始位置有明显红移.利用大肠杆菌做为实验菌种,采用可见光与365nm紫外光分别作为激发光源,对其相对存活率及细胞膜损伤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F-TiO2薄膜具有较高的杀菌效率,光照60min时紫外光下大肠杆菌相对存活率降低到0,可见光下为10%;细胞损伤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光作为光催化激发光源时,菌悬液中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最大值可以达到1.4 nmol/mg干细胞重,可见光下可以达到0.9 nmol/mg干细胞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 氟掺杂 TIO2薄膜 光催化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可见光响应的V-TiO_2/AC光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晶晶 敖燕辉 +1 位作者 付德刚 袁春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22-27,共6页
采用水热法在温和条件下制备了V掺杂的TiO2/活性炭(AC)光催化剂.利用XRD、SEM、漫反射、红外及荧光光谱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V-TiO2仍保持了锐钛矿相,没有出现V的衍射峰.相比纯TiO2,经过V掺杂的样品,具有较高的表面... 采用水热法在温和条件下制备了V掺杂的TiO2/活性炭(AC)光催化剂.利用XRD、SEM、漫反射、红外及荧光光谱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V-TiO2仍保持了锐钛矿相,没有出现V的衍射峰.相比纯TiO2,经过V掺杂的样品,具有较高的表面羟基密度,较低的载流子复合几率,同时吸收光谱向可见光区移动.将纳米级的V-TiO2沉积在AC上可形成微-纳结构.在可见光照射下,V-TiO2/AC催化降解4-氯苯酚的能力高于纯V-TiO2和P25,这可归因于V的掺杂和AC协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估计 奇异值分解 递推广义增广最小二乘法 Box-Jenkin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的5-羟色胺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小玲 王羽 +1 位作者 陈利琴 康学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07-1111,共5页
基于纳米纤维的富集作用,建立了血浆中5-羟色胺(5-HT)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HPLC-ECD)分析方法。用10%(v/v)高氯酸溶液沉淀血浆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用0.1 mo l/L的四苯硼酸钠溶液调节pH值至8.5,加入衍生剂邻苯二甲醛溶液... 基于纳米纤维的富集作用,建立了血浆中5-羟色胺(5-HT)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HPLC-ECD)分析方法。用10%(v/v)高氯酸溶液沉淀血浆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用0.1 mo l/L的四苯硼酸钠溶液调节pH值至8.5,加入衍生剂邻苯二甲醛溶液于30℃衍生4 min,经纳米纤维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后,以pH 5.4的0.05 mo 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含0.25 mmo l/L乙二胺四乙酸)-甲醇(60∶40,v/v)为流动相在C18色谱柱(150mm×4.6 mm,5μm)上进行分离,进样量为20μL。结果表明,在高、中、低3个加标水平下,血浆中5-HT的加标回收率为95.6%~101.4%,日内与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n=3)。方法的定量线性范围为5~500μg/L,检出限为1μg/L。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高的重现性,能够用于血浆中5-HT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5-羟色胺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