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力/热环境下复合材料薄壁结构的分离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侯红宇 李彦斌 +2 位作者 陈强 廖涛 费庆国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85-1392,共8页
基于显式动力学分析模拟了力/热环境下复合材料薄壁结构的分离过程,基于计及不确定性的Chang-Chang失效准则评估了复合材料结构的可靠性,进而探究了气动力载荷和温度载荷对结构分离动力学以及复合材料结构强度可靠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基于显式动力学分析模拟了力/热环境下复合材料薄壁结构的分离过程,基于计及不确定性的Chang-Chang失效准则评估了复合材料结构的可靠性,进而探究了气动力载荷和温度载荷对结构分离动力学以及复合材料结构强度可靠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动力载荷及温度的升高均会加速结构的分离过程;高温会显著影响结构脱离时刻的转动角度,进而改变了结构的脱离姿态;系统可靠性随温度载荷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气动力载荷 热环境 可靠性 Chang-Chang失效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动力学系统上随机载荷识别改进算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孙燕伟 吴邵庆 +1 位作者 李彦斌 费庆国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6-214,共9页
针对不确定性动力学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有限元模型的随机动载荷识别改进算法。假设载荷作用位置和系统随机参数已知,且随机系统参数和随机动载荷均服从高斯分布,利用K-L展开和混沌多项式展开分别表示系统随机参数和随机响应,建立随... 针对不确定性动力学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有限元模型的随机动载荷识别改进算法。假设载荷作用位置和系统随机参数已知,且随机系统参数和随机动载荷均服从高斯分布,利用K-L展开和混沌多项式展开分别表示系统随机参数和随机响应,建立随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依据仅由随机动载荷引起的系统随机响应协方差和仅有系统随机参数引起的系统随机响应协方差之间的关系式,由随机动响应样本识别随机动载荷的统计特性。针对一悬臂梁结构开展数值仿真研究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混沌多项式展开的识别改进算法比现有的识别算法在方差识别精度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该方法在不确定性系统随机水平较高时仍具有较好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动载荷识别 不确定性系统 K-L展开 混沌多项式展开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铰接式空间桁架结构模态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桂伦 姜东 +1 位作者 周李真辉 费庆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2-257,共6页
铰接式空间桁架结构铰链多、柔性大,其地面环境下的动力学特性较难准确获取。桁架结构地面模态试验易受试验条件的影响。采用锤击法对桁架结构进行模态试验,获得了桁架结构的模态参数,并通过模态置信准则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结合... 铰接式空间桁架结构铰链多、柔性大,其地面环境下的动力学特性较难准确获取。桁架结构地面模态试验易受试验条件的影响。采用锤击法对桁架结构进行模态试验,获得了桁架结构的模态参数,并通过模态置信准则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结合不同试验工况,分析了悬挂条件和拾振点位置对桁架结构模态试验结果的影响。建立了桁架结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降低悬挂附加刚度有利于避免模态耦合;悬挂点均匀对称布置可减轻铰链滑移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削弱,提高试验的可重复性;拾振点居中布置有利于提高辨识模态的完备性;增加悬挂长度可降低悬挂效应对低阶模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大型含铰柔性结构的地面模态试验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式桁架 模态试验 固有频率 悬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编织复合材料热相关参数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费庆国 姜东 +1 位作者 陈素芳 秦福溶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7-507,共11页
