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世纪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隆重召开 |
梁玖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2
|
论滕固构建艺术学科的思想 |
谢建明
徐习文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4
|
|
3
|
论建筑的艺术意蕴 |
谢建明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15
|
|
4
|
论艺术与经济 |
孙仪先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14
|
|
5
|
心润之策——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学梁玖 |
梁玖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6
|
对后现代“行为艺术”及其话语的批评——兼与朱青生博士商榷 |
李倍雷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7
|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
孙长初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8
|
集点成花,意韵无穷——谈蓝印花布的艺术语言 |
张志贤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8
|
|
9
|
民俗艺术符号的生成与特征 |
陈绘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0
|
浅谈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 |
吴培秀
唐忠会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1
|
听觉艺术的美学表述 |
万书元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12
|
关于艺术美学建立的初步思考 |
易存国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13
|
砖石精神——南朝陵墓石雕和陶塑艺术 |
张道一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14
|
丹纳的“时代精神”与中国的“文以载道”——读丹纳《艺术哲学》的感想 |
卢爱华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5
|
论艺术类基础课双语教学方法 |
王颖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6
|
北魏龙门石窟造像和书迹艺术研究 |
龙红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3
|
|
17
|
论“现实主义”成为当代中国主流艺术的根源 |
王雪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8
|
论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
万书元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3
|
|
19
|
环境艺术范式的困境与出路 |
卢世主
张景辉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20
|
我所认识的艺术美学 |
张道一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