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客观要件的教义学分析
被引量:42
- 1
-
-
作者
欧阳本祺
-
机构
东南大学法学院
东南大学网络安全法治研究中心
-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3,共10页
-
文摘
在前置法对甲类传染病作了明确界定的情况下,把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解释为甲类传染病,是实质入罪和反教义学化的表现。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在实行行为上具有质和量的区别,妨害传染病防治的行为不可能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实行行为包括三类:违反医疗措施的行为,隐瞒流行病学史的行为,其他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本质上属于具体危险犯。公共卫生不属于公共安全,但可以借用公共安全的教义学理论来解释公共卫生的公共性。具体危险的判断不能采用客观危险说,而应采用偶然性说。具体危险不是客观的超过要素,而是故意的认识对象。
-
关键词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甲类传染病
实行行为
具体危险
公共卫生安全
教义学分析
-
Keywords
obstructing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
category A infectious diseases
perpetrating acts
concrete potential damage offense
public health security
dogmatic analysis
-
分类号
DF6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区块链时代数字货币法律治理的逻辑与限度
被引量:26
- 2
-
-
作者
欧阳本祺
童云峰
-
机构
东南大学法学院
东南大学网络安全法治研究中心
-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互联网法治化治理问题研究”(16BFX031)
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信息网络犯罪司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ZGFYZDKT202008-04)
-
文摘
数字货币是区块链技术的精雕之作,与其他网络虚拟货币的精准界分是数字货币有效治理的前提。在我国既有规范下,将私人数字货币定位为虚拟商品更为妥帖,同时央行数字货币成为法定货币已是必然趋势。数字货币突出的去中心化、强匿名性、智能合约和错配机制等特征带来了技术风险,更衍生出洗钱犯罪、数据泄露和投资者受损等法律风险。我国对私人数字货币的治理模式逐渐趋紧,但过度监管反而会招致币链分离、误伤无辜、反噬创新等弊端,应当确立数字货币的二元治理机制,适度开放私人数字货币,通过"监管沙盒"探索监管限度标准,确立相对宽松的监管策略;适时调整法律规范,确定央行数字货币的人民币地位,以法律形式逻辑勘定规制范围,以科技手段衡定监管幅度,确保风险规避、金融创新和权益保护之间的平衡。
-
关键词
区块链
私人数字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
金融风险
监管沙盒
-
分类号
D922.285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F821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智能图书馆时代读者生物信息的刑法分类保护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刘浩
-
机构
东南大学法学院
东南大学网络安全法治研究中心
-
出处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1-72,共12页
-
文摘
应用于智能图书馆的生物识别技术可为读者提供优质阅读服务,实现图书馆有序管理,亦使读者生物信息刑事风险客观化,亟需探索刑法规避风险的保护模式。从读者生物信息保护现状来看,在立法体系层面,专门性规定欠缺;在司法适用层面,区分性保护阙如。在读者生物信息的类型确立上,读者生物信息相对独立性的塑造是分类理论的前提,对“同心圆理论”反向的吸收是分类理论的基础,分类后形成的读者“隐私性”“识别性”“行为性”等3类生物信息体现的法益分别为隐私权、个人信息利益和数据权。文章以3种不同的法益类型作为刑法保护模式的分类标准,予以具体探讨。
-
关键词
读者生物信息
同心圆理论
法益识别
分类保护
-
Keywords
biological information of readers
concentric circle theory
identification of legal interest
categorybased protection
-
分类号
G250.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