为了获取高温下编织复合材料的准确弹性参数与热膨胀系数,提出一种基于均匀化理论的热相关参数识别方法.首先,在编织复合材料单胞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基于均匀化理论和热弹性理论,施加周期性位移边界条件和温度边界条件,预测编织复合材料... 为了获取高温下编织复合材料的准确弹性参数与热膨胀系数,提出一种基于均匀化理论的热相关参数识别方法.首先,在编织复合材料单胞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基于均匀化理论和热弹性理论,施加周期性位移边界条件和温度边界条件,预测编织复合材料的热弹性相关参数.然后,考虑到等效过程中编织复合材料应力分布不均匀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将复合材料精细模型的热模态数据作为补充信息,识别编织复合材料热相关参数,对预测的材料参数进行校准.本文在二维编织结构单胞模型基础上,开展等效预测和识别方法研究,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比等效和识别后热模态的误差,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等效预测的参数识别方法,能够准确识别高温下编织复合材料宏观热相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化理论 编织复合材料 热弹性参数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化的缝合夹芯复合材料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姜东 朱东辉 +1 位作者 范芷若 廖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6期49-54,共6页
针对缝合式夹芯复合材料结构动力学建模问题开展研究,通过对复合材料代表性单元中上下面板、芯层分别施加周期性位移边界条件,根据应力平均获得相应的等效弹性参数,将夹芯结构等效为3层均质的正交各向异性层合板模型。将根据所提方法建... 针对缝合式夹芯复合材料结构动力学建模问题开展研究,通过对复合材料代表性单元中上下面板、芯层分别施加周期性位移边界条件,根据应力平均获得相应的等效弹性参数,将夹芯结构等效为3层均质的正交各向异性层合板模型。将根据所提方法建立的层合板模型频率计算结果与精细化模型、单层板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基于均匀化方法的缝合式夹芯复合材料动态建模精度。基于该建模方法,进一步研究缝合密度对宏观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缝合密度对夹芯复合材料面内等效性能影响较小;随着缝合密度的增大,厚度方向等效弹性模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缝合式夹芯复合材料 细观力学建模 均匀化方法 动力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载荷作用下螺栓连接松动过程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胡阳 姜东 +2 位作者 王旻睿 曹芝腑 费庆国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1-1098,1230,共9页
针对横向载荷作用下的螺栓连接松动过程开展研究,给出了面向螺栓松动仿真的建模方法,分析了循环往复载荷作用下接触状态与残余预紧力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载荷作用位置、幅值和频率对螺栓连接松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横向循环载荷作... 针对横向载荷作用下的螺栓连接松动过程开展研究,给出了面向螺栓松动仿真的建模方法,分析了循环往复载荷作用下接触状态与残余预紧力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载荷作用位置、幅值和频率对螺栓连接松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横向循环载荷作用下,残余预紧力出现交替的上升与下降;螺纹接触面先于螺头承压面进入滑移状态;横向载荷作用在上板或下板对松动没有影响;载荷幅值是影响松动的主要因素,载荷幅值越大松动越容易发生,而加载频率对松动影响较小。本研究分析结果与Junker试验结果一致性良好,可推广到复杂载荷条件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连接 松动 螺纹 横向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编织复合材料压杆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袁震阳 何顶顶 +2 位作者 沈寅 屈灿 张国靖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78-182,共5页
利用Instron3367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对固支和简支两种不同约束条件的2.5维编织C/C复合材料杆试件施加轴向压力,研究其压缩稳定性,得到材料发生破坏时的压应力与应变,发现二维编织C/C复合材料杆轴向受压时基体首先发生破坏,引起碳纤维... 利用Instron3367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对固支和简支两种不同约束条件的2.5维编织C/C复合材料杆试件施加轴向压力,研究其压缩稳定性,得到材料发生破坏时的压应力与应变,发现二维编织C/C复合材料杆轴向受压时基体首先发生破坏,引起碳纤维布层间分离,发生失稳破坏;基于折减弹性模量的欧拉稳定性理论分析试验数据,对比临界应力的试验值与理论值,发现与材料长细比,初偏心和初弯曲有关的比值系数。发生失稳破坏时,破坏形态符合基于折减弹性模量、初偏心和初弯曲的欧拉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编织复合材料 稳定性 折减弹性模量 欧拉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梁弹性参数不确定性量化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邵庆 范刚 +2 位作者 李彦斌 姜东 费庆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4-1012,共9页
为定量描述复合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离散性,提出了仅有少量试验数据样本工况下,非均匀复合材料梁弹性模量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基于梁不确定性弹性模量的谱分解模型,利用贝叶斯理论和蒙特卡罗模拟实现不确定性量化.对同一批次的复合材料... 为定量描述复合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离散性,提出了仅有少量试验数据样本工况下,非均匀复合材料梁弹性模量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基于梁不确定性弹性模量的谱分解模型,利用贝叶斯理论和蒙特卡罗模拟实现不确定性量化.对同一批次的复合材料梁开展试验研究,利用模态试验数据识别获得的梁弹性模量样本建立不确定性量化模型,并利用振动试验中实测动响应样本验证不确定性量化模型的正确性.该方法可以利用小样本试验数据,建立准确描述系统不确定性参数的量化模型,克服了传统概率模型需要大样本数据的缺陷,可以为复合材料结构的不确定性量化分析和可靠性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梁 不确定性量化 小样本数据 贝叶斯理论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热载荷对统计能量分析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强 杨轩 +3 位作者 李彦斌 张鹏 吴邵庆 费庆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58-164,共7页
基于有限元法和计及热效应的功率输入法,以各边简支L型折板为研究对象,开展非均匀热载荷对其统计能量分析参数的影响研究。开展雨流载荷作用下的仿真分析验证统计能量参数获取方法的准确性,研究非均匀热载荷中平均温度和非均匀程度对结... 基于有限元法和计及热效应的功率输入法,以各边简支L型折板为研究对象,开展非均匀热载荷对其统计能量分析参数的影响研究。开展雨流载荷作用下的仿真分析验证统计能量参数获取方法的准确性,研究非均匀热载荷中平均温度和非均匀程度对结构模态密度、内损耗因子和耦合损耗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非均匀程度、相同平均温度热载荷作用下,热载荷非均匀程度的增加使得其模态密度下降,同时导致L型折板结构内损耗因子和耦合损耗因子的下降;热载荷平均温度的增加使得热载荷的非均匀分布对L型折板结构统计能量分析参数的影响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能量分析 热效应 非均匀热载荷 内损耗因子 耦合损耗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状态下球铰连接桁架的刚度性能 被引量:9
10
作者 姜东 徐宇 +2 位作者 王桂伦 周李真辉 费庆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0-825,共6页
采用理论分析、接触有限元和试验方法研究了球铰连接可展开桁架的刚度性能.首先,基于能量原理得到桁架结构的x、y方向等效刚度;对于z方向压缩刚度,竖杆两端球铰与角节点接触无法忽略,运用Winkler弹性地基理论得到球铰连接的等效接触刚度... 采用理论分析、接触有限元和试验方法研究了球铰连接可展开桁架的刚度性能.首先,基于能量原理得到桁架结构的x、y方向等效刚度;对于z方向压缩刚度,竖杆两端球铰与角节点接触无法忽略,运用Winkler弹性地基理论得到球铰连接的等效接触刚度,并进一步根据弹簧串联原理进行求解.然后,考虑球铰接触状态,采用接触有限元进行刚度分析,将接触体和目标体都设置为变形体,通过周期性位移边界条件加载得到展开单元x、y、z三个方向的刚度.最后,通过试验来验证接触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接触有限元方法可准确预测球铰连接桁架的刚度,结构z方向的压缩刚度远小于x、y方向的刚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展开结构 锁定状态 接触分析 刚度分析 等效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式初始位移的柔性结构低频模态试验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东 钱慧 +2 位作者 朱锐 吴忆蒙 胡嘉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3-322,共10页
大型柔性结构由于刚度较低、结构庞大,采用传统测试方法难以获取结构的整体模态。提出了一种基于整体式初始位移的大型柔性结构低频模态试验方法。推导了任意初始位移条件下结构响应,以及初始位移条件下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在柔性结构上... 大型柔性结构由于刚度较低、结构庞大,采用传统测试方法难以获取结构的整体模态。提出了一种基于整体式初始位移的大型柔性结构低频模态试验方法。推导了任意初始位移条件下结构响应,以及初始位移条件下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在柔性结构上施加整体式初始位移来获取结构的整体振动响应,基于特征系统实现算法识别了大型柔性结构的低频整体模态。以长度为30 m的三棱柱型桁架为研究对象,验证整体式初始位移激励下结构模态参数辨识的可行性,并讨论结构在白噪声工况下的辨识精度。采用具有理论解的集中质量柔性梁模态试验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锤击法难以激发该柔性梁的基频模态,而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柔性梁的模态。结果表明,通过在柔性结构施加整体式激励可以有效辨识出结构的低频模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结构 整体式激振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低频 模态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梁弹性参数连续分布场识别
12
作者 吴邵庆 范刚 +2 位作者 李彦斌 姜东 费庆国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9-749,共11页
针对纤维编织复合材料宏观力学参数空间分布的非均匀特性,提出基于正交展开的复合材料等效参数分布场识别方法,利用有限测点加速度响应信息识别复合材料梁上连续分布的等效弹性参数。基于Legendre正交多项式的参数分布场模型,推导了加... 针对纤维编织复合材料宏观力学参数空间分布的非均匀特性,提出基于正交展开的复合材料等效参数分布场识别方法,利用有限测点加速度响应信息识别复合材料梁上连续分布的等效弹性参数。基于Legendre正交多项式的参数分布场模型,推导了加速度频响函数对正交多项式系数的灵敏度,通过迭代求解优化问题识别复合材料梁沿轴向连续分布弹性参数场。以两端固支Euler-Bernoulli梁为研究对象开展数值仿真研究,验证识别方法的正确性;进一步开展复合材料梁模态试验,利用实测频响函数识别非均匀复合材料梁的杨氏模量场。结果显示,利用识别得到的等效杨氏模量场重构的结构频响函数与试验值高度吻合,表明识别得到的等效杨氏模量场能有效表征梁的刚度分布,且该识别方法对测量噪声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梁 参数分布场识别 正交多项式 灵敏度分析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环境复合材料螺栓连接振动的防松试验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旻睿 谭志勇 +2 位作者 何顶顶 姜东 费庆国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9-1175,1292,共8页
具有耐高温、轻质、高强等特点的复合材料及其连接结构可满足航空航天领域的迫切需求,已广泛应用于工程中。为比较高温振动环境下不同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形式的防松效果,进行了常/高温条件复合材料搭接板的随机振动试验研究。以搭接结构... 具有耐高温、轻质、高强等特点的复合材料及其连接结构可满足航空航天领域的迫切需求,已广泛应用于工程中。为比较高温振动环境下不同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形式的防松效果,进行了常/高温条件复合材料搭接板的随机振动试验研究。以搭接结构固有频率为评判量,通过对比试件承受振动载荷作用前后的固有频率变化,研究了常/高温环境下高温胶、双螺母防松形式,以及沉头螺栓张角等因素在给定随机振动载荷下对搭接结构连接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常温随机振动条件下双螺母防松、60°沉头螺栓的防松性能更好;高温环境下,高温胶防松、30°沉头螺栓连接形式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搭接结构 高温振动试验 连接性能 螺栓防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分析的高温振动环境螺栓连接件松动判别 被引量:8
14
作者 曹芝腑 谭志勇 +2 位作者 姜东 何顶顶 费庆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05-210,共6页
针对某型复合材料螺栓连接件,研究其在高温环境下的振动特性,为表征其松动特性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利用振动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非接触式激光测量系统实现了1 000℃高温环境下的复合材料螺栓连接件振动试验。并利用短时傅里叶方法... 针对某型复合材料螺栓连接件,研究其在高温环境下的振动特性,为表征其松动特性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利用振动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非接触式激光测量系统实现了1 000℃高温环境下的复合材料螺栓连接件振动试验。并利用短时傅里叶方法提取高温环境下的振动响应特征量,结合复合材料连接件的振动基频,二倍频幅值和二倍频与基频幅值的比值对连接结构的松动状态进行综合评判。试验结果表明,在连接件宏观松动现象非明显情况下,所提评判方法能够综合评估复合材料螺栓连接件在高温振动环境下的松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高温振动 连接松动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加筋Kirchhoff-Mindlin板自由振动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璟泽 姜东 +1 位作者 韩晓林 费庆国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9-939,共11页
相比传统加筋板,曲线加筋板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材料力学性能.在加筋板力学分析中,厚板通常采用Reissner-Mindlin理论,然而当板厚较薄时易出现剪切自锁,离散的Kirchhoff-Mindlin理论采用假设剪切应变场可避免该问题.针对曲线加筋Kirchhoff-... 相比传统加筋板,曲线加筋板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材料力学性能.在加筋板力学分析中,厚板通常采用Reissner-Mindlin理论,然而当板厚较薄时易出现剪切自锁,离散的Kirchhoff-Mindlin理论采用假设剪切应变场可避免该问题.针对曲线加筋Kirchhoff-Mindlin板自由振动分析,采用离散的Kirchhoff-Mindlin三角形单元和Timoshenko曲梁单元分别模拟板和加强筋,根据板的位移插值函数及筋板交界面的位移协调条件,建立基于板单元位移自由度的有限元方程.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采用直线加筋薄板、曲线加筋薄板和厚板3种模型进行算例研究,通过收敛性和精度分析来选择合理的有限元网格密度.直线加筋薄板前20阶固有频率均与文献结果吻合良好;曲线加筋板算例中,本文方法满足收敛条件的板单元数目为2469,Nastran模型板单元数目为6243;本文所得曲线加筋板固有频率与Nastran计算结果最大误差为3.4%.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无需筋板单元共节点,可使用较少的有限元网格数量,并能够保证计算精度;在离散Kirchhoff-Mindlin三角形板单元基础上构造Timoshenko梁单元可同时适用于曲线加筋薄板与厚板自由振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加筋 Kirchhoff-Mindlin板 自由振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合式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动态特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轩 李彦斌 +3 位作者 陈玉林 陈强 吴邵庆 费庆国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46-1254,1298,共10页
以典型缝合式复合材料夹芯板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动力学方程,开展该夹芯板的动态特性研究,探讨了缝合密度和缝合线角度对夹芯板模态特性、频响特性以及随机动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缝合线的存在增强了面板与夹芯层间的整体性,提高了... 以典型缝合式复合材料夹芯板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动力学方程,开展该夹芯板的动态特性研究,探讨了缝合密度和缝合线角度对夹芯板模态特性、频响特性以及随机动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缝合线的存在增强了面板与夹芯层间的整体性,提高了夹芯板的固有频率,并约束了夹芯板的局部模态,降低了结构的模态密度,整体上降低了夹芯板在噪声载荷作用下的加速度及响应能量,但对结构应力响应影响较小;缝合线主要降低了上面板的动响应,对主承力板的动响应影响相对较小;随着缝合密度的增大,缝合式夹芯板的整体性逐渐提高,加速度及响应能量逐渐降低并收敛;缝合线角度则对结构总体动态特性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式复合材料夹芯板 缝合密度 缝合线角度 动态特性 响应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ERA改进算法及模态定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朱锐 杭晓晨 +2 位作者 姜东 费庆国 靳文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22,共8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ERA改进算法和模态定阶方法。在奇异值分解基础上,根据选定阶次在动态系统中所占比重,提出一种模态定阶指标——奇异值百分比,将该指标应用在改进后的特征系统算法中。首先,利用脉冲响应信号构造初始Hankel矩... 研究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ERA改进算法和模态定阶方法。在奇异值分解基础上,根据选定阶次在动态系统中所占比重,提出一种模态定阶指标——奇异值百分比,将该指标应用在改进后的特征系统算法中。首先,利用脉冲响应信号构造初始Hankel矩阵,对此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生成去噪后的信号矩阵;其次,根据Cadzow算法重构Hankel矩阵;最后,利用奇异值指标确定模态阶次。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改进后的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具有良好的抗噪能力,利用定阶指标能有效确定模态阶次、剔除虚假模态,对于阻尼识别精度更高。应用该方法对某三厢车排气系统进行了模态参数识别,通过与LMS系统识别结果比较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识别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奇异值分解 奇异值百分比 模态定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箭连接界面处环形分布动载荷识别 被引量:8
18
作者 尹健 吴邵庆 陈树海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93-1402,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卫星结构响应的环形分布动载荷识别方法。首先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在时域内构建激励与响应之间的传递关系;进一步,利用B样条函数表示动载荷的环形分布函数,并结合卫星结构有限元模型和结构测点加速度响应,识别了动载荷的分布... 提出一种基于卫星结构响应的环形分布动载荷识别方法。首先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在时域内构建激励与响应之间的传递关系;进一步,利用B样条函数表示动载荷的环形分布函数,并结合卫星结构有限元模型和结构测点加速度响应,识别了动载荷的分布函数及其时间历程。以某卫星模型开展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噪声水平,响应测点数以及B样条控制点数的情况下,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卫星结构所受分布动载荷。本文方法能够为实际飞行情况下卫星载荷环境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箭连接界面 环形分布动载荷 卫星结构响应 载荷识别 B样条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状态下一维可展桁架球铰连接刚度识别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李真辉 曹芝腑 +2 位作者 姜东 董萼良 费庆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19-226,共8页
针对某一维可展桁架的球形铰链连接,利用动力学模型修正方法识别了其连接刚度特性。将可展结构进行简化处理,使其处于展开锁定状态,单独考虑铰链刚度。对锁定后的展开单元进行精细化有限元建模,利用接触分析方法,得到球铰连接等效线性... 针对某一维可展桁架的球形铰链连接,利用动力学模型修正方法识别了其连接刚度特性。将可展结构进行简化处理,使其处于展开锁定状态,单独考虑铰链刚度。对锁定后的展开单元进行精细化有限元建模,利用接触分析方法,得到球铰连接等效线性刚度初值。建立展开单元的参数化模型,并采用六向刚度弹簧单元对球铰连接进行等效线性处理。对锁定状态下的可展开结构单元进行模态测试,利用试验模态参数识别球铰的连接刚度。将识别的连接刚度值带入由三个展开单元组成的一维可展桁架,通过与试验模态数据对比验证了识别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基于动力学模型修正的空间可展开结构球铰连接刚度识别方法,能够准确识别球铰连接刚度,建立准确的动力学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展开结构 球形铰链 接触分析 模型修正 刚度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M-DMF的耦合损耗因子预示精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攀 陈强 +3 位作者 戴元伦 费庆国 张鹏 李彦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5-131,共7页
基于有限元-双模态方程法(FEM-DMF)开展结构耦合损耗因子的预示精度研究.以典型L型耦合板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有限元-功率输入法(FEM-PIM)对比,深入研究了分析频带、子系统刚度比和结构阻尼对FEM-DMF方法预示耦合损耗因子精度的影响.以L... 基于有限元-双模态方程法(FEM-DMF)开展结构耦合损耗因子的预示精度研究.以典型L型耦合板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有限元-功率输入法(FEM-PIM)对比,深入研究了分析频带、子系统刚度比和结构阻尼对FEM-DMF方法预示耦合损耗因子精度的影响.以L型耦合加筋板为研究对象,验证FEM-DMF方法在复杂结构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满足模态能量均一化假设的频带内,随着L型耦合板的子系统刚度比和结构阻尼的增大,FEM-DMF方法的预示精度不断提高;且随着结构阻尼的增大,满足耦合损耗因子预示精度的临界刚度比逐渐减小;对于L型耦合加筋板,在满足模态能量均一化假设的频带内,基于FEM-DMF方法预示的耦合损耗因子误差小于1 d B;而与FEM-PIM相比,FEM-DM F方法的计算效率提高了87.5%,从而说明FEM-DM F方法在其适用范围内能够准确高效地预示复杂结构的耦合损耗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损耗因子 刚度比 结构阻尼 双模态方程 加筋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