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安全内涵属性的系统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建华 徐婧 《信息网络安全》 2007年第2期70-73,78,共5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安全的内涵在不断的延伸,从最初的信息机密性发展到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进而又发展为“攻(攻击)、防(防范)、测(检测)、控(控制)、管(管理)、评(评估)”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安全的内涵在不断的延伸,从最初的信息机密性发展到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进而又发展为“攻(攻击)、防(防范)、测(检测)、控(控制)、管(管理)、评(评估)”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施技术。信息安全体系的目的是保障关键信息设施的资产和服务,提供适度的安全保护,即根据每种(个)信息资产(Asset)的价值、面临的威胁(Threat)和安全风险(Risk)来确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力度。风险评估作为成型的技术已经有数年的历史了,其目的是帮助识别信息设施中的资产,分析判断其价值、存在的脆弱性和面临的安全威胁,从而获得该资产或资产组的安全风险情况,继而可以采取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安全体系的投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系统性 属性 信息技术 不可否认性 基础理论 机密性 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