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7
1
作者 段磊 夏强 +2 位作者 马全红 张晓佳 顾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4-347,共4页
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了不同药物质量浓度的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 ,并对其进行了冷冻干燥 ;采用光子相关谱 (PCS)测定了冷冻干燥前后混悬剂中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 ;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微观形貌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对不同时间混悬剂中... 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了不同药物质量浓度的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 ,并对其进行了冷冻干燥 ;采用光子相关谱 (PCS)测定了冷冻干燥前后混悬剂中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 ;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微观形貌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对不同时间混悬剂中全反式维甲酸的质量浓度进行定量测定 .结果表明 ,混悬剂中维甲酸纳米粒子 (RA NP)的粒径保持在 2 0 0~ 40 0nm之间 ,大都为完整的球形 ;与维甲酸硅油 1 0~ 1 5mg/L的药物质量浓度相比 ,纳米颗粒混悬剂中有效药物的质量浓度可显著提高至 35mg/L ;药物降解速度得到明显降低 ,4周之内能维持抑制细胞增殖的有效药物质量浓度 .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治疗用药物载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纳米颗粒混悬剂 P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纳米粒混悬剂预防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晓佳 梁慷 +5 位作者 卞春及 夏强 段磊 王梓 栾洁 顾宁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探讨维甲酸纳米粒混悬剂对兔眼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的预防作用。 方法 新西兰白兔 20只(40眼),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用药组各 20眼。行气体压迫玻璃体手术 3d后,所有兔眼玻璃体腔内注入2×105个成纤维细胞...  目的 探讨维甲酸纳米粒混悬剂对兔眼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的预防作用。 方法 新西兰白兔 20只(40眼),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用药组各 20眼。行气体压迫玻璃体手术 3d后,所有兔眼玻璃体腔内注入2×105个成纤维细胞,再分别注入BSS平衡盐溶液或 17 894mg/L的维甲酸纳米粒混悬剂 0 2mL。以间接检眼镜观察玻璃体混浊情况, 4周后剖开眼球观察视网膜脱离发生情况。 结果 在术后 1、4、7、14、21、28d,对照组分别有 12、14、14、16、20、20眼发生了玻璃体增殖;用药组分别有 9、10、10、11、12、13眼发生了玻璃体增殖,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第 28d病理检查对照组 20眼中 18眼(90% )发生了视网膜脱离,用药组 20眼中 4眼(20% )发生了视网膜脱离,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结论 维甲酸纳米粒混悬剂能有效地预防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纳米混悬剂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的制备及对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段磊 夏强 +3 位作者 张晓佳 吴玉龙 许宁 顾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57-860,共4页
目的:制备维甲酸药物的纳米颗粒混悬剂,并探讨其对兔眼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了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并对制备条件及配方进行了优化;对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进行了冷冻干燥;用光子相关... 目的:制备维甲酸药物的纳米颗粒混悬剂,并探讨其对兔眼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了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并对制备条件及配方进行了优化;对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进行了冷冻干燥;用光子相关光谱(PCS)测定了冷冻干燥前后混悬剂中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微观形貌;建立了兔眼PVR模型,并考察了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对PVR的预防作用。结果:混悬剂中维甲酸纳米粒子(RA-NP)的粒径保持在300~400nm之间,大都为完整的球形;PVR预防实验显示,在术后28天,用药组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有统计学差异(χ2=19.798,P<0.01),表明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能够有效的预防PVR的发生。结论: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PVR治疗用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纳米颗粒混悬剂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热疗用交变磁场发生器的研制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亚 孙剑飞 +1 位作者 郭全忠 顾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4-796,共3页
装置的磁路部分设计成环回形 ,磁路中的气隙用于产生高频磁场 .在励磁线圈中加入铁氧体磁芯显著增强了装置输出的磁场强度 ;电路部分采用桥式拓扑结构 ,因而功率变换效率很高 .装置的指标为 :频率 2 5~ 1 2 0kHz,磁场强度 6~ 1 6kA/m ... 装置的磁路部分设计成环回形 ,磁路中的气隙用于产生高频磁场 .在励磁线圈中加入铁氧体磁芯显著增强了装置输出的磁场强度 ;电路部分采用桥式拓扑结构 ,因而功率变换效率很高 .装置的指标为 :频率 2 5~ 1 2 0kHz,磁场强度 6~ 1 6kA/m .对磁场强度的测量表明磁场分布均一 .使用该装置加热纳米磁性材料 ,可使其在室温下升温达 2 8℃ .这些工作为磁流体肿瘤热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 磁流体热疗 高频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体热疗设备的三维电磁场模拟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全忠 吴亚 +1 位作者 孙剑飞 顾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6-339,共4页
为清楚了解磁流体热疗设备产生的电磁场的分布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自制的设备原型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了优化 ,计算了该模型在静态和谐态下产生的电磁场的分布 ,对磁极中间的气隙宽度在 2 0~ 40mm范围内变化时的磁场强度进行了对比 ... 为清楚了解磁流体热疗设备产生的电磁场的分布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自制的设备原型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了优化 ,计算了该模型在静态和谐态下产生的电磁场的分布 ,对磁极中间的气隙宽度在 2 0~ 40mm范围内变化时的磁场强度进行了对比 .选取气隙宽度为 30mm时计算电磁场的磁场强度、电感和涡流损耗 ,所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完全吻合 ,验证了模拟计算的可靠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热疗 电磁场 有限元方法 特征吸收率